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故人来(下)

芳若点点头,道:“娘子是个十足的明白人,也该知道太后娘娘隐居宫中多年不问世事,自己也是七病八难的,但心里却还不糊涂。有些事太后娘娘也无奈,只能明白却不能插手,更何况还是牵连了前朝的。”芳若神色微微一僵,无奈道:“这一个月来,皇上还在气头上,提都不许旁人提娘子一句。那一日在敬妃娘娘的昀昭殿里,敬妃娘娘陪着皇上说话,不过偶然夸了一句说胧月帝姬长得像娘子,皇上就生了大气,连茶碗也砸了,指责敬妃娘娘居心叵测、擅提罪妇。娘子也知道的,皇上的脾气,等闲的事都不轻易动怒的,可见是真生气了。当时奴婢侍奉在侧,几乎也吓了一跳,只敢去收拾茶碗的碎瓷片儿。皇上待敬妃娘娘一向客气尊重,何曾用这样重的话说过敬妃娘娘,敬妃娘娘当时也吓住了,半天没回过神来,只晓得磕头认罪。”

我一急,十一月的天气,背心几乎要沁出汗来。若敬妃出事,我的胧月便当真没有人护持了。这样一想,登时神色也变了,忙问:“然后呢?”

芳若忙安慰道:“娘子别急。敬妃娘娘到底有素日的位份与威望在,皇上申斥了几句,还罚了两个月的月俸,又接着好几日没与敬妃娘娘说话。虽然如此,帝姬却是日日都去看的。俗话说‘见面三分情’,敬妃娘娘也懂得怎样讨皇上喜欢,到底渐渐也平和了。”

我大大松了一口气,然而仔细一想,又觉不对,细细问道:“敬妃并不是这样卤莽的人,怎么会轻易在皇上面前提到我呢?当时还有谁在?”

芳若晓得瞒不过,只得道:“当时祺嫔小主也在。正因为祺嫔小主说了句‘孩儿家都长得像极了父母双亲’,皇上当时并没说什么,许是敬妃娘娘也想勾起些皇上对娘子的旧情,所以说了这一句,惹得皇上立时发作了起来。”

我心中暗想,这些年来对敬妃虎视眈眈的人并不多,她差不多是与世无争。后来华妃一死,敬妃更是稳坐正二品妃位,高枕无忧的日子多了,难免太大意着了人家的道了。想到此,不免忧心忡忡。

芳若见我愁眉紧锁,知道我担心些什么,忙道:“以敬妃娘娘的敏慧,又在宫中多年,别人能让她着一次道也就完了,休想在她身上再占第二次便宜。所以娘子放心,敬妃娘娘必然护得住帝姬。何况这次敬妃娘娘没有失宠于皇上,也是得益于帝姬。敬妃娘娘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当然晓得要与帝姬互为援引,保护彼此,所以更不会对帝姬掉以轻心。”

我一颗心吊起的心这才稍稍放下,笑一笑道:“的确也是我过分紧张了,叫姑姑见笑。敬妃娘娘的阅历老道与沉稳,我是放心的。”

芳若微微沉吟,笑容隐隐有些于心不忍:“何况敬妃娘娘身在高位,却一直没有孩子。”

我心中如明镜一般,为敬妃的叹惋中亦感到一丝难言的莫名欣慰,“因为她没有孩子,所以会善待我的胧月,视她如珠如宝。就如端妃娘娘待温仪帝姬一般。”

“简直如命根子一般,爱得跟自己的眼珠子一样呢。”芳若肯定道。

我微微惆怅,如秋风隔着帘子簌簌吹过,有落叶沙沙,“只是皇上如今常常在敬妃娘娘处,万一来日敬妃娘娘有所生育,我的胧月难免也要被放下去了……”

芳若静一静声,缓缓道:“皇上虽然常去敬妃娘娘那里,却甚少过夜。毕竟敬妃娘娘算不得最美,且有安芬仪与祺嫔等人,哪个是好相与的。何况敬妃娘娘未晋淑仪前,是与从前的华妃同住宓秀宫的。”芳若的语气意味深长中透着一点古怪,她一向和蔼的眸子中有阴沉而同情的悲哀的底色,“她是不会再有孩子了吧。”

我悚然一惊,电光火石间已经明白。“欢宜香?!”我一时怔住,良久,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鱼何其无辜!敬妃自己知道么?”

