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安崇护军商 健儿授舒望

王舒望进到帐中,发现帐内站满了军官。

帐篷有大有小,小的帐篷只能容一两人,大的帐篷可容百人,胡人名为“百子帐”者即是。

麴球的这个将帐便是百子帐。

虽是胡人贵族才有资本搭建的百子帐,但帐内的装饰却不华丽,很朴素,或者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装饰,唯织柳为室,外覆毡席,地铺毛毯而已。

并且毛毯不厚,仅仅薄薄的一层,踩上去能感到坚实的地面。

帐壁上开了许多窗,这会儿,窗皆打开,日光透射进来,照得宽阔的大帐里头光线明亮。

此时,帐篷的两边各列了三二十人。

观彼等的状貌,五六十人,至少有四个种族,约半数左右是髡头的胡人、辫发的戎人,亦有少量剪发齐眉、碧眼浓髯的西域粟特人,余下的都是扎髻的唐人。

王舒望知道,那些髡头的胡人,必是卢水胡骑的军官;辫发的戎人,则应是从麴硕部中拨来的,陇州的三大胡种各有主要的聚居区,其中戎人的聚居区就在麴硕的驻地内,麴硕部下颇有不少的戎人义从;唐人不必说,乃是定西国部队的领导和中坚力量。

至於西域胡人,王舒望暂不知他们的来历。

定西国中是有一些从军的西域胡人,但一则数量不多,二来,多在王都。

此前,并没有听说麴球的帐下有西域人。

王舒望猜料,也许是莘迩派来的?

一边暗中猜想,他一边下拜帐中,说道:“骁骑尉王舒望,拜见护军。”

大帐的上首,端坐一人,面方如田,体格雄伟,穿着赤袍,可不正是麴球?

麴球打量王舒望,想道:“人不可貌相。此子看起来个既不高,亦不硕壮,竟是今年的武考头名。”和颜悦色地笑道,“快起来,快起来!”等王舒望起身,又细细看了他几眼,心中赞道,“虽不魁梧,自有英爽气概。初来乍到,於我军中诸多悍将的目光下,犹能不卑不亢。”

他笑道,“我正有军务要办,你且到边上稍候;等我办完军务,再与你细谈。”

王舒望应诺,行个揖礼,昂首挺胸,走到左边的军官队列尾部站定。

麴球继续刚才的话,他放下手里的督府檄令,说道:“督府的军令我已给你们读过了。共有三件事。健儿营此事,不用着急,且先不说。快手、弩手、飞骑三营的充实军务,邴播、张景威、屈男虎,就交你三人筹办,限以十五日为期,需得员额齐备。”

他命令余下的军官们,“你们要好生配合。凡邴播三人所选之兵、吏,你们都得如数、如实地给他们,一个不许扣留。如有违者,军法从事!”

邴播、张景威、屈男虎,是麴球帐下最得用的三个人,三人出列领命。

余下的军官们虽然多现不情愿的神色,然亦都接令。

王舒望明白了帐内为何会有这么多军官在的缘故了。

这是麴球在执行督府的几道最新命令。

来陇西郡以前,王舒望听客舍里消息灵通的武生举子曾有言及,说督府近日在莘迩的亲自主持下,出台了几条新的措施。新的措施多与军制有关。

麴球适才提到的“健儿营”、“快手、弩手、飞骑三营”,即是这几条新措中的重要两条。

快手,是时下的常用词。顾名思义,快者,飞快,快手就是手速很快,专指善於快速射箭的人。弩手,当然就是善於射弩之人。飞骑,是骑术高超的骑兵。

用后世的话讲,这三个词,对应的其实就是三种“特种兵”。

此三类兵士,於南北各国的部队中都有,但各国因为国情的不同,在这三类兵士的具体编制上各有区别。单放到定西来说,这三类兵士的现有数量并不是很多。

弓、弩本是唐人的强项,飞骑可以起到奇袭的作用。

莘迩认为,应该适当地扩充一下这三类兵种的员额。

故是,他於数日前,以督府的名义,给国中的各军下达了扩充三营的命令。

麴球是今早收到的檄令,他办事向来雷厉风行,立即就召来了军中各部的军官,传达布置。

办完了此事,麴球示意邴播等人归列,目光转向那几个粟特胡人,说道:“你们带来了多少货物?”

