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烽烟

跟在宋阳身边的,并不是百姓们想象中的大群‘侍’卫、‘精’锐武士,而是一群‘闲杂人等’,其中绝大多数都带着个垂纱斗笠,让人看不清真容,显得神神秘秘,且单看他们的身形或举止,也多有奇怪之处;

比如其中一个,身材异常矮小分不清是小娃还是侏儒,身上穿着一件异常惹眼的大红袍,正常人可绝不会穿着这样的衣服出‘门’;红袍身旁则是个芦柴‘棒’似的瘦子,手十指掐算个不停,面纱也一‘荡’一‘荡’的应该是口中念念有词,不知他实在算命还是在算天。

还有一个人,穿了件青袍子,四平八稳的骑在马上,衣着和动作都正常得很,反常的是跟在他左右的两个骑士:左边的是个胖子,一路骑行中始终弯着身子,把姿态摆低而又低,生怕高过正中的青袍子,胖子一只手牵着缰绳另只手则虚托在青袍子的背后,仿佛生怕主人会坐不稳摔倒,一看就是个大好奴才;右边的看身形应该是个消瘦青年,身后背着一对长条形的包袱,不用问是兵刃了,让人吃惊的是此人目光有如实质,即便有面纱相隔,靠前些的青阳百姓似乎也能感受到他的‘阴’冷眼神……

也不是所有人都‘蒙’着面纱的,‘闲人中’有两个未‘蒙’面纱。一个是身背长弓、须发皆白的老者,另个则是‘艳’容耀目的漂亮和尚。

刚才人们已经认出了曾在青阳献艺的刘二,现在当然也能记起那个背弓的老者…凡人难得一见、选贤时最后一个登场、寥寥几步便震惊全场的大宗师陈返!青阳人都知道这位大宗师,不过普通百姓自然不会晓得陈返失忆、功力受损的事情。

陈返的记忆模糊了,但脑筋并没太糊涂,他知道吐蕃的入侵,在得知宋阳要出兵后大宗师坚决要随行,谁也拗不过他。罗冠也一起来了,他是燕国叛臣身份有些敏感,不方便抛头‘露’面,‘蒙’了面纱跟在师父身边。

至于那个漂亮和尚是谁就更不用说,横空出世的南理佛主、优‘波’额黎尊者转世,无‘艳’大法师。

一个大宗师、一个大法师,只凭这两个不‘蒙’脸的人,追随在常‘春’侯身边的这群‘闲杂人等’的分量便可想而知了。

李大李二李三不能‘露’面、瞎子侏儒铁匠当初都是‘下落不明’之人,虽然现在不会再有人追究他们怎么会被宋阳收了去,但避讳点总是没坏处的,这一来宋阳身边人中有‘蒙’纱的也有不怕‘露’面的,郡主的主意是干脆就‘露’两个最唬人,其他的都把自己‘蒙’上吧…效果不错,青阳人的欢呼越发响亮了。

宋阳不能像前面的蛮兵怪鸟那样直接进城,带队到了城‘门’前翻身下马,仍是事先安排的,随他一起下马的就只有郡主和那两个‘露’脸的,其他人‘蒙’了面纱的‘神秘人’只是暂时代住了缰绳不再前行。

刘厚早就带着大群官员迎了上来,又是施礼又是致谢,既有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也不乏真心实意的感‘激’之言,宋阳平时不喜欢应酬但并非不会应酬,此刻当着几乎全城百姓面前当然也不能失礼,笑意从容措辞得体,一番寒暄自不必说。

刘厚拜过侯爷又去拜郡主,跟着又谢过大宗师陈返,最后来到施萧晓跟前,认真道:“为我全城百姓,大法师离开圣地,法驾却亲临青阳……”

不等他说完,施萧晓就伸手把他扶起来,微笑道:“妙香吉祥地只是我的修行之处,不是什么圣地。圣地所在只存于心。”一句机锋过后,施萧晓双手合十向西方礼拜:“愿我所能,求祈诸天眷悯青阳、眷悯南理,驱逐鞑虏还我慈悲世界。”

声音柔和语气虔诚,以施萧晓的修持,佛偈稳稳传遍全场,清晰落入所有人耳中,青阳城前千万百姓自发自觉人人双掌合十,随着大法师一起念出了那声‘阿弥陀佛’。

寒暄过后宋阳等人重新上马准备入城,但才走了两步他好像又从人群中发现了什么,忽然又代住了战马,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旋即面‘露’笑意翻身下马,径直走入人群。

