第十九章 暗香

如懿轻抚额头,目送忻妃离去。太阳穴突突地跳着,酸痛不已。她静了片刻,轻声道:“海兰,你也走吧。”

海兰坐在如懿身前的紫檀雕番莲卷叶绣墩上,慢条斯理地顺领子上吹落的米珠流苏,轻而坚决地摇了摇头:“臣妾本就无宠,不怕这些。”

如懿望着她,叹息道:“可是永琪……”

“永琪大了,皇上不会因为臣妾这个额娘无宠而不器重他,所以无论如何,臣妾都会陪着娘娘。”她顿了顿,眼底有泪光莹然,“就像从前一样。”

眼里有绵绵的感动,一波一波涌上心头。这么些年,从潜邸到宫中,唯有海兰,是未曾变过的,也唯有这份不变,才让人从森冷的壁垒里觅得一丝温暖。

海兰轻声道:“臣妾方才已经让容珮送了十二阿哥去养心殿里请安了。皇上可以不愿意见娘娘,但不能不见自己的亲身儿子。或许见了十二阿哥,皇上心里也能念及娘娘的好。说到底,皇上也是在意十三阿哥的缘故,所以才这般介怀。男人啊,心里究竟是自己的血脉子嗣最要紧。”

如懿轻轻摇首:“皇上素来疑心重,这个节骨眼上,何必……”她想再说,然而还是沉默了,只是盯着檐下冰柱闪烁的寒光,长叹道:“这个冬天,怎么这么长啊!”

永璂被容珮拉着手进了养心殿书房,恭恭敬敬请了个安,稚声稚气道:“皇阿玛万福,令娘娘万福。”

嬿婉着了一件家常的春色锦缠枝葡萄纹长衣,领口细细的风毛衬得她孕中的脸如皎洁的月盘。嬿婉云髻半绾,斜着一枝翠玉镂凤长簪,疏疏点着几朵琉璃珠花,正支着腰肢伏在案上翻着一本书卷。她见了永璂,顾不得肚腹已经微微隆起,欠身回礼道:“十二阿哥有礼。”

皇帝忙扶着嬿婉的手臂,眼中有关切之情流转轻溢,道:“你有这身子,朕叮嘱过你,不必那么拘礼。”说罢又含笑看着永璂:“来,起来。道皇阿玛这儿来。”

容珮看着永璂跑到皇帝身边,利索地爬到皇帝的腿上坐着,笑容满面道:“十二阿哥惦记着皇上,一直嚷嚷着要来看皇上。这不,奴婢拗不过阿哥,雪才停就送了阿哥过来。”

皇帝心疼地搓着永璂微冷的小手:“外头那么冷,仔细冻着。你额娘只有你这一个……”他下意识地停了嘴。

容珮机警道:“皇上说得是,所以皇后娘娘任谁也不放心,只许奴婢带着照看阿哥。皇上瞧瞧,阿哥是不是又长高了?”

皇帝搂着永璂看了又看,道:“是长高了。可是……仿佛也瘦了。”

永璂低下脸,一副快哭出来的表情:“皇阿玛不来看儿臣,儿臣也想小弟弟。”

嬿婉面上微微一动,旋即又是谦卑柔和的神色,含笑温柔道:“十二阿哥年幼,就深具孝悌之情,实在难得。说来也是可怜,十三阿哥本该是好好的和十二阿哥一块儿呢。田氏真是死不足惜。”

皇帝的脸色不由自主地沉了一沉,容珮听出嬿婉弦外之音,剜了她一眼,复又一脸恭顺地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皇帝看着永璂道:“皇阿玛忙于朝政,不能常去看你。你若想皇阿玛,就常来养心殿。”

永璂一脸天真地仰起脸:“那额娘也想皇阿玛呢,她也能来看皇阿玛么?”

