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端午

药水是用去年挂门边的艾草香蒲加今年山里采来的一些新的熬的,艾草挂一年就变陈艾,每年今天将新的挂上去,旧的取下来洗净,加上花椒,姜片,熬成药汁加洗澡水里洗娃娃,据说可以去毒疮,不长痱子,反正好处多多,李家沟每个娃子都从小洗到大,算是老习俗了。

李雨多和王美娴是女娃娃,在浴室里洗。雨宁雨松敬子伦是男娃子,天气也不冷,那就直接撂坝子里泡。

见到李君阁回来,娃子们都嘻嘻哈哈地喊二皮叔。

李君阁笑坏了:“哟!这洗娃娃还打批发?”

老妈笑道:“你可算回来了,这群娃子们赖盆子里不起来,水都加了几次了。”

李君阁说道:“不起来是吧?那明天二皮叔要去五溪河放鱼苗,何苗叔跟志秋叔林昭叔也要去山上梯田放鱼苗,那就不带你们去了。”

一听这个娃子们来劲了,都喊要去要去。

李君阁笑道:“要去就要做好准备,那就赶紧起来,吃完粽子我们就去考察一下,看看在哪里放鱼比较合适。”

于是娃子们都赶紧起身,擦身子穿衣服。

阿音捞了一盆粽子盐蛋端出来,奶奶先给每个娃子拿出一个女红做的布猴子,有的抱南瓜,有的抱桃子,有的抱石榴,每个猴子颜色,脸谱,怀抱的东西都不一样。

猴子还不小,有一个书包那么大,身上还有根带子,既可以背着玩,也可以拆下来。

又拿出今年新做的香囊,给娃子们挂在书包上头。

阿音和李君阁也有香囊,阿音那里还多得了一张五毒绣帕。另外几个不速之客没有单独准备端午节应景的东西,不过奶奶手里各种码子的鞋垫多的是,直接将簸箩端出来让三位客人每人选了两双。

吃过粽子,苗娃吴志秋和林昭拿着鞋垫兴高采烈地各自告辞,李君阁和阿音准备领着娃子们去盘鳌乡玩耍。

白大和大呆它们也被李君阁招了过来,一看大呆背上的核桃李君阁又笑了,这货穿了一件五毒小褂子,看样子也是奶奶的手艺,还挺合身,红红的布面上五只萌蠢萌蠢的传统造型的毒虫,煞是醒目。

一看到李君阁,核桃就跳了过来,扯着褂子唧唧唧地连叫带比划,意思是这东西不好玩,不想穿。

李君阁轻轻摸着它的脑袋,笑道:“奶奶一片心意,核桃你就忍了吧,有一种衣服叫奶奶觉得你该穿的衣服,我打小也是这样过来的。”

阿音挑了两篮子粽子盐蛋之类的拎出来,听见这风凉话就咯咯笑着拧了他一把:“又不教好的!”

李君阁从猪圈楼上拿出几个装备,那是让阿冲叔做的,有点类似耕牛用的轭,给大呆,二呆,小呆三个猪娃背上。

将篮子挂在大呆背上,一边一个,大家一起往久长居走。

这队伍就壮观了,八只狗,六只猪,五个娃子,娃子们身上还背着五个布猴子,在加上一只活猴两个大人,路都遮断了,乌泱乌泱一大片。

遇到有乡亲们过来,宠物们就会主动让开道路,只要李君阁一跟乡亲们打招呼,核桃就站在李君阁肩膀上啪地打一个立正。

乐得乡亲们哈哈大笑,都说这核桃喜人,皮娃这也算是应了端午节背猴子的景了。

来到久长居,李君阁又招呼麻头和金毛下来,麻头站在二呆背上的小平台上,金毛站在小呆背上的架子上,这就算齐了。

八个逗逼狗开始还在跑前跑后地逗猪惹猴,金毛一下来立马老实了,一个个走得跟大家闺秀似的。

小呆这下鹰长猪威,驮着金毛去蹭狗,意思是来呀,你们继续**我呀!

李君阁哈哈大笑:“都老实点,走,我们给孙爷爷梁阿姨送粽子去。”

半道上又遇到王小刚,王晓松,王晓柏,李芸秋。王晓松跑过来问道:“哟,干爹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核桃穿上衣服真好玩。”

李君阁笑道:“我们去盘鳌乡,你们去不去?”

那还有不去的道理,四人立马加入,队伍又扩大了一圈。

人一多就开始作妖,李芸秋小妹崽开始带节奏:

“爬山豆,藤藤长,爬山爬地去看娘!

娘又远,路又长,姐姐是个黑心肠!

不认爹,不认娘,明天嫁给黄鼠狼!”

要不就是:

“红鸡公,爱唱歌!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婆婆!

妈妈嫁,我抬盒!

抬到外婆门前过!

外婆还在坐箩箩!

舅舅还在摇外婆!”

阿音手扶脑门:“二皮,你李家沟乱七八糟的儿歌可真是多得不得了!”

