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异变

须臾的死寂似乎并不给殿中的两人少许回旋的余地,反而有重重逼仄的畏惧从如懿的心底溢出。她的理智和直觉提醒着她这些温情背后可能的残酷后果,并且在她目睹凌云彻渐渐变成云霞红的耳根和瞥见帘外不知何时进来袖手而立的海兰时,那股畏惧与警惕更加凛冽地如冰雪覆上发烫的额头,灌入脑缝。

她的身份,是这个帝国所有者的女人。永不能改变,至死也不能!

如懿的神情瞬间庄肃而冷然,含有几分矜持之意:“多谢大人关怀。昔年彼此照顾的情谊,本宫与愉妃都铭记在心。”

海兰听得提到自己名字,不觉款款上前,软声道:“自然了,皇后娘娘念及旧恩,时时事事不忘提携凌大人,凌大人也要知恩图报,不要陷娘娘于危墙之下。”

海兰的容色安宁平和若平湖秋月,却字字句句都落在身份尊卑的天渊之别上。凌云彻眼中的火焰如被泼了凉水,瞬息黯淡不见。他退后一步,依足了规矩道:“愉妃娘娘字字句句,微臣都懂得,不敢逾越忘恩。”

海兰沉着而矜持地颔首,保持着优雅的仪态:“有凌大人这句话,本宫与皇后娘娘也可安心了。”她端然一笑,“对了。凌大人成日忙碌于宫中,难得出宫,既不要忘了皇后娘娘吩咐的差事,也别忘了安慰家中娇妻。毕竟,那是皇上钦赐的姻缘呢。”

凌云彻克制地黯然一笑,衔住眼底的一丝苍凉孤绝,躬身告退。

海兰见他出去,方在如懿身边坐下,屏息静气,凝视不语。

如懿知她心思,便道:“有什么话,但说不妨。”

海兰不自觉地靠近如懿,眼里有沉浮不定的疑惑:“姐姐有的不觉得凌侍卫对您格外亲厚?”

如懿的目光停驻在她身上,伸手掠去她鬓边发丝所沾的一星浮尘,淡淡一哂:“我与他彼此救助扶持,自然格外亲厚。”

海兰斟酌着词句,仿佛极难启齿:“姐姐,我的意思是,凌侍卫对姐姐的亲厚,更多的是……男女之情。”

如懿蹙眉:“不要胡说,凌云彻已有妻室。”

“但他们夫妻并不和睦。”海兰微微迟疑,见如懿眸中颇有探询之意,索性道:“听说茂倩仗着是满军旗上三旗的出身,并不怎么将凌云彻放在眼里,所以夫妻间屡屡争执不睦。”

如懿不以为意,浅浅一笑漾起几分感慨:“哪有夫妻不争执吵闹的,外头人家也有外头人家的好处,夫妻拌嘴也是当着面儿。不比宫里,夫妻君臣,什么都搁在心里,思量了许多遍也不能只说出来。”

海兰盯着如懿,轻声细语间夹着犀利的锋锐:“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姐姐聪慧,难道真的从未察觉凌云彻对姐姐有意。姐姐,难道您一点儿也不知?”

如懿清婉一笑,向着海兰道:“许多事,你若不想知道,便永远也不会知道。有时候视而不见,比事事察觉要自在许多。”

海兰轻嘘一声:“姐姐果然是知道的。”她眼中多了一丝轻快的笑意,“因为姐姐不喜欢,才故作不知,对不对?”

如懿轻叹:“我已暗示过,要他善待妻室。我自有我自己曾经中意之人。”

海兰微微一怔,继而笑:“姐姐是说皇上?多少年夫妻了,眼看着新人蜂至,姐姐还说这样的话。”

如懿敛容,沉静的容色如带雪的梅瓣,莹白中有薄薄的寒透之意:“海兰,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在我嫁给皇上为侧福晋为妾室的那一日,我就知道皇上身边永远不会只有我一个女人,他所爱恋怜惜的,也绝不只我一个。自从成为皇后,我便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可以容忍,容忍自己在年华老去的同时皇上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人,因为我知道我争不了,也争不到,只是枉然而已。不止是皇后的身份束缚着我,更是因为我比谁都明白,愿得一人心,在这个宫里是永世不可得的梦想。”

海兰微微扬眸,凝视着如懿:“所以姐姐就可以这样忍让到底?”

