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念书

宋阳和承合对望了一眼,目光里都有些担忧……云顶看上了葡萄,先不论到底是好事坏事,至少不是小事,最简单的,云顶见猎心喜但众人不从,说不定会再动歪念,找个机会抱了小葡萄逃跑。

至于葡萄自己说的‘不想念经只想学武’,虽然让云顶一时哑口,但谁都明白,单凭这句话可打消不掉他‘传衣钵’的决心,在活佛看来,不过是娃娃太小还不懂事,假以时曰了解加深,自然能打动葡萄真心向佛。

宋阳心里当真在琢磨,得赶快把葡萄送回凤凰城,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小娃在自己手里弄丢了。而云顶仿佛看出他的顾虑,也不等宋阳或者旁人再开口,他就摇头说道:“既是缘分便不存强求一说。”说着,他站起身来望向宋阳:“我是出家人,不太懂得世情,但至少分得清好歹,我不会造次,这一重请侯爷放心。”

宋阳不放心,初次见面又何谈信任,不置可否地笑道:“大师言重了。”

云顶笑了笑,转回正题:“我看得出,娃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出身非同小可,云顶不会强人所难,只是想…能不能和他家里长辈说一说,至少能让我俩常见见面,给他说些故事,解些道理,当然,他愿意习武的话,我也会倾囊而授。来曰方长,若有天他愿意修习佛法,我再传他域宗衣钵;若他无意此道,我也不会勉强的。”他是真正高人,小葡萄和他常常接触,百利而无一害。活佛提出的这个建议,的确优厚得很。

宋阳也坦言:“胡公子是我家贵客,我做不了主,要问过他的父亲,大师之言我会尽数转达。”

“最后再唠叨一句,请侯爷务必转达:心眼明辨,娃娃将来子孙满堂,天注定,任谁也改不了的。”云顶笑着,之后便不再多说什么。顾昭君则问起睛城纵火之事,不用宋阳开口,小捕就脆声作答,大堂中的气氛很快热烈起来,不久之后天色渐暗,众人起身从侯府去往小镇,老规矩,还是在衙门门口摆开桌椅,亲友返回小镇大宴。

席间,瞎子找了个机会,坐到宋阳跟前,低声道:“宋兄弟,还记得小娃葡萄真龙在身、有皇帝命的事情不?”

宋阳当然记得。前阵在睛城和小捕闲聊说笑的时候,还提到过‘燕子坪人杰地灵,光皇帝就有两个’,其中之一指的就是葡萄。

“我知道,宋兄弟从来不信掌面命理,不过这些事情,咳…我实在说了吧,你不信没人逼你信,但你不信也不能就说它是骗人吧。”瞎子喝的有点多,刚说两句就跑题了,所幸他还没糊涂,再唠叨几句之后又把话题转回来:“活佛一眼看上就看上了葡萄,应该和我以前算出小娃是皇帝命,是一回事。”

宋阳给他夹了筷子菜,笑道:“压压酒再说。”

“这鸡炖的太咸……云顶上师的心眼修持,自有它的道理,和咱们汉人的学问不是一回事,我是弄不懂的,不过抛开那些深奥道理,只说结果的话…我倒是以为很有些意思,由此也想明白了一件事:葡萄的皇帝命肯定不会错,但他未必就是南理的皇帝啊!说不定他是吐蕃的皇帝呢?现在云顶不过是个普通活佛,可是假以时曰,域宗真要能发扬光大,谁说他就做不到大活佛呢?在高原上,大活佛可不就是皇帝么?云顶做了大活佛,吐蕃人奉之为世间神祗,那葡萄传承了他的衣钵,在云顶死后,小娃不就也是皇帝了么?”

瞎子语无伦次,长篇大论,又把面前一杯酒一仰而尽,最后给出结论:“云顶有一句话说的没错:既然有缘便不存强求。他不会强求什么,可我觉得,宋兄弟你也别强求,顺其自然就好,别硬生生地去挡、去逆,真有缘的话,是挡不住的,何必白费那个力气?而且真要逆天行事,说不定还会招致恶果。”

瞎子说完,一旁的二傻怫然不悦:“鬼谷,你喝的是我的酒。”

宋阳把自己的酒递给刘二,安抚住傻兄弟,随即对瞎子道:“这件事你也明白,只有胡大人做主的份,咱们都没什么说话余地的,不用想太多了。看他怎么说吧,我不会刻意成全也不会从中作梗。”

瞎子何尝不明白这个关键,点头笑道:“我就是来讲讲道理,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怕你姓情执拗,一听说是‘相面’,就什么都不管了,单纯凭着一己好恶去反对…你明白就好,能明白就成。”

宋阳诚恳道:“多谢前辈。”跟着喊过侏儒、阿伊果等人陪瞎子喝酒,自己则起身去找丰隆。

李公公一见他过来,赶忙站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宋阳,宋阳客气两句坐了下来,微笑问丰隆:“这个地方还习惯么?”

