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宝月明

皇帝按着斋戒之名,静了数日。一切安排就绪,倒也不曾走漏风声。香见逐渐复了饮食,虽不大与人言语,却也叫人松了一口气。

皇帝见了如懿,益发和颜悦色,“这次的事,皇后做得极好,朕心甚慰。以后,皇后只需这般恪守本分就好。”

恪守本分?她在心底里冷笑出来。她与他之间,原也不过如此。

追随数十年,根本无须情悦意好,不过各司其职便了。

是她痴心妄想,原就是她痴心妄想。

接下来的日子,秋霖潸潸,阴晴不定,忻妃为时气所感,病势愈见缠绵,便将八公主托在海兰身边照拂。如懿得闲时便听永琪说说成亲后的琐事,看着小儿女童音稚语,倒也勉强度日。只是,她不能静下来,亦不敢。一静,听着那雨滴竹梢,深打芭蕉,心中忧闷,更觉泣血。

时在深秋,寒意瑟瑟。这一日皇帝斋戒已毕,兴致甚佳,便传旨合宫往宝月楼去赏京中景致。太后是第一个辞了的,她久不理宫中事,对宝月楼登高之事自然意兴阑珊。如懿倒是以忻妃之病辞了不去,皇帝却道:“皇后不在,亦无趣味。”

如懿知与皇帝龃龉已种,亦不愿深拂他意,只得应承了,严妆华服携合宫嫔妃而往。因着皇帝兴致颇高,便是卧病的忻妃也挣扎着来了。忻妃见了如懿便笑,悄声道:“皇上如今的性子喜怒不定,臣妾可不敢扫皇上的兴。”

如懿近她耳边,悄声道:“若是十分支撑不住,便告诉本宫。”

忻妃虚白面容上泛起一抹樱红。如懿暗暗叹气,她原是那样活泼的人,如今也熬得枯瘦如柴。这日子,当真是煎熬得紧。

正说话间,已然到了宝月楼下。那宝月楼在南海一带,那儿原无宫室,从瀛台上望去过于空旷无景。皇帝便决意要建一座楼宇,做临水赏月之处。那殿阁去岁动工,秋日已成,建得如月中广寒宫一般,故名宝月楼。皇帝亦曾笑语,不知哪位女子登高,才比得上月中青女素娥的婵娟风姿。

忻妃笑吟吟道:“皇上总说宝月楼建得精致,便是连嫦娥都住得。今日唤了咱们这么多人来赏秋,可不是一群嫦娥挤破了头。”

她素来风趣活泼,便是颖嫔这样不苟言笑之人,也掌不住笑了,伸手去拧她的嘴,“这般病着,还要饶舌。哄得太医一日三趟去瞧你,就是矫情。”

忻妃俏生生立在那里,“我再矫情,也盼不得皇上来看一眼。只能哄几口吃喝,饱口腹之欲罢了。”

笑语罢,却是李玉先迎了上来,“皇后娘娘,皇上与小主已经到了。”

众人一时未解小主指哪位,但合宫嫔妃皆至,却是如懿先明白过来,挑眉道:“寒氏?”

李玉点头,众人登时寂然。如懿却也不意外,携了嫔妃上楼。宝月楼楼高两层,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意趣雅致,气象高洁。还未等留神细观,皇帝已然携了香见从里头出来。

香见的精神仍不大好,但换了浅紫白双绣雪莲花轻罗长裙,烟霞紫绫裙素淡无纹。长发曼鬋,鬓黑如漆,其光可鉴,只以浅一色的紫羽并雪色珍珠点缀,简约的衣衫无心中显出惊世之美。

只是这美,亦有残缺。但香见浑不在意,更不掩饰,任那粉红伤口横亘于众目睽睽之下,兀自淡漠,目视自己的足尖。

有窃窃私语之声,她亦淡然处之。仿佛这世上一切,甚少有经她心者。皇帝看着她,目光眷眷,舍不得挪开半分。

还是嬿婉先婉然含笑,“皇上命臣妾等赏秋,不知景致美在何处,还请皇上告诉才好。”

皇帝缓过神来,笑道:“还是令妃敏慧。宝月楼新成,北可眺三海,南可观街市,东可看紫禁,西可望远山。”

他一一指点,挥斥间颇为自得,将红尘阡陌、万户人家行云流水般划过。每有所指,嫔妃们皆惊叹、欢悦、喜笑、媚语,唯有香见如冷月照澄江一般遗世独立,不闻世事。却是颖嫔先“咦”了一声,指着不远处一显是新建的祈福堂道:“这不是寒部的祈福堂么?”

