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青阳

说过传书之事,宋阳跟着又嘱咐刘厚:“青阳不能放雀子,需命人带着雀子离城三十里外再放飞。”

刘太守闻言一愣,青阳城内不能放飞信雀?常春侯的这个吩咐未免有些太古怪了。

宋阳笑着解释:“不是不能放,是放了雀子也不敢飞,天上有鹰的。”他说话的功夫,始终侍奉在公子身后的小九走开几步,来到侯爷亲随中一个长相凶猛丑陋的蛮子身旁,一拍蛮子肩膀、随即小九扬起漂亮小手指了指天空。

蛮子会意点头,把一根竹哨咬在嘴巴里,双腮鼓起用力吹响,尖锐的竹哨声扬起,高空中一串串嘹亮鹰啼落下、呼应……

天色漆黑,刘大人不知道差不多就在宋阳到来时,青阳上空就有黑色巨鹰盘旋;他更不知道自从大鹰临空,青阳城中所有雀子都变得仓皇不安,两只翅膀紧紧夹住身体,就算被主人用力抛向空中它们也不肯展翅疾飞、只会扑棱着翅膀落回地面。

出访回鹘前,洪荒中的琥珀派来了鹰主,鹰主带来了巨鹰。

来自十万洪荒的猛禽,不仅可以用作信鹰传讯,还有另外一重本领:震慑普通燕雀,在它的覆盖范围下,没有那只小鸟敢飞起来!

这重本领琥珀都没发现,还是鹰主入驻燕子坪后,侯府中的信管无意中察觉到的。

刘厚刚刚还在担心城中奸细会放雀联络敌军、通知对方援兵抵达青阳,此刻听过了小九解释才知道宋阳早就防到了这一重,当即大喜点头。

黑鹰当空干脆就是阻绝了通讯,奸细无法送信出去,青阳也没办法和外界联络,所以要在城外后方建立哨站,这些事情自有刘太守去安排,宋阳只做提醒后就不用再操心了。

待刘厚把事情手下交代清楚后,也是刚刚回到宋阳身边的任初榕又对太守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前线战事突兀,常春侯自封邑带兵出来的时候也有些匆忙,出征战报传去了凤凰城现在还没回复,有关战事一切仍由刘大人做主,怎么调动怎么打敬请吩咐,自公主、侯爷、承郃以下无不从命。”

至少到现在为止,宋阳还不是朝廷委任的‘征西元帅’,更不是皇帝指派的‘督战钦差’,虽然他是个侯爷,但是依着南理的战时律例,在这场大仗里他全无身份,充其量只能算是自发报国的义勇军,无论防务还是作战他都没有指挥权。

刘厚太守再怎么实在也能听出任初榕后不过是说了句客气话。宋阳是什么人?论威望他是南理最神奇的侯爷、所到之处万众瞩目,振臂一呼从者云集;论身份他是双份的红波府女婿,说得夸张点整座西疆都是他老丈人的地盘,何况这次他不是自己来的,身边还跟了公主和郡主,看看不远处那座冲天赤烟,任谁都明白用不多久西疆的游散军队就会汇聚而至,那些人可都是冲着红波府、冲着宋阳来的;再说实力,宋阳带来的那群妖魔鬼怪,刘大人真把他们接收了也休想指挥得动……何况宋阳身边还跟着一个阿难金马,莫说老将军只是丢了两条腿,就算他全身上下都没了、就只剩下一个脑袋,论起和吐蕃人打仗也比着青阳城中大小军吏全加起来还有更强得多。

刘太守赶忙摇头,一番话说得漂亮且明白,这个指挥权他是如论如何不肯接,一定要宋阳主持大局,青阳城上下都只有服从和配合的份,绝无二话。

承郃笑了笑,当然不会推辞,大战在即、能撑多久、到底能不能撑过来都还是未知事情,现在任初榕也不想多说废话,不过如果真能打胜的话,常春侯一家自然也不会亏待这位识大体懂进退的刘太守。

此刻天都快亮了,大家就此散去抓紧时间休息,刘太守却还顾不得睡觉,回到太守府中,找来一张锦缎,把自己的太守印和虎符军令一起包裹了,捧在手中就行外走。

因为时时都会有公务、军务要商量,司马大人现在也暂住于太守府,太守的动作老头都看在眼中,诧异道:“大人这是作甚?”