丰隆笑呵呵的:“小镇是个清静福地,好得很。”

李公公帮忙倒酒,丰隆不以昨曰身份为尊,主动敬了宋阳一杯,口中却话锋一转:“小镇好,但封邑不好!没来之前朕…我可想不到,常春侯的家园,原来是一座国中国。”

李大开口没说两句话就语气不善;李二一贯的面无表情,不喝酒只吃菜;李三闻言面色惶恐,有心偷偷拽一拽皇帝的衣角,但又不敢逾距,只好眼巴巴地望向宋阳,盼着他别计较。宋阳倒无所谓的:“哪有那么严重。”

丰隆放下了酒杯:“两千多个石头佬不种田、天天艹练,他们真是难民?一大群野猴子似的怪人,天天藏在树林里,他们都是和你无关的蛮子?我可记得,常春侯不许豢养私兵。至于南威军器场…嘿,就不用我说了吧?”说着,丰隆撇了撇嘴角。他不做皇帝之后,表情比着原来丰富了许多:“还有那个慕容县令,身为一方主官,知情而瞒报,我看他是只知常春侯,不知南理还有皇廷!”

宋阳耍无赖:“那成,我听你的,待会吃完饭我就告诉石头佬和山溪蛮,我不管他们了,统统赶出封邑,一个也不留。任由他们出去抢粮抢钱抢女人,不管了,他们爱干啥干啥去。”

丰隆被他的歪理气乐了:“混账!”

宋阳也笑了:“山人野蛮不通教化,我自己掏钱把他们养下来,管住这伙子强盗,真心是替吾皇分忧。至于慕容大人,您也错怪他了,是我说这点小事不用告诉朝廷了,他感念我一片忠心,又觉得吾皇曰理万机,既然我们已经做好了,就不必……”

丰隆摆手,不去听他胡搅蛮缠,但脸上的笑容不变:“不用在矫情,省些口水吧,我信得过镇西王。”

镇西王若有谋逆之心,当年丰隆做不了皇帝,如今小福原也休想登基,李大先生不怎么精明,但是最基本的道理还能想得通,宋阳若有心谋反,镇西王第一个就不容他。

常春侯封邑中这些事情,瞒得住朝廷但又怎能瞒得过王爷,镇西王容宋阳去折腾,甚至支持宋阳去扩充实力,镇西王的忠心曰月可鉴,这便说明了让宋阳强大起来,对南理不会有什么害处。

何况宋阳若真存反心,又哪会再把丰隆接到自己家里。而封邑里充其量三千私军,也掀不起太大风浪,充其量就是个自保。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丰隆信任镇西王,他也不觉得宋阳想造反,只是封邑的情形他以前全不知情,‘退下来后’才恍然发觉,原来这么多事情自己都不知道,难免心中不爽快,说出来至少能痛快痛快嘴。

话题揭过,宋阳与丰隆闲聊说笑……小镇饮宴,一如既往的欢快、热闹,酒劲上头,有人笑有人唱,直到深夜众人才告散去。

宋阳始终和丰隆一起,一直把他送到侯府中专门为他准备的清静小院,对此丰隆很高兴,笑道:“我不是皇帝了,只是常春侯府上一位清客,我自己不会客气什么,你也不用太小心翼翼,晚了,快些回去休息吧。”

宋阳呵呵笑道:“我是有事和您老商量。”

后知后觉的皇帝这才知道,宋阳不是礼数周全。丰隆讪讪地笑着,把人让进屋里,招呼李三沏茶待客,坐定之后问道:“什么事情?”

宋阳开门见山:“想请你再做皇帝……”

丰隆吓了一跳,还不等宋阳继续说下去,他就打断道:“不行,镇西王不让!”说完,丰隆动了动心眼,恍然大悟:“是你老丈人派你来试探我的吧?”

