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舞

这一年正月十三,皇帝奉皇太后离京,经直隶、山东至江苏清口。二月初八,渡黄河阅天妃闸、高家堰,皇帝下诏准许兴修高家堰的里坝等处,然后由运河乘船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至苏州。三月,御驾到达杭州,观敷文书院,登观潮楼阅兵,遍游西湖名胜。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何况是江南三月,柳绿烟蓝,动若莲步轻移,婀娜多姿;静如少女独处,袅袅婷婷,姹紫嫣红,浓淡相宜,就那样偎依在西湖的周围,晕染着。守望着西湖一湾碧水。

皇帝对江南向往已久,终于一偿夙愿,守着晴也是景,雨也是景,烟雾蒙蒙又是一景的西湖,沉醉其间,如溺醇酒,不能自拔。

除了与文官诗酒相和,如懿亦陪着皇帝尝了新摘的雨后龙井,鲜美的西湖莼菜和宋嫂醋鱼,还有藕粉甜汤、桂花蜜糕。虽然年年有岁贡,但新鲜所得比之宫中份例,自然更受一筹。闲暇之时,苏堤春晓、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都留下皇帝纵情浏览的足迹。

然而,人后皇帝亦感叹,虽然是春来万物生,自然有“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之美,但断桥残雪不能访见,曲院风荷亦是新叶青青,未见满池红艳擎出了。

这一夜本是宫中夜宴,皇帝陪着太后与诸位王公、嫔妃临酒西湖之上。亲贵们自然是携带福晋,相随而行;后妃们亦是华衫彩服,珠坠摇曳,更不时有阵阵娇声软语传开。人们挨次而入,列上珍馐佳肴,白玉瑞兽口高足杯中盛着碧莹莹的醇香琼浆,更要添一枝明艳似得,陪行的官员将侍奉的女子都换成年方二八的少女,软于烟罗。嫔妃们虽然出身汉军旗,却也不得不稍逊江南女子的柔媚了。

皇帝叹道:“皇额娘属意曲院美景,只是风荷未开,唯有绿叶初见,不能不引以为憾了。”

太后笑吟吟道:“哀家承皇帝的孝心,才得六十天灵还能一睹江南风光。爱家知道皇帝最爱苏堤春晓,可惜在咱们不能在杭州留到夏日,所以也难见曲院风荷美景了,只是哀家想,既然来了,荷叶都见着了,怎么也得瞧一瞧荷花再走啊。”

说罢,太后轻轻击掌,却见原本宁静的湖面上缓缓飘过碧绿的荷叶与粉红荷花。那荷叶也罢了,大如青盏,卷如珠贝,小如银钱,想是用色色青绿生绢裁剪而成,与湖上的真荷叶掺杂其间,一时难辨真假。而那一箭箭荷花直直刺出水面,深红浅白,如胭脂,如粉黛,如雪花,荷叶田田,菡萏妖娆,清波照红湛碧。偶尔有淡淡烟波浮过,映着夹岸的水灯觳波,便是天上夭桃,云中娇杏,也难以比拟那种水上繁春凝伫,潋滟彩幻。

其中两朵荷花格外大,几油斑人许高,在烟波微澜之后渐渐张开粉艳的花瓣。花蕊之上,有两个穿着羽黄绢衣的女子端坐其中,恰如荷蕊灿灿一点。二人翩翩若飞鸿轻扬,一个缓弹琵琶,一个轻唱软曲。

灯火通明的湖面渐渐安静下来,在极轻极细的香风中,琵琶声淙淙,有轻柔舒缓的女子歌声传来,唱出令人沉醉的音律: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那女子的歌声虽不算有凤凰泣露之美,但隔着春水波清韵,一咏三叹,格外入耳,更兼那琵琶声幽丽入骨,缠绵不尽,只觉得骨酥神迷,醉倒其间。直到有水鸟掠过湖面,又倏忽飞入茫茫夜气,才有人醒转过来,先击节赞赏。

皇帝亦不觉赞叹,侧身向如懿道:“词应景,曲亦好,琵琶也相映成趣。这些也就罢了,只这曲子选的格外有心。”

如懿低首笑道:“素来个赞西湖的词曲多是汉人所作,只这一首《仙吕·太常引》乃是女真人所写,且情词独到,毫不逊色于他作。”

皇帝不觉含笑:“皇后一向好汉家词曲,也读过奥敦周卿?”

