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李世民真的很宠爱长孙皇后所出的子女,女儿的婆家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不说,三个儿子,长子是太子——当然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次子和幼子都是大婚之后再去封地的。

结果每年过年还要被李二陛下一道诏书召回长安过年。

真是够了!

魏王也就算了,确实是实打实一年没回长安了,可是晋王才去并州几个月?

摔!

言官、御史很想撸袖子和李二陛下理论。可是想想大过年的万一真把陛下惹火了,那也不得消停,来年陛下打击报复自己怎么办?

众御史看看总是身前士卒、奋勇在前、以找陛下的茬为己任的魏大人,发现魏大人老神在在地不去上折子,于是大家伙儿都洗洗睡了,该干嘛干嘛。

这不是废话嘛,领头人物都没出去蹦跶,自己这样子不够分量的,还是安安心心过大年吧:唔,最近长安城里哪怕是寻常百姓,餐桌上都能见到好些绿色蔬菜了,听说都是晋王殿下的功劳。不过是一个年纪尚小又爱杂学的皇子,就没必要总是盯着人家寻不是了。

有这种想法的言官们不止一二个。

就连魏征老大人最近会熄火,也是有这暖屋蔬菜的功劳。

个把月前,李世民想着:你魏征老儿不是觉得我家雉奴不务正业,只会享乐吗。我偏偏要赐你一个郊外的暖屋,让你也奢靡一把。

又因为魏征素来有清名,也许会把御赐暖屋放在那里闲置了,李二陛下干脆大笔一挥又给他家了几车的木炭。并开玩笑说,得空了要去魏征家里坐坐,尝尝时蔬。

魏征无法,只好也用起了暖屋。

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哪里会有人不乐意?反正魏征的家人虽然支持自家老爷清廉严明为官,但是到底也不是不羡慕更舒适优渥的生活的。

就连魏征的老母亲,七十余岁的老封君最近的胃口都好了许多。这都是蔬菜的功劳。

魏征能够呵斥小辈贪图安逸,总不能说自己母亲的不是吧?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想要吃点好的,作为儿子、作为孝顺的儿子,怎么能够熟视无睹?

…………

因为魏征老娘喜欢吃蔬菜,李治避免了被参一次,也算是神奇的事情了。

而在启程之前,李治算了算天气。

所以很幸运,一直等到他们一行人到了长安,才遇上飘雪的天气。魏王李泰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据说被风雪耽搁了,还要三两天才能入京。

到了长安,晋王夫妇还未进自家在延康坊的王府稍做熟悉,就被李二陛下派来的黄门拦住了:李二陛下思子心切,把李治夫妇半路截胡接到太极宫去了。

李世民在太极宫长生殿的暖阁里写福字,写好了的那些是要赏给勋贵大臣们的。

李治和武颜到的时候,李二陛下恰好停笔:“哦,雉奴已经到了?”

武颜偷偷瞄了一眼李二陛下咧开的嘴角,心想:装什么威严啊,见到小儿子就变成了傻爹的模样了,难怪太子会有那么重的危机感,连最小的亲弟弟府邸里都安排了细作。

毕竟公公和儿媳妇没啥话说的,李二陛下很客套地问了李治几句话,又对武颜说:“雉奴媳妇儿去后头吧,高阳和兕子念叨你好久了。”

武颜被宫人引着往百福殿去了——原本兕子和新城一直住在立政殿偏院,就前一阵子兕子主动提出住进百福殿。

一开始李二陛下还不同意,觉得两个小女儿没有了娘亲,去百福殿之后自己不能随时照看了,女官和宫人们欺负了她们怎么办。

可是兕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还是说服了李世民。

就是苦了袁天罡,堂堂钦天监台正,被百姓们称为天师的高人居然要夜半偷偷摸进太极宫。把李治原先布置在立政殿的阵法转移到百福殿去!谁叫他答应了李治会好好照看这个养生阵法的呢?

几个月不见,兕子的气色还是不错的,照顾着已经七岁多的新城公主,看上去就是一派温婉的样子。

难怪李世民会最宠爱兕子而不是最小的新城了,因为年岁大了,兕子的样子也长开了,越看越像长孙皇后。

高阳如今和房家嫡次子的婚事基本上已经定下了,约莫就是年后出嫁。但是高阳还是一如既往的骄纵性子,长安城内无人不知高阳公主深得陛下宠爱,因此行事有些张扬。

武颜不知道该怎么劝说高阳,想到以后她会看上一个和尚,然后闹得满城风雨……唉,算了,各人都有各人的生活,没有做圣母的心,就不必刻意凭借局外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指点别人了。

如今武颜觉得自己能做的,无非是在有限的能呆在长安的时间里,和昔日还算有交情的两位公主叙叙旧罢了。

百福殿里面,小女生们很快就热络地开始聊天了,毕竟分开的时间才不久,大家都没有变得生疏。

而长生殿里面,方才一脸威严的李世民终于忍不住招手叫李治站到自己跟前来了:“雉奴高了不少,不过也瘦了。在并州过得如何?那王府修缮得舒适吗?饮食是否习惯?每日里有没有什么消遣的?若是太无趣了,尽管去找当地的世家、官员走动,并州是你的属地,很不必避忌什么。”

李治恭敬有礼地一一回答:过得很好,王府舒适,饮食习惯,平日看书,没怎么出去走动。

李世民再次强调叫小儿子不用老想着避嫌:“你看青雀在相州就做得很好。”

恰逢太子李承乾进来,听到这一句话,恨得没把一口牙给咬碎了:父皇就是太过宠爱青雀和雉奴了,凭什么?这整个大唐日后都是自己的,如何能坐视青雀和雉奴的势力坐大?