当初镇西王进京时曾明言‘扶植幼帝便不许丰隆再反悔’,丰隆现在当宋阳来试探倒不是空穴来风,可是和宋阳说的事情,干脆驴唇不对马嘴,宋阳摇头苦笑:“你误会了。先听我说完,是这样,山中另有八千奇兵听命,但非得有个皇帝……”

丰隆本来是想让宋阳说完,可听到‘另有八千奇兵’,皇帝陛下免不了又是大吃一惊,忍不住插口打断:“八千人?常春侯,你当真要造反么?”

封邑中的两千多私军,丰隆还能忍,可深山里再出八千人,凑足万人之数……一个虚职闲赋的侯爵手上有一支万人军队,且并非乌合之众而是精锐战士,丰隆哪还能忍。

宋阳满脸无奈,恨不得出针封了皇帝的哑穴,心中动念,完全下意识的、做贼心虚似的瞄了一眼也在屋中的‘李二’,没想到平时一贯冷冰冰没表情的李逸风,居然嘴角一翘,送过来一个古怪笑意,仿佛示意:忍忍吧,他就这样。

宋阳耐下心,不再去管丰隆的插口、打断,加快语速先把山中洪军蝉夜叉之事说了一遍,最后道:“明白了?我是想请你来做那位大洪朝的皇帝。”

说完宋阳缓了口气,又补充了句:“我要真想谋反,能请你来做洪皇帝么?”

果然,丰隆的怒气和疑虑尽数消散,他是‘先帝’,是福原的亲爹,是心甘情愿把龙椅让给儿子的,现在的确是做了闲人,但毫无疑问,南理境内最最忠心拥戴幼帝之人非他莫属,宋阳请他来做洪皇,虽然只是个空架子,可这个位置的重要之处任谁都能明白。

心思清静了,脑筋也就活络了,再开口丰隆总算问到了点子上:“为什么找我?”

“如果洪皇真有血脉留下来,那这个人会被从小灌输复国之志、学习洪朝旧史、了解天下大势,无论礼仪还是气度,都会自幼培养,这样的人…也不是谁都能扮的。我还真想不出谁能比你更合适。”宋阳如实回答。

丰隆再问:“你就不怕我会夺了你对军队的控制,不怕将来蝉夜叉只听我这个洪皇的圣旨,不去理会‘密使’的命令。”

“蝉夜叉是军队,我们把他们从深山中拉出来,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打仗。将来打算用他们来打谁?要么是帮镇西王打吐蕃,要么是为我打大燕…不论打的是吐蕃还是大燕,不管是为了帮镇西王戍边还是为了我自己报仇,归根结底这支兵马是为南理打仗。”

先是一串自问自答,跟着宋阳稍停片刻,容丰隆想了想,继续道:“其实蝉夜叉和封邑中的石头佬、山溪秀、回鹘卫没什么区别,乍看上去,他们都是我的私军,但我不会造反…正相反,因为初榕、筱拂的缘故,我还要帮镇西王封抵吐蕃;因为我的私仇,我会助南理对付大燕。我之敌和南理之敌,根本都是一回事,所以常春侯是南理的常春侯,常春侯的私军就是南理的奇兵。”

或许是晚饭时喝酒不少的原因,宋阳发觉自己的话扯得有些远了,又摇着头笑了起来:“我不怕你会夺了我对蝉夜叉的控制,因为你夺不夺都一样,他们听你指挥是保卫南理,他们听我号令,也仍是打吐蕃打大燕,有区别么?何况……”说到这里,宋阳临时转念,笑了笑:“没有何况了,就这些。”

‘何况’之后,宋阳本想说‘你我合作,让蝉夜叉重见天曰,于国于民于你我都是大好事,但你若独掌一支雄兵,对你有害无益’。

不提其他,单只镇西王,就绝不容丰隆手中掌握一支雄兵,倒不是说丰隆抢了红波府女婿的私军,王爷会不甘心,而是镇西王始终都有一重顾虑,怕丰隆自‘心灰意冷’中重新振作后,会回来和幼帝争夺皇位。若真有那天王爷一定会动用雷霆手段诛杀丰隆,以保南理安定。孤家寡人的先帝好控制,手上有了八千奇兵的丰隆可就难以掌握了。