皇帝微微语塞,只是笑:“等皇阿玛闲了,就去看你额娘。”他唤过李玉,吩咐道:“天寒路滑,又刚停了雪,你和凌云彻一同送永璂回翊坤宫,仔细着些。”

永璂乖巧地跳下来,行了一礼:“儿臣告退。”他转头看见长几上兽耳羊脂花瓶里供着老大一束红梅,巴巴地望着皇帝道:“皇阿玛,儿臣想去御花园折梅花,额娘喜欢的。”

皇帝怔了怔,旋即笑道:“当然可以。李玉,你们好好护着去吧。”

永璂乖乖离去,嬿婉抚着腰肢,一脸爱怜欢喜:“十二阿哥有皇后娘娘调教,这般懂事会说话,真是难得。只盼臣妾的孩子出生,也能赶得上十二阿哥半分乖巧,臣妾就心满意足了。”她因为有孕而变得圆润的脸庞被领口雪白的风毛簇拥着,如十五饱满莹亮的月,散着格外柔和的朦胧的光。

皇帝嘴角的笑意淡了下来:“孩子天真,孺慕之思做不得假。”

嬿婉的笑意更柔,仿佛细细一弯弧线:“皇上说的是。臣妾只是感慨,也是心有余悸。臣妾不过几月也要生产,真怕宫里接生的嬷嬷中还有如田氏这般心狠手辣的……”她按着心口,仿佛不胜柔弱,“臣妾侍奉皇上多年,好不容易才怀上这个孩子,臣妾真是怕。”

皇帝的唇线有清冷的弧度,映着窗外的雪光,更添几分肃然之色:“你嘴上直,性子却软,不会有人这么害你的。”

嬿婉的叹息如悠悠的轻风旋转:“那日听晋贵人闲话,有前因便又后果。皇后娘娘一向把持后宫严厉,不顺己意的便一言不听。若是对下宽厚多恩些,田氏也不至于如此。”她觑着皇帝的神色,“晋贵人一向不喜皇后娘娘,嘴里自然没什么好话,臣妾只当是耳边风刮过了,也请皇上不要过于在意才好。”

皇帝也不作声,径自走回书桌前,牵过嬿婉的手:“来,永璂来之前你和朕说什么来着?你的声音真好听,朕喜欢听你说话。”

嬿婉柔柔道:“是。”她取过那卷书,依依念道:“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她念了一句,忽而嫣然一笑,道:“那日臣妾嘴馋,恰好内务府的桂花清露没有了,臣妾便叫澜翠折了新鲜桂花用热水冲泡,以为虽比不得桂花清露,但总能得十之二三的清甜,结果便被皇上取笑了。”

皇帝笑吟吟道:“若以热水直接浇到香花上,只会坏了花朵的天然香气。也唯有你这般天真,想出这样的主意。”

嬿婉面上一红,十分忸怩:“臣妾不懂风雅之道,但幸好皇上懂得,臣妾用心揣摩,也总算明白了些许,所以按古方所言制了几款花露放在宫中,以备皇上随时品用。”她掰着手指道:“玫瑰花露柔肝和胃,百合花露滋阴清热,茉莉花露理气安神,碧桃花露养血润颜,梅花……”她沉吟片刻,自觉失言,终究没说下去,只是俏生生道,“皇上是不是觉得臣妾进益了。”

嬿婉如清水芙蓉般的面容在明亮的殿中被窗外雪光镀上了更加温婉的轮廓。有时候一个眼错,看到嬿婉,会让人想起年轻时的如懿的脸,只是完全不同于如懿的冰雪之姿。嬿婉的美,更凡俗而亲切,带着烟火气息,像开在庭院里一朵随手可以攀折的粉红蔷薇。

皇帝笑着揉一揉她的头发,眼神中尽是宠溺之情:“是了。你聪慧伶俐,没有什么学不会,也没有什么学不好的。”他转过脸问:“进保,今日备着什么点心?朕有些饿了。”

进保应了一声,便道:“今日御膳房备着的是暗香汤和水仙白玉酥。”

皇帝皱了皱眉,便有些不悦:“水仙白玉酥也罢了,好好地怎么想起做暗香汤了?”