李承乾尽全力咽下几乎要咽不下的这口气,摆出轻快的笑脸:“儿臣刚刚得知雉奴回来了,就马上赶过来,哈,雉奴可是长高了不少。父皇今日可要摆一摆家宴,给雉奴接风洗尘?”李承乾一副好兄长的模样,心想:最好今日就摆,那死胖子还被风雪堵在路上,要是他得知父皇先给雉奴单独摆了家宴,必定会着急了吧?最好是着急赶路就那么“交待”在路上!

李承乾方才一番心思在肚子里千回百转过了一遍。

李世民自太子进来之后就收起了和蔼的脸色,驳回了太子的提议:“你九弟才回来,正是该好好休息。至于家宴嘛,等过几日青雀也回来了,再一同乐一乐吧。”

李承乾低头,眼神阴狠:父皇果然很看重青雀。

没等他再说什么,李世民就让李治退下了:“回去府上好好歇下吧,这几日也不必进宫请安了,等朕的口谕,家宴那日再来。朕让工部的人给你那延康坊的宅子也砌了暖屋,第一茬的蔬菜该是可以吃了。”

李治退下。

留下李承乾发觉李世民心情不虞,这很明显,不会是针对雉奴的,那便是自己有哪里惹得父皇不痛快了。

李承乾做太子十几年,前期还是谨小慎微的,那时候也有长孙皇后从中调停,父子关系算是和睦。如今李承乾却因为足疾严重,脾气愈发暴戾,又有生活奢靡浪荡,被言官参了好几次。

所以李世民看着羽翼渐丰、神色阴沉的太子,总是和善不起来了。自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着日渐成熟的太子,李世民总能感觉的自己已经开始老去。

这世间的人,哪个不怕死?

不只是“将军白头怕新甲,美人迟暮畏铜镜”,就连从前能够有魄力血洗玄武门登基的李世民,也是怕垂垂老去的。

“高明,朕不想正月里动刀子见血,过年之前,去把东宫里那个叫称心的给处理了。不要逼得朕亲自找人去办。你要记得你是一国储君,沉迷于如此荒唐之事,让朕怎么放心将来把江山交给你?”李世民强忍着怒气,只要想到自己的嫡长子居然开始玩娈童,心头就一阵火。

李承乾被吓得立即跪下请罪,他非常惶恐,东宫在他眼中状若铁桶,但是父皇还是能熟知里面发生的事情。怎么能不惶恐?

李世民看着有足疾的嫡长子艰难地跪着,痛哭流涕地请罪,终于是黑着脸让他退下了。

李承乾退下之前,只听闻自己的父皇说:“高明,你好自为之。”

太子一回到东宫,就想把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掀翻在地,以发泄自己的怒气,可是刚被李世民警告过的他,连掀翻桌子的胆量都没有,只能恨恨地说:“去把太子妃叫过来。”

太子妃苏氏和李承乾结缡数年,也曾有过蜜里调油的日子,但是随着李承乾的脾气愈发暴躁之后,两人的关系也是大不如前了。如今太子夫妇见面,居然就如同上下级一般,毫无温情可言。

“我把后院交给你,你是怎么打理东宫的?随随便便的消息就能透出去,以后是不是连孤打个喷嚏都能被外面的人知道?”李承乾拍着桌子骂道。

苏氏只是低头认错,也不辩解:“是妾的过错。”

“如果你没有本事管好后院,孤大可以让孙良娣、萧良娣帮你分担!”

“是妾的过错。”

李承乾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但是总不能对着正妻、堂堂太子妃动粗,毕竟年底了,太子妃露面的场合还有很多,于是他又挥手:“你最好记住孤的话。退下吧。”

苏氏走后,李承乾思索再三,找来心腹,让心腹给他最近的新宠称心找一个身份,偷天换日弄到宫外去——毕竟自己才弄上手没两天,称心心思灵巧,一时之间还舍不得要他的命。

于是李承乾铤而走险,想要在李世民的眼皮下保住男宠。他赌的就是自己父皇在提点过自己之后,不会再费神关注称心的事情了。

三日后,魏王李泰非常让太子李承乾失望地平安抵达长安。

于是家宴在长生殿举行。

杨妃主理、徐婕妤协理。

徐婕妤闺名徐惠,是贞观十四年春入宫的,因为才华出众,李世民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承宠之后,连升三级,被封为婕妤,位列正三品,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武颜心底里很看不上李世民的做法:一面深深怀念长孙皇后,一面又丝毫不受影响地选了新人充裕后宫。啧啧,尤其是这徐婕妤比自己还小三岁,李世民下嘴还真是毫不嘴软。

不过,莫说是帝王了,就是普通的古代官宦人家,这样子的事情都是平常,尤其是以后大名鼎鼎的大唐渣男元稹,写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诗句悼念亡妻,一面搂着薛涛欢愉……在父系社会男尊女卑的大唐,怎么能够要求丈夫为妻子守身如玉呢?

