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蜀山

却说韩玉被长风道长带上蜀山,并送至长老住处照顾,直到第二天中午方才醒来。她爬起身,看了看四周陌生的环境:这是一个宽敞的房间,自己所在的床榻摆在进门右侧,书桌和衣柜摆在进门左侧,正对门口摆着茶几和左右两张神木靠椅,茶几上置一檀香,散发出怡人幽香,迎门墙上挂了一幅太极八卦图,颇有道家之风。韩玉依稀记得自己还想找黑衣人拼命,而后被他打晕,如今却已身在此处,等她好奇地把屋内的布局看了一遍后,才开始注意屋里的那两个人。两人中,一个是身着灰色长袍、毛发纯白、面色温和、精神抖擞的老者,此人正坐在右侧神木椅上闭目静养;另一个是身着青绿色道袍、束发黑须、腰配碧剑、目光忧虑的老者,正站于灰袍老者身旁沉思。

小姑娘回想起昨夜种种,却不知那是一场梦,抑或这也是一场梦。

这时,灰袍老者说话了,他没有睁眼,只是正襟危坐地张口道:“孩子,你醒了?”

小姑娘点了点头,道:“嗯。”

灰袍老者睁开眼来,转头看向韩玉,温和地问:“你可知这里是哪里吗?”

韩玉茫然望着两位老者,蹙着柔眉摇了摇头。

灰袍老者旁边的青绿袍老道说:“这里是蜀山。”

“蜀山?”韩玉又望了望四下,回想起不堪的昨夜,不禁睁着清眸问灰袍老者道:“那我爹娘呢?”

“你的爹娘……”长风有些难以启齿,叹了口气,趋于平和,他才道:“他们已经被妖道所害,魂归九泉了。”

“原来……那些都是真的……”韩玉闭上清澈的美眸来,只觉这世间有些天塌地陷了一样,泪水就那样难以遏止,涌过脸蛋、洒满衣裳,她怅然若失地道:“走了……爹和娘真的就这么走了……”说着,她又轻轻握起小拳来,柔眉间带着愤恨,她咬着下唇、带着哭腔,三分义愤七分无助地道:“都是那个黑衣人,是他害死了我爹娘!我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修仙者也有人性,此话不假。看到一个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这些痛苦的小女孩,身穿青绿道袍的老道便忍不住皱着眉头,向韩玉宽慰道:“小姑娘,前人已逝,生者节哀。长天这人作恶多端,必不会有好报的!”

“长天?”韩玉听着这个陌生的名字,便暂时停下了哭泣、睁大了清眸。

“是的。”长风缓缓地、面色平和地道:“他是我的师兄。我师父太初真人共收过三名弟子,第一名便是长天,第二名是我,第三名是长空。三人之中,惟我师弟长空资质最高,可他如今已仙逝,大师兄长天资质平庸,因而常走歪门邪道。一日,长天监守自盗偷了太易师伯的太极图,被师父发现并责难时,他恶向胆边生,伤了师父,师父大怒,要清理门户,我和长空及其他同辈中人苦苦相求,师父便只将他逐出师门,并对他说,今后再见之时并取其性命。长天怀恨在心,更以为是我等挑拨,故极为嫉恨蜀山,而今所行之事皆为报复。”说着,他又停顿了一下,似乎对长天的恶行深为叹息,他又接着道:“自他到处害人、为祸四方时,我蜀山之人便一直在找他,前日,我座下大弟子清玄探得他的消息,便告知于我,我便片刻不停地赶到鸣剑堂,谁知道……唉,还是晚了一步……”长风说着,闭上眼眸,一捋白须,深深叹了口气。

韩玉听着长风的话,见他颇为惋惜的模样,却不责怪他晚到一步,只下了床来,跪于他的面前,颇有些懂事地道:“老爷爷,小玉虽父母双亡,可叔叔与伯伯尚在鸣剑堂,不如您送小玉回去吧,小玉……”

“不行!”长风一拂灰袖,一脸严肃地道:“长天一直盯着鸣剑堂,我们如今也抓不到他,你若回去,则必是羊入虎口,老朽已害过不少人了,不能再眼看着你去送命。”

“可我……”韩玉为难地蹙着柔眉道:“我若不回去,叔叔伯伯会担心的~!”