进保见皇帝的气来得莫名其妙,只得答道:“御膳房做的点心都是按着节气来的。暗香汤取腊月早梅所制,入口清甜。水仙白玉酥也是做成水仙花五瓣的模样,绵软松爽。若……皇上不喜欢,奴才就叫他们去换。”

皇帝不耐烦地摆摆手:“罢了。都是吃絮了的东西,也没什么意思。”他看着嬿婉:“你喜欢吃什么,朕叫御膳房送来,朕陪你一起吃。”

嬿婉含笑谢过,托腮想了几样,皇帝便嘱咐进保去御膳房拿了。嬿婉一脸欢欢喜喜的样子,温柔乖巧得叫人忍不住轻怜密爱。他牵过她的手,抚着她鼓起的肚子,絮絮地有一句没一句地嘱咐着什么。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思绪跳宕的空隙间,他想起某一年的冬日,其实想不起是哪一年了,或许年年如是,如懿披着深红的斗篷,站在梅枝下仔细挑选着合适的初开的梅朵,以备来日泡成这一盏有暗香浮动的暗香汤。

连那汤方他都一字一句地记得清楚:“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撒入。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花开如生。充茶,香甚可爱。”

这是从《养小录》上得来的方子,如懿一见便喜欢得紧。她那样喜欢梅花,与梅花有关的都爱不释手。为表郑重,也为谢她的玲珑心意,是自己亲手抄录的方子,存在她的妆盒底下。如今这盏甜汤已经成了御膳房向例的点心。那么她呢?她可曾喝到这一碗最爱的暗香汤?

如懿静静靠在花梨边座漆心罗汉长榻的银丝软装上,螺钿小几上的一盏暗香汤已然凉透,不再冒着丝丝缕缕氤氲的乳白热气。如懿的心思有些飘忽,侧耳听着窗外冰柱融化时点滴的淅沥微声,滴落在冰冷坚硬的砖地上。

寒兰坐在长榻的另一侧,取了一管紫毫,低头仔细抄录着一卷佛经,抬头看了如懿一眼,道:“这暗香汤都凉透了,姐姐都没喝上一口,看来真的是没什么胃口。等下我亲自下厨,去做几个姐姐喜欢的小菜吧。”

如懿宁和一笑,那笑容却只是牵动了嘴角的弧度,内里却黯然无色:“那便是我的口福了。”她说罢,将自己手里一个平金素纹手炉塞到了海兰怀里,“抄了半天的佛经了,虽说殿里有火盆,但手总露在外头,仔细冻着。”

海兰叹口气,柔声道:“十三阿哥走得早,我们没能为他做些什么。虽然我平素不信六道轮回,但此刻却真心盼望十三阿哥能早日超脱轮回之苦,登上西方极乐世界。”

如懿眼中微有晶莹之色,颔首道:“这些日子你陪着我抄录了九百九十九卷经文,若是十三阿哥有知,也可稍稍安慰。”她扭一扭酸痛的手腕,苦笑道:“适时歇一歇,别和我一样,伤了手便不得不停下来了。”

二人正坐着说话,庭院中骤然有响亮的脚步声响起。如懿听得动静,不由得抬起头来。

三宝在外头欢欢喜喜道:“十二阿哥回来了。瞧小脸儿红的,别是冻着了吧?来,奴才替您烧个暖炉暖暖。”

却是听得乳母嬷嬷们簇拥着永璂进来,请了安道:“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永璂亦跟着道:“额娘万安。”他一说罢,扑入如懿怀中,扭股糖似的拧着。

如懿搓着他的小手,笑嗔道:“越发没规矩了。手这么冷,快下去添件衣服。”

永璂点点头:“儿臣折了额娘最喜欢的梅花,额娘记得要看啊。”

如懿含笑看他跟着乳母去了偏殿。寒兰忙起身道:“也不知十二阿哥的话说得圆满不圆满?臣妾去瞧瞧。”如懿见她急急出去,裙摆都闪成了一朵花儿,轻轻摇摇头,复又低首去理那千丝万缕、色彩纷呈的丝线。