芳若摇头,“不知道。太医只说敬妃的身子不是适合有孕的体质。敬妃一直被蒙在鼓里,也曾打算冒险生育,可是她的身子已经受损了,怎么是自己愿意冒险就能有孕的呢?终究是无法,只能不了了之了。”芳若眼中有湿润的亮泽一闪而过,惋惜不已,“敬妃娘娘是个好人,只可惜福薄,受人连累。当日敬妃娘娘还是正四品容华,不曾位列正三品,自然不能自己开殿掌事,所以随得宠的华贵嫔居住。欢宜香的力道如何娘子是知道的。当时还是冯容华的敬妃随华贵嫔同住,又朝夕侍奉起居,自然避不开这欢宜香。”芳若稳一稳神情,悲悯道:“否则,敬妃虽然好,可是宫中嫔妃那样多,个个一心争宠,皇上又怎会一直给她高位,常常去看望她。”

心里的悲凉忽然无法可说,敬妃多么可怜。而当时与华贵嫔同住一宫的妃嫔那样多,受牵连的又岂止是敬妃一个。我问道:“那么当日与华贵嫔同住而受牵连的还有谁?”

芳若沉思片刻,“只有敬妃。”她见我不解,道:“华贵嫔也不是傻子,在华贵嫔虽然得宠,却也不是专宠。这些人里头敬妃还是很得宠爱的。华贵嫔小产之后,因见人就烦,所以把本同住着的几位小主迁了出去。却也怕这个时候皇上又对敬妃旧情复燃,所以干脆禀告了皇后,把敬妃迁到了自己的宓秀宫居住,也算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当时华贵嫔有多得宠,连皇上都不轻易违拗她的意思。甚至连皇后娘娘也去亲自劝说,说华贵嫔性子刚硬,也只有敬妃一同住着才和得来,于是敬妃娘娘就只能去了。”

我的眼皮倏然一跳,心口骤然凉了下去,皇后是知道欢宜香的药力的啊!我大惊,“那么住了多久?”

“总有一年吧。”芳若得眼睑微微垂下,“华贵嫔的性子娘子是知道的,敬妃娘娘当日在她宫中住着也受了不少折辱委屈。直到一年后华贵嫔晋封为华妃,敬妃娘娘由婕妤进为贵嫔,另居别殿,才算逃出生天。可是身子到底受损了。”

我的心突突地跳,欢宜香,欢宜香!每一想,华妃临死前的激愤与伤心犹自历历在目。她为欢宜香的秘密触墙而死。那满墙的鲜血,如盛开了一树鲜艳桃花,在无数个我无法入梦的夜里,叫我触目惊心。

芳若不动声色,只柔声道:“端妃娘娘与敬妃娘娘无有所出,昔日的慕容华妃作孽不浅啊!”

我喉头一梗,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华妃自然作孽不浅,可是她呢?她明明是知道欢宜香的功效的啊,还让敬妃去了宓秀宫。事后至今,还一直待敬妃这样客气礼遇,仿佛所有的事,她的双手从未沾染过一丝血腥,只这样冷眼浅笑旁观。

也难怪,即便敬妃得封妃位、协理六宫、颇得眷顾,皇后也能这样气定神闲,不以为意。除开敬妃为人聪敏、不喜张扬之外,更是因为她知道,没有生育能力的也不算特别得宠的敬妃,根本算不上她的敌手。