李君阁笑道:“这玩意儿还不能小看,一样的风雅颂俱有,赋比兴齐全,不但风趣幽默,好多还有教育意义,挺好玩的。”

说完解释道:“比如刚刚第一首,那是朴素地教育小孩子要孝顺,里边还有些简单粗暴的因果报应的意思在里头。”

“第二首就更有趣了,故意将所有大小关系颠倒了说,从反面教育小孩子要搞清楚先后,不然就是闹笑话,怎么样?好玩吧?”

阿音咯咯笑:“哟,这个你都这么重视,你不会认为它们也是非遗吧?”

李君阁笑道:“怎么就不是呢?啥叫非遗?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传统口头文学。那我就问你了,这些儿歌,按这个定义的标准来看,哪里不符合?”

阿音瞠目结舌:“呃,好吧,不认真琢磨不知道,仔细一想,你说得还真是有道理。”

李君阁笑道:“这就是‘留心处处皆学问’了,儿歌虽小,真要研究起来,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就这样说着笑着往前走。

由于道路是分段施工,资金也不缺,因此进度很快,路面已经完成了一小半,不过还没有连起来。

道路很有风致,基本上都是老石头,早就被踩得油光水滑,部分新打的石条镶嵌在其中,将那些断裂或者坑洼的换掉,一眼能分出新旧,反而更承托出道路的古朴沧桑。

部分石桥也已经开始动工,宠物们倒是淌着水就过去了,娃子们还得李君阁下到沟里,一个个抱过去。

路边几棵大槐树,白中泛绿,绿中泛黄的槐花开得正美,蜜蜂们忙得不要不要的,在花丛里钻进钻出。

李君阁看着槐花口水都要下来了,对阿音说道:“李家沟的荔枝和槐花开在同一时候,槐花蜜淡,荔枝蜜浓,菜花蜜刺鼻,嘿嘿嘿,又到骚扰药师叔的时候了。这两样抹馒头刷兔子刷鸭子可是一绝呢!”

阿音奇怪道:“刷兔子是蜜渍兔,刷鸭子是什么菜?”

李雨松说道:“哎哟阿音姐姐你连甜皮鸭都没吃过?二皮叔做的甜皮鸭可好吃了。”

阿音还真没吃过,所以不知道味道,因此也就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反而是蜂蜜引发了另一个话题:“二皮,为什么我读书的时候,在超市里边买的蜂蜜,和在家里拿的不一样?”

李君阁笑道:“这个差别太大了,自然界中有好几种永不过期的食品,醋,酒,盐,糖,蜂蜜。”

“不过这里有个有两个前提,一是天然形成,二是浓度足够高。像李家沟和苗寨出的那种凝结成硬猪油状的天然蜂蜜,考古学家在金字塔里发现过,到现在三千多年了也没变质。”

“超市里的蜂蜜产品,很多没有在蜂巢里经过充分的发酵,而且水分太多,浓度不够,又经过高温,调配等多种手段,过一段时间会酸败也正常。”

“当然天然蜂蜜也不是越久放越好,蜂蜜中除了糖,还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这些物质存放过久,也会分解,降解,挥发,失效,以此天然蜂蜜还是在两年内吃完比较好,不然就只剩糖了。”

阿音这才恍然:“难怪了,超市里买的开盖后放一段时间会酸,我们苗寨的就没问题,原来是这个原因。”

李君阁笑道:“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往小了说,懂这些才不上当。比如槐花蜜,那就颜色淡,不易结晶,水分最多,需要尽快吃;荔枝蜜其次,放一段时间后下面会凝结成膏状,上面部分水分多,也要先吃;至于菜花蜜,含水量最少,最耐久放,而且刺鼻的味道存放一段时间后,会转为柔和浓郁。等回去我带你去药师叔那里看看,你就明白了。”

阿音笑道:“还是那句话,留心处处皆学问是吧?”

李君阁牵着阿音的手说道:“是啊,刚刚是往小了说,要是往大了说呢?阿音啊,我们以前花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读书上,农事和农村生活的经验,是我们的短板。想要跟乡亲们无障碍交流,那就要沉下心来跟他们学习。懂得这些,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工作才好做。”

阿音点点头,说道:“我现在闲下来就跟奶奶学女红,看来以后还要多跟她老人家请教这些生活经验才是。”

李君阁循循善诱:“是的呀,还有三从四德也要捡起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你看奶奶这辈子实践得多好……”

没等说完,阿音就给了李君阁一胳膊肘:“你起开!老奸巨猾的家伙!前边的都有道理!咯咯咯……最后这句绝对是你夹带的私货!”