此言一出,连香见亦惊动,急急看向颖嫔所指处。果然那祈福堂金顶火檐,高起云涌,极尽辉煌之能事。

香见死死盯着那间祈福堂,不觉热泪盈然。熟悉的亲切果然熨帖了她孤独的乡情,亦适时地柔和了她一直如冰山雪岩的孤绝。那一刻,如懿才觉得,她并非九天谪落的仙子,遗世于尘外。她也有世间女子的一颦一笑、热泪与愁眉。

皇帝定定地望着她,眼中尽是痴慕之色,“香见,这祈福堂是朕按照你家乡规制所建,你还喜欢么?若是还有哪里不好尽管告诉朕便是。”

香见无语凝噎,片刻才缓过神来,恢复了往日的淡漠,“极尽华丽,无一不像,只是空落落一座祈福堂,落在这里有什么意思?”

皇帝眸中情意更盛,恨不能缠绕于她身上,他有些小心翼翼,带点讨好的意味,“有寺无人,谁来尊敬神明呢?寒部偏僻,朕已令你部中族人老幼妇孺者移住京中,与祈福堂相对。这样你即便不出宫,也可看到家乡风貌,不会再独自愁闷了。”

香见每听一句,眼中震动之色愈深。那些话是勒紧的铁弦,惊得她不知如何言语,茫然地望向如懿。如懿看着皇帝,他的眼睛,是寒潭深渊,分明柔情似水,却存着志在必得之意。她辨不出心底是何滋味,酸楚且陌生,她从未见过他用这样的眼神去看过任何一个人,从来没有。还是海兰悄然上前,在衣袖下牵住她冰凉而潮湿的指尖,笑靥蕴暖,“皇上胸怀天下,还能顾及臣妾等心思,果真心细如发。香见妹妹家中遥远,定是思乡情切,若是能见一见族人宽慰心思,身子也必好了。皇后娘娘每与臣妾说起此事,都是忧心香见妹妹的身子呢?”

皇帝听得入耳,笑意更浓,“此刻你的族人都已来了,你愿意见一见么?”

嫔妃们眼见如此,隐隐有骚动之意,窃窃之声,不绝于耳。嬿婉唇边冷光陡盛,旋又隐入春波笑意之中,上前亲切地挽住香见的臂膀,柔声道:“从前我家乡在盛京,初至京城多觉不惯。妹妹远道而来,必定也是。”她温婉劝道:“皇上,快请妹妹的族人来吧。妹妹一定很想见呢。”

香见不惯于这样的热络,急急抽出手,垂眸不语。皇帝击掌两下,便有小太监引了数十位寒部打扮的人来,来者多是老幼妇孺,一个个互相搀扶着,畏畏缩缩立在楼下。进忠刚要唤他们行礼,皇帝摆摆手,挽过香见行至楼前,向下道:“看看你的族人,他们也在瞧你呢。”

香见迫不及待地引身向前,浑不觉皇帝仍挽着她的手。她热泪潸潸,“这是阿里娅婶婶和她的小儿子。这是拜玲耶婆婆,她年纪大了,耳朵不好。还有穆妮尔,她才六岁,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迎着楼下欢呼雀跃之声,她情不自禁地笑着喃喃,“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来?”

皇帝诚挚地看着她,捧住她的脸,正色道:“你以为联只是安慰你的思乡之情么?朕接来的这些人里,没有一个壮丁,那是因为年轻力壮的人该留在寒部修复疮痍,再建家园。而这些老弱妇孺,无家可依,也禁不起边陲风沙。所以朕将他们接来京城,可以安然度日。你,欢喜么?”