悠长的叹息静默得如同贴着金砖旋过的带着雪子的风,如懿望着朱碧墙上自己削薄的侧影,那暗淡的影色也不免有憔悴零落之意:“皇上身边的人再多,我们毕竟是少年夫妻。哪怕我什么都不求,亦求一点儿信任,一点儿尊严,仅此而已。这,便是我的底线。”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海兰鬓边的一朵碎玉银丝珠花随着她臻首轻摇,颤颤若风中细蕊,“皇上对姐姐的信任和尊重,在封后那一日,连我也差点儿相信了。可是如今呢,那些所谓的信任和尊重,能换来多姐姐一句丧子之痛的安慰么?还是姐姐一定要到覆水难收那一日,才能真正死心?”

如懿默然不语,只是看着海兰鬓边那一朵珠花出神。海兰虽然向来无宠,但终究身在妃位,儿子又得皇帝欢心,所以也略略装饰。且皇帝登基多年,性子里喜好奢华的本意渐渐流露,也看不惯嫔妃过于简素,所以海兰饰在燕尾上的一朵翠翘明珠压发,那明珠便也罢了,不过是拇指大的光润浑圆一颗,有目眩迷离的光晕,那翠翘是用上好的翠鸟的羽,且是软翠,细腻纤柔。

那样雍容而精致的翠蓝,映着她白净的容颜,有泠泠的冷光翠华,让人无端便生了清冷涩意。她唇边有酸楚的笑意,如秋风里枝头瑟瑟的叶,轻轻吟道:“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中,唬杀寻芳的蜜蜂。”她的声音脆脆的,落在殿中有空响的回音,“姐姐熟读宋词元曲,自然知道这支曲子。”

如懿的笑意萧疏得如一缕残风,“你是说,我们爱的男人,不过是一只寻芳花间不知疲倦的大蝴蝶?”

海兰的笑容转瞬如初雪消逝:“姐姐,那是您爱的男人,不是我们。”她的花语清晰如薄薄的刀锋,划下不可逾越的冷淡,“我只是皇上的妃妾,与他同眠数载,育有一子,仅此而已。”

在连续失去了爱女和幼子之后,如懿再粗心,亦发现了衰老的不期而至。那是一样无法抗拒的东西,原本她提着一口气,以为可以摒得住失去孩子的伤心,以为可以用佛经偈文来安抚自己的痛心与责备,可是这样日里夜里忍着泪,清晨醒转时,还是能抚摸到泪水浸淫过枕被的痕迹。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翊坤宫寂寥冷清的日子里,时光仿佛机杼声声中经穿维度的枯燥与死板。如懿愈加懒于梳妆,只得在逢十日嫔妃不得不拜见的日子里,她才勉强打起精神草草应对。对着妆镜时,哪怕光线再晦暗,她都能敏捷地发现隐蔽在发间的银丝,原本只是一丝,一根,渐渐如秋霜掩映后的枯蓬,一丛一丛密密地长出。当荣配不得不一次次用桑叶乌发膏为她染黑发色的时候,如懿亦颓然:“掩住了白发,眼角的细纹又该如何呢?”

那细细的纹路,仿佛是轻绵的蛛网,幼细无声的蔓延在眼角和面颊。再多的脂粉,也敷不上干涩的肌肤,那是昨夜思子的泪痕划过,无法再吃住脂粉的滑腻与香润。

闲来无事时,太后也会偶尔来看她,亦会温言安慰:“皇后莫要如此伤心了。”

这是如懿与太后之间难得的平静而略显温情的相处。自从端淑长公主归来,太后仿佛一夜之间变回了一个慈爱而温和且无欲无求的妇人,含饴弄孙,与女儿相伴,闲逸度日。她身上再没有往日那种精明犀利的光彩,而是以平和的姿态,与她闲话几句。自然,太后也会带来皇帝的消息。虽然几乎不再见面,皇帝也有慰藉的话语传来。

