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

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

上了岸,朱雄英的心情也格外愉悦。

今日的宴会不仅仅是为堤坝修筑工程和京城商贸运输之间找到了能够平衡的解决方案,而且更为接下来整顿京城各行各业的秩序,营造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开了个好头。

回到皇宫,朱雄英直奔奉天殿。

此时,朱元璋正手持朱笔,批阅着文华殿送来的奏章,见到朱雄英进来,他放下手中的笔,露出和蔼的笑容。

“大孙,今日之事办得如何?”朱元璋问道。

朱雄英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道:“回皇爷爷,今日之事已办妥,孙儿与李景隆一起,与京城几大船帮的会首进行了会谈.修筑堤坝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不过也给他们开了个口子,同时,孙儿也提出了整顿行会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

“这么说来,调度船工去支援修筑堤坝运输物品,也不会对京城的水运有太多影响。”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点点头继续道:“很好,英儿你做得不错,整顿行会之事,咱这几日也觉得有必要,江南商业繁荣但行会内部和行会之间竞争激烈,难免会有纷争,若能将他们整合起来统一管理,不仅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还能减少倾轧,对大明大有裨益。”

“皇爷爷英明。”

朱雄英见朱元璋对此事持支持态度,心中不禁一喜。

朱雄英继续说道:“船帮会首们还提出了加强水路安全的建议,他们都表示愿意提供情报和协助,孙儿以为若是等堤坝修建好以后,朝廷有了人力物力,也不妨在江南对地方水路、陆路重点治理一番。”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面色稍稍严肃起来,他告诫道。

“英儿,施政以德但不以仁,这件事虽是好事,但那些船帮会首提出来,自然也有他们的居心,朝廷要做的事情很多,方方面面都要顾及,若是洪灾这般殃及财赋重地的事情自然要重点关注,但却并非什么都要如此上心,总该权衡一个利弊。”

“皇爷爷教训的是。”

朱雄英没有着急辩解,因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他的目的不是在辩论里赢过朱元璋,这毫无意义,只会让他失去朱元璋的信任。

实际上,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有自己的立场,朱元璋就是在教他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经历了风浪后积淀下来的人生智慧,用意是让他警惕一些,若对面站着的不是朱雄英,朱元璋提都不会提。

只不过朱雄英的思维方式与朱元璋不同,他想改变这个世界那么着眼点自然在于工业和商业,而大明目前最精华的地区,就是以京城为核心辐射出来的湖广、江南、两淮、浙闽这一圈,在人口和经济、文教等各方面,都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

所以,想要改变大明,就得先改变江南,想要改变江南,就得先改变京城。

对于京城的改造模式,迟早要扩散到江南,而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都得需要运输条件的改变,江南水网密布,水路畅通无阻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朱雄英稍后把这个思路给朱元璋解释了一下,朱元璋也明白了他的意思,看到大孙有自己清晰的思路,没有被船帮那些人带偏,朱元璋也很满意。

“此外,关于水路运输的税费问题,李景隆也会向皇爷爷禀报,争取为水路运输行业争取一些合理的减免政策,不用多减,甚至不用减都行,只要把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苛捐杂税彻查一番,给出一个样子,民间的信心自然就有了。”

朱元璋听后微微颔首,税费的问题很复杂,如果不是莫愁湖市场这种几乎可以说是从头建立的,那么在已经有稳定的利益链条的税费环境下,稍有改动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取消苛捐杂税的后果,很可能不是苛捐杂税被取消,而是更多花样翻新的苛捐杂税涌现出来.但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都是支持的。 因为作为开创了大明基业的皇帝,朱元璋从来都不怕麻烦,也不怕触碰到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只要朱雄英没有被人蒙骗,那么想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一些改革,朱元璋都是支持的,毕竟朱元璋大半辈子也都一直在进行各种改革,想要把大明建设的更好。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又说道:“英儿你的这些想法都很好,不过京城行会繁多,牵涉到的也不是几百几千人,而是十几万人,整顿行会之事非同小可,需要慎重行事,咱会派人与你一起,共同筹划此事。”

朱雄英心中感激不已,他知道朱元璋这是在为他铺路,他连忙行礼道:“多谢皇爷爷栽培,孙儿一定竭尽全力,不负皇爷爷厚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问道:“除了今天的这些事情,还有其他事情吗?”

“倒是确有一事,孙儿还想与您商议。”

朱元璋微微一笑,示意他直言无妨,朱雄英便开口道:“等这一步做完了,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和行会的整顿,孙儿认为大明皇室有必要从内帑中抽出部分资金,投入资本来建立由皇室控制的投资公司,以便在关键的行业里施加影响力,确保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皇室手中。”

朱元璋眉头微皱,对这个“公司”的概念有些不解,他问道:“投资公司?这是何意?”

朱雄英解释道:“皇爷爷,公司其实就是商会的进阶,是指由一人人或者多个人出资组成的商会,有自己的章程和运营模式,通过筹集钱财来开展商业活动,只不过要明晰每个出资者在公司里占据的份额。而投资公司,就是指用公司的钱去投资其他公司,从而在其他公司中占据一定的份额,而等到被投资的公司发展起来了,水涨船高自然就可以获得收益由皇室控制的投资公司,不仅可以为内帑带来稳定的收益,还能在关键时刻为国家提供经济支持。”

“如此一来,岂不是与民争利?”

朱元璋蹙眉道:“这跟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让国家的钱进入到各行各业,似乎没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有的,其实就是‘抓大放小’的办法。”

朱雄英解释道:“可以在一些关键的、涉及到经济命脉的行业成立朝廷拥有或者皇室拥有的公司,然后由皇室的投资公司对其注入资金,这样就能实现对关键行业的控制。而在一切不涉及到国家根本的行业,则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来获得盈利,也就是间接影响。”

朱元璋听后沉思片刻,缓缓道:“咱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皇室的内帑目前由户部的文官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朕即国家’,皇室的钱与朝廷的钱本质上都是国家的钱,似乎没有必要分得如此清楚。”

朱雄英却坚持己见,他解释道:“皇爷爷,孙儿认为并非如此。皇室作为大明的象征和核心,拥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是必要的,通过建立由皇室控制的公司,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资金,支持国家的长远发展毕竟文官有时候都是短视的,看的更多的是眼前,计算的也都是今年的事情。同时,这也是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能防止文官过度干预经济,确保大明的经济安全。”

“而且,内帑的钱也不能真躺着啊。”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深知朱雄英虽年轻却颇有远见和胆识。

“英儿,你的想法很有见地。不过此事涉及重大,咱需与朝中文武大臣商议后再做决定。”

朱雄英心中也知道此事非一日之功,他恭敬地行礼道:“孙儿明白,一切以国家大局为重。”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朱雄英退下。

朱雄英告退后,心中却并未气馁,他很清楚自己为大明改革所做的努力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称得上是“道阻且长”,不过只要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大明也一定能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67章 徐达背疽!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74章 应天府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75章 鬼市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78章 下下签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36章 告白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
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67章 徐达背疽!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74章 应天府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75章 鬼市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78章 下下签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36章 告白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