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台

最起码抗联真的切断对苏物资供应,他们通讯设备的来源将基本上被切断。而仅仅就这一点就足够可以要了苏联人的老命了。原因很简单,美国对苏援助的大功率电台、无线电步话机和步谈机,都是抗联生产后转交的。

苏军原本的通讯能力极为糟糕,其装备本国生产的电台,笨重不说稳定性也差,最关键的是极为落后。只能进行密码通讯,无法进行语音通讯,而且配备的数量与其规模庞大的军队相比极为不足。

苏联人如果要想改变部队的通讯能力,在国内的设计和生产水平还很落后的情况之下,只能依靠美国人的援助。实际上苏军在苏德战争之中部队使用的通讯电台,也是来自美国的援助。当然这是在原来历史上,现在的情况却压根就是两码回事。

抗联自行设计生产的步话机、语音、报务两用电台,各种步谈机,即便是美国人也极为欣赏,甚至引进生产技术生产装备给自己的部队。有了这一点为基础,杨震便通过那位美军驻抗联军事代表团团长皮尔逊的撮合,与美国人达成了一个协议。

美国人为抗联提供新式的生产设备与原材料,抗联向其无偿转让全部的生产技术。而同时抗联制造的产品之中,有三分之一将作为美国租借物资的一部分,转交给苏联人。也就是说美国人援助给苏联人的通讯设备,表面上看是美国援助的,实际上都是抗联制造和生产的。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种事情自然是乐观其成。苏联人的胃口无疑是巨大的,美国人自己也在扩军备战。按照美国人的标准,对于各种通讯电台的需求量自然不小。现在有人为自己分担,而自己只需要提供一部分机器设备,以及生产原料外加少量的现金,他们自然是乐不得的。

只不过当时的美国人还以为抗联这么做的原因,是出于他们共产党之间的友谊,帮助自己有着同样信仰的苏联人。美国人那里知道,这只是杨震计划中的一环。杨震早就预料到苏联人会以大欺小,毫无忌惮的侵占美国援助给自己的物资,所以早就想了无数的办法,给自己增添一些争夺的砝码。

而战争之中,保证部队指挥畅通的最主要装备,也是抗联最有优势的物资,就是大功率无线电台以及步谈机,就成了他手中最重要的砝码之一。如果不是杨震有一些先见之明,恐怕杨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物资,被苏联人霸占,而自己却毫无办法。

抗联一旦终止为苏联人提供这些物资,那么苏联人将得不到一台他们急需的电台与步话机。而通讯联络不畅通,对于崇尚大兵团作战的苏军来说,无疑将会是一场灾难。这一点,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大溃败之中已经被证明。

还有雷达的改进技术和产品,也是苏联人最急于得到的。而且苏军之中装备的雷达,除了美英援助的一部分之外,所有最新式的雷达也都是抗联提供的。因为美国人不傻,他们既要用苏联人去对付德国人,但也防止苏联人获得最新的技术之后超过自己。所以对其提供的很多装备都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够用而已。

最新式的电子产品,苏联人想也别想。尤其是雷达,美国人提供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二线产品。最新式的雷达,无论苏联人怎么要求,美国人也拒绝提供。反倒是抗联虽然也是一样的待遇,但是依靠某些方面的原因。自行在美国人援助的雷达基础上,改进的产品,性能比美国人提供给苏联人的要好的多。

而美国人对待苏联人在雷达技术方面,与在航空技术和装备援助方面类似。我提供给你们作战飞机,用以补充你们航空兵的战斗力。但是最新式的飞机,我是不会提供给你们的。当然这些东西,美国人也不会提供给抗联的。

不过鉴于抗联,甚至整个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的现状,美国人对抗联技术转让控制的比苏联人还是要松懈一些。因为战局的发展,有些拒绝向苏联人提供的装备和技术,比如四发大型轰炸机的技术和装备,最终还是提供给了抗联。

日军在攻占菲律宾之后,美国已经丧失了任何可以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基地。选择一处可以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的基地,以削弱日军战争潜力,已经成了美国人的当务之急。而目前所有对日作战国家和军队之中,除了死活不对日宣战,就连口头宣战都不承诺的苏联人之外,就属抗联的根据地距离日本本土最近。