如何能不欢喜?可香见只觉得彻骨寒冷,一动也不能动,任由他扯着。她望着楼下熟悉的族人,恍如自己成了一尊冻实了的冰雕,从里到外冷透了。

再也不能妄想离开了,连死,也不能。困在宫里那么多日子,从来没有一刻如此的绝望。她是走不脱了。他或许真是爱她,可也在要挟她。她完全没有办法,因为爱与压制,或者是他最惯用的最轻而易举的办法。

如懿看着香见,她的绝望如此了然。她只觉得怜悯。所谓身不由己,原来人人如是。

金风十里,丽人玉颜,花压鬂云偏。红叶白露,远山流岚,京中的美人与秋色让人目眩神醉,如懿却醉不了。她看着远远的黛色山峦绵延起伏,正是千山叶落,孤雁低旋之景。唯见万里屋云间老翅掠空,哀哀悲鸣,曳下苍凉悲怆之音。绮丽明媚,深情相许都落了繁华盛世的注脚,谁还见忍泪自吞的无声凄楚。

皇帝轻拥着她,像是轻拥着一团正融的春雪,在她耳边低声絮絮:“香见,朕知道你心里在笑话朕,整个紫禁城也都在笑话朕。朕娶了一个败军亡族的人的女人,娶了一个有过婚约的女人,一个异族部落的女人。更要笑话的是,这个女人的心不在朕的身上,她甚至还恨着朕,厌恶朕,恨不得逃离朕。”

皇帝说着,气息温热地拂上香见的面颊。香见下意识地偏过头,缩着手,回避他任何可能的接近。

皇帝苦笑道:“可是朕从来没有这么喜欢过一个女人。朕有过那么多女人,宠过那么多女人。曾经喜欢的一个,朕扶着她坐上了皇后之位。可是朕直到见到你,才发觉原来男人对女人的喜爱不只是可以细水长流的,它可以像地底的火山一样,埋了上千年,轰然全喷了出来。朕对你,就是这样的。”

嫔妃们站得稍远,未曾听得皇帝的一字一句。如懿就在近旁,清晰入耳。她有轻微的晕眩,眼前的世界是粉碎的雪片,冷冷地打在心上,她感觉自己鼻息的迟缓,钝钝地,每一呼吸,都有挫磨的痛。

不是不知道他会对着旁的女人甜言蜜语,只是未曾亲耳听过,所以也不过是模糊的揣想,偶尔来扰乱自己平静的心绪。她是第一次,听着他对旁人说自己。原来她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已然不要紧的旧爱,像发黄的流云缎,纵使矜贵,那也是不体面的陈旧。她,不过是来陪衬皇帝天荒地老荡气回肠的新爱的点缀。

真是可笑!曾经履冰雪,践荆棘,这样千辛万苦走到他身边,蒙他所爱获得与他并肩而立的资格,也不过是陪衬来日的新人笑罢了。

香见残存的笑意渐渐褪去,只余下白雪覆野似的冷戚,有滚烫的泪水从她的眼中潸潸而落,最后成了无声蜿蜒的溪流。

皇帝听着香见族人们的欢呼声,揽过香见柔弱的肩,好声好气地哄道:“别哭!别哭!你看你的族人们多高兴,你可也是高兴坏了?”

香见如何说得出话来,更不敢叫楼下的族民们看见她的泪容,少不得侧了身子,避侧在皇帝身畔。皇帝便伸出手,宠溺地轻轻拍着她的背。如此一来,落在旁人眼中,更像是皇帝与她格外亲近似的。

随行的妃嫔们多半已铁青了脸,或是含了讥讽的笑,晋嫔冷笑连连,向着嬿婉小声说:“什么贞洁烈妇,都是做给旁人看的。不过是矫情引逗皇上罢了,这般欲拒还迎的。”

忻妃蹙了蹙眉,喟叹道:“费了好大的功夫还是要随着皇上,那之前那些都算什么了? ”

也不知是谁暗暗嘀咕了一句:“狐媚子就是狐媚子,最会这些勾引人的下作手段!”这一句话引得嫔妃们连连额首,只避着前头陶陶然的皇帝而已。

如懿听得不像样子,转首深深瞧了她们一眼,嫔妃们立时噤声,不敢再言语半句,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地安分了下来。

恰好皇帝扬首,吩咐李玉赏赐楼下族民,好好送他们回长安街居住,便喜滋滋道:“香见,承乾宫虽然富丽,但你住得不喜欢。朕打算把宝月楼赏赐给你,你便住在这里,日夜可以看到家乡景致,也好安心。”