青绿袍老道望了一眼长风坚定的面色,又看了一眼颇显为难的韩玉,知道该劝谁,便去扶小女孩道:“小姑娘,我和师父已经替你想好了,你留在这里,我们找人告知鸣剑堂,就说你已被我们接到蜀山学艺了,艺成之后才能下山,这样他们就不会担心了。”

韩玉闻言,觉得这安排也算合理,如今她父母为仇人所杀,她却无力复仇,不正该找个地方练得一身好本事吗?于是,韩玉抬首望向两位老者,恭敬地抱拳道:“两位老爷爷,小玉想向你们学本领,可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

长风听罢,一捋白须,和颜悦色地道:“老朽便是蜀山掌门长风。”然后他又把手引向青绿袍老道,说道:“这位是我二弟子,叫清元,现在元颐师弟手下办事,与我大弟子清玄一同专事人间各界的情报。”说罢,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便问青绿袍老道:“清元啊,现在什么时辰了?”

“嗯……”清元细想了一下,对他师父略显肯定地道:“怕是过了午时了。”

“如此说来,老朽要先行一步了。”长风说着,便起了身来,对清元交代道:“清元,你照顾好这孩子,可带她四处看看,但酉时之前必须赶到太极殿。”

“是,师父。”清元点了点头,便看向心事重重的小姑娘韩玉。

长风出门之时,也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韩玉,炯炯有神的眼眸里似乎充满了关怀,但他还是御剑离开了,徒留清元与韩玉在此。

长风一走,气氛立刻显得有些沉闷,韩玉是在努力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而清元则看着韩玉,不知如何开口,隔了许久才道了一声:“小姑娘,我带你出去看看,如何?”

出人意料地是,韩玉非常地听话,只是静静地点了点头,便随着清元出了门,走入外面的辽阔蜀山领域。

蜀山派又名蜀山剑派,门内之人以灵符降妖捉鬼,以仙剑卫道除魔,名扬四海,天下皆知。关于蜀山的来源,据传是盘古开天时,其心脏落在了蜀地,强大的灵气形成了一座峰峦悬空的高大奇山,许多年之后,有凡人发现此山盛含灵气、乃修道成仙之圣地,便召来无数修仙之士来此建门设派,经过多番演变,仙剑各门派终合成一派,便成了举世闻名的正道仙派之首——蜀山派!

俯瞰蜀山派,它一共由六个悬空峰顶组成,结构可比人之躯体。先是“头部”,曰“首峰”,面朝正东,占地四百二十余亩,其上有雕云正门、迎门太极正殿和剑楼经楼;“躯干”为主峰,占地最广,足有三千来亩,其上有无数住房,以八卦①方位分布开来;“左手”和“右手”分别是演武坪和炼气台,均占地二百七十余亩,可供蜀山弟子练武及修气所用;“左脚”是占地三百亩的思过峰,上有一清律堂,犯过或心怀杂念者皆须来此思过或静修;“右脚”是镇妖顶,上有历史悠久的锁妖塔,此塔用以镇压妖邪,曾数次被毁,但也曾数次修缮完好,时至今日,已成了一座高达一百八十丈、占地六十余亩的参天巨塔,威慑世间群妖!首峰、演武坪、炼气台、思过峰、镇妖顶分别以粗长铁索与主峰相连,彷如人的经脉,纵横交错,从天空中一眼望去,这蜀山倒真似一个横躺于空中、头朝正东的人形。

韩玉所在的位置正是蜀山八卦城的“乾”位住房区,而说到蜀山对于房屋的布局,那是相当讲究的。“乾”位房区偏于西北,与镇妖顶锁妖塔离得最近,专供长老及仙道同辈居住;“坤”位房区偏于西南,与思过峰清律堂离得最近,专供旅客和资深弟子居住;“兑”位房区在“乾”、“坤”之间,内有膳房、柴房、布料房等一系列供以生活起居的房屋;“艮”位房区偏于东北,专供镇守蜀山、维持秩序的弟子居住;“巽”位房区偏于东南,专供收集情报、整理文献的弟子居住;“震”位房区与首峰离得最近,专供经常下山降妖平患的弟子居住;“离”位房区与演武坪离得最近,专供修炼武术的弟子和前辈居住;“坎”位房区与炼气台离得最近,专供修炼真气的弟子和前辈居住。如此的布局,使得房屋的功用和方位与八卦相符,正应天道。