我的冷汗沁在背心上,仿佛什么虫子的触足,又痒又刺地划在肌肤上,几乎刺痛起来。

芳若的声音愈发温柔而笃定,牢牢压迫住我,“娘子要记得,是华妃作孽,也只有华妃作孽,与旁人无关。”

冷汗涔涔黏住了我的发丝。皇后心机之深沉,我几乎无法抗衡。聪敏如敬妃,亦被蒙在鼓里。从她用一件纯元皇后的故衣便轻而易举地把我逼至如此地步,她的机心城府,可见一斑……心里的害怕沉沉地坠着,仿佛胃里坠了一把沉重的铅块,沉得人发痛。

我忽地想起一个人,“那么,端妃可否知情……”

芳若微微沉吟,片刻道:“未必。”她想一想,“即便知道,事不关己,以端妃娘娘的冷性子,也会知而不言的。”

心底的害怕牢牢控制住我,我的胧月,我的胧月,万一皇后对她起了杀机……不……我简直不可以想像。

我的脸色一定苍白得可怕,眼神凄厉而无望。槿汐不自觉地扶住我,轻轻道:“娘子……”

我勉强镇定着,可是如何镇定得下来……胧月,我唯一的孩子……

芳若一把抓住我的手,十指用力,“娘子放心,帝姬不会有事,有敬妃娘娘,还有沈婕妤呢。敬妃娘娘的人缘本就好,如今时常带着帝姬去太后处问安。又因为同是养育帝姬,所以与端妃娘娘也颇为友好。”她轻声道:“奴婢冒犯说这些话不是为了叫娘子伤心着急。而是叫娘子明白,实在不可轻举妄动。如今这个节骨眼上,虽然娘子被逐出宫,再无回宫之理。可是不放心娘子的人多的是,有如太后和沈婕妤一般的,也有别的人,这些娘子必定要明白。太后必然是要回护娘子的,可娘子也要清楚,若娘子一心只想着报仇或是别的什么,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帝姬。娘子既然要全力爱护帝姬,那么帝姬也注定是娘子的掣肘了。”

她的话说得极温和,然而利害相关,以及说得极清楚明白了。我反握着芳若的手,毫不由己地握着她的手。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好似什么都被掏空了,只想抓着点什么实在的东西。我紧紧抓着芳若的手,抓得指节都泛白了,浑然不觉得酸痛。

芳若想是吃痛,却也不出声,只轻柔地拍着我的手背,推心置腹道:“娘子到了今日,奴婢是最心痛不过的。当日是奴婢为娘子的教习姑姑,亲自侍奉娘子进宫的,眼瞧着娘子得宠得意、眼瞧着娘子在宫中沉浮,迟早有位列四妃之望。却突然这样一下,被逐至甘露寺修行,一生再无所望,奴婢不知暗自流了多少眼泪。如今奴婢又侍奉太后娘娘去了,少不得想尽办法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娘子的地方,也算是奴婢服侍娘子一场的一点心。”她的声音低一低,“甄家少夫人和小公子的遗体,温大人和沈婕妤已经想法子筹钱安葬了。娘子再伤心,一则人死不能复生,二则此时此刻娘子的家人也已经天各一方、各安天命了。”

想到嫂嫂和致宁的惨死,我心头瞬时大痛,仿佛一根雪亮的钢针,朝着本已溃烂的伤处狠狠地扎了进去,扎得那么深,眼见暗红的血汩汩地滚出来。

安陵容!!!

我恨得几乎要一口鲜血呕出来!

她的目光迫牢我,“时势不由人!娘子再不甘心,也要甘心——不是为了自己呵!”她那双洞若观火的眸子有幽暗的隐忍光芒,“甄大人与甄公子虽然远离娘子,却也不啻为到了安生的所在——而眼下,唯有眼前能顾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啊!”