她并不曾体会到那些话语之后的温度,因为这样的话,客气、疏远、矜持有度,太像是不得不显示皇家礼仪的某种客套。她只是仰视着太后平静的姿容,默默地想,是要行经了多少崎岖远途,跋涉了多少山重水复,才可以得到太后这般光明而宁和的手梢。

虽然有太后这样的安慰,也有皇帝的话语传来,但皇帝终究未曾再踏入翊坤宫中。孩子的死,终究已经成了他们之间难以解开的心结。自然,比之一个中年丧子丧女的哀伤女子,他更乐意见到那些年轻的娇艳的面庞,如盛开的四时花朵,宜喜宜嗔,让他轻易忘却哀愁。而她,只能在苔冷风凉的孤寂里,紧紧抱住唯一的永璂,来支撑自己行将崩溃的心境。

此时的热闹,只在嬿婉的永寿宫。哪怕是冰天雪地时节,那儿也是春繁花事闹得天地。嬿婉正怀着她的第一个孩子,开始她真正踌躇满志的人生。无论腹中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意味着曾经以为不能生育的梦魇的过去。她终于能抬头挺胸,在这个后宫厮杀,惊雷波动之地争得自己的一席之位。

真的,多少次午夜梦回,嬿婉看着锦绣堆叠的永寿宫,看着数不尽的华美衣裳、绫罗珠宝,寂寞地闪耀着死冷的华泽。她死死地抓着它们,触手冰凉或坚硬,却不得不提醒着自己:这些华丽,只是没有生命的附属,她只有去寻得一个有生命的依靠,才不至于在未来红颜流逝的日子寂寞地芳华老去,成为紫禁城中一朵随时可以被风卷得凌乱而去的柳絮。

哪怕是皇帝在身边的夜里,她同样是不安心的。此时此刻自己唯一的男人在自己身边,下一时下一刻,他又会在哪里。就好像他的心,如同吹拂不定的风一般,此刻拂上这朵花枝流连不已,下一刻又在另一朵上。尤其是年轻的妃嫔们源源不断地入宫,她更是畏惧。总有一日,这个男人会成为一只盲目的蝴蝶,迷乱在花枝招展之中。

所以,当月光清冷而淡漠地一点一点爬过她的皮肤之时,她在伸手不可触摸的黑夜,一次一次闭紧了喉舌,紧抱住自己:“一定,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所以,这一次的有孕,足以让嬿婉欣喜若狂。

嬿婉在这欣喜里仔细打量着东西六宫的恩泽如沐。如懿的恩宠早已连同永璟的死一同消亡,即便有皇后的身份依凭容颜和精力到底不如往日了。昔日得宠的舒妃也跟着她的孩子一起香消玉殒,连宿敌嘉贵妃都死了。颖嫔和忻妃虽然得宠,到底位分还越不过她去。因此,嬿婉几乎是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宫中安享着圣宠的眷顾。

这是她最春风得意的时刻,连宫人们望向她的目光都带着一种深深的艳羡与敬慕。那才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宠妃啊。

比之于永寿宫的门庭若市,翊坤宫真真是冷寂到了极点。除了海兰还时时过来,绿筠和忻妃也偶有踏足,除此之外,便是年节时应景的点缀了。并且凌云彻并没有再入翊坤宫来,大约是没有合适的时机,或是御前的事务太过繁重,容不得他脱开身来,渐渐地也没有了消息。而这些日子,因着时气所感,永璂的身体也不大好,逢着一阵春潮反复便有些发热咳嗽,如懿一颗心悬在那里,便是一颗也不能放松。

是太知道不能失去了。璟兕、永璟,一个个孩子连着离开了自己。她是一个多么无能为力的母亲,所以,便是违反宫规,她也不得不求了太后,将永璂挪到了自己身边。

太后自然是应允的,只是望着如懿哀哀的神色,生了几分怜悯之意:“皇后,永璂既然不大好,何不求皇帝将孩子挪去你身边照顾?见面三分情,说说孩子的事,夫妻俩的感情多少也能扭转些。你与皇帝只有这一个永璂了,皇帝不会不在乎的。”