如懿见凌云彻站在门边,不觉微笑:“凌大人来了。”她唤过容珮:“给凌大人看座。”

凌云彻手里抱着大束的白梅,一时不便坐下。那些梅枝显然是精心挑选过,傲立的舒枝之上每朵梅花都是欲开未开的姿态,盈然待放,还有脉脉细雪沾染。只是殿中温暖,那细雪很快化作晶莹水珠,显得那朵朵白梅不着尘泥,莹洁剔透。

如懿微微失笑:“瞧本宫糊涂了,你抱着这些梅花,如何能坐下。”她显然被这些清洁莹透的花朵吸引,眸中微有亮色,“如今翊坤宫的人不打出去,虽是冬日,好久不见梅花了。”

容珮接过凌云彻手中的花,抿嘴一笑,欢喜道:“凌大人有心了。我们娘娘最喜欢梅花了。”

凌云彻将花递到容珮手里,看她抱了花朵去偏殿寻合适的花瓶,方才不好意思地笑笑:“是十二阿哥的一片心意,微臣只是帮十二阿哥摘了送来。希望皇后娘娘看在十二阿哥的孝心上,可以稍稍展颜。”

如懿欣慰道:“永璂很是孝顺。”

如懿偏着头,髻边一直鎏金碧玉瓒凤钗上垂落一串白玉,那玉色洁白,与她苍白的面孔殊无二致。她的形容清减了不少,淡妆素容的样子更显出眉目间难掩的一丝忧郁。凌云彻不知怎的,就觉得心口微微哆嗦,徒然酸楚不已。他情不自禁道:“皇后娘娘身子可养得好些了么?一直惦记着,也不能……”他觉得自己说得不恰当,赶紧道:“其实皇上也惦记着。”

如懿淡淡一笑,那笑容像是浮在碎冰上的阳光,细细碎碎的,没有丝毫暖意:“境遇再坏,坏得过从前咱们在冷宫的那个时候么?本宫不会不要自己的身子,一定会养好的。”

凌云彻面庞上紧绷的弧度随着这句话而松弛下来:“皇后娘娘喜欢梅花就多看看。微臣也喜欢梅花。”

如懿注目于那些洁白无尘的花朵,口中不经意道:“难得听你说喜欢什么花儿草儿的。”

凌云彻安静片刻,道:“梅花已开,寒冬虽在,但也快是春天了。微臣知道皇后娘娘喜欢梅花,所以新学了一首诗,在娘娘面前班门弄斧了。”

如懿颇有兴致,长长的睫毛扬起,眸中有星子般的亮色:“你也学诗了?”

凌云彻有些难为情:“从前好歹上过几年私塾。皇后娘娘别笑话微臣。”他清一清嗓子,朗然念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翊坤宫的暖阁宽阔良深,几近无声的静谧让空气里有种凝固的感觉,几乎能听清同掐丝珐琅八角炭盆里红箩炭“哔剥”燃烧的轻响。嗯,那种轻响,也是温热的,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他不是不知道她这些日子的清冷幽闭,无数次想要寻个机会来看看她,哪怕只是说上几句话,就如当年在冷宫一般。可是人在跟前,他能想到的,竟是幼年时学过的这首诗。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出这些话的,或许是这个寒冷的冬日颇为应景,或许是那束白梅正好勾起了他封闭而压抑的情思。他暗暗自嘲,果然自己是不擅长安慰别人的人,连找一首写他喜欢的梅花的诗,也是这样简单而朴素。

如懿的声线清凌凌的,若不细听,几乎难以察觉那一丝即将痊愈的沙哑。她极客气地道:“是王冕的《白梅》,和眼前这束花倒应景,难为你记得。有心了。”

凌云彻一脸诚挚,动容道:“微臣知道自己是个粗人,但冬去春来,只是一瞬之间,还请娘娘暂且忍耐。”他挠了挠额头,苦苦思索片刻,眼中骤然一亮,如熠熠的火苗,“微臣还背过一首,前头不大记得了,但后面几句真是好,微臣看过久久记在心里。‘横笛何愁听,斜枝倚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微臣也希望逆风解意,让娘娘能顺心如意。”

