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定计

第214章 定计

次日一早,刘景没有惊动外界,悄然乘船北上,考察地形。

由于大战在即,诸将都忙着整肃部伍,修缮兵甲,因此只有刘宗、刘修二人随其同往。

两人不仅是刘景的族兄弟,亦是刘景任命的此战步军、水军统帅,势必要提前摸清楚环境。

刘景选择的地点,在酃县北方约八九十里处,乘船顺流而进,一天便可以抵达。

此地已出酃县县界,而距离衡山乡尚有四五十里路,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荒郊野岭、渺无人烟。”

船队抵达时已是傍晚时分,不巧又赶上下雨,刘景只得暂时按下心思,夜宿船上,第二日雨仍下个不停,直到中午才止歇。

刘景站在甲板上,望着天空铅灰色的黏重云层,眉头不禁高高皱起,长沙潮湿多雨的天气,令他大为头疼,只希望开战那天能有一个好天气,不然肯定会对己方的作战造成不小的影响。

刘景翻身跨上通体鲜红,如同火焰一般的赤冀背上,自从他成为酃县县长后,为了保持威严,一般出行都是乘坐安车。

不过他也没忘记磨练骑术,毕竟这可是乱世安身立命之本,平日时常变装,骑马出行。

等到酃县设立营兵,刘景每次巡视军营,必弃车乘马。

是以三年多来,他的骑术一直都在进步之中,按刘景自己的估计,他的骑术虽不如精于骑射的刘宗,但在素来缺马的荆南地区,勉强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刘景轻轻一踢马腹,在刘宗、刘修,以及十数甲骑的拱卫下,开始考察湘水两岸地势。

接下来两天里,刘景和刘宗、刘修乘马跑遍方圆数十里,最后三人共同定下了伏击位置。

这里相比于刘景之前选定的位置,稍稍偏北一些,湘水之北岸,有一座翠峰山岭,高可近百丈,地势险要,而湘水之南岸,则是一片丘陵地带,密林深箐。

两个地方都非常适合设伏兵,刘景、刘宗、刘修三人一来到此处,便决定将战场设在这里。

除此之外,这段短短的十数里湘水,四度曲折,荆州水军途经此处,立刻就会四分五裂。

而在伏击地点以北十数里外,有一条湘水的支流涞水,刘宗建议刘景在涞水藏匿几十艘轻舸,上面载以薪草膏油,等到荆州水军落入埋伏,伺机令轻舸施展火攻,突袭其后军,引发混乱。

刘景认为刘宗的这个计策不错,他的原定计划是灭其前军,破其中军,而后军则寄希望于靠复杂的地形阻碍其援手,但这个想法未免有些过于一厢情愿。若是采用刘宗的计策,其后军至少短时间内无暇支援前军、中军,令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应敌。

前提是,别下大雨,一下大雨,自然是万事皆休。

定下伏击地点后,刘景便不再久留,当即乘船返回酃县。

…………

衡山,单家寨。

新的单家寨是在旧址重新建造而成,可能和单日䃅深受汉家文化影响有关,其寨中新制建筑,屋宇连栋,排列井然,错落有致,颇有汉家城郭里巷之风。

寨中深处,一座沿山而建,重堂高阁的建筑中,单日䃅头戴獭皮帽,耳带大金环,身着纩袍衣裳,却不再是荆蛮传统的五色,而是更符合汉人审美的青色。

单日䃅盘腿坐在一张坐榻上,看着刘景的亲笔书信。

堂中席间安坐者,不下二十人,却个个缄默,鸦雀无声,单日䃅之威严,由此可见一斑。

单日䃅也的确是衡山荆蛮中的传奇人物,他少年时代就有射虎之能,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后来其家山寨遭到周边六座蛮寨围攻,而惨遭覆没,他带着幼弟及十数名族人杀出重围。

半年后,就在人们渐渐忘记他的时候,他却率领上千勇士杀回衡山,连灭六寨,昔日之敌,无一漏网,全部被他斩杀。那时,他才只有二十岁。而今更是一跃成为周边最强大的势力。

即便是衡山之中年纪最大的老荆蛮们,记忆中也找不出一个能够与单日䃅比肩的年轻人。

“刘君真是料事如神啊……!”单日䃅读罢信笺,不禁感慨道。当初刘景便对他说,荆南的平静局面维持不了多久,不出一两年,荆南必会爆发大战。要单日䃅完成复仇后,尽快整合衡山周边蛮寨,等待他的召唤。

一切皆如其言。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单日䃅沉寂已久的心,不由变得兴奋起来,他从小读汉家书籍,眼界不同于荆蛮,又见过外面精彩的世界,如今身处衡山,就像自困于一座囚笼之中。

哪怕他现在已经站在了衡山荆蛮中的最顶层,在他看来,那也不过是一只大些的井底之蛙。

他要脱出牢笼,他要纵横汉土,他要建立功勋,他要,做一个汉人……就像金日䃅一样。单日䃅双目中闪烁着精光。

单钦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过阿兄这副兴奋激动的神情了,他只能从儿时记忆中才能找出一两例。当下忍不住问道:“阿兄,刘君信上和你说了什么?”