因为乾区与首峰离得很远,清元带着韩玉一时半会儿还到不了首峰上的太极殿,只能在纵横交错的八卦城里慢慢行着。此时正值晌午,蓝天中却有大片白云在飘荡,夏日阳光从云隙中穿出,温柔地洒在蜀山顶上、洒在八卦城上,头顶上时而飞过的那些仙鹤,也因为这懒懒阳光而闲适展翅、轻快低鸣,看起来对这蜀山仙境颇为满意。当然,觉得满意的不只飞鸟,还有长居于悬顶上的众多蜀山弟子,他们或背着经书来回忙碌、或提着宝剑赶赴修行、或扛着包裹运送货物、或三三两两一同论道、或一人独处室内自乐,伴着后山思过峰上传来的低沉深厚的钟声,喧杂热闹中又显祥和庄重,好一派仙山圣派、门中兴旺之景啊!

对小孩子来说,如此奇幻玄妙的圣山实在很具诱惑力,韩玉便是其中之一,她静静地跟着清元老道身后,不时好奇地向四处望,仿佛想把整座蜀山都收到眼中一般。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后,原来还有些怕生的小姑娘竟渐渐有些习惯了这个地方,尤其是习惯了她身前那个相貌忠厚的青绿袍老道,便问他道:“老爷爷,我可以问你个问题吗?”

清元就是担心韩玉不说话,因为太过沉默的小孩不方便交流安抚,如今见韩玉开口问他问题,他便欣然道:“问吧。”

韩玉睁着清丽的美眸问道:“刚才那位老爷爷,他说他是蜀山掌门,你们蜀山难道也和我们鸣剑堂一样安排人手的吗?”

“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清元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说:“我们蜀山派长老皆是由资历深厚、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且他们都必须与掌门同辈或高辈。长老们按职务可分为真武长老、玄气长老、元神长老、律德长老和云游长老。真武长老专门负责执教武术、调遣武徒、锻造兵器;玄气长老负责执教真气、整理经文、造符写符;元神长老负责养神炼丹,搜集天下情报;律德长老执掌戒律,负责评定弟子的品行和功过,也有义务规劝弟子;云游长老只是空挂长老之名,平时不住在蜀山,也没有具体事务,还可在外娶妻生子,只因他们与现任掌门是同辈又经常四处云游,才被大家戏谑为‘云游长老’。”说罢,清元便引向自己,道:“拿我来说,我分属元神长老手下,主要就是打听各处消息,而养神炼丹的事大都由元颐师叔去做了。”

韩玉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凝神地吸收着这些知识,看来蜀山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她去了解和深思。她想了一会儿,便握紧小拳、皱起柔眉问清元道:“如果我学了这里的本领,是不是就可以杀了长天,替我爹娘报仇?是不是也可以找到哥哥,并且保护他了?”

“如果道法高深,没什么事办不到的,只不过……”清元说着,却想到了什么,忽而睁大了眼睛问韩玉道:“等等,你说你还有个哥哥?”

“是啊。”韩玉认真而又略带担忧地点头道:“他被索命阎王抓走了,也不知道现在还好不好,我好担心他,可又没办法去找他。”

“索命阎王……?”清元微皱起眉来,口中喃喃道:“我记得似乎从师父口里听过这个名字,好像……好像他是长空师叔私收的徒弟啊……叫张、张什么去了……唉,忘了。”清元老道有点健忘,也不记得索命阎王的真名了,只好作罢,他望了望天色,此时蜀山悬峰上的太阳已隐隐有下山之势了,仙鹤们也纷纷归巢,看来是时候带着这小姑娘去太极殿了。

于是,清元带着韩玉来到了主峰“震”区的边缘,正对前方飘渺而隐没云端的首峰。韩玉看了看,主峰与首峰用数条粗大的铁链连着,相隔怕也有个三十余丈,其下萦绕着不少朦胧的云雾,实为仙云之海,云海再往下便是绿海山林、渺小峰峦,站在蜀山悬顶上,颇有一番睥睨天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然而到了韩玉眼里,却又多了几许恐惧:这么高的地方,掉下去还不摔个稀巴烂?韩玉不知如何才能渠道对面,便皱起婉眉问清元道:“难道对面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吗?可是……”

清元没有回答这些疑问,只是微微一笑,祭出腰间的碧海宝剑,碧绿色的剑身裹着彤红色真气悬浮在空中,清元老道轻轻然跳上宝剑,右手伸向韩玉,他面色和善地道:“小姑娘,上来吧?”