如懿的笑意渐渐淡下去,成了幽微一抹,仿若落日时分即将被夜色吞没的最后一缕霞光:“你的好意本宫心领了。但是逆风如何能解意,只盼自己熬得住风势强劲,莫被容易摧残罢了。”

他微微抬首,不敢直视着如懿,只是以眼角的余光瞥见她梅子色缀绣银丝梅朵紫狐大衣,那样暗沉的红的底色像是展不开的一个笑颜,凝在了那里,并无一丝欢喜的气息。连那银丝绣簇的梅花,也像一滴滴斑驳的泪痕,闪着剔透的水光。她长长的裙幅逶迤在紫檀足榻上,文着浅蓝凤尾的图案,一尾一尾的翎羽,是飞不起来的翅膀,在略显幽暗的暖阁内幽幽闪烁着月牙般的光泽。

这样的默然相对,于他是极难得的奢求。森严的宫里,他每每侍奉十二阿哥或五阿哥至翊坤宫,或是极偶然地陪伴她回宫,才能稍稍有较近的距离。这样的距离,已是极大的温暖。他忽然想起冷宫的岁月里,他有他的心无旁骛,如懿亦有如懿的心之所在,而那时,隔了一扇冷宫旧门,青苔深重的距离,他和她吹着同一阵风,看过同一片云彩,反而能随心所欲地说说心底事。

这样的记忆,如今看来,如同天山上的雪莲般弥足珍贵。

如懿的思绪仿佛悬挂在遥远的云端,渺渺不可触摸。许久,她忽然道:“凌云彻,除了当值之外,你还常出宫吧?本宫要托付你一件事。”

凌云彻旋即肃然,端正神色道:“微臣听命。”

如懿的眼眸明明沉静如水,却有着碎冰浮涌的凛冽:“田氏已死,但这件事本宫总是不安心。原本可以托付惢心去查,可她一个妇道人家,又身有残疾,总是不便。若你能在出宫时替本宫彻查此事,那便最好不过了。”

凌云彻心领神会:“微臣知道田氏尚有一子,爱之逾越性命。或许可以从他身上探知一二。”

如懿松了一口气,眸中闪过一点感激之意:“多谢你。这件事很难,或许已经死无对证,或许不小心还会让你牵涉其中,有损你的青云之路。你肯帮本宫,是成全了本宫与十三阿哥一番母子之情。若真的到田氏为止再无任何隐情,那么十三阿哥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稍稍瞑目。”她再度郑重谢过,“在宫中近乎半生,本宫可以信赖的人不多,可以托付的人更不多。幸好还有你和愉妃。凌云彻,多谢。”

凌云彻微微一震,似是被她最后的一声呼唤触动,疏朗的眉目间骤然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柔。情思空白的须臾,他忽然闻到了一缕淡淡的梅香,清芬馥郁,幽幽间教人心醉神驰。他分不清那幽醉的暗香来自何方,他只是一心一意地盼望,哪怕能够暗香如故,也不要有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那一日。

他不知哪里来了这样大的勇气,抬起头望着她,专注地,目光明朗而清澈。他的声音沉郁朗朗:“微臣没有别的办法。从前冷宫岁月,彼此落魄,还可以相互关照。如今云泥之别,微臣能做的,只有守在宫门外不远不近的距离守护娘娘,或是偶尔伴随娘娘身边,踏着娘娘的足印去走娘娘走过的路,读着娘娘爱读的诗词,看着娘娘喜欢的梅花,微臣才觉得,与娘娘之间的距离可以没有那么远。”