不仅美国的B十七、B二四大型轰炸机从抗联根据地起飞,可以轻松的抵达日本本土,就连抗联装备的伊尔四轰炸机,在经过改装、减少载弹量以及对航程进行精密计算之后,也可以抵达日本的西海岸。

在英国已经提供一部分远程轰炸机,但性能满足不了需要的情况之下。在中途岛战役,美军一败涂地之后,为了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尤其是造船工业。经过几番的讨价还价,美国人最终提供了一直拒绝向苏联提供的四发重型轰炸机以及生产技术。

当然美国人不知道,他们在中途岛战役之中的惨败,参战的三艘航母,两艘被击沉一艘重创。八艘巡洋舰,三沉五伤。参战的驱逐舰和潜艇损失大半的战果,是自己这个盟友捣的鬼的话,估计非但不会对抗联再提供任何的援助,还会满世界追杀这个缺德带冒烟,逮到谁坑谁的家伙。

整个二战之中,交战的双方无论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各个盟友之间勾心斗角的事情都有。尤其同盟国之中,为了争夺美国援助物资,几个国家明里、暗里,都在相互争斗、甚至相互拆台,背后下黑手的也有的是。这种各方面的合作与对抗,相互暗自拆台的行为,贯穿了整个二战。

在美援物资争夺战之中,吃亏最多的就是中国。希望苏联人拖住的德军数量越多越好的英国人,自然不会与苏联人争夺的太多。不仅没有与苏联人争夺物资,自己还给苏联人提供了大批的援助。

但他们对待中国,可是没有少下黑手。装备最差,对抗日军最多的中国军队,不仅获得的物资最少,甚至连英苏十分之一的数量都没有。而且还因为需要经过英国印度殖民地,而常常被英国人据为己有。

虽说勾心斗角谁都有,明里暗里下绊子的事情也常常的发生。但像杨震这样,敌人盟友一起坑的家伙,也只有伦敦的那位大肚子首相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但手段之毒辣和诡异,还在那位大肚首相之上。

英国人算计中国人,在缅甸会战之中把中国军队坑了一个半死。杨震转手,就坑了一把美国人。英国人将中国军队坑进去几个精锐军,杨震却是将珍珠港事件以及珊瑚海海战后,美国剩下的太平洋舰队坑进去了一半。

不过美国人虽然向抗联转交了一批大型轰炸机,并转让了生产技术。但美国人要求他们提供的这些技术,抗联必须要对苏联人进行严格的保密,提供的装备实物也不准转让给苏联人。甚至在生产现场与部队之中,有美国人直接监督。

美国人甚至再三警告杨震以及抗联的所有将领,如果发现抗联向苏联人提供美国人的技术,美国将不会再给抗联提供任何的技术,尤其是航空技术。而且对于美国人援助抗联所需要的其他物资的规模和数量,也将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

所以苏联人如果想要得到美国人的部分航空技术,还是要有求于抗联的。而除了美国人一直对苏联人封锁的最先进航空技术之外,还有粮食、肉类、糖等苏联人在乌克兰这个苏联全国的粮仓丢失之后,苏联人等急需的非作战物资。

对于苏联人的做派也极为不满的美国人,在事件发生之后便在第一时间扬言,在苏联人和中国人没有就物资运输以及分配达成一项协议之前,拒绝向苏联人提供非作战装备之外的一切物资,包括苏联人急需的粮食、布匹、棉花、高质量汽油等所有的非作战物资。

同时没有了抗联一年几十万吨的粮食,苏联人非但不能从远东调集粮食补充西线,反倒还是要从西线调集粮食给其远东地区。而在西部主要粮食产地全部丢失的情况之下,苏联人根本就无法负担远东地区驻军以及居民庞大的粮食需求。

当然还有苏联人目前需要的五十七毫米高炮、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可以在近距离击穿德军新式坦克的改进型单兵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一些美国人也没有,但是西线急需的武器装备。也就是说至少在一年的时间里面,抗联拖得起,但是苏联人拖不起。