韩玉睁大了秀丽的美眸,以不可思议的语气叹道:“这、这就是御剑术吗?好厉害啊!”韩玉生在鸣剑堂,长居闺房,很少能见识道法,只从爹的口里听过御剑术,也不曾见过,昨夜长风来时她又是昏迷的,这次算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有人用御剑术。只见韩玉略带兴奋地双手抓住清元苍劲有力的右手,被他顺手一带,便到了剑上,清元提醒道:“抓紧我的道袍。”接着他便催动宝剑载着二人飞到云海之上。

铁索向来只供上山的武林人士和见习弟子通行,清元早就是资历深厚的老道了,御剑飞行对他而言更是小菜一碟。短短三十余丈,瞬息便至,韩玉却感觉这段路走了很长,在她印象里,踏在宝剑上疾速飞行一定是件很危险的事,只是她还不知道清元已聚起玄元真气替她挡住了迎面而来的疾风,除了耳旁有风声呼啸、除了四周的云雾向后退去,韩玉便感觉不到更多。

清元带韩玉乘剑飞到首峰上空,上空偶有其他御剑巡逻的弟子,见了清元这位前辈皆是隔老远就跑来打招呼,很快,一老一少便到了太极殿前。此殿乃四角重檐的方形建筑,占地三十余亩,雕栏玉彻、气势恢宏,殿前大门下有三段九级的台阶,共二十七级,将正殿高高托起,颇有凌空绝尘之势,殿门上悬有一匾,曰“道生太极”。韩玉随着清元在殿前下了剑来,上了台阶,缓缓步入殿内,才发现这太极殿可比鸣剑堂的议事大厅要气派多了,只见殿内广阔非常,左右各立十八根皆需六人合抱的大柱,大殿中央的地上赫然标着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占了足足四五亩的面积,人往太极里一站,竟比太极里的两点还要小得多,预示了人比天之微。正对门口的,是一座插满香火的巨大古鼎香炉,还有香炉后方那高达五丈的太上老君塑像,按道家之观念,供奉神灵应为元始、灵宝、道德三清,只是不知蜀山派为何独供道德天尊一位,或许这与他曾扶助过此派有所关联。

殿内太极图案上,蜀山诸位长老和资深弟子正聚在一起争论不休,而神像前得长风正肃穆这看着众人,他的身旁还恭恭敬敬地站着三个人,一个是身穿玄色道袍、发须花白的糟老头,一个是身穿绿色弟子侠装、背负青锋宝剑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个是身着入门弟子装束、模样十五六岁的英朗少年。

“肃静!”长风将一手背于身后,另一手伸出捋了捋自己的长须,用淡然的目光扫过一遍殿内,道:“诸位,那孩子已经来了,你们争论了这么久,最后决定由谁来教她道法吗?”

听了长风的话,众人中有面面相觑者、也有面有疑虑者,却无人答话。长风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女子学武炼气的资质大多比男子要低,而韩玉又是个一窍不通的大户小姐,要把她带大就有些麻烦,更别提教她学艺了。还有一点也很头痛,因为蜀山内部四代同存,年龄与辈分已经有些混乱,上百岁的人有时还得管十几岁的人叫师叔,要是长老们收了这小女孩,以后更是有一堆大人要叫她师叔了。

正当众长老在议论纷纷、不知所措时,一个身着白色道袍、正气凛然的四旬男子从人群中走出来,他眉目冷峻、气态威严,只望了一眼那颇显孤独的小姑娘,便向长风一拱手,道:“掌门,让我当这孩子的师父吧!”

长风微笑而略带赞许地盯着白袍男子看,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半晌以后才摆手,道:“不妥。”

白袍男子目光变得有些诧异,他紧接着便问:“掌门何出此言?我虽刚入蜀山,尚未收徒,但是……”白袍男子又望了望小姑娘,叹道:“我听说这孩子突遭变故,着实可怜,若没人肯收她,她在蜀山岂不孤苦伶仃了?”

白袍男子一席话说得在场之人皆脸红起来:是啊,这小姑娘如今父母双亡,又回不了鸣剑堂,只能留在蜀山,而他们这些修道之士还把她推来推去,置仙家正道的怜悯之情于何处?

长风听了白袍男子的话,深感宽慰,便微微颔首一笑,道:“守正师弟,我明白你的心意,不过你刚任本门真武长老几年,却已是镇守蜀山的中流砥柱了,本门尚有许多大事待你解决,又怎能让你再费心力收徒呢?”

守正初听还觉得长风说的有理,但细细一想,又觉得他似乎还有言外之意,便向长风问道:“那掌门师兄认为应当如何?”