如懿轻轻侧首,牵动耳边珠络玲珑:“臣妾不是只知道‘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曲名家如奥敦周卿,还是知道一些的。”

皇帝伸出手,在袖底握一握她被夜风吹得微凉的手:“朕与你初见未久,在宫中一起看的第一出戏便是这白朴的《墙头马上》。”他的笑意温柔而深邃,如破云凌空的旖旎月色,“朕从未忘记。”

如懿含羞亦含笑,与他十指交握。比之年轻嫔妃的独出心裁,事事剔透,她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歌,亦无从曼舞,只能在不动声色处,拨撩起皇帝的点滴情意,保全此身长安。

太后转首笑道:“皇帝是在与皇后品评么?如何?”

皇帝笑着举杯相敬,道:“皇额娘又为儿子准备了新人么?”

太后笑着摇首,招手唤荷花中二女走近:“皇帝看看,可是新人么?”她的目光在如懿面上逡巡而过,仿佛不经意一般,“宫中新人太多,只怕皇后要埋怨哀家不顾她这个皇后的辛劳了。”

如懿心头一突,却笑得得体:“有皇额娘在,儿臣怎么会辛劳呢?”

太后不置可否地一笑,只是看着近前的两名女子,弹琵琶的是玫嫔,而唱歌的竟是入宫多年却一直不甚得宠的庆贵人。

玉研举起自己手中的酒盏,抿嘴笑道:“旧瓶装新酒,原来是这个意思。”

皇帝颇有几分惊喜之意:“缨络,怎么是你?”

绿筠亦笑:“玫嫔的琵琶咱们都知道的,除了先前的慧贤皇贵妃,便数玫嫔了,但是庆贵人的歌声这样好,咱们姐妹倒也是第一次听闻呢。”

众人的目光都只瞧着庆贵人,唯独玫嫔立在如懿身旁。如懿无意中扫她一眼,却见她脸色不大好,便是在娇艳的脂粉也挡不住面上的蜡黄气息。她正暗暗诧异,却听太后和缓问道:“庆贵人,你是哪一年伺候皇帝的?”

庆贵人依依望着皇帝,目中隐约有幽怨之色,道:“乾隆四年。”

太后叹息一声:“是啊,都十二年了呢,哀家记得,你刚侍奉皇帝那年是十五岁。”

庆贵人垂下娇怯怯的脸庞:“是。太后好记性。”

“哀家记得,你刚伺候皇帝的时候,并不会唱歌。”

庆贵人害羞带怯望了皇帝一眼,很有几分眉弯秋月、羞晕彩霞的风采:“臣妾自知不才,所以微末技艺,也是这十二年中慢慢学会,闲来打发时光的。还请皇上和太后不要见笑。”

庆贵人这几句话说的楚楚可怜,皇帝听得此处,不觉生了几分怜惜:“这些年是朕少少冷落了你,以致你长守空闺,孤灯寂寞,只能自吟自唱打发时光,以后必不会了。”

玉研媚眼横流,笑吟吟道:“皇上待咱们姐妹,总是新欢旧爱都不辜负的。”

婉嫔亦打趣:“嘉贵妃难不成还说自己是新欢么?自然是最难忘的旧爱了。”

如此闲话一响,太后略觉得湖上风大,便先回去。只留了嫔妃们陪伴皇帝笑语。

彼时皓月当空,湖上波光粼粼,有三五宫裳乐伎坐于湖上扁舟之中,或素手抚琴,或朱唇启笛。笛声顺着和煦的微风飘来,细长有如山泉溪水,醇和好似玉露琼浆,丝丝绵绵宛若缠萦的轻烟柔波,在耳畔萦绕不绝,湖边彩灯画带,悉数投影在微凉如绸的湖水中,让人仿似身处灿灿星河之中。

皇帝与身侧的庆贵人絮絮低语,也不知是谁先来惊唤起来:“是下雪了么?”

