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家事

但如果要在这里长久的生活下去,那么早晚会适应的。

又林和周榭坐一起说话,王芷儿靠着她们。其他人都比她要大一些,她觉得和又林一样大,所以两人该在一块儿。

又林一边听她们说话,一边剥莲蓬菱角吃。她没留指甲,剥得慢,周榭看她光顾听了,莲芯都吃到嘴里去,苦得皱着脸,又不好吐出来,只能喝了一大杯茶去味儿,用帕子掩着嘴笑,然后把自己已经剥了皮去了芯的一小碟鲜莲子移到又林面前。

又林笑嘻嘻地说:“多谢周姐姐。”

周榭摸摸她的头。她家里全是兄弟,只有她一个女孩儿,两家住得又近,有事儿隔着墙喊一声就行,所以她倒是把又林当自家妹妹待了。王芷儿一脸羡慕,那边的话题她听得懵懂,总之印象就是京城很大,非于江可比镇,其他的就全然不知了。

眼看场面挺乱,主人霍姑娘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起诗会了。”

周榭顿时有些紧张起来,又林塞了一颗莲子到她嘴里,笑眯眯地说:“我又不会做诗,等下周姐姐替我多写一首。”

王芷儿也眼巴巴的看着周榭,周榭左右看了一眼,慢慢镇定了下来:“好。”

她没必要紧张嘛,在座的几个人还没有她读的书多呢。

果然,小姑娘们这诗社不是自己做诗,而是抄诗背诗——这倒也挺好,最起码练了字,也陶冶了性情。霍巧蓉准备充分,说:“昨天下了一场好雨,天气终于凉快起来,咱们就以雨字为题吧?”

长案收拾出来,研了墨铺了纸,几个人都去写诗。石姑娘却没过去,站在亭子边往外看。雨停了一阵,又淅淅沥沥的下起来,水面上被雨滴打出一圈圈涟漪。池子里的鱼也浮上水面来透气,吐出小小的水泡。

石姑娘过来,又林主动让出半边位置给她坐。

她生得瘦小,又穿得素净,不过看起来很活泼,眼睛也灵动,耳朵上一对珠子来回的打晃。石姑娘问:“李妹妹今年是几岁?”

刚才几位姑娘互相见礼通名姓,李又林没想到石姑娘还能记得她姓什么,抿嘴笑了:“过了年就十岁了。”

“你怎么不和她们一起去背诗?”

李又林摇摇头:“我不喜欢,瞧,这里鱼真多。”

石姑娘望着下头游来游去的鱼儿,出了好一会儿神。

又林猜她可能是想家了。

这里虽然是石家的老家,但是石姑娘应该是在京城出生长大的,对她来说,京城才是她的家乡,而于江镇却是异乡。

她住惯的屋子,吃惯的食物,相熟的闺伴,都在遥远的京城。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那么陌生,而她也显得与这里人与事都格格不入。

周榭把写好的诗拿过来给又林看,很虚心地问:“你看这个成吗?”

又林用力点头:“成,太成了!周姐姐你再写一个,就算是我的那份了。”

周榭摇头说:“我再写一个,倒不一定有这个精神了。要不这一张算你的,我自己再写一首。”

周榭是个很厚道的人,又林也不跟她客气:“好,那这张算我的。嗯,我来瞧瞧姐姐写的什么……小楼一夜听春雨,好诗啊。”

“诗又不是我作的。”

“字也写得好嘛。”反正好话不要钱,又林卖力的夸赞,周榭都让她给说得脸红耳赤了。

石姑娘本来一直陷在她自己的愁绪中,这会儿倒回过神来。

回来这些天,她一直不适应。衣食住行,都和京城大不一样了。她躺在床上,看着窗子透进来的一线光,反反复复地想,难道她以后就在这狭窄阴暗的院子里一直生活下去?她再回不到京城去了吗?

这里的女孩子们同样让她失望,一个个不是呆蠢,就是浅薄,穿着打扮谈吐作派她都看不惯。

不过这会儿周榭和李又林倒让她有点儿刮目相看了。这位周姑娘看起来人很是厚道和善,而小的这一个李姑娘又显得非常爽朗机灵。

“能让我也看看吗?”