幸好这一世有一个傻和尚配着自己,自己不用忍受这样的男人。

武颜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李治,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皇帝的家宴也不会简陋,李世民两边坐着貌美如花的妃子,下首是一溜儿的儿子和女儿、儿媳。便是男左女右地坐着。

冬日里,气候严寒,从御膳房一路传上来的膳食不一会儿就冷了。

但是只要陛下开口嘱咐一句,宫人们自然是不会把冷掉的膳食呈上来的。

因此每一道菜都有两个食盒装着,到了殿内还是温热的。

果然是因为在坐的都是自己疼爱的儿女,李世民怎么忍心像对待那群大臣一样地打发——宴请群臣的时候,那些不太重要的官员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吃的都是冷的菜式,久而久之,大家都在私底下说御膳房做的菜也不过尔尔。

好菜自然是配好酒,女眷这边都是甜丝丝的果子酒和糯米酒;而李世民的儿子那边自然是上得男人该喝的酒。

也不知是疏忽还是故意,早几年总是和女眷喝一样酒水的李治,今年被满上里杯子里居然也是虎/鞭酒,当然它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琥珀暖香。

因其色泽似琥珀,喝了之后有能享受软玉温香而得名,算是高档的助性酒。

李治不知琥珀暖香的含义,只觉得酒色清亮微黄、入喉绵柔、回味甘甜,一杯下去腹内暖融融的,便多喝了几杯。

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早就知晓人事的,平日里吃一些、喝一些补的,都是平常。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龙精虎猛、夜御数女的?

因为相互用眼神别苗头较量着,太子和魏王也是没有注意到坐在下首的九弟多喝了几杯这大补的“琥珀暖香”。

等到家宴尾声,天时已晚,李世民便留下了李泰与李治在太极宫里住。反正从前他们住着的武德殿和承庆殿都常年有人打扫着。

李泰自然是忙不迭答应的,能够留宿宫中,传出去又是一个自己非常得父皇宠爱的信号——又有,雉奴和自己一样被留宿,年后御史若是要上奏参本,倒霉的也不只自己一个。

胖子心里算得清楚,面上装出不胜酒力的样子。

李治在兄弟中是最小的,既然李泰都“醉”成这样子,李治和武颜也就只好跟随其后住进了承庆殿。

独独留下太子李承乾心中暗恨:李泰刚回来就生事端,真是不能再忍下去了。

…………

因为进宫,李治只带着阿保,武颜也只带了青桐翠柏——胡公公和奶娘徐氏都被留在并州,年纪不小的人了,来回折腾怕是吃不消。

所幸承庆殿日常洒扫的宫人还在,不然恐怕得阿保等人亲自去打热水过来。

一番梳洗之后,很熟悉晋王殿下和王妃生活习惯的三人都退到外间去了。说是值夜,其实三人都知道殿下和王妃生活习惯极好,从来不在半夜起身,于是三人都和往常一样,眯着眯着就睡熟过去了。

里屋的李治和武颜面面相觑:原先大婚后,在承庆殿也没住几日,就临时用屏风隔了一道。如今仓促入住,屏风和软榻都没有补进来……

李治今晚喝得有些多了,面颊红彤彤的,小声说:“今夜我在凳子上打坐吧。”

武颜心想:哪能这样子啊,大冷天的,我躺着,你坐着,也太不合适了。

“没事儿,我看床很宽,咱们一人睡一边就是了。”武颜不假思索地说。

而如此不犹豫的原因,便是她从来都没有把李治看成一个男人,一个男性。盖是因为圣僧这个身份太深入人心了吧。

李治还待说几句。

武颜小小地打了一个哈欠:“就这么决定了,快睡吧。明日肯定要早起给陛下请安的。”

两人私底下叫李世民都是“陛下”,可见他们其实都没有融入到这个宫中。

眼见着阿颜去换了亵衣,蹭的一下爬上床,坐在床沿上问自己:“我睡里面,行不?”

李治就不知道怎么地,脱口而出:“行,那我睡外面。”

第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三章第10章 倒v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13章 倒v第8章 倒v第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15章 倒v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三十六章第六章第五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七十章第九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二十三章第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9章 倒v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16章 倒v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五章第9章 倒v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六章第12章 倒v第三十一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11章 倒v第二章
第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三章第10章 倒v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13章 倒v第8章 倒v第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15章 倒v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三十六章第六章第五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七十章第九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二十三章第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9章 倒v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16章 倒v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三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五章第9章 倒v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六章第12章 倒v第三十一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11章 倒v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