此时正当三月时节,南地温暖,何曾见三月飘雪。然而,众人抬起头来,却果然见有细碎白点缓缓洒落,尽数落在了湖上,恍惚不清。

有站在湖岸近处的宮眷伸手揽住,唤起来道:“不是雪花,是白色的梅花呢!”

如懿惊喜:“人间三月芳菲盛,怎么此时还会有梅花?”

和亲王弘昼素来好风雅,便道:“皇嫂有所不知,孤山与灵峰的寒梅开得晚,或许还有晚梅可寻。再不然,附近的深山里也还有呢。”他转首惊叹:“寒梅若雪,此人倒有点心思。”

如懿微微不悦:“梅花清雅,乃高洁之物,只这般轻易抛撒,若为搏一时之兴,实在是可惜了。”

玉研托腮欣赏,手指上累累的宝石戒指发出炫目的光。只见一叶墨色扁舟不知何时已经驶到了漫天如虹的绸缎之下,一名着莹白色薄缦纱杉的女子俏立当中,举着一枝盛开的红梅和韵轻盈起舞。她的衣衫上遍绣银线梅花,上面缀满银丝米珠,盈盈一动,便有无限浅浅的银光流转,仿若星芒萦绕周身。画舫上的彩灯将湖面映得透亮,连夜空也有几分透亮,照得那女子眉目如画,顾盼生情,更兼大片月光倾泻如瀑,玉人容色柔美,如浸润星月光灿中,温柔甜软,人咫尺可探。更有身后青衫乐姬相衬,几乎要让人以为身处蓬莱仙岛之境。

婉嫔低声惊道:“这不是令嫔么?”

玉研看了片刻,手上绕着绢子,撇嘴冷笑道:“今儿晚上可真是乏味,除了歌便是舞,咱们宫里的女人既便是卯足了心思争宠,也得会点儿别的吧。老跟个歌舞乐伎似的,自贬了身价,有什么趣儿。”

绿筠笑着瞥了眼玉研,慢悠悠说道:“嘉贵妃也别总说别人,你忘了自己刚入潜邸那会儿,什么长鼓舞啊扁鼓舞啊扇舞啊剑舞啊,又会锤短萧又会弹伽倻琴,一天一个花样儿,皇上宠你宠的不得了,如今也惯会说嘴了,也不许别人学一点儿你的样儿么?”

玉研嗤笑道:“那也得舞得起弹得出才好啊。我出身李朝,学的也是李朝的歌舞,到底还能让皇上喜欢个新鲜。可如今庆贵人和令嫔她们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有什么好看的。”

绿筠叹了口气,有些自怨自艾:“东施效颦也得看是谁效啊,像我和嘉贵妃都是半老徐娘了,哪里比得上十几二十来岁的妹妹们年轻水嫩呢。”

玉研笑道:“那也难说,有时候女人的韵味,非得年级长一点而才能出来。岂不知半老徐娘还风韵犹存呢。姐姐忘了,我生四阿哥那会儿是二十六岁,愉妃生五阿哥也是二十六了,舒妃如今头胎也是二十六了。姐姐生三阿哥是二十三岁,那还算是早的。咱们皇上啊,或许就是觉得十几岁的丫头们嫩瓜秧子似的,伺候的不精细。且看庆贵人就知道了,从前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皇上也不得宠,倒是如今开了点儿眉眼了。所以啊,姐姐别整天念叨着人老珠黄,除了把自己念叨得絮烦了,其他真没什么好处。”