单日䃅抬起头,看着皮肤黝黑,身材精瘦,面有凶色的弟弟,回道:“有贼人欲袭刘君,刘君来信邀我出山,联手杀敌。”

单钦问道:“是荆州军吗?”别看他们居住在衡山深处,消息却并不闭塞,尤其单日䃅十分关注长沙的局势。据说荆州军有十万之众,这个数字太吓人了,整个衡山的荆蛮都凑不满十万人。

“是。”单日䃅颔首道:“若非这样强大的对手,刘君自己便足以应对,岂会来信召我?”

单钦无法将自己心里的担忧说出口,因为他非常清楚,没有刘景,就没有他们兄弟的今日。

单钦毕竟才十六岁,城府一般,单日䃅一眼就看穿了弟弟的内心,笑着说道:“阿弟何须为此忧虑,难道你还不知刘君之能吗?这个世间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没人能胜过他。”

(本章完)

第55章 邓瑗第313章 隆中第296章 捷报第355章 立春第502章 选将第211章 计划第279章 连雨第530章 仁义第465章 出使第136章 婚宴第37章 邀请第133章 邓芝第441章 大骂第261章第407章 烽火第31章 蔡升第413章 潘濬第204章 曲辕第462章 郊迎第414章 托孤第225章 勇悍第276章 张津第276章 张津第416章 畅谈第280章 投靠第12章 质书救邻第32章 求字第114章 襄阳第431章 献计第503章 饿虎第246章 名字第205章 失望第527章 有君第310章 亲近第90章 朝会第461章 守节第171章 结束第21章 未婚妻第236章 看清第534章 归心第415章 庞统第350章 归来第341章 冲锋第414章 托孤第355章 立春第500章 败慈第297章 除孝第301章 城破第503章 饿虎第86章 醉乡居第348章 南下第250章 说服第171章 结束第109章 难题第317章 祭祖第467章 射策(中)第257章 争执第180章 回乡第501章 彭虎第3章 后母第320章 来投第401章 城塌第59章 严肃第305章 内附第195章 韩广第217章 床弩第403章 破城第177章 施恩第467章 射策(中)第241章 蒋琬第446章 入城第420章 评价第469章 重法第489章 太史慈第187章 袍铠第499章 缢杀第537章 茂才第257章 争执第8章 肿足第380章 津乡第11章 带经耕锄第471章 官爵第540章 国士第297章 除孝第206章 逃亡第366章 叹服第2章 刘亮第82章 围攻第125章 新野第544章 葛周第471章 官爵第192章 开战第280章 投靠第76章 新左史第287章 自刎第517章 古樟第183章 吏治第39章 自负第59章 严肃第336章 区景
第55章 邓瑗第313章 隆中第296章 捷报第355章 立春第502章 选将第211章 计划第279章 连雨第530章 仁义第465章 出使第136章 婚宴第37章 邀请第133章 邓芝第441章 大骂第261章第407章 烽火第31章 蔡升第413章 潘濬第204章 曲辕第462章 郊迎第414章 托孤第225章 勇悍第276章 张津第276章 张津第416章 畅谈第280章 投靠第12章 质书救邻第32章 求字第114章 襄阳第431章 献计第503章 饿虎第246章 名字第205章 失望第527章 有君第310章 亲近第90章 朝会第461章 守节第171章 结束第21章 未婚妻第236章 看清第534章 归心第415章 庞统第350章 归来第341章 冲锋第414章 托孤第355章 立春第500章 败慈第297章 除孝第301章 城破第503章 饿虎第86章 醉乡居第348章 南下第250章 说服第171章 结束第109章 难题第317章 祭祖第467章 射策(中)第257章 争执第180章 回乡第501章 彭虎第3章 后母第320章 来投第401章 城塌第59章 严肃第305章 内附第195章 韩广第217章 床弩第403章 破城第177章 施恩第467章 射策(中)第241章 蒋琬第446章 入城第420章 评价第469章 重法第489章 太史慈第187章 袍铠第499章 缢杀第537章 茂才第257章 争执第8章 肿足第380章 津乡第11章 带经耕锄第471章 官爵第540章 国士第297章 除孝第206章 逃亡第366章 叹服第2章 刘亮第82章 围攻第125章 新野第544章 葛周第471章 官爵第192章 开战第280章 投靠第76章 新左史第287章 自刎第517章 古樟第183章 吏治第39章 自负第59章 严肃第336章 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