而在哈尔科夫战役惨败之后,刚刚在莫斯科会战之中恢复元气,在这次战役之中又一次丢掉了几十万大军以及苦心囤积的大量装备损失惨重,尤其在远东的兵力几乎已经抽调一空的苏军,就是想教训一下抗联,现在也没有了那个实力。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央,当然都不希望看到两方面将这种相互顶牛的情况持续下去。尤其是美国人,更不希望两方面因为这些事情,削弱对付他们共同敌人的作战能力。而且这种两败俱伤的事情,对谁也没有好处。最终在美国人的调解之下,在几经唇枪舌战之后,苏联人终于在某些方面做出了让步。

第六十三章 秘营(2)第四十一章 龙入大海 (8)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乱的日军第一百零七章 备战(1)第二百一十四章 准备第二百六十章 别有用心的杨震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么时候能够到位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准备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之滑头第三百六十章 误解第一百零一章 总指挥 (2)第四百七十章 当着真人不说假话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驴的杨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实的基础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联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战(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铁锤第八十八章 人选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开刀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四百五十二章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一百三十四章 辉煌的开端(2)第十一章 该死的情报部门第五十四章 一号,我坚持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们只是半瓶水第二百章 恼羞成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263章准备迎接最困难的时候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问题第二百章 恼羞成怒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势突变第四百五十一章 别无选择第五百七十一章 后悔不迭的李贺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个险值得冒第四百四十章 我们势在必得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满江上军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战模式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关键在于速度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须要除掉这个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第十五章 反坦克战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变老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震最强劲的对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执仗第二十章 杨震的态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鲁西北战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第四百一十四章 无法壮士断腕第一百二十章 承诺第四百五十七章 国崎登的犹豫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对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坚持一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会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会干涉第三百六十一章 选对了时机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敛一些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将对手看的太简单第二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断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动计划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坟第一百三十四章 余波第十七章谷寿夫的下落第三百二十八章 杨震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才有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应变的考验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敌情的新变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断他一条腿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袭机场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驹林的直觉第四百零三章 底气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灭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联队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认为还不够多第六十五章 判断失误带来的被动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难产的决心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为止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无翻盘的可能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铁锤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三百二十八章 杨震的希望第二百七十章 伤逝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总的拍板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这是本末倒置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双城(二)第三百零八章 最后准备第一百二十章 承诺
第六十三章 秘营(2)第四十一章 龙入大海 (8)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乱的日军第一百零七章 备战(1)第二百一十四章 准备第二百六十章 别有用心的杨震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么时候能够到位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准备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之滑头第三百六十章 误解第一百零一章 总指挥 (2)第四百七十章 当着真人不说假话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驴的杨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实的基础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联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战(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铁锤第八十八章 人选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开刀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四百五十二章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一百三十四章 辉煌的开端(2)第十一章 该死的情报部门第五十四章 一号,我坚持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们只是半瓶水第二百章 恼羞成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263章准备迎接最困难的时候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问题第二百章 恼羞成怒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势突变第四百五十一章 别无选择第五百七十一章 后悔不迭的李贺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个险值得冒第四百四十章 我们势在必得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满江上军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战模式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关键在于速度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须要除掉这个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第十五章 反坦克战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变老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震最强劲的对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执仗第二十章 杨震的态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鲁西北战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第四百一十四章 无法壮士断腕第一百二十章 承诺第四百五十七章 国崎登的犹豫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对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坚持一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会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会干涉第三百六十一章 选对了时机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敛一些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将对手看的太简单第二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断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动计划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坟第一百三十四章 余波第十七章谷寿夫的下落第三百二十八章 杨震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才有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应变的考验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敌情的新变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断他一条腿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袭机场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驹林的直觉第四百零三章 底气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灭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联队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认为还不够多第六十五章 判断失误带来的被动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难产的决心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为止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无翻盘的可能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铁锤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三百二十八章 杨震的希望第二百七十章 伤逝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总的拍板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这是本末倒置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双城(二)第三百零八章 最后准备第一百二十章 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