如懿笑道:“有嘉贵妃这句话,本宫也宽心多了,原来越老,好处越在后头了。”

玉研犹自在哪儿絮絮,只见湖上景致一变,四艘青舫小舟遍盛鲜花围了过来,舫上一页页窗扇打开,连起来竟是一幅幅西湖四时图,嬿婉曼步舞在那绸带之间,衣袂飘飘,宛若凌波微步,跌宕生姿。最后轻妙一个旋身,往最末的舫上一靠,身姿纤柔,竟融进了西湖冬雪寒梅图中。

高台之上掌声四起,惊赞之声不绝于耳,歌舞乐姬在众人的赞叹中逐一退场。

皇帝抚掌叹道:“舞也罢了,最难得的是匠心独运,白衣红梅,轻轻一靠,便融入画中。”他轻含了一缕薄笑,“如今令嫔也进益了,不是当日只知燕窝细粉,连白瓷和田百优也不分的少女了。”

如懿闻言而知意,当下亦点头:“在皇上身边多年,耳濡目染,自然长进,此刻令嫔白衣胜雪,手中红梅艳烈,果然是用心思了。”

玉研轻哼一声:“这样的好心思怕也是皇后娘娘的安排吧。”

如懿懒得顾及,只淡漠道:“心思若是用在讨皇上喜欢也罢了,若是一味地旁门左道,可真是白费了一番心思了。”

玉研见皇帝笑意吟吟,目光只凝在舫中寻找蜿蜒的身影。也不觉有些讪讪。

皇帝眼中有无限惊艳赞叹之意,扬声道:“令嫔,再不出来,真要化作雪中红梅了么?”

须臾,嬿婉从冬雪寒梅图中盈然而出,捧着手中一束红梅,却先奉到如懿身前,盈然一笑若春桃轻绽:“臣妾知道皇后娘娘素爱绿梅,原想去寻些绿梅来奉与皇后娘娘的,只是绿梅难得。虽是红梅,却也请皇后娘娘笑纳吧。”

如懿凝眸嬿婉手中所捧,乃是江南盛产的杏梅,花头甚丰,叶重数层,繁密斑斓如红杏一般,大似酒晕染上玉色肌肤。如懿一时未伸手去接,只是笑得意味深长:“这些日子不见妹妹,原来是在忙这些呢。”

嬿婉眼波流漾:“臣妾能懂什么,不过是花点儿心思博皇上和皇后一笑罢了。”

如懿见她将红梅捧在手中,进退有些难堪,也不欲把这些心思露在人前,便颔首示意容珮接过。

皇帝笑着招手,示意她在身边坐下:“庆贵人与玫嫔弹琴唱曲,确实有心,你却能融情于景,借着西湖三月落一点儿白雪之意。”

嬿婉低眉浅笑:“臣妾曾听皇后娘娘读张岱之文,向往雪湖之美,虽不能够逼真,也多一分意境罢了。”

皇帝笑着在她的鼻尖一刮:“意境二字最好,朕最喜欢。”

话音尚未散去,敬事房总管太监徐安上前道:“皇上,该翻牌子了。”

皇帝执着嬿婉的手,笑语亲昵:“不必翻了,便是令妃吧。”

这一言,举座皆惊,还是徐安反映的快,忙躬身道:“是。恭喜令妃娘娘。”

皇帝与嬿婉笑意盈盈,眉眼生春。如懿如何不知趣,借着不胜酒力,便带着嫔妃们先告辞了。

玉研十分不满,想着绿筠轻哼道:“说句不好听的,咱们当年都是生了皇子才封的妃位,她凭什么,便也一跃封妃了?”

绿筠扬了扬绢子道:“那有什么?舒妃当年不也没生孩子便封妃了么?”