刘厚应道:“指挥之权,给常春侯送过去。”

葛司马咳了一声,摇头道:“常春侯一家是什么身份,怎么会收你的太守大印,这么做分明是看扁了他们,何况你把印送人了,以后你想调动人手时怎么办?比如侯爷对你说:请太守派一千人上城头,你怎么办?再去找侯爷借大印?”

刘厚皱眉:“那该怎么办?”

葛司马道:“大人签一份军令,传至城中守备各级官员,告诉他们见了常春侯、玄机公主或承郃郡主的令鉴,便如太守令鉴一样,务必执行否则军法惩戒便是了。”南理有战时律例,像青阳城现在的情况时,城守的权力会大大提高,或许到不了‘独断专行’的程度,但是像司马大人所说的样子,传下那样一道令鉴是没问题的。

刘厚一拍脑门,呵呵地笑道:“一时糊涂、一时糊涂,这么简单的法子竟然没想起来,多谢司马大人提醒。”

第二天宋阳起床时,初榕已经转了一圈回来了,她负责封邑武装的安置,不敢掉以轻心,只睡了片刻就去巡查了。一贯贪睡的小捕咬着牙爬起来,正闭着眼睛和宋阳、三姐一起吃早饭的时候,刘大人来访,报上军令之事,言明在青阳城中,侯爷的印鉴就是军令。

宋阳点头谢过,拉着太守、司马等人一起吃早点……吃过饭一行人离开驿馆登上城头。任初榕没去巡城,向太守要了城中负责军需供应的军官,暂时也没解释做什么,带上人就走了……

城头上下一片忙碌,军士们与劳力一起,把滚木、礌石、火油等备战之物源源不断送上城墙,在军吏的指挥下有序码放;工匠们也不清闲,抓紧最后的时间,或在下方加固城门、或在墙头修检弩车、石臂等远程军械。

刘太守与葛司马抖擞精神,跟在宋阳和身后,随着他们一边行走一边介绍此城,青阳城墙高两丈五、基厚同样也是两丈五,按照上一世的度量衡,差不多八米的样子,城墙顶宽丈五,可供三骑从容并行;城上每隔五十丈设敌楼一座,敌楼探于城墙之外,军卒执弓可以射杀攀墙而上的敌人;四门分设正楼、箭楼、闸楼三重门楼,瓮城方正可屯数百精锐;城外设护城河,宽、深各两丈……毕竟是西疆数得上的大城,青阳城四平八稳、修建得毫不马虎。

见常春侯听得津津有味,刘太守更精神了些,说过城池又去说防务,解释城头架设的弩车与投石臂的运作原理、射程以及威力。

不得不说的,刘厚在南理算不得什么名将,但至少他是个合格的太守,有关城防事情他都了如指掌,介绍起来头头是道认真细致,这是他的‘专业’,现在当着两位贵人一股脑地把存货倒出来,其中也藏了刘太守的一份卖弄心思。

宋阳和小捕长了见识,自然少不得称赞刘厚几句,太守大人喜上眉梢。不过葛司马却是个一是一二是二的古板性子,有什么就说什么,少不得给大伙泼冷水了:“单以城池而论,青阳比起洪口重镇也差不太多,论起防务、御敌的效果,真就是天差地远了,其中不过一内、一外两重原因。”

小捕挑了下眉毛:“请司马大人指点。”

老头子赶紧躬身,先忙不迭道‘大人不敢当、指点更不敢当’,这才转入正题:“洪口有大山与河川拱卫,环境险要,整座城池就仿佛夯入天地缝隙的一只楔子,敌人只能从正面强攻,全没有包围或者绕过去的办法,地势差别此乃外因;至于内因,就简单得很了,洪口是苦水边关身后、通往我南理内陆的唯一门户,位置何其重要,多年经营之下,城中不仅屯扎重兵,各项军械重器也充足得很。”