一个粟特人出列禀报,说道:“葡萄酒两千石。高昌赤盐、玉盐各五百石。獸炭百条。各类的果、脯五十车。香料、玉石十车。大小金银佛像百尊。面具首饰、红绿宝石、水晶、琉璃等珍宝五车。褐布三千匹、龙须席万领。骨诧、驼蹄鸟等禽兽百余。西域男女胡奴五百。”

他报的诸物、禽兽、人,大部分是西域的特产,少部分如褐布、龙须席、骨诧是陇州的产出。

麴球说道:“这么多啊。你们带的护卫多少?”

另一个粟特人出列回答,说道:“辅国将军派给小人了唐、胡精卒共计百人。”

帐中各族军官数十人,虽俱健壮,然身高八尺者没有几个,麴球身高八尺,已算是他们中比较高大的一个了,然比之现下答话的这个粟特人,却仍是不及。

此人八尺余长,立於帐内,较多数的军官都足足高出一两头。

王舒望才七尺多高,得仰着脸看他。

却是个熟人。

在莘迩的宅中见过这人,王舒望记得,此人是史亮的朋友,名叫安崇。

王舒望心中想道:“我朝军费小乏,为开源筹资,辅国将军用史亮之议,上书朝中,请得了大王允准,由督府负责,组建了几支专用於通商西域和中原、北地的商队。西域的胡商,从此以后,除有朝廷赐给的许可之外,都不得再擅与伪秦、伪魏、伪兴、蜀中和江左贸易。

“原来这几个粟特胡人,就是其中一支商队的头领。安崇何时被莘公任为了商队护卫?我却是不知,想来应是不久前的事吧!”

麴球沉吟稍顷,说道:“过了我军的地界,南下便是伪兴,东去或者北上,即是虏秦。你们是督府遣出的第一支商队,伪兴、虏秦会是何种态度,尚不知晓,他们会不会动武,把你们的货给抢了?辅国将军只给你们了护卫百人,会不会少了点?要不要我再遣些兵士随行?”

安崇答道:“咱们知道商队是督府派出的,伪兴、虏秦却不知道。辅国将军严命,叫我等不许打出督府的旗号,只说是从西域来的胡商。”

他指了指头个回答麴球问题的那个粟特人,以及站在旁边队列中的那几个粟特人,笑道,“他们几个原本也就是常来往买卖於伪兴、虏秦、虏魏等地的西域行商。此去沿途,都是他们走惯了的,凡所经停的城邑里头,亦都有他们长期的固定贸易对象。

“多谢护军的爱护,不用护军再遣兵跟从,护卫百人足矣。”

麴球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能保证安全就好。”

最先答话的那粟特人,取出一张纸,呈给麴球,说道:“这是辅国将军命小人等给护军带来的礼物。”

“给我带什么礼物!”麴球接住,看过之后,哈哈大笑,说道,“还是将军知我!”

送给麴球的礼物没有别的,十石酒、两头鹿,尽是些饮食的东西。

麴球顾视军官们,挑出了屈男见日,令道:“你带几个人,把商队送出界外。”

屈男见日应诺。

又说了些别的日常军务,邴播、张景威,和安崇等行礼辞出。

偌大的帐中,只剩下了麴球与王舒望。

麴球从榻上起身,没有穿鞋,着袜在地上转了几步,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下身体,叹道:“这几天军务稍多,屈指算来,我已有四五日未曾出营射猎了,只觉身子骨都快要生锈喽!”问王舒望,笑道,“闻君是武考第一,定然长於骑射了?”