心底的酸楚与委屈如何能言说,更兼着积郁的自责,如噬骨的蚁,一点一点细细咬啮。如懿只能淡淡苦笑:“儿臣不是一个好额娘,如何再敢惊动皇上,只求能照顾好永璂,才能稍稍安心。”

太后静静凝视她片刻:“有些事,皇上不肯迈出那一步,难道你就不肯么?哀家看得出来,皇帝对你并非全不在意。”

仿佛是谁尖利的指甲在眼中狠狠一戳,逼得如懿几乎要落下泪来。她只是一味低首,望着身侧黄花梨木花架上的一盆幽幽春兰,那细长青翠的叶片是锋锐的刃,一片一片薄薄地贴着肉刮过去。良久,她亦只是无言。不是不肯倾诉,而是许多事,忍得久了,伤心久了,不知从何说起,也唯有无言而已。

太后无法可劝,也不愿对着她愁肠百结,只得好言嘱咐了退下。还是福珈乖觉,见如懿这般,便向着太后道:“太后娘娘,恕奴婢直言,只怕皇后心里有苦,却是说不出来。”

太后沉着脸看不出喜怒,徐徐道:“皇后是苦,从前一心一意对付着孝贤皇后和慧贤皇贵妃,以为事儿散了,淑嘉皇贵妃又挑着头不安分。如今淑嘉皇贵妃去了,孩子又接二连三地出事。也罢,说来本宫也不大信,从前孝贤皇后什么都有,何必事事跟嫔妃过不去,又说是淑嘉皇贵妃的挑唆。难道哀家真是老了,许多事看不明白了么?”

福珈忙忙赔笑道:“太后是有福之人,哪里有空儿成日去琢磨她们那些刁钻心思。这么多年,怕是看也看烦了。”

太后叹道:“从前哀家是不大理会,由着这趟浑水浑下去,如今看来,皇后自己也福薄。”

福珈道:“宫里是趟浑水,可太后不是还有令妃娘娘这双眼睛么?”

太后默默出了会儿神,缓缓道:“那是从前。如今哀家有女儿在身边安享天伦,理这些做什么。留着令妃,也是怕再生出什么事端,防着一手罢了。但令妃那性子,表面乖顺,内里却自有一套,也不是个好拿捏的。哀家且由着她去,省得说得多了,反而叫她留了旁的心思。”

福珈口中答应着,眼里却是闪烁:“失了儿女是天命,嫔御不谐是常理,这都是说得出来的苦。可皇后她……”

太后从细白青瓷芙蓉碟里取了一块什锦柳絮香糕,那碧绿莹莹的糕点上粘着细碎的白屑,真如点点柳絮,雪白可爱。太后就着手吃了小半,睨了福珈一眼:“有话便直说,闪不着你的舌头。”

福珈忙恭谨道:“太后这几日嫌春寒不打出去,岂不知宫里正流传着一首诗呢。”

太后垂首拨弄着檀色嵌明松绿团幅纹样蹙金绣袍的鎏金盘花扣上垂落的紫翡翠鸟明珠流苏,笑容淡淡地问:“什么诗?”

福珈笑了笑,不自然地摸了摸鬓边一枝烧蓝米珠松石福寿花朵,有些僵硬地学者背诵道:“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岁月信如流。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

太后面色一冷,牵扯得眉心也微微一蹙:“这诗像是皇帝的手笔,是怀念孝贤皇后的么?”

福珈恭声道:“太后娘你明鉴,正是皇上怀念孝贤皇后的旧诗。只不过诗中所提的三忌周,是指孝贤皇后皇后崩逝三年的时候。”她悄悄看一眼太后的神色,不动声色道,“所以奴婢说,是旧诗。”

太后静默片刻,扯出矜持的笑容:“孝贤皇后崩逝三年,那个时候,如今的皇后才与皇帝成婚吧。立后的是皇帝的意思,写下‘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的也是皇帝的手笔。旧爱新欢两相顾全,这才真真是个多情的好皇帝呢。”