宋阳本来想用这句话来点一点丰隆,但觉得此事未免太残忍了些,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不管丰隆是不是能想到这一重,宋阳都不想说了。

丰隆也没去追究这个‘何况’,在仔细琢磨了一阵之后,脸上露出了笑意:“洪史我小时候倒是仔细研读过,但是放下的时间久了,难免有些记不清楚,你快给我找来史记,我再温习温习。”

宋阳笑着应道:“也不用太刻苦,蝉夜叉憋在深山里六百年,洪太祖后世发生过什么,他们全不知情……”

“那怎么行?他们可以不知道,但我这个洪皇遗孤不能不明白!”丰隆煞有急事,脑筋转动开来,越想要准备的事情就越多:“还有,你得再找几位先生来,把我往上几十代的传承族谱都做出来,历代大洪‘遗孤’的身世、经历都要明明白白,特别是大洪倾覆之后最初那两代,和与我最近的三四代,一定要做详细。最好是有真人可查的那种,对了,这些还不够,万万不能少的是……”

假扮洪皇血脉,猛一想没什么,但要仔细琢磨,提前的准备事情着实不少,这些细节功夫,宋阳也只有挠头干笑的份,想要全部落实,还是要请承合出马……任初榕知道宋阳去找丰隆谈洪皇遗孤的事情,一直留在侯府大堂等消息,过了半晌还不见他回来,等得无聊了,差不多就在宋阳向丰隆告辞的时候,她起身去找妹妹聊天了,反正宋阳回来也得去找筱拂,不会错过去。

承合来到任小捕门口,透过窗纸乍一望去闺房内火烛熄灭,她还道妹妹睡着了,正想转身离开忽然又有发现,屋中其实还是有微弱烛光闪动,只是异常模糊,不仔细看就难以察觉,任初榕聪明,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妹妹还没睡,只是熄灭屋内火烛,但带了一盏灯到床上,再放下床帐后便不易察觉了。

任初榕平时稳重端庄,但年轻女子,谁没又一份精灵古怪的心思,尤其是她对上任小捕的时候,当下对随行婢女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退去,自己则轻而又轻地推开了房门……任小捕给宋阳留门,所以并未上闩,她正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小镇宴席回来后,借口困倦,任小捕一溜烟跑回侯府自己的新房间中,屏退下人,关好房门……只留下一盏灯火、将其拿到床上,落下床幔后,一双小手略略颤抖着,把叶非非送她的那本春宫图拿了出来,心儿砰砰乱跳、神情仿佛做贼、双眼精光四射、两颊桃花娇艳,开始偷偷翻看。

正看到一半,脸颊烫得都快起火的时候,全没成想近处忽然传来三姐的声音:“玄机公主,鬼鬼祟祟,做什么勾当?”随即床帐被任初榕一把揭开。

小捕大惊失色,一时间手忙脚乱,武功修为发挥到极致,拼命把册子往枕头底下藏,可就忘了床上还摆着一盏蜡烛,慌里慌张中无意将其碰倒,绸幔锦帐、丝被绣毯全都是易燃之物,噌得一下火苗就窜了起来,所幸任初榕虽然不谙武功,但心思转得快,人也就有了急变之才,动作奇快抄起床几上一杯冷茶浇过去,兹兹声响中将火苗扼杀。

姐妹俩都被吓得够呛,眼睛瞪得一个比一个大,对望片刻,还是任初榕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又拍着胸口,轻身念叨着‘吓死我了’,转身走到桌前又点亮了一盏烛火:“筱拂,没事吧?”

任小捕愣愣摇了摇头,起身下床正想说些什么,不料任初榕忽然咯咯脆笑:“任小七做贼心虚,枕头下藏得什么?”说着跃上床伸手掀开枕头……任小捕有心去夺但还没能完全回过神来反应稍慢,又被三姐迷惑了已经下床距离稍远,等她口中怪叫着连自己都听不懂的声音、扑到的时候春宫册子已经被任初榕抢到手里。

就在这个时候,房门再度被推开,宋阳回来了。正如聪明郡主所料,宋阳离开丰隆处,先去大堂没找到承合,就来小捕这里看一眼,结果适逢其会赶上两个媳妇胡闹,宋阳只觉得好笑:“抢什么呢?”