王舒望恭敬地答道:“护军神射无双,舒望闻名已久,不敢在护军面称善射。”

麴球走到大帐门口,吩咐外头的亲兵:“设靶,牵马来!”

将帐的外边,是一块平整而宽广的空地。就在空地中丈余高的军旗下,亲兵们手脚麻利地布下了个箭靶。一人把麴球的战马牵了过来。

麴球自帐中的壁上取下弓矢,笑对王舒望说道:“你陪我活泛活泛我身子!”穿上靴子,当先大步出去。

阳光明媚,春风和暖,带来营外林木、田间麦苗的香味。

站在空地之上,目观营中远近起伏的帐幕,耳闻西边校练场上的金鼓、喊杀之声。

原野的清新和军营的肃穆,莫名地十分融洽。

麴球驰骑,策马盘旋,先绕着空地兜转了几圈,然后左右开弓,箭去如流星,连发十矢,无不中的。换上王舒望。陇地武风甚盛,王舒望能得考生状元,骑射自是一流。麴球射了十箭,他折半射之,只射了五箭,与麴球一样,也是箭箭中靶,皆中红心。

麴球大喜,说道:“我帐下的猛士虽多,然各有部曲,不好轻动,我正愁‘健儿营’如设,该择何人为佐。君来的恰好,我欲以此职暂相委君,君意愿否?”

士籍的兵户,一直以来都是定西的主要兵源。如前所述,而今战乱百年,民口凋零,兵户也随之缩减,只从兵户征兵,渐已不足定西的需用。

实际上,无论南北,各国现在都有从编户齐民、流民、普通百姓中进行募兵的举措,莘迩此前征讨西域,兵力不足,即是从百姓中招募了数千的步卒。

但这种“募兵”,大多时候只是临时之举,没有形成定制,而且招募到的兵卒也是良莠不齐。

莘迩因是有了设立“健儿营”的构想。

说白了,“健儿营”就是雇佣兵。

用得以实行的勋官,作为主要的奖励手段,向民间定期、大量地招募勇敢之士。

这项举措,目前已由督府遣人,在定西全国的各个郡县开始进行。

麴球的治下,现在没有多少百姓了,督府没有遣人来此,但不需要在本地招募,却不代表他这里会被莘迩忘掉。莘迩给了他五百“健儿”的名额,只待在别地募够人数以后,就会调派过来。健儿营的军官,主官由督府授任,佐僚等官,可由熟悉本地军事的将吏出任。

“武考”与“健儿”两制,都是以勋官为核心的制度。

让出自武考的王舒望就任健儿营的僚佐,也算是适合。

王舒望在来的路上,想过麴球会怎么安置他,健儿营的僚佐一职,是他的几个预料之一。相比别的预料,这个官职是最好的,不是虚衔,有实权。他心中欢喜,拜下受命。

一个军吏快步穿过广场,来至麴球身前,呈上了一个密封的信匣,禀报说道:“督府的加急檄文!”