包括承郃、小捕在内,所有人都不明所以,是以这一次,无论戴没戴面纱、所有随行之人全都下马跟在他身后,人数虽然不多,但这伙人聚在一起自有一份摄人气势,众多百姓忙不迭地左右散开。

一半是巧合、一半是眼睛太尖,宋阳在人群里看到了个老熟人:当年燕子坪的县太爷、周大老爷。

周大老爷在官途上碌碌无为,也没点雄心壮志,平时能贪就贪点,但是和盘头他们一样,不会去做鱼‘肉’乡里的事情,平时对镇上百姓也多有照顾,他在燕子坪当了十年的官,早都没了官威和官架子,算得半个燕子坪人了,自然也是阳伢子的半个乡亲、半个长辈和邻居。

也许是今生前面十几年的日子过得太舒服、太惬意,所以宋阳在遇到小镇故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异常亲切,走到周老爷面前,笑呵呵地躬身施礼。

周老爷如何能受他的礼数,忙不迭伸手扶住了他,连声道:“使不得、使不得。”

宋阳没去坚持,礼数这个东西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他知道对方晓得自己的心意便可以了,站直后问道:“您老怎么没走?”

周老爷实话实说:“本来打算走,可是想了想,又实在没有可去的地方,再就是年岁大了,经不起奔‘波’了,爱咋咋地吧,便没走。”

宋阳笑了:“不用走,放心,没事。”跟着问过了周老爷的住处,暂时不再多说什么,转身重归大路。

周老爷身旁都是他的街坊邻居,此刻人人面‘色’惊诧,好像看怪物似的望着老头子,事先可谁都不知道,这位面团团的富家翁竟然是常‘春’侯的长辈。

而周老爷自己全没注意旁人的目光,愣愣望着宋阳的背影,心里一个劲的念叨着:这伢子长大了、长大了……老怀畅慰。

待宋阳再度上马时,人群中的一个粗壮汉子,似乎太兴奋以至发了失心疯似的,忽然扯开嗓子大吼大唱,旁人都被他吓了,可那个大汉却全无顾忌,只一个劲扯着脖子唱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唱歌的汉子是刘大人的心腹手下,有些功底、嗓音也不俗,唱起将进酒,虽然比不得当年的曲大叔,但也有几分铿锵豪迈。

这是刘大人安排好的,他早就打听到了,这首词是常‘春’侯所做送给曲氏夫‘妇’的,如今宋阳重返青阳城,还有什么欢呼声能比得上侯爷自己做的词来得更热烈、更能讨侯爷开心?

一场选贤,不仅成就了几位奇士,还在青阳流传起两首让人动容的歌谣,其中之一便是这一首《将进酒》。一度流传于青阳大街小巷、脍炙人口几乎人人会唱。

而亢奋、‘激’动时,这世上又还有什么词调能比着《将进酒》更能让人直抒‘胸’臆?片刻之后,一个人的声音便有十人附和、十个人的歌声又惹来百人齐唱,百人后便是千人、万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青阳东‘门’,一首将进酒,唱得天摇地动。最初时刘厚也只想着巴结常‘春’侯,却没想到最终挑动的却是前线孤城中的无尽贲烈!

浩‘荡’歌声中,封邑中最后一支武装也告赶到,蝉夜叉抵达青阳东‘门’。

蝉夜叉骑在马上,腰间佩刀背后挂弩,乍看上去并没太多奇特之处,特别是比起前面进城去的蛮人和怪鸟,他们显得在普通不过,稍稍有些奇怪的几个地方不过是:长长的兵刃裹于玄布中;战士的面目隐于青铜铸就的獠牙面具后;再就是领头的一小队蝉夜叉,每个人手中都拉着一根铁链,仿佛牵狗似的牵着一个半人半猿似的怪物。

马蹄声哒哒,部队缓缓而行。百姓们看不出什么,只知道这支军队是常‘春’侯的武装,他们便奉上歌声欢呼;但刘太守对蝉夜叉注视稍久,脸‘色’就变了……

大队战士都在低着头,对周围的欢呼不闻不问,再仔细看,所有战马的鞍上都有一个古怪的架子,很小、不起眼,但刚好撑住战士的腰腹,固定住了他们的身体。

毕竟是武将出身,刘太守很快看出了邪‘门’的地方:除了领头与四方卫戍游骑之外,这支队伍的主力竟然在睡觉!