福珈见太后笑得冷寂,便道:“孝贤皇后如见此诗,想来九泉之下也颇安慰。孝贤皇后生前是得皇上礼遇敬重,但令妃所得的儿女情长,鬓边厮磨怕也不多。有句老话便是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未曾想人去之后,皇上却写了那么多诗文祭悼,可见皇上终究是念着孝贤皇后的。”

“皇帝一生之中,最重嫡子,自然也看重发妻。最不许人说他薄情寡义。”太后薄薄的笑意倒映在手边一盏暗红色的金橘姜蜜水里,幽幽不定。此时,斜阳如血,影影绰绰地照在太后身边身形之后,越发有一种光华万丈之下的孤独与凄暗。“只是写写诗文便可将深情流转天下,得个情深义重的好名声,真是上算!只是哀家虽然对如今的皇后不过可可,可皇帝那诗传扬出来,哀家同为女子,也替皇后觉得难堪。且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本是说天下男子好色习性,放在咱们皇帝这里,却又是多了一层忌惮皇后与他并肩分了前朝后宫的权位之事了。你便看不出来么,皇后还是贵妃皇贵妃的时候,皇帝待她到底亲厚多了。反而一成皇后,却有些疏冷了。”

福珈亦有些不忍:“是。本来皇后就比不得嫔妃能放下身段争宠,又事事能与皇上商量说得上话,不必那么事事遵从。皇上为了十三阿哥之死疏远了皇后,如今又有这诗传扬出来,也难怪皇后不愿与皇上亲近了。”

殿中点着檀香,乃是异域所贡的白皮老山香,气味尤为沉静袅袅。熏香细细散开雾白清芬,缠绕在暗金色的厚缎帷帐上,一丝一缕无声无息,静静沁入心脾。闻得久了,仿佛远远隔着金沙淘澄过的沉淀与寂静,是另一重世界,安静得仿佛不在人间。太后搁下手里的糕点,淡淡道:“这糕点甜腻腻的,不大像是咱们小厨房的手艺。”

福珈忙转了神色赔笑道:“真是没有太后娘娘不知道的。这柳絮香糕是令妃娘娘宫里进献的。也难为了令妃娘娘,自个儿是北地佳人,却能找到那么好的手艺做出这份江南糕点来。咱们皇上是最爱江南春色的,难怪皇上这么宠着她。”

殿中开阔深远,夕阳斜斜地从檐下如流水蜿蜒而进,散落游蛇般地暗红色光影。太后的面孔在残阳中模糊而不分明:“说来,令妃也算个有心人。哀家调教过那么多嫔妃,她算是一个能无师自通的。从前因着家中教养的缘故略显粗俗些,如今一向要强,也细致得无可挑剔了。做起事来,往往出人意表却更胜一筹。”

福珈不知太后这话是赞许还是贬低,只得含含糊糊道:“那都是太后教导有方。”

“是她自己有心。哀家没有点拨的事儿。令妃都能自己上赶着做在前头了。她日日陪在皇帝身边,皇帝写的诗,她能不知?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帝后不合,总是她渔翁得利。哀家只是觉得,令妃有些伶俐过头了。”太后轻轻一嗅,似是无比 沉醉,“今儿吩咐你点的是白皮老山香,檀香之中最名贵的。福珈,知道哀家为何多年来只喜欢檀香一品么?”

福珈思忖着道:“檀香性收敛,气味醇和,主沉静空灵之味。”

太后的唇角泛起一朵薄薄的笑意:“诸香之中,唯有檀香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最具佛性。”她双眸微垂,冷冷道:“只是哀家在后宫中辗转存货一生,看尽世情,这个地方,有人性便算不错,往来都是兽性魔性之人,乃是离佛界最远之地。你岂不知,本在天上之人最不求极乐世界而辛苦求拜者,都是沉沦苦海更甚为身在地狱之人,所以你别瞧着后宫里一个个貌美如花、身披富贵,都是一样的。”

福珈有些不知所措:“好端端的,太后说这些做什么。您是福寿万全之人,和他们不一样。”