嬿婉见香见并不作声,便知道她已无抗拒之意。她将一口酸气活生生吞下,脆脆笑道:“皇上这般安排,妹妹必定喜欢。"她上前一步,凑趣道,“皇上当初一直说要给妹妹一个名分,却因国事繁忙耽误了。今儿臣妾就替妹妹讨个喜。皇上定了名分,臣妾姐妹间也好称呼相处啊。”

皇帝甚是赞许,忙里偷闲瞟了嬿婉一眼,将那笑容蜻蜓点水似的恩赐于她,“令妃所言甚是。朕已想好,就封寒香见为容贵人。虽然你容颜有损,在朕眼里还是如初见一般清妩极妍。还有……”他提高了声线,“你从寒部而来,宫中规矩未必样样周到。朕希望在这宫中人人可以容得下你,与你和睦相处。”

这话分明是提醒了。

倒是嬿婉淡然含笑,“皇上说得是。臣妾等身为妃妾,自然得和睦一心才是。说来容贵人册封真是喜事呢。倒叫臣妾想起来,南边移来的荔枝树一直未曾结果,今年不知怎的却结了两百多颗果子。可见容贵人入宫带来祥瑞,又让皇上事事得了好结果。”

这话说得皇帝喜笑顔开。

如懿遥遥听着,微蕴了一丝讥讽,目色悲悯。皇帝忽然唤她:“皇后不为朕高兴么?怎么一个笑容也没有?”

如懿举眸,静静道:“臣妾与皇上夫妻一体,一喜俱喜,一悲俱悲。如今皇上接了容贵人族人来,容贵人自然感激皇上恩德。皇上心愿得偿,真是恭喜!"

嬿婉的笑意几乎要浮到眉毛上,她低下头将那缕不合时宜的笑尽力按捺,方俯身相拜,以谦恭而诚恳的姿势,稽首道贺:“容贵人正需皇上安慰陪伴,臣妾理当告退。愿容贵人自此后与皇上两心相许,珍重到老。”

她的话,再及时不过,将皇帝与如懿僵持后的尴尬与冷淡旋即化去,也解了嫔妃们的局促。一刹那的冷寂,有三三两两的嫔妃笑语相贺。然后,更多。

在一片喜悦与热闹中,皇帝望向嬿婉的目光带着赞许与些许温情,“朕明白你的用心。秋日寒凉,你怀着身孕行如此大礼,仔细伤了身子。”

嬿婉的笑顔全然发自内心,无半分破绽,“只要皇上欢欣喜悦,臣妾也安心了。”

皇帝凝视她,笑意更深。不知谁说了一句:“眼看又要起风,咱们快些回去吧。”

真的是起风了。方才还是晴蓝天色,转瞬暗了半边,有风旋着满地落叶疾疾打转。

嫔妃们巴不得这一句,跟着请安告退。皇帝见香见面有倦色,忙示意侍女扶了她下楼歇息,方才沉下脸道:“皇后口中说恭喜,面上却无喜色,算不算口不应心?”

蛾眉若能带着九秋清霜,大约便是如懿此刻的模样,“臣妾倒想陪皇上笑一笑,只是若容贵人能真心一笑,臣妾倒也愿意。”

皇帝愈发不豫,“醋妒!”

如懿却也不恼,一双眼眸秋水寒澄,有泠泠清光,“臣妾是女子,不是圣人,固然有七情六欲。所以既要看得六宫的醋妒,也要看得容贵人的伤怀。”

“伤怀?”皇帝冷冷一嗤,略带嘲讽地看着她,“皇后位高权重,谁知眼力却不如往日了。容贵人落泪,是感念朕保全族人之恩,知晓朕的情意。”

“哦,皇上真的这般相信么?”风猎猎地吹,拂过鬓边的点翠玫瑰金花钿,细细的烧蓝流苏打着脸颊,凉一阵,又凉一阵。她心下有严霜覆落,较轻吟道:“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1]

皇帝作色,“你讽刺朕是楚文王?”

