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托庇

中平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持续了一个月的冀州战事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起自卢植入邺,终于杨凤授首的浩大战争,奠定了冀州未来数年的局势,也极大的震慑了天下各路反军,各家心怀鬼胎的刺史牧守。

号称拥众百万,威震冀州的黑山军首领,平难中郎将张燕败北,汉军斩首六万余,俘获三万余匪寇,极大的削弱了冀州的匪寇势力。各郡国亦自发的开始了剿灭境内匪寇的行动。

半年之内,汉军连破白波、黑山两大匪寇势力,以此向天下宣告:虎老威犹在。大汉朝仍然拥有歼灭天下任意一家叛军的力量。

在这种威慑之下,即便是青州乱成一团的黄巾余部,也是有了些许收敛。

位于魏郡以南的兖州东郡,黑山军两大渠帅眭固、白绕,也是息掉了自己趁火打劫的心思。

十一月十五日,濮阳城北,黄河南岸,一名面上有刀疤,身着皮甲兽裙的壮年汉子仰头痛饮了一口酒,伸袖抹了抹嘴唇,侧身问道:“白绕,你真不准备往北边插一杠子?”

三步之外,却有一名躺着的男子,大约四十余岁,头发都花了大半,看起来精神不振。他懒洋洋的道:“小白兔,你先把南边那个姓曹的搞定了,再说北上的事,老子二话不说就跟你干了。”

眭固恼羞成怒道:“白绕,老子说过多少遍了?再拿老子的字取笑,休怪老子不客气!”

这位威震东郡的黑山渠帅眭固,却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字,字白兔。常人自然不敢拿他的字取笑,但作为东郡另一大渠帅,白绕却是丝毫不惧。

“好好好。”白绕敷衍的应和了下,随后啐道:“他曹孟德倒是管得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东郡太守或者兖州刺史!他一个济阴太守,倒是对东郡的事不停的插手?”

自十月初,明眼人便知道战争的到来已不可避免,作为东郡的黑山渠帅,白绕与眭固两人合力,手中也有三四万人马。

若与于毒合流,在魏郡阻住卢植的步伐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然而二人还在犹豫之时,南边的济阴太守曹操竟然派了八千人进驻离狐县。

离狐县位于济阴郡北部,紧邻东郡,曹操的意思很明显,随时准备插上一刀。

这就让两名黑山渠帅感到万分为难,新任的东郡太守桥瑁忙着和兖州刺史刘岱掰腕子,根本没怎么理会他们。

反倒是邻郡的太守越殂代疱,竟然对他们施以威胁,这魔幻的一幕让他们很是哭笑不得。

八千兵马并不算多大的威胁,但曹操擅自调动郡兵,兖州刺史刘岱却不发一言,很明显他是支持曹操的。

若是妄动,刘岱很可能举兖州之力捅他们屁股,顺带搂草打兔子的干掉桥瑁也不是不可能。

在多方束手束脚之下,眭固与白绕两伙巨寇,只能是隔着黄河当观众,静静的看着于毒投降,张燕败北。

此时张燕既然战败,他们再渡河北上,那就纯属是给汉军送战功了。反倒是要小心东郡太守桥瑁拿他们当功劳。

眭固回首望了望隐隐可见的濮阳城,咧嘴道:“毕竟桥府君也不想得罪曹孟德啊。”

如今兖州局势波云诡谲,前兖州刺史桥瑁,和现任兖州刺史刘岱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半公开化了。两人都恨不得生啖对方之肉。

刘岱虽然有刺史之位,以上压下,但面对在兖州颇有根基,且据有东郡这个大郡为基的桥瑁,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桥瑁也不好公开与刺史打对台,两人事实上都与何进沾些关系,桥瑁若做的过火了,何进也不会偏向他。

这般僵持之下,其余各郡国的府君和相君自然是两人争取的对象。曹操家庭背景不低,自己的资历也好,再加上还和桥瑁的族叔故太尉桥玄有托妻献子的交情,桥瑁当然不愿得罪他。

“那曹孟德难道真就是大汉忠臣了?他这般作为,又有什么好处?”白绕直起身,一脸匪夷所思的问道。

眭固摸了摸下巴,嗤道:“重点不在于他是不是大汉忠臣,而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褚飞燕败了,于毒当了汉廷的哈巴狗,北边那些个老狐狸又能嘚瑟了,我们的处境可是有些不妙了。”