我咬着下唇,唇上的血腥味道浑然不觉。只觉得有液体热热的滑到衣襟上,一滴,又一滴,腥热的,落在暗灰色的衣袍上像是一朵一朵猩红色的小花,无声而柔软。槿汐慌忙取绢子来为我擦拭。我挥手示意她不用。

良久,也许过了很久,我若无其事抬手擦去嘴唇的血迹,声音有自己也意外的沙哑,道:“好。全当是为了胧月,也是为了还活着的人。我答允你,即便我还恨着谁,恨到切骨,也不会轻举妄动。”我清一清嗓子,“姑姑知道我的性子,绝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

芳若的笑容一毫一毫舒展开来,欣慰而妥帖。此时此刻,除了她,哪怕是出自太后的授意,也没有人敢到我面前说这些剖心之语,也不会有人对我来说。

我勉力喝下一口茶润泽撕痛的嗓子,缓缓道:“也请姑姑转告太后,我会在甘露寺中安分修行,至于帝姬,太后若肯看顾,那便是帝姬的福气了。”

芳若自是好心。至于太后,不过是交易罢了,以我的安分来换取她对胧月的悉心照顾,也是以我的安分来换皇后她们的安心。

芳若的声音沉稳入耳:“其实娘子如今的身份,已经是一重最好的保障。大周开国以来,君王在位而出宫修行的,除了您,还有从前几位万岁的粹妃、杨淑妃等人,无一不在高位,无一不是老死宫外,再无回宫之理,更遑论其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微末嫔妃了。所以娘子此生,也必定是终老于此了。对于不爱见娘子在宫中的人,也是一重放心。等时日长了,事情慢慢过去,也便能好些了。毕竟说句实在话,宫里头的烦心事层出不穷,谁有心思一直看着娘子呢。”

我也不作声,只道:“也是。”

芳若说完,笑吟吟打开一个团花软绸包袱,笑吟吟道:“娘子瞧瞧这个,看可好不好?”

却是一色的婴儿衣裳,有衣衫、裤子、袜子、围脖、肚兜、春夏秋冬,一应俱全。我眼中一热,哽咽道:“这是我胧月的衣裳么……”

芳若含笑点头,“正是。再过两日就是帝姬满月的日子,皇上说了是要好好操办的。这些衣裳都是赏赐给帝姬的。”

我心下又酸又热,仿佛骤然喝下了一口滚烫的汤水,至于积在喉中心上,肺腑间皆是热辣辣的酸痛。

我的胧月,还有两日就要满月了呵。我这个为娘的,自她出身后,竟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槿汐“呀”了一声,捧起衣裳道:“料子很好,怕是江宁和蜀中新进贡的质料吧。”

芳若赞道:“到底是槿汐的眼力好。这夏衣是江宁进贡的软绸,最贴身吸汗的,夏日里头穿又透气又凉快。冬衣是蜀中的明光锦,色彩鲜亮,花样都是新织的,大方好看。皇上还特特嘱咐了,衣裳的里子一定要用素锦来做,才不会伤了帝姬皮肤的娇嫩。反正皇上的意思,是怎么好怎么做,弄得内务府翻箱倒柜子,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掏出来。”

我情不自禁地摸着这些衣裳。柔软的料子质地,触手只觉得绵软妥帖。小小的衣裳鞋袜,什么都是小小的,不盈一握的。玫瑰紫、水漾红、豆芽绿、亮光黄、葡萄翠、宝石蓝,织金妆花,无一不美,无一不精致。

芳若陪笑道:“因了皇上有话在先,宫里的娘娘小主有哪一个不肯奉承巴结的,那些长命金锁呀如意元宝呀堆得山似的,敬妃娘娘都直呼吃不消。欣贵嫔还说笑话儿,说敬妃娘娘沾了帝姬的光,发了大大一笔横财呢。”

槿汐微笑道:“也难怪欣贵嫔要说这话,她的淑和帝姬满月那时候,因华妃压着,办得多冷冷清清,连温仪帝姬那时候也不过按着规矩而已。对咱们胧月帝姬,真当是十分好了。”