如懿见他隐然动了真怒,原想着低一低头,然而见他这般疾言厉色,显是心虚,便也迎着他道:“皇上是不是楚文王臣妾不知,但容贵人真心可惜,为着保全族人,少不得也要对着皇上强颜欢笑!”她见皇帝额上青筋突起,依旧道,“皇上若要寒部真心归顺,自可以德服人。何必用容贵人与她的族人互相挟制,灰着心侍奉皇上左右!这般做固然是得了美人臣服,但若只得了人得不到心,又失了六宫的祥和,又有什么意思!”

皇帝断然喝道:“听听你这些话,哪里有国母的气度!六宫不睦,自然是你御下无方。语涉国政,便是你这个皇后的无知不慎!后宫不得干政是老祖宗的训示,你若敢犯雷池一步,纵然你是朕的皇后,朕也绝不宽宥!”

“后宫不得干政,臣妾牢记于心。皇上就当臣妾醋妒也好,无知也好,臣妾求皇上一个明白!皇上为了容贵人,不惜拿制衡前朝的法子来对付她,这岂是明君所为?”她屈膝在地,抱着皇帝凄然道,“皇上百年之后,难道也要被人议论如楚文王一般迫人委身于己么?”

皇帝的鼻翼微微张着,不由分说便扬起手来。如懿吃了一惊,只直直地看着他的手掌落下,竟是避无可避,只得闭上眼睛,打算生生受了这一掌!

良久,却是无声。只有一只手,冰凉地拂过自己的鬓发,牵扯起她心底钝痛。有温热的水珠缓缓滴落在面上,她有些不可相信,睁眼看去,却见皇帝以手覆额,无限痛苦道:“如懿,你说的朕如何不懂。一开始,朕真的只是想挫磨掉寒氏余部的锐气,才同意他们送香见入宫做一个礼物,想着哪怕她入宫,朕冷着她就是。可直到朕看到她的第一眼,她那么美,那么沉静。朕根本移不开自己的目光,那一刻,朕知道自己没有办法了。朕一生的教养,一生的骄傲,都抵不过她看朕一眼。如懿,朕真的是没有办法,才会动出那样的法子,用她的族人来留她在身边。朕知道,朕是得不到她的心了,可是有她这个人也是好的。朕是真的想让她髙兴些,让她愿意留在朕身边。”

她满心凄楚,“皇上又来跟臣妾说这样的话……”

皇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抽丝剥茧娓娓低诉,“六宫里的人那么多,朕只想安安静静守着她。若她肯对朕笑一笑,朕比得到什么都高兴。如懿,己经几十年了,从朕登基,从朕得到皇位开始,朕的一心便给了前朝。朕要守着祖宗的江山基业,要亲手建立一个盛世王朝!朕为此费尽心血,却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渴望!如懿,朕长到这般年岁,渴望过皇权,渴望过皇阿玛的关爱,可这都过去了。朕如今最渴望的,只有她一个。”

如懿起初还静静听着,听到最后,禁不住浑身乱颤,“偌大的后宫,皇上只想要她一个!那也好,从臣妾起,一个个剪了头发离宫清静,何必听皇上说这些锥心之语!身为皇上枕边人,皇上这些话自然是伤透臣妾的心,但皇上不在乎,皇上愿意说,臣妾便听着,只当自己是死的罢了!可列祖列宗在上,皇上这些混乱之语,做个情圣倒也罢了,若身为君王,如何对得起大清江山!”

皇帝软弱地垂着泪,仰首轻轻道:“如懿,朕对你说这些话,原以为你是懂朕的。却原来,也不过如此。那么这些话,只当朕白说了吧!”

如懿的胸腔剧烈地起伏着,强自按下心神,定定道:“臣妾方才那些话,是身为皇后理应说的。”她不知怎的,满心满肺里都是难言的委顿之情,逼得她站也站不住,几乎要跌坐下来,“臣妾陪伴皇上数十年,不敢自称与皇上心有灵犀,但也自以为和皇上略有心意相通之处。如今看来,多少年夫妻相伴,竟也全是白费了。臣妾,无话可说,也不能再说,臣妾告退。”

天色铁灰,阴阴欲雨。如懿步下阶梯的脚步有些紊乱,皇帝一阵心紧,急急跟上。李玉与凌云彻见帝后如此,不觉也慌了神。

才出宝月楼,已然有急雨打落。皇帝唤道:“皇后,下雨了。”