“褚飞燕败的这么快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如今再做准备倒是有些措手不及了。十余万人都战败了,我们这三四万人还是别跳,你说……我们投靠桥瑁怎么样?”白绕挠了挠头,一脸神秘的问道。

眭固吃了一惊,本能的有些想反对,毕竟他们在东郡发展的有声有色,早有起事之心,如今却要投靠汉廷,这个弯一时有些转不过来。

但细细一想,似乎白绕的建议还挺有道理。桥瑁如今以一郡抗一州,虽然短时间有优势,但年长日久,昔日的影响力渐渐消散,必然不是刘岱的对手。

若是能有招降安抚两支寇匪的功绩,也能在朝廷那大大的加一波分,拜个中郎将乃至将军也不是问题,再与刘岱分庭抗礼,就有底气的多了。

而他们也可以托庇于桥瑁的名下慢慢发展,若汉廷势大,那乘势洗白也是一件好事。若汉廷势弱,再起兵造反也为时不晚。

想了想,眭固狐疑的看向白绕:“姓白的,老子倒是早有在汉军那边混饭吃的打算,可你不是最恨汉廷的?为什么……”

白绕咧嘴笑了笑,表情说不出的阴森,他幽幽道:“恨归恨,以卵击石的事老子不做。如今既然势不在我,先降了汉军,日后再做打算就是。”

眭固耸耸肩,笑道:“行吧,联系桥府君的事就交给你了,老子最不擅长这种动嘴皮子的事。”

之后话锋一转,郑重道:“不过话说在前头,白绕,我跟你不一样。就是张燕也没让我认主,如今若是托庇于桥瑁,那他就是我的主公,他若没有不仁不义之举,我是不会叛的。他日疆场相见,休要怪我。”

白绕翻身上马,大笑道:“小兔子,放心,生死有命,老子岂会怪你?驾!”

“姓白的!我去你大爷!”

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关中(八)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关中(七)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关中(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谈利言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与齐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一百二十四章 权力第十九章 荀公达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敌必救(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议罪(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下)(三千字)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六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营与守营(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历阳之战(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刘协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忆第二十六章 卧雪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状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变乱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宫争执(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关中(十)第五十一章 腹心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敌必救(上)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五百五十章 韩遂之败(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群雄起(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与朝廷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计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与朝廷第二百四十七章 群雄起(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试探(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战(上)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三百七十章 蓟侯(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与贼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谓贤名(下)第三十六章 兴趣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终变(完)第二百三十八章 废立(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乡贤与巨寇(上)第七章 袁府第四百五十五章 别离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阳县(上)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胜之书第一百六十九章 联姻第二百二十三章 宫变(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关中(十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诱之以利(下)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鉴之第三百零三章 战后杂事(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官第七十章 迎驾第三百七十六章 历阳之战(中)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一百六十九章 联姻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赏(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争(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动(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乡侯第三百零一章 战后杂事(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战(七)第三百零二章 战后杂事(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阳县(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章 公孙纪第三百九十七章 内应(上)第四十七章 定计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一百零三章 送别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四十三章 举荐第三百二十六章 赏罚(中)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三百五十五章 谋算第四百零八章 说服(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状
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关中(八)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关中(七)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关中(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谈利言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与齐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一百二十四章 权力第十九章 荀公达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敌必救(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议罪(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下)(三千字)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六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营与守营(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历阳之战(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刘协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忆第二十六章 卧雪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状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变乱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宫争执(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关中(十)第五十一章 腹心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敌必救(上)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五百五十章 韩遂之败(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群雄起(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与朝廷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计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与朝廷第二百四十七章 群雄起(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试探(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战(上)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三百七十章 蓟侯(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与贼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谓贤名(下)第三十六章 兴趣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终变(完)第二百三十八章 废立(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乡贤与巨寇(上)第七章 袁府第四百五十五章 别离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阳县(上)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胜之书第一百六十九章 联姻第二百二十三章 宫变(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关中(十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诱之以利(下)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鉴之第三百零三章 战后杂事(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官第七十章 迎驾第三百七十六章 历阳之战(中)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一百六十九章 联姻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赏(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争(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动(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乡侯第三百零一章 战后杂事(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战(七)第三百零二章 战后杂事(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阳县(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章 公孙纪第三百九十七章 内应(上)第四十七章 定计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一百零三章 送别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四十三章 举荐第三百二十六章 赏罚(中)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三百五十五章 谋算第四百零八章 说服(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