我出神而小心地抚摸着那些将要包裹住我的孩子的衣料,只觉得亲切而疏离。我身为她的生母,竟还不如这些衣料能更接近她,拥抱她。我转身小心拭去眼角将要流出的泪水,轻声叹息道:“只可怜我这个做娘的,什么拿的出手的能送与我孩儿满月的东西都没有。”

槿汐见我伤心,连忙安慰道:“娘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您是帝姬的生身母亲,您这份爱女之心,便是最好最难得的了。帝姬若知道您这样牵挂她,必定也十分高兴的。”

我出一回神,不由慨叹道:“我白白伤心做什么,有她父皇待她这般好就是了。我不得不说句实话,皇上待我再严苛,待胧月,真算是很好了。”我又道:“也替我谢谢太后,劳烦她这样费心,巴巴儿地要你拿这些给我看,叫我知道皇上很疼爱帝姬,我也就放心了。”

芳若会心一笑:“太后的苦心娘子既已体会到了,奴婢回去一定如实向太后转达娘子的感激之情。”她微微侧头,忽然道:“娘子如今还写字么?”

我一时未能明白,道:“什么?”

芳若笑道:“从前娘子为太后抄录佛经。太后总说娘子的字很好,又写的大,读经的时候特别清楚舒服,只说娘子的字还欠了些火候。如今娘子在甘露寺中修行,不如再为太后抄录佛经罢,就当习字打发时间也好啊。奴婢每月会来甘露寺一次拿走佛经。请娘子以每月为期,为太后抄录佛经祈福罢。”说罢,她深深地看我我一眼,又说一句:“太后说过,一定要是娘子亲手抄写的祈福才有用,否则不作数的。”

宫里的佛经那样多,何必巴巴儿地要老远来甘露寺向我拿。

然而我微一思索,转瞬已经明白。于是深深福了一福,道:“请为我多谢太后关怀之意,莫愁必定尽心尽力为太后抄录佛经,为太后祈求上苍福泽。”

芳若会心微笑,正一正发髻上的银珠簪子,起身笑道:“娘子明白就好。天色不早,奴婢也要回去复命了。”

我起身相让,道:“我送姑姑出门。”

门外聚着几个好事的姑子,正张头探脑瞧着,芳若见人多,于是止步道:“娘子请回吧,外头冷了呢。”她故意扬一扬声,道:“太后请娘子抄录的佛经奴婢每月都会来取,请娘子为太后尽心抄录就是。”