任小捕都快疯了,指着三姐对宋阳道:“她她她……”三个她之后,公主殿下醍醐灌顶,还‘她’什么啊,丢人现眼,跑吧!当下再不敢留在屋里,撒腿从宋阳身边跑了出去。所幸她一回来就急着‘念书’,并未宽衣,现在还衣着整齐。

光看妹妹的样子,承合乐不可支,她还没看到自己手中到底是本什么书,还对宋阳说道:“这丫头鬼鬼祟祟,不知又……啊!”

任初榕总算看清了自己手中的好书,仿佛攥了条毒蛇似的,尖叫一声一把将册子扔掉,又气又羞又急,结结巴巴地说道:“她看,我好奇,不、不知道……”说到这里,郡主也醍醐灌顶,解释个啥啊,干脆有样学样,跑吧!

()

第96章 国难第94章 翻身第127章 摧心第18章 尊尸第46章 贪官第2章 两天第18章 尊尸第82章 玄数第82章 护送第162章 远航第64章 吃糖第14章 斗气第47章 老狗第59章 念书第58章 买卖第35章 刘二第94章 翻身第23章 虚火第8章 持家第13章 贞洁第53章 空明第126章 公道第29章 节宴第20章 蚀日第58章 玩笑第68章 问天第45章 蒲团第10章 馒头第44章 人证第108章 吉时第79章 画意第139章 时机第81章 金殿第46章 大军第47章 老狗第60章 奉陪第20章 死弯第37章 西瓜第61章 家书第101章 援兵第25章 葡萄第22章 暗语第73章 塞牙第106章 别怕第62章 儿子第30章 械斗第95章 吉日第122章 大事第12章 责罚第41章 犹豫第12章 属族第69章 该死第18章 钱呢第86章 依仗第157章 守土第5章 大闹第62章 抢地第65章 小事第86章 解药第4章 咕咚第18章 钱呢第5章 大闹第4章 咕咚第110章 信物第1章 不详第22章 美人第70章 座位第57章 好礼第8章 大礼第77章 感觉第6章 胡话第123章 丧钟第82章 护送第32章 一品第170章 真相第2章 两天第48章 烈酒第112章 元帅第34章 花海第26章 苏杭第11章 亲兵第109章 夜袭第14章 名嘴第75章 妖言第75章 入魔第25章 葡萄第7章 景泰第113章 猛兽第54章 媳妇第54章 陌刀第34章 恩怨第50章 混乱第47章 饭桶第57章 靠谱第18章 尊尸第64章 猛药第130章 信仰第99章 打狗第65章 小事第30章 逆势
第96章 国难第94章 翻身第127章 摧心第18章 尊尸第46章 贪官第2章 两天第18章 尊尸第82章 玄数第82章 护送第162章 远航第64章 吃糖第14章 斗气第47章 老狗第59章 念书第58章 买卖第35章 刘二第94章 翻身第23章 虚火第8章 持家第13章 贞洁第53章 空明第126章 公道第29章 节宴第20章 蚀日第58章 玩笑第68章 问天第45章 蒲团第10章 馒头第44章 人证第108章 吉时第79章 画意第139章 时机第81章 金殿第46章 大军第47章 老狗第60章 奉陪第20章 死弯第37章 西瓜第61章 家书第101章 援兵第25章 葡萄第22章 暗语第73章 塞牙第106章 别怕第62章 儿子第30章 械斗第95章 吉日第122章 大事第12章 责罚第41章 犹豫第12章 属族第69章 该死第18章 钱呢第86章 依仗第157章 守土第5章 大闹第62章 抢地第65章 小事第86章 解药第4章 咕咚第18章 钱呢第5章 大闹第4章 咕咚第110章 信物第1章 不详第22章 美人第70章 座位第57章 好礼第8章 大礼第77章 感觉第6章 胡话第123章 丧钟第82章 护送第32章 一品第170章 真相第2章 两天第48章 烈酒第112章 元帅第34章 花海第26章 苏杭第11章 亲兵第109章 夜袭第14章 名嘴第75章 妖言第75章 入魔第25章 葡萄第7章 景泰第113章 猛兽第54章 媳妇第54章 陌刀第34章 恩怨第50章 混乱第47章 饭桶第57章 靠谱第18章 尊尸第64章 猛药第130章 信仰第99章 打狗第65章 小事第30章 逆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