周榭有些意外,不过还是把手里那张笺纸递了过来:“写得不好,请石姑娘指正。”

石姑娘说:“周姑娘不用客气,叫我琼玉吧。”

笺纸上工整的抄录着一首诗,看得出来周榭没有说错,字虽然一般,但是一气呵成,个个透着精神,尤其是最后一句,明朝深巷卖杏花的杏花二字,写得最好。

石琼玉直接指出来,周榭笑了:“真的?我也觉得这两个字写得满意。”

女孩子们的友谊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就这么两句话,她们彼此看了一眼,都笑了。

又林又拈了一枚莲子扔进嘴里,笑眯眯看着她们。

于是石琼玉问她们平时是不是总在一块儿吃茶写诗,周榭也问石琼玉在京城的时候都做些什么消遣。当听到石琼玉说京城的姑娘们春日里还会一起去骑马的时候,周榭和李又林都十分羡慕。别说骑马了,她们根本就没见过几回马。于江镇上的人,平时见得多的是驴子、骡子、牛,至于驽马,好吧,也见过几回,那都是拉车驮货的,与石琼玉口中的那些能骑的好马肯定不是一回事。

“我也没有见过那么多船哪。”石琼玉说:“出门就是河,河里来来去去的都是各种船,为什么有的有帆,有的却没有?”

周榭和又林都笑了。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说到马她们是外行,说到船,石琼玉可比她们差远了。于江镇靠着河邻着湖,很多地方车马不能到,但船却能到。

不过——又林的目光往下落,石琼玉裙角边露出一点尖尖的小脚——骑马对她来说,也是很难得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吧?

这一天的诗会算是宾主尽欢,每个人大概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想看新鲜的人,想凑热闹的人,想出来散心解闷的人……

又林也十分轻松,不过当她又坐了周榭的车回去时,一想起家里现在乱糟糟的一团事,心情渐渐的沉淀下来。

一开始又林还生这个姑姑的气,但是现在她一点儿火气也发不出来了。

姑姑在这时代应该算命好的女人,不愁吃穿,儿女俱全。娘家殷实,婆家体面冯姑父到现在都没有纳过妾,这一点,比又林的爹李光沛还强呢,李光沛还是纳过妾的。

但是铺了再好的路,也要她自己走得稳。姑姑……她实在很不会经营。丈夫离心,公婆不喜,叔伯妯娌势成水火,更不要说儿女让她养成这样。

又林暗自警惕,自己将来,一定要当心再当心。

再怎么样,也不能落到姑姑这个处境。

是的,李家是她的娘家,李家人还是会帮助她扶持她。可是这其中有多少是为了亲情,有多少是为了自家的利害关系,又林并不想去细究。

周榭安慰她:“你别太烦恼了,这些事自有长辈们去操心。对了,你的先生也快请来了吧?”

“嗯。”又林说:“我娘总拿这个吓唬我,等先生真来了,只怕我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周榭安慰她:“不会的。你爹娘这么疼你,那些先生们也很会看人眼色,也不会怎么折腾你。”

又林可没有这么乐观,只说:“但愿如此吧。”

经过姑姑这事,只怕全家上下都会对她严格起来,务必让她不会步上姑姑的后尘。

第172章 认亲第66章 弄箫第98章 客人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58章 迁居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三百零九章第36章 一字之差第97章 拜寿第53章 说亲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章第24章 讨要第一百二十七章第1章 夏日的内院第65章 仲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52章 祖孙第17章 尴尬第30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46章 心思第一百九十八章第65章 仲秋第58章 迁居第一百六十五章第66章 弄箫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60章 买人第291章 T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48章 满月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6章 旁观者清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302章 T第12章 又来一个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91章 思量第一百五十章第35章 拜师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章第14章 青梅竹马第135章 碰面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73章 夜话第一百章第七十四章第62章 心思第三百零一章第37章 过年上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章第128章 喜船第二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135章 碰面第一百三十三章第62章 心思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80章 故人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147章 喜事第46章 心思番外一第111章 选择第76章 思量第二百八十七章第111章 选择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九十六章第51章 父母心第14章 青梅竹马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21章 点心第80章 心眼儿
第172章 认亲第66章 弄箫第98章 客人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58章 迁居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三百零九章第36章 一字之差第97章 拜寿第53章 说亲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章第24章 讨要第一百二十七章第1章 夏日的内院第65章 仲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52章 祖孙第17章 尴尬第30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46章 心思第一百九十八章第65章 仲秋第58章 迁居第一百六十五章第66章 弄箫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60章 买人第291章 T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48章 满月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6章 旁观者清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302章 T第12章 又来一个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91章 思量第一百五十章第35章 拜师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章第14章 青梅竹马第135章 碰面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73章 夜话第一百章第七十四章第62章 心思第三百零一章第37章 过年上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章第128章 喜船第二百七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135章 碰面第一百三十三章第62章 心思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80章 故人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147章 喜事第46章 心思番外一第111章 选择第76章 思量第二百八十七章第111章 选择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九十六章第51章 父母心第14章 青梅竹马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21章 点心第80章 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