说着,老头子随手一拍身边的一架车弩:“这种巨大机弩,据我所知洪口有上百架,可我青阳城中还不到二十架,投石臂就更少了。洪口御敌时只用考虑正面卫戍,所有这些大家伙只搬到西面城墙上即可,齐射一次足矣打碎一次猛攻;青阳却须得防御四面,平均一座城墙上只能分到几只大弩,待敌人扑涌着冲杀过来时……用处不大。”

一根八尺巨弩射出去,能杀死多少人?一块井口大的石头扔出去,又能砸死多少人?一面城墙上满打满算不过十架这样的大型军械,效果实在有限得很了。

葛司马和刘太守同时叹了口气,气氛略显沉重,话题也从自家的防务换到了敌人的攻势,刘厚说道:“自从开战以来,末将就开始留意战报,尽力收集前面的战事消息,大概了解了些吐蕃人的作战方式,其中两项不能不防。”

宋阳饶有兴趣:“说来听听。”

刘厚刚要开口城内忽然忙碌了起来,小捕面色一喜,笑道:“来了!”兴冲冲趴到城头往下看,宋阳也对太守歉意一笑,示意有什么话一会再说……

先是郑纪亲自带队,领着数百蝉夜叉抵达城门后的空地上,不是自己来的,每个蝉夜叉都带了一头土猴子,也不用劳工帮忙,他们自己动手搭起一座巨大的苫布棚子,跟着几百人全都钻了进去,外人谁也看不到他们到底要做啥;

蝉夜叉这边刚搭好棚子,不远处郡主又带了大批人手、赶着一排大车过来。另选一片空地,架起一口口大锅,生火烧水,一袋袋药材从车上卸下来,按照计量比例,被投入大锅中熬煮。

药材一半来自封邑,另一半来自青阳库存,还不够的就从青阳城各个药铺采购,顺便把坐堂问诊的大夫也都请来了。大夫们人人手中都被郡主发了一张方子,差不多每两三口大祸就有一位大夫负责,保证药量、火候、配比都能严格按照药方执行。

宋阳指了指蝉夜叉搭建的布棚,对刘大人道:“他们在挖地路,不一定有用处,有备无患吧,反正土猴子闲着也是闲着。”说完又转手一指郡主负责的那些大锅:“在炼毒药,差不多明天这个时候就弄好了,给兄弟们涂抹兵刃羽箭。”

大战之际,宋阳的看家本领当然要派上用场,毒方是他开下的,其中用到的诸般材料都是普通药材,但混合、熬煮后就会变成毒物,见血起效。

受材料限制,毒药没有见血封喉那么霸道,但是哪怕只是伤及皮肉也会引发剧烈疼痛,如果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半柱香后就会身体乏力心慌气短。恶战之中,又哪怎么会有时间让士兵去处理轻伤?

更要紧的,一场仗打下来,一般而言致残重伤的肯定会比阵亡的多,不影响作战的轻伤、挂彩之人又远远比重伤者多,宋阳用上了毒药,把即便最轻微的伤势也变成了‘阵亡’。此举对敌人战力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打击,刘厚自己就是武将出身,这笔账又哪会算不过来。

葛司马却仍‘不解风情’,深深皱起眉头,踌躇道:“军械喂毒……好虽好,但是这么犯忌讳的事情……”

虽不曾立约落书,但作战时军器上不能涂抹毒药,是中土世上早有的共识,古时就有过这样的先例,甲乙两国开战,甲国在兵刃上使用毒药,后来事情败露引来丙丁戊己等各国群起而攻,最终败亡……正如葛老头所说,这是件犯忌讳的事情,说不定会招致恶果。

不用宋阳开口刘太守就先听不下去了,叱道:“迂腐,我们不用毒,怕是等不到各国群起而攻,就先被吐蕃灭国了。”

公主也觉得这个老头莫名其妙,不过她不骂人,只是笑道:“没事,咱说啥也不承认,他们拿咱没辙!”