第五十一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三)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中)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卧具第六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下)第六十一章 月色万里同 群雄各异谋(上)第六十二章 折柳赠诸卿 太后城门迎第四十四章 择将选麴爽 投书谒蒲英第十八章 道智梦授戒 张龟谋尽职第二章 宋方自取权 曹斐用诈抚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十四章 沙海等闲度 鲜卑直真郎第六十章 入宫禀五事 朝会上诸策第四十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八)第三十二章 莘迩堪为敌 宋闳蓄势扑第四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三)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与莘同第三十六章 怜子亦丈夫 上书请募兵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二十一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三)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抚讨 阿瓜片言决第二十八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二)第二十四章 后宅刀兵动 客舍访客多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六)第三章 别与正途异 勋官十二等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间真雄计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隶 孟朗忍为国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侣 铁券约鲜卑第二十章 瑰丽朱阳殿 太后如神人第三十五章 指点天下势 归入治郡策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四章 张金老谋算 元光不怕虎第五十二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三)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显美戏爱婢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十四章 轻骑趁夜东 贫道方外人(中)第二十五章 怒命斩平罗 得令点兵出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献策第三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三)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第七章 春宫图展罢 寒夜秋风凉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下)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五十八章 一语稳士心 校场问高下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儿衣 李亮要事办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十九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上)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第二十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中)第四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二)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间真雄计第一章 元光块垒积 麴爽奏设州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脉 相争在人心第十七章 孟朗三计上 还都清君侧第一章 侃侃析时局 窃窃觊神器第三十一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七)第二十一章 黄荣驳氾议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征虏 荆州欲伐蜀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体 苟雄请诛奸第十四章 权录三府事 备设六部制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二十一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下)第六章 黄荣献毒策 宋翩索厚赏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章 氾丹请驻外 巩高击西计第二十四章 宋方内外策 氾宽邀两宾第一章 难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三十六章 怜子亦丈夫 上书请募兵第二十二章 图图劫二路 风度有一吏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二十四章 后宅刀兵动 客舍访客多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下)第四十六章 轮戍练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三十二章 莘迩堪为敌 宋闳蓄势扑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发 平罗成关键第二十二章 献鹿止谣传 温言宽太后第十九章 入宫知天威 少年渐成人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二十八章 张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二十章 瑰丽朱阳殿 太后如神人第四十七章 王后两并立 鲜卑义从成第二十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中)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二十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中)第九章 青雀得蒲宠 贾珍与宝绝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芦 觅得一策来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四十六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上)第五十三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四)
第五十一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三)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中)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卧具第六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下)第六十一章 月色万里同 群雄各异谋(上)第六十二章 折柳赠诸卿 太后城门迎第四十四章 择将选麴爽 投书谒蒲英第十八章 道智梦授戒 张龟谋尽职第二章 宋方自取权 曹斐用诈抚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十四章 沙海等闲度 鲜卑直真郎第六十章 入宫禀五事 朝会上诸策第四十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八)第三十二章 莘迩堪为敌 宋闳蓄势扑第四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三)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与莘同第三十六章 怜子亦丈夫 上书请募兵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二十一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三)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抚讨 阿瓜片言决第二十八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二)第二十四章 后宅刀兵动 客舍访客多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六)第三章 别与正途异 勋官十二等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间真雄计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隶 孟朗忍为国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侣 铁券约鲜卑第二十章 瑰丽朱阳殿 太后如神人第三十五章 指点天下势 归入治郡策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四章 张金老谋算 元光不怕虎第五十二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三)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显美戏爱婢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十四章 轻骑趁夜东 贫道方外人(中)第二十五章 怒命斩平罗 得令点兵出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献策第三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三)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第七章 春宫图展罢 寒夜秋风凉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下)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五十八章 一语稳士心 校场问高下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儿衣 李亮要事办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十九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上)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第二十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中)第四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二)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间真雄计第一章 元光块垒积 麴爽奏设州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脉 相争在人心第十七章 孟朗三计上 还都清君侧第一章 侃侃析时局 窃窃觊神器第三十一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七)第二十一章 黄荣驳氾议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征虏 荆州欲伐蜀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体 苟雄请诛奸第十四章 权录三府事 备设六部制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二十一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下)第六章 黄荣献毒策 宋翩索厚赏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章 氾丹请驻外 巩高击西计第二十四章 宋方内外策 氾宽邀两宾第一章 难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三十六章 怜子亦丈夫 上书请募兵第二十二章 图图劫二路 风度有一吏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二十四章 后宅刀兵动 客舍访客多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下)第四十六章 轮戍练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三十二章 莘迩堪为敌 宋闳蓄势扑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发 平罗成关键第二十二章 献鹿止谣传 温言宽太后第十九章 入宫知天威 少年渐成人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二十八章 张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二十章 瑰丽朱阳殿 太后如神人第四十七章 王后两并立 鲜卑义从成第二十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中)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二十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中)第九章 青雀得蒲宠 贾珍与宝绝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芦 觅得一策来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四十六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上)第五十三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