或者说是半睡半醒,不是真正入眠,但他们的身体放松、‘精’神也在修养,只留出一线‘精’力关注着周围,对百姓的欢呼蝉夜叉不闻不问,但一遇警示就会立刻清醒回来。

能在行军中睡觉的队伍,究竟是慵懒士兵还是‘精’锐战卒?刘大人不敢多问。

蝉夜叉身后,缀着一支庞大车队,不用问也是常‘春’侯自己带来的补给,车队中还有数千青壮,由南威工匠、销金窝劳力和妙香吉祥地的信徒组成。

队伍浩浩‘荡’‘荡’陆续进城,青阳城也随之忙‘乱’起来,常‘春’侯带来这么多人,有蛮子有野兽的,都得妥善安置,好在这些事情初榕早就有了安排,只要刘大人带人配合即可,忙归忙但并没什么出什么岔子。

刘厚身为一城之守,自然也就几分才干,待常‘春’侯入城后便传令宵禁,同时派出游骑巡弋城外,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有‘奸’细借机逃出城,把援军的消息通报吐蕃。

不过青阳没有‘库萨’那么高级的玩意,如果‘奸’细靠着信雀传递军情他就没辙了。

等安顿好封邑军队,已经大半夜过去了,刘厚又急匆匆赶到驿站去向常‘春’侯复命……进城时宋阳拒绝了太守的好意,没去住到太守府或者城中的富庶之户,而是小马识途、直接领着身边的一群重要人物住进了驿站。

当时小捕的脸蛋红扑扑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她就是在青阳驿站和宋阳在一起的,如今‘故地重住’,心里感觉异样得很……

刘厚赶到驿馆时才知道侯爷并未休息,而是带着人去城西选贤台旧址去了。

太守和司马对望一眼,没啥可说的,侯爷去哪他们就去哪呗,

当年的选贤高台所在之处,本来就是一片广场空地,刘厚等人抵达时,宋阳正和从一群劳力一起堆积木料、安置火油和一个个沉重的麻袋,看样子是在布置一个大火堆。

劳力和火堆中的材料都是宋阳从封邑中带来的。

宋阳力气大,干活是把好手,侯爷亲力亲为,其他人还有什么架子可摆?公主都挽起袖子跟在一旁帮忙,所有人在忙忙碌碌,就只有两个人不干活:火道人、鬼谷子。

两个奇士是工程指挥,只动嘴不动手。

工程已到尾声,还不等刘大人上前帮忙,侏儒老道就喊道:“差不多了,都退开吧!”说着,把身上的大红袍一甩,抱起身边的一只大坛子,围着火堆转来转去,选择不同位置,从坛子里抓住一把古怪‘药’粉投放下去,火道人忙活了足有小半个时辰,返回到宋阳身边,一抹头上的汗水,呲牙笑道:“成了,点吧。”

齐尚早都等得不耐烦了,闻言立刻点燃手中火炬,用力扔向柴火堆,旋即只听嘭的一声闷响,火光熊熊而起!

经过鬼谷子的算计和火道人的布置,火势虽然惊人但对木材的灼烧并不剧烈,自然也不会外扩‘波’及其他,更奇特的是火势之上的滚滚浓烟……并非灰黑而是红‘色’的浓烟,随着火势层层升高,不久之后仿佛一根擎天大柱只‘插’擦苍穹。

红‘色’的浓烟如有实质凝聚不散,‘春’天的威风根本就奈何不了它,浓烟柱清晰且耀目,太远不敢说,但方圆百里之内清晰可辨。

侏儒对自己的手段‘挺’满意,对宋阳笑道:“如侯爷吩咐,雨难熄、风不灭,有我坐镇维护,凭着咱们带来的材料,烧几个月没一点问题。”

宋阳赞了声‘好’,转目望向刘厚:“青阳信雀应该很多吧。”