如懿并不回头,但觉头顶红云一亮,原来是一把胭红绸伞开在了头顶。是皇帝的声音,“别淋着雨。明日嫔妃还要拜见你。”

碎雨纷飞中,容珮手执红伞,扶着披着暗金西番莲纹雪锻大氅的如懿缓步向前。

她终究还是忍不住,迎着银丝万缕,回首望去。映入眼帘的,却是皇帝朝着宝月楼疾步而去的身影。寒雨纷纷,她的心终至绝望。

凌云彻本跟着皇帝,不知怎的慢下步子,撑着暗黄油纸伞,朝着她。一步一步,缓缓而来。

[1]出自清代诗人邓汉仪的《题息夫人庙》。全诗为:“楚宫傭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邓汉仪,字孝威,号旧山,别号旧山梅农、钵叟。明末吴县诸生,邓旭之弟。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的妫姓世家,因嫁于息国国君,又称息妫,后楚文王以武力灭息国而得之。因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

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一章 复恩034 永和宫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十八章 自保020 温文软语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030 御花园赏雪第十二章 朱色烈(下)第二十五章 断腕046 玉颜破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章 喜忧039 搜查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第七章 春樱(下)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章 好逑024 众人闲议第一章 琉璃脆第十九章 暗香第一章 香事第二章 彩云散020 温文软语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四章 舞025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六章 宝月明第十五章 悼玉第三章 茶心第十三章 出嗣第二十三章 巫蛊(上)第七章 环敌第七章 西风凉第四章 遥遥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018 打赏慧贵妃第一章 琉璃脆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章 彩云散021 六宫同沐恩泽第八章 凤位第七章 风波定(下)028 玫答应得宠第六章 春樱(上)第十章 冷苑(一)第二十七章 烈火第十四章 伤金第八章 死言(上)第九章 死言(下)第二十章 异变006 景仁宫016 母凭子贵004 步步为艰006 景仁宫008 请安041 人证第三章 迷离022 如懿祈福028 玫答应得宠040 君心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七章 西风凉第一章 琉璃脆第二十章 异变020 温文软语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章 皇子第十三章 螽斯第八章 死言(上)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010 册封第二十章 离隙013 夜微凉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027 玫答应进宫缘由第二十二章 欢爱第十八章 玫凋(下)039 搜查001 先帝驾崩(一)024 众人闲议第五章 三雕008 请安045 传召第二十章 离隙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一章 相随016 母凭子贵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十六章 淑嘉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十章 穿耳第三章 流言第三章 流言第十二章 空谷
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一章 复恩034 永和宫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十八章 自保020 温文软语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030 御花园赏雪第十二章 朱色烈(下)第二十五章 断腕046 玉颜破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章 喜忧039 搜查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第七章 春樱(下)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章 好逑024 众人闲议第一章 琉璃脆第十九章 暗香第一章 香事第二章 彩云散020 温文软语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四章 舞025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六章 宝月明第十五章 悼玉第三章 茶心第十三章 出嗣第二十三章 巫蛊(上)第七章 环敌第七章 西风凉第四章 遥遥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018 打赏慧贵妃第一章 琉璃脆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二章 彩云散021 六宫同沐恩泽第八章 凤位第七章 风波定(下)028 玫答应得宠第六章 春樱(上)第十章 冷苑(一)第二十七章 烈火第十四章 伤金第八章 死言(上)第九章 死言(下)第二十章 异变006 景仁宫016 母凭子贵004 步步为艰006 景仁宫008 请安041 人证第三章 迷离022 如懿祈福028 玫答应得宠040 君心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七章 西风凉第一章 琉璃脆第二十章 异变020 温文软语第二十一章 海兰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章 皇子第十三章 螽斯第八章 死言(上)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010 册封第二十章 离隙013 夜微凉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027 玫答应进宫缘由第二十二章 欢爱第十八章 玫凋(下)039 搜查001 先帝驾崩(一)024 众人闲议第五章 三雕008 请安045 传召第二十章 离隙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一章 相随016 母凭子贵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十六章 淑嘉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十章 穿耳第三章 流言第三章 流言第十二章 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