玉研轻嗤一声道:“那可不一样!舒妃是满军旗贵族的出身,又得太后亲自举荐,得了皇上多年宠爱。令妃是汉军旗下五旗的出身,怎能和她比呢?”

绿筠郁郁失色,道:“比不比的,都是人家的恩宠。太后今晚替玫嫔和庆贵人费了这一番心意,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便宜了令妃呢。”

这话落在如懿耳中,便更是不能悦耳。她转过脸,沉声吩咐道:“嘉贵妃,你在宫中有位分有资历,有些话,人微言轻的人说说便也罢了,若是从你的嘴里出来,便是自个儿不尊重了。若是落在奴才们的耳朵里,知道主子们也这样背后议论,更不成个体统。”

绿筠听得这话知道不好,忙笑道:“皇后娘娘,四公主第一回跟了臣妾出来,怕是要惦记臣妾了,臣妾先回去了。”

如懿温言道:“也好,三公主出嫁,四公主是皇上心尖儿上的女儿,你仔细照顾着便是。”

玉研受了一夜的气,俞加有些悻悻,离去时,她犹是忍不住:“皇后娘娘,今夜令妃的精彩若是您的安排,臣妾无话可说;若不是您的安排,她这样伶俐,可是伶俐过头了。即便您的瘦是五指山,也拢不住这样的孙猴子吧!”

玉研的话如同芒刺,密密锥在心上。如懿回首,见皇帝与嬿婉举止亲昵,宛若一对密好情人,细语呢喃,将一应的烟花璀璨,歌舞升平都拂到了身后,只成了成双影儿后头的盛世点缀。

她有些伤怀地轻笑,皇帝原是这盛世华章里最得天独厚可以随心所欲之人,他所喜欢的,别人正好讨了他的喜欢,又有何不可呢?她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个旁观者而已。

待回到殿中,如懿便有些闷闷的,容珮支开了伺候的小宫女,亲自替如懿换了一件家常的深红凌暗花夔龙盘牡丹衬衣,拿玉轮替她轻轻摩挲着手背的经络。“皇后娘娘,今晚嘉贵妃的话是不中听,但不中听的话也有入耳的道理。按说令妃小主一直和翊坤宫来往亲密,她若想多得些宠爱,皇后娘娘也不会不成全了她,怎么忽然有了这样自作主张的心思却不让咱们知道你?奴婢倒以为,嘉贵妃的心思有多深,咱们到底是碰到过有些数的,但令妃小主的心思,却是不知深浅的哪!”她想一想,“不过令妃小主再怎么样,跳完了舞还是先把红梅奉给了娘娘,可见她还是顾忌娘娘的,有顾忌,就不怕她太出格。”

如懿闭着眼缓缓道:“可那顾忌若是表面上的,她也太会做人了些。”

如懿若有所思,正把玩着一个金腰线荷花茶盏轻吟,只见底下的小太监瑞穗跑了进来,瑞穗儿原是来往京城替海兰和如懿传递宫中消息的,如懿见了他便问:“这么急匆匆的,可是宫中出了什么事?愉妃和舒妃都还好么?”

瑞穗儿忙道:“回皇后娘娘,自从御驾离京,从二月里起,五阿哥便断断续续地伤风咳嗽,一直不见好,愉妃娘娘都快急坏了,这才不得已想问问,能不能拨了江太医回京照顾。”

如懿为难道:“皇上的圣驾一直是齐鲁齐太医照顾的,这一向齐太医身上也不大好,一应请平安脉之类的起居照顾,都托付了江太医,一时三刻怕是不能够呢,”她到底还是着急,“五阿哥得病到底要不要紧?”

瑞穗儿道:“要紧倒不要紧,只是这伤风缠绵未愈,愉妃娘娘到底心疼,还有……”

如懿心中一紧:“还有什么?”