长风沉默了一会儿,一捋白须,这才把他最想说的话向着在场所有人说出口来,他坚定地道:“她必是我长风的徒儿无疑!”

注释:

①“八卦”——“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其中,乾为天,位在西北;坎为水,位在正北;艮为山,位在东北;震为雷,位在正东;巽为风,位在东南;离为火,位在正南;坤为地,位在西南;兑为泽,位在正西。

第149章 高着第189章 水与光第5章 挟持第21章 剑祭第124章 炽热第26章 怪客第210章 燕归梁第6章 善念第27章 侠骨柔肠第137章 彷徨第221章 咸宁第104章 义兄第190章 护法之神第165章 牺牲第104章 义兄第146章 溪云初起第11章 邯郸第176章 通天第150章 四方奇阵第106章 夜郎梦妾第4章 索命阎王第147章 反攻第31章 神武寺第104章 义兄第144章 对峙第195章 蓐收第34章 红衣女鬼第70章 风吼雷啸第65章 携美行第137章 彷徨第57章 义转乾坤第160章 妖的忠义第4章 索命阎王第91章 协力第105章 逼婚第56章 怒罗汉第209章 上古战神第191章 莫能守第91章 协力第42章 道法第125章 燕的旖旎第24章 定风波第206章 寻珠返昼第133章 四阴帅第144章 对峙第19章 冤家第227章 虚无第69章 思绪第196章 必胜之心第102章 结拜第146章 溪云初起第178章 星光第232章 元灵第10章 入门第190章 护法之神第5章 挟持第121章 真善第178章 星光第239章 落英余梦第100章 金兰之情第213章 斗法第47章 疑云第46章 八方迎客第37章 花泪第173章 执念第10章 入门第193章 书圣第188章 九宫岛第3章 议事第239章 落英余梦第116章 灭绝第145章 情真幻梦第22章 烟花三月第86章 铁戟将军第81章 众徒第18章 误花心第125章 燕的旖旎第74章 捉妖第102章 结拜第9章 蜀山第149章 高着第55章 裘安第135章 兰梦流香第40章 上山第209章 上古战神第155章 归心第128章 魔界第115章 老巢第31章 神武寺第120章 异士第74章 捉妖第229章 凤鸣第94章 里蜀山第53章 宴乱第174章 定昆仑第152章 风雷双使第23章 惊涛第176章 通天第145章 情真幻梦第55章 裘安
第149章 高着第189章 水与光第5章 挟持第21章 剑祭第124章 炽热第26章 怪客第210章 燕归梁第6章 善念第27章 侠骨柔肠第137章 彷徨第221章 咸宁第104章 义兄第190章 护法之神第165章 牺牲第104章 义兄第146章 溪云初起第11章 邯郸第176章 通天第150章 四方奇阵第106章 夜郎梦妾第4章 索命阎王第147章 反攻第31章 神武寺第104章 义兄第144章 对峙第195章 蓐收第34章 红衣女鬼第70章 风吼雷啸第65章 携美行第137章 彷徨第57章 义转乾坤第160章 妖的忠义第4章 索命阎王第91章 协力第105章 逼婚第56章 怒罗汉第209章 上古战神第191章 莫能守第91章 协力第42章 道法第125章 燕的旖旎第24章 定风波第206章 寻珠返昼第133章 四阴帅第144章 对峙第19章 冤家第227章 虚无第69章 思绪第196章 必胜之心第102章 结拜第146章 溪云初起第178章 星光第232章 元灵第10章 入门第190章 护法之神第5章 挟持第121章 真善第178章 星光第239章 落英余梦第100章 金兰之情第213章 斗法第47章 疑云第46章 八方迎客第37章 花泪第173章 执念第10章 入门第193章 书圣第188章 九宫岛第3章 议事第239章 落英余梦第116章 灭绝第145章 情真幻梦第22章 烟花三月第86章 铁戟将军第81章 众徒第18章 误花心第125章 燕的旖旎第74章 捉妖第102章 结拜第9章 蜀山第149章 高着第55章 裘安第135章 兰梦流香第40章 上山第209章 上古战神第155章 归心第128章 魔界第115章 老巢第31章 神武寺第120章 异士第74章 捉妖第229章 凤鸣第94章 里蜀山第53章 宴乱第174章 定昆仑第152章 风雷双使第23章 惊涛第176章 通天第145章 情真幻梦第55章 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