“都是一样的。今日的她们,上至皇后,下至嫔妃,在她们眼里,只有到了哀家这个位子才算求得了一辈子最后的安稳,所以她们拼尽全力都会朝着这个位子来。令妃固然是聪明人,懂得在皇帝和皇后如今的冷淡上再雪上加霜一笔。但,哀家的女儿已经都在膝下承欢,哀家只希望借她的耳朵、她的眼睛多知道些皇帝,以求个万全。如今她的手伸得这么快,那么长,倒教哀家觉得此人不甚安分。”

福珈想了想道:“奴婢想着,令妃到底没什么家世,因为这个才得了皇上几分爱怜信任。也因为这个,她翻不过天去,咱们不必防范她什么。太后求了多年的如今都得了,何必多理会后宫这些事。儿孙自有儿孙福,您操心什么,且享自己的清福便是。”

042 足伤037 凌辱第十八章 离析第八章 凤位第九章 无路第十章 冷苑(一)第一章 香事第十九章 辱身第七章 风波定(下)005 而今识尽愁滋味019 养心殿赏曲儿第五章 笑语闲第十章 故剑011 延禧宫第二十八章 媚好018 打赏慧贵妃第十五章 悼玉031 激怒慧贵妃第二十三章 得意第二十六章 君臣015 入冬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第一章 秋扇019 养心殿赏曲儿第一章 秋扇第十五章 甜白第八章 萧墙恨(上)028 玫答应得宠008 请安第二十六章 锁重门第六章 宝月明010 册封038 红箩炭024 众人闲议第十二章 惊孕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四章 木兰023 玫答应第二十一章 见喜第十一章 复恩第八章 萧墙恨(上)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一章 延祸033 掌嘴(二)第二十八章 自保004 步步为艰032 掌嘴第二章 魂归第五章 两心第二十章 窃心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十四章 舞第三十章 私情(下)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第十六章 淑嘉第三章 迷离第四章 木兰第八章 死言(上)第八章 凤位第二十三章 得意第十一章 相随第四章 遥遥004 步步为艰第二十九章 进退006 景仁宫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七章 远嫁第十九章 琅烨第二章 喜忧第二章 好逑037 凌辱第八章 萧墙恨(上)038 红箩炭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二章 彩云散006 景仁宫025 防人之心不可无001 先帝驾崩(一)第十章 夭亡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章 魂归第十九章 辱身第八章 空月幽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018 打赏慧贵妃047 白花丹第十一章 复恩第十八章 分飞第四章 玉痕(下)第三章 茶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046 玉颜破第十章 冷苑(一)
042 足伤037 凌辱第十八章 离析第八章 凤位第九章 无路第十章 冷苑(一)第一章 香事第十九章 辱身第七章 风波定(下)005 而今识尽愁滋味019 养心殿赏曲儿第五章 笑语闲第十章 故剑011 延禧宫第二十八章 媚好018 打赏慧贵妃第十五章 悼玉031 激怒慧贵妃第二十三章 得意第二十六章 君臣015 入冬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第一章 秋扇019 养心殿赏曲儿第一章 秋扇第十五章 甜白第八章 萧墙恨(上)028 玫答应得宠008 请安第二十六章 锁重门第六章 宝月明010 册封038 红箩炭024 众人闲议第十二章 惊孕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四章 木兰023 玫答应第二十一章 见喜第十一章 复恩第八章 萧墙恨(上)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一章 延祸033 掌嘴(二)第二十八章 自保004 步步为艰032 掌嘴第二章 魂归第五章 两心第二十章 窃心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十四章 舞第三十章 私情(下)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第十六章 淑嘉第三章 迷离第四章 木兰第八章 死言(上)第八章 凤位第二十三章 得意第十一章 相随第四章 遥遥004 步步为艰第二十九章 进退006 景仁宫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七章 远嫁第十九章 琅烨第二章 喜忧第二章 好逑037 凌辱第八章 萧墙恨(上)038 红箩炭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二章 彩云散006 景仁宫025 防人之心不可无001 先帝驾崩(一)第十章 夭亡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章 魂归第十九章 辱身第八章 空月幽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018 打赏慧贵妃047 白花丹第十一章 复恩第十八章 分飞第四章 玉痕(下)第三章 茶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046 玉颜破第十章 冷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