瑞穗儿道:“还有便是舒妃娘娘,原先害喜吐得厉害,一吐完就胃疼吃不下东西,人见天儿就瘦下去了,那太医调了药,胃是不疼了,如今月份大了便水肿,手上脚上肿得晶晶亮的,又得调了泻水的药。小主有孕之后太医一直说小主肾气虚,这些日子掉头发掉的厉害,一把一把往下落,愉妃娘娘也是担心的不行,找了太医再去看,可是除了肾气弱也没别的了。”

“那孩子呢?孩子有没有事?”

瑞穗儿忙张了笑脸道:“娘娘安心,一切都好。”

|嗜睡_娃娃手打,转载请注明|

008 请安020 温文软语第五章 两心第十章 冷苑(一)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一章 延祸第五章 两心第四章 遥遥012 明争暗斗第十章 慧贤008 请安第六章 惊蛰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八章 分飞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六章 旋波第十二章 惊孕第六章 宝月明第一章 秋扇046 玉颜破003 隐忍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十八章 分飞035 锋芒初露第十九章 琅烨034 永和宫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019 养心殿赏曲儿010 册封第九章 鸳盟035 锋芒初露第十六章 茂倩第六章 伤情薄028 玫答应得宠第八章 凤位第十八章 分飞044 纯嫔来访047 白花丹第二章 喜忧041 人证018 打赏慧贵妃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九章 鸳盟第四章 遥遥002 先帝驾崩(二)第十章 穿耳第八章 死言(上)第二十三章 花事艳第十章 慧贤012 明争暗斗043 海兰惊夜第十七章 远嫁第九章 无路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二十一章 海兰013 夜微凉048 大血藤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七章 绕颈第二十八章 自保044 纯嫔来访031 激怒慧贵妃第二十九章 进退第二十八章 媚好016 母凭子贵第61章 尚书房028 玫答应得宠第七章 西风凉第九章 鸳盟第十五章 甜白第八章 死言(上)第九章 梅边影边007 赐名第三十章 香见欢023 玫答应第十一章 复恩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八章 离析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十七章 同林鸟第一章 琉璃脆第十一章 相随第十二章 伤花第三十章 昆艳第四章 遥遥034 永和宫第二十九章 幽梦第十一章 母家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一章 情心040 君心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十七章 远嫁第三十章 香见欢
008 请安020 温文软语第五章 两心第十章 冷苑(一)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一章 延祸第五章 两心第四章 遥遥012 明争暗斗第十章 慧贤008 请安第六章 惊蛰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八章 分飞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六章 旋波第十二章 惊孕第六章 宝月明第一章 秋扇046 玉颜破003 隐忍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十八章 分飞035 锋芒初露第十九章 琅烨034 永和宫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019 养心殿赏曲儿010 册封第九章 鸳盟035 锋芒初露第十六章 茂倩第六章 伤情薄028 玫答应得宠第八章 凤位第十八章 分飞044 纯嫔来访047 白花丹第二章 喜忧041 人证018 打赏慧贵妃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九章 鸳盟第四章 遥遥002 先帝驾崩(二)第十章 穿耳第八章 死言(上)第二十三章 花事艳第十章 慧贤012 明争暗斗043 海兰惊夜第十七章 远嫁第九章 无路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二十一章 海兰013 夜微凉048 大血藤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十六章 淑嘉第十七章 绕颈第二十八章 自保044 纯嫔来访031 激怒慧贵妃第二十九章 进退第二十八章 媚好016 母凭子贵第61章 尚书房028 玫答应得宠第七章 西风凉第九章 鸳盟第十五章 甜白第八章 死言(上)第九章 梅边影边007 赐名第三十章 香见欢023 玫答应第十一章 复恩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八章 离析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十七章 同林鸟第一章 琉璃脆第十一章 相随第十二章 伤花第三十章 昆艳第四章 遥遥034 永和宫第二十九章 幽梦第十一章 母家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一章 情心040 君心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十七章 远嫁第三十章 香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