……

来到盘鳌乡,青石故径的石碑已经立在了路边,李君阁就顺势给娃子们讲解了一番其中的典故意思,同时也讲了故径的来历,埋没的原因,李家的传统。

都跟自己的祖先有关系,娃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第一百八十三章 比翼双飞第四百一十章 出师不利第一百四十章 游方歌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师第一百五十二章恐怖的中秋夜第七百八十章 进蜀山第六百六十六章 欧洲俱乐部第一百章 昂贵的亲鱼第六百零五章 白甲宴第八百章 三个臭皮匠不如诸葛亮第三百八十八章 荔枝节第七百五十二章拍广告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十斤以下是小鱼第六十二章 月母鲫鱼汤(求推荐!)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群老外第九百七十章 回乡第三百九十一章 孙子兵法一百二十九章 麻头的表演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秀的荣耀第九百七十四章 新收获第二百一十六章 飞剑镜头怎么拍第一百八十一章 溜索体验第一百一十九章 艺术总监第三百九十七章 搞艺术的又来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聊第五百一十九章 烧炭第一百六十九章 周素英第一百三十五章 对待妖精的态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稻种换麝种第一百三十二章 黄豆蘑菇焖箭猪第二百三十一章 寅日杀猪第一百六十九章 周素英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篾匠叔的春天第一百六十章 照鸡第九百九十六章 危机第七百二十三章 游说第三百五十三章 古代工科狗的悲哀第五百二十九章 吃大户,打土豪第六百章 贵圈真乱第四百四十四章 烤肉第三十三章 斗鱼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上虎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鱼,灌香肠第二百八十三章 婚礼进行时第七百八十一章 表哥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抬工号子第九百五十五章 渔业是大产业《李氏宗史?苗侗篇?育公传》第三百章 观众的投票第四百八十三章 碾槽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要人第一百九十章 儒与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参观基地第八百零六章 大型庖猪宴第六百零五章 白甲宴第三百五十一章 放生和斋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动第五百七十六章 王良厚第二百八十二章 押礼先生和知客师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温暖第二百七十四章 抢元宝第五百零七章 水晶芋圆第五百零八章 蛇皮果第六百五十二章 到处得罪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带着老头捡石头第四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八十七章 树皮水壶第六百七十五章 鹅蛋金的烦恼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第六百三十章 取卵第二百八十一章 挂红铺床第五十七章 司星准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派兼长第五百七十一章 剧未红,歌先火第九十一章 采蘑菇的小姑娘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十斤以下是小鱼第四百八十三章 碾槽第九百七十四章 新收获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三十六章 论兰第四百六十六章盐茅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车赛第二百零四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七百零五章 望天鳝第一百零九章 良子丫头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伟大的田坎第七百一十七章 稻子传说第三百四十八章 怎么开始第三产业第五百五十七章 现代化猪场第九百七十七章 牛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比一比一第六百零四章 考察站的建议第三十三章 斗鱼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栈道上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荔枝节
第一百八十三章 比翼双飞第四百一十章 出师不利第一百四十章 游方歌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师第一百五十二章恐怖的中秋夜第七百八十章 进蜀山第六百六十六章 欧洲俱乐部第一百章 昂贵的亲鱼第六百零五章 白甲宴第八百章 三个臭皮匠不如诸葛亮第三百八十八章 荔枝节第七百五十二章拍广告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十斤以下是小鱼第六十二章 月母鲫鱼汤(求推荐!)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群老外第九百七十章 回乡第三百九十一章 孙子兵法一百二十九章 麻头的表演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秀的荣耀第九百七十四章 新收获第二百一十六章 飞剑镜头怎么拍第一百八十一章 溜索体验第一百一十九章 艺术总监第三百九十七章 搞艺术的又来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聊第五百一十九章 烧炭第一百六十九章 周素英第一百三十五章 对待妖精的态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稻种换麝种第一百三十二章 黄豆蘑菇焖箭猪第二百三十一章 寅日杀猪第一百六十九章 周素英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篾匠叔的春天第一百六十章 照鸡第九百九十六章 危机第七百二十三章 游说第三百五十三章 古代工科狗的悲哀第五百二十九章 吃大户,打土豪第六百章 贵圈真乱第四百四十四章 烤肉第三十三章 斗鱼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上虎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鱼,灌香肠第二百八十三章 婚礼进行时第七百八十一章 表哥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抬工号子第九百五十五章 渔业是大产业《李氏宗史?苗侗篇?育公传》第三百章 观众的投票第四百八十三章 碾槽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要人第一百九十章 儒与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参观基地第八百零六章 大型庖猪宴第六百零五章 白甲宴第三百五十一章 放生和斋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动第五百七十六章 王良厚第二百八十二章 押礼先生和知客师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温暖第二百七十四章 抢元宝第五百零七章 水晶芋圆第五百零八章 蛇皮果第六百五十二章 到处得罪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带着老头捡石头第四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八十七章 树皮水壶第六百七十五章 鹅蛋金的烦恼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第六百三十章 取卵第二百八十一章 挂红铺床第五十七章 司星准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派兼长第五百七十一章 剧未红,歌先火第九十一章 采蘑菇的小姑娘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十斤以下是小鱼第四百八十三章 碾槽第九百七十四章 新收获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三十六章 论兰第四百六十六章盐茅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车赛第二百零四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七百零五章 望天鳝第一百零九章 良子丫头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伟大的田坎第七百一十七章 稻子传说第三百四十八章 怎么开始第三产业第五百五十七章 现代化猪场第九百七十七章 牛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比一比一第六百零四章 考察站的建议第三十三章 斗鱼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栈道上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荔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