心底的冷漠,仿佛被这些话语一一震动,漾起微微地涟漪,闪着零星的银色的光晕,如春日的樱花散落于湖面。那种轻触的温柔,也是震动。

她恍惚地想,是多久以前,曾经有人也对她说过这样绵而暖的话。

夕阳笼罩了整个紫禁城,暮霭宛如潺湲流动的河水,流溢过此起彼伏的殿台楼阁;流溢过飞翘的檐角,盘踞的鸱吻;流溢过每一座寂寞而无声的宫殿。殿内静得恍若一池秋水。如懿的两腮粉得好似蘸水桃花一般,唇角抿出了一丝了然的笑意。旋即,她便觉得那是不应当的,连笑也是不合宜的。她蹙了蹙眉心,静静地挤出疏离而客气的神色,将他显而易见的温情以自己疏冷而高华的母仪姿态隔绝于外。

红尘紫陌,俗世迢迢,他自有他的举案齐眉,她亦有她的难以割舍。他与她之间,是错了季节的花朵,连一丝绽放的可能也无。

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十章 夭亡第二十九章 豫嫔013 夜微凉037 凌辱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041 人证第一章 延祸第十三章 红粉意第八章 空月幽第61章 尚书房第十六章 淑嘉第二十六章 女心026 清领份例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47 白花丹035 锋芒初露第二章 魂归044 纯嫔来访015 入冬001 先帝驾崩(一)008 请安第十五章 悼玉第六章 春樱(上)第十五章 流言第八章 前事040 君心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十四章 木兰情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九章 初老第二章 彩云散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三章 流言第十四章 伤金第四章 春情第八章 死言(上)030 御花园赏雪017 慧贵妃请安001 先帝驾崩(一)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三十章 私情(下)015 入冬第一章 情心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三章 玉痕(上)023 玫答应022 如懿祈福第六章 伤情薄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011 延禧宫015 入冬第二十九章 进退第十一章 复恩第二十六章 锁重门第七章 春樱(下)013 夜微凉011 延禧宫002 先帝驾崩(二)040 君心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一章 见喜第五章 笑语闲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二十章 异变第六章 惊蛰019 养心殿赏曲儿第十章 夭亡第七章 环敌第二十一章 见喜第十九章 暗香第九章 无路第十八章 母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六章 茂倩第四章 木兰033 掌嘴(二)028 玫答应得宠第九章 鸳盟008 请安第三章 流言019 养心殿赏曲儿018 打赏慧贵妃第二十六章 醉梦第三章 流言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三章 倾雨第六章 春樱(上)第十九章 琅烨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十二章 惊孕第三章 茶心第三章 茶心第二十章 薨怿第十二章 永琮
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十章 夭亡第二十九章 豫嫔013 夜微凉037 凌辱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041 人证第一章 延祸第十三章 红粉意第八章 空月幽第61章 尚书房第十六章 淑嘉第二十六章 女心026 清领份例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47 白花丹035 锋芒初露第二章 魂归044 纯嫔来访015 入冬001 先帝驾崩(一)008 请安第十五章 悼玉第六章 春樱(上)第十五章 流言第八章 前事040 君心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十四章 木兰情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九章 初老第二章 彩云散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三章 流言第十四章 伤金第四章 春情第八章 死言(上)030 御花园赏雪017 慧贵妃请安001 先帝驾崩(一)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三十章 私情(下)015 入冬第一章 情心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三章 玉痕(上)023 玫答应022 如懿祈福第六章 伤情薄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011 延禧宫015 入冬第二十九章 进退第十一章 复恩第二十六章 锁重门第七章 春樱(下)013 夜微凉011 延禧宫002 先帝驾崩(二)040 君心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一章 见喜第五章 笑语闲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二十章 异变第六章 惊蛰019 养心殿赏曲儿第十章 夭亡第七章 环敌第二十一章 见喜第十九章 暗香第九章 无路第十八章 母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六章 茂倩第四章 木兰033 掌嘴(二)028 玫答应得宠第九章 鸳盟008 请安第三章 流言019 养心殿赏曲儿018 打赏慧贵妃第二十六章 醉梦第三章 流言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三章 倾雨第六章 春樱(上)第十九章 琅烨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十二章 惊孕第三章 茶心第三章 茶心第二十章 薨怿第十二章 永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