养雀传书自古有之,青阳这样的大城备用军雀以千百计,多得很,平时用到的不过几十头罢了。

待刘厚点头后,宋阳继续道:“有件事要请大人帮忙:放备用的雀子大片放出去、去前面失陷的各州府、大营,雀书上大概的意思么,烽烟不灭,红‘波’永驻,青阳重聚,吐蕃杀狗。”

前线不断陷落、整座西疆‘乱’成一团,但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被吐蕃人剿灭,只是溃败了、打散了,在西疆仍有南理的不少军队,不过指挥瘫痪群龙无首,没法凝聚成战力。

大批的信雀放出去,总会有人收到、消息总会传播开来。宋阳要坚守青阳、同时挑起红‘波’府的大旗,召回镇西王旧部……

宋阳放起这一把火,就是要告诉天下:只要烽烟不灭,青阳就还是南理的青阳,报国无‘门’的战士大可来投奔;逃生无路的百姓尽管来避难!

第167章 海啸、机括、龙雀第9章 杀掉第64章 七七第71章 有贼第69章 抢妈第163章 终点第13章 株连第28章 精进第84章 人才第24章 家将第158章 炼狱第49章 尸体第31章 太岁第14章 毒源第9章 献宴第7章 搭档第87章 高原第37章 西瓜第37章 舍利第22章 使命第94章 翻身第39章 邪魔第61章 家书第17章 千年第3章 血色第70章 水火第31章 实话第66章 扬刀第78章 赌斗第53章 灭口第105章 立正第27章 前世第30章 加菜第66章 纹身第5章 撕票第35章 同乐第21章 十品第39章 很贵第8章 指点第121章 猛鬼第14章 丑时第56章 早饭第64章 打滚第7章 宝贝第50章 须子第56章 再来第65章 赴擂第10章 馒头第13章 撩人第26章 苏杭第149章 进兵第81章 初乱第35章 同乐第41章 起势第17章 千年第100章 前线第77章 感觉第3章 血色第23章 古籍第103章 青阳第58章 买卖第30章 逆势第56章 宗师第2章 两天第85章 脾气第16章 选择第28章 戈壁第45章 必胜第13章 撩人第130章 信仰第110章 信物第72章 烧天第49章 做水第22章 暗语第14章 名嘴第93章 威风第54章 娃娃第27章 朋友第62章 功过第49章 喷嚏第45章 勇士第38章 玄机第21章 有难第18章 好菜第64章 打滚第72章 一文第78章 赌斗第4章 咕咚第12章 咬牙第167章 海啸、机括、龙雀第34章 奇士第21章 夜叉第7章 宝贝第96章 国难第169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48章 当家第23章 送羊第43章 半步第36章 保佑第84章 分头
第167章 海啸、机括、龙雀第9章 杀掉第64章 七七第71章 有贼第69章 抢妈第163章 终点第13章 株连第28章 精进第84章 人才第24章 家将第158章 炼狱第49章 尸体第31章 太岁第14章 毒源第9章 献宴第7章 搭档第87章 高原第37章 西瓜第37章 舍利第22章 使命第94章 翻身第39章 邪魔第61章 家书第17章 千年第3章 血色第70章 水火第31章 实话第66章 扬刀第78章 赌斗第53章 灭口第105章 立正第27章 前世第30章 加菜第66章 纹身第5章 撕票第35章 同乐第21章 十品第39章 很贵第8章 指点第121章 猛鬼第14章 丑时第56章 早饭第64章 打滚第7章 宝贝第50章 须子第56章 再来第65章 赴擂第10章 馒头第13章 撩人第26章 苏杭第149章 进兵第81章 初乱第35章 同乐第41章 起势第17章 千年第100章 前线第77章 感觉第3章 血色第23章 古籍第103章 青阳第58章 买卖第30章 逆势第56章 宗师第2章 两天第85章 脾气第16章 选择第28章 戈壁第45章 必胜第13章 撩人第130章 信仰第110章 信物第72章 烧天第49章 做水第22章 暗语第14章 名嘴第93章 威风第54章 娃娃第27章 朋友第62章 功过第49章 喷嚏第45章 勇士第38章 玄机第21章 有难第18章 好菜第64章 打滚第72章 一文第78章 赌斗第4章 咕咚第12章 咬牙第167章 海啸、机括、龙雀第34章 奇士第21章 夜叉第7章 宝贝第96章 国难第169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48章 当家第23章 送羊第43章 半步第36章 保佑第84章 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