我晓得她是说给那些姑子们听,免得我受什么欺侮委屈,我忙含笑让过,见她远远走了,才安心回去。

第14章 时疫第23章 闻喜第14章 青青河边草第44章 挽断罗衣留不住(下)十二玉树琼枝作烟萝下八两处沉吟心自知第16章 情牵第3章 寥落悲前事第21章 子夜歌第32章 春时无限歌衫翠第13章 霜冷匝地起第16章 情牵五十一卧听南宫清漏长第13章 霜冷匝地起二就中更有痴儿女二十八烟迷柳岸旧池塘第12章 安得朝阳鸣凤来(上)第11章 怨芳时第27章 逆风如解意第31章 犹记年少春衫薄第35章 三千宠爱在一身第15章 嬛嬛九小簟轻舟各自寒五十五算来一梦浮生第6章 两茫茫第39章 顾佳仪第26章 静日玉生烟第16章 贵嫔第13章 珠胎第41章 闻琴解佩神仙侣第6章 意难平第27章 秋夕(上)八两处沉吟心自知第23章 闻喜第14章 青青河边草第3章 冷月第32章 向来痴第3章 雨霖铃第40章 结爱第25章 清平调第11章 巴山夜雨时第30章 离恨苦第9章 浣碧第1章 甘露莫愁第3章 温仪第27章 菰生凉第13章 绝代有佳人第40章 结爱第20章 锦囊计第32章 春时无限歌衫翠第37章 瑞脑香消魂梦断第25章 沈心如醉第19章 花落人亡两相知第3章 雨霖铃二十四似曾相识燕归来上十八花动拂墙红萼坠下第5章 故人来(下)第19章 福祥之争九小簟轻舟各自寒第22章 渔翁第8章 浮舟第27章 菰生凉第40章 结爱五沉香亭外倚栏杆第29章 奋起第25章 清平调第6章 意难平第14章 青青河边草二十千里佳期难再同第8章 玉厄第16章 贵嫔四十一千载琵琶作胡语第12章 蝉鸣逐风来第37章 瑞脑香消魂梦断第22章 渔翁第4章 华妃世兰第2章 长相思第35章 断肠人第29章 澄江一道月分明(下)第12章 嫁娶不须啼第3章 棠梨第37章 瑞脑香消魂梦断第3章 雨霖铃第41章 闻琴解佩神仙侣第25章 不识鸳鸯是怨央第15章 燕双飞第23章 丁香结第12章 嫁娶不须啼第29章 金风玉露(上)第15章 燕双飞第11章 秋入病心初一花落人亡两不知第8章 惊鸿宛转掌中轻十五凤箫吹断水云闲下三十七情知此会无长计第11章 巴山夜雨时第29章 金风玉露(上)第20章 荆棘满怀天未明第36章 旧欢如梦
第14章 时疫第23章 闻喜第14章 青青河边草第44章 挽断罗衣留不住(下)十二玉树琼枝作烟萝下八两处沉吟心自知第16章 情牵第3章 寥落悲前事第21章 子夜歌第32章 春时无限歌衫翠第13章 霜冷匝地起第16章 情牵五十一卧听南宫清漏长第13章 霜冷匝地起二就中更有痴儿女二十八烟迷柳岸旧池塘第12章 安得朝阳鸣凤来(上)第11章 怨芳时第27章 逆风如解意第31章 犹记年少春衫薄第35章 三千宠爱在一身第15章 嬛嬛九小簟轻舟各自寒五十五算来一梦浮生第6章 两茫茫第39章 顾佳仪第26章 静日玉生烟第16章 贵嫔第13章 珠胎第41章 闻琴解佩神仙侣第6章 意难平第27章 秋夕(上)八两处沉吟心自知第23章 闻喜第14章 青青河边草第3章 冷月第32章 向来痴第3章 雨霖铃第40章 结爱第25章 清平调第11章 巴山夜雨时第30章 离恨苦第9章 浣碧第1章 甘露莫愁第3章 温仪第27章 菰生凉第13章 绝代有佳人第40章 结爱第20章 锦囊计第32章 春时无限歌衫翠第37章 瑞脑香消魂梦断第25章 沈心如醉第19章 花落人亡两相知第3章 雨霖铃二十四似曾相识燕归来上十八花动拂墙红萼坠下第5章 故人来(下)第19章 福祥之争九小簟轻舟各自寒第22章 渔翁第8章 浮舟第27章 菰生凉第40章 结爱五沉香亭外倚栏杆第29章 奋起第25章 清平调第6章 意难平第14章 青青河边草二十千里佳期难再同第8章 玉厄第16章 贵嫔四十一千载琵琶作胡语第12章 蝉鸣逐风来第37章 瑞脑香消魂梦断第22章 渔翁第4章 华妃世兰第2章 长相思第35章 断肠人第29章 澄江一道月分明(下)第12章 嫁娶不须啼第3章 棠梨第37章 瑞脑香消魂梦断第3章 雨霖铃第41章 闻琴解佩神仙侣第25章 不识鸳鸯是怨央第15章 燕双飞第23章 丁香结第12章 嫁娶不须啼第29章 金风玉露(上)第15章 燕双飞第11章 秋入病心初一花落人亡两不知第8章 惊鸿宛转掌中轻十五凤箫吹断水云闲下三十七情知此会无长计第11章 巴山夜雨时第29章 金风玉露(上)第20章 荆棘满怀天未明第36章 旧欢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