宋阳则一笑了之,中途各国群起而攻?犬戎想打也打不到、回鹘更不会来对付南理,除了吐蕃也就剩下一个大燕了,如今大燕和吐蕃根本就成了一座国,吐蕃这边一旦战事不利,燕随时都会参战,景泰要来打南理,还用得着找藉口么?

第66章 横财第62章 抢地第7章 双刃第66章 纹身第68章 饺子第33章 杀狗第96章 国难第13章 贞洁第83章 见鬼第151章 尽头第130章 信仰第41章 起势第123章 丧钟第5章 大闹第27章 军情第55章 神医第20章 死弯第106章 别怕第20章 蚀日第13章 病症第110章 信物第54章 李大第41章 裁纸第33章 杀狗第11章 本分第167章 海啸、机括、龙雀第9章 杀掉第52章 乱了第18章 好菜第32章 一品第7章 宝贝第46章 贪官第97章 神奇第74章 冲锋第28章 破关第122章 大事第156章 觉悟第48章 烈酒第45章 勇士第84章 人才第43章 布置第58章 衣钵第27章 前世第99章 打狗第39章 顾忌第44章 白袍第50章 云顶第74章 大辱第58章 玩笑第3章 新凉第62章 抢地第18章 钱呢第19章 报恩第67章 小气第54章 承合第171章 君不见第171章 君不见第9章 杀掉第30章 逆势第46章 献艺第75章 入魔第149章 进兵第7章 搭档第114章 驱役第36章 保佑第34章 花海第54章 承合第75章 入魔第29章 节宴第44章 欲仙第69章 该死第152章 碎石第53章 角斗第46章 大军第49章 走狗第68章 断碎第4章 和亲第91章 信兵第102章 烽烟第21章 十品第66章 扬刀第66章 纹身第54章 李大第146章 禁术第33章 徒弟第16章 不饿第24章 狼烟第9章 见礼第23章 古籍第45章 勇士第8章 持家第90章 帮凶第26章 木匠第62章 通融第75章 妖言第16章 不饿第13章 病症第118章 恶焰第40章 鬼话第46章 大军
第66章 横财第62章 抢地第7章 双刃第66章 纹身第68章 饺子第33章 杀狗第96章 国难第13章 贞洁第83章 见鬼第151章 尽头第130章 信仰第41章 起势第123章 丧钟第5章 大闹第27章 军情第55章 神医第20章 死弯第106章 别怕第20章 蚀日第13章 病症第110章 信物第54章 李大第41章 裁纸第33章 杀狗第11章 本分第167章 海啸、机括、龙雀第9章 杀掉第52章 乱了第18章 好菜第32章 一品第7章 宝贝第46章 贪官第97章 神奇第74章 冲锋第28章 破关第122章 大事第156章 觉悟第48章 烈酒第45章 勇士第84章 人才第43章 布置第58章 衣钵第27章 前世第99章 打狗第39章 顾忌第44章 白袍第50章 云顶第74章 大辱第58章 玩笑第3章 新凉第62章 抢地第18章 钱呢第19章 报恩第67章 小气第54章 承合第171章 君不见第171章 君不见第9章 杀掉第30章 逆势第46章 献艺第75章 入魔第149章 进兵第7章 搭档第114章 驱役第36章 保佑第34章 花海第54章 承合第75章 入魔第29章 节宴第44章 欲仙第69章 该死第152章 碎石第53章 角斗第46章 大军第49章 走狗第68章 断碎第4章 和亲第91章 信兵第102章 烽烟第21章 十品第66章 扬刀第66章 纹身第54章 李大第146章 禁术第33章 徒弟第16章 不饿第24章 狼烟第9章 见礼第23章 古籍第45章 勇士第8章 持家第90章 帮凶第26章 木匠第62章 通融第75章 妖言第16章 不饿第13章 病症第118章 恶焰第40章 鬼话第46章 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