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回 娇娜

孔雪笠,孔圣人后裔,为人宽厚儒雅,诗词精通。时有朋友在天台县为官,写信召孔生前往一聚,孔生欣然启程,到达后,朋友不幸去世,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孔生穷困落拓,无钱归家。无奈下只得寄居菩陀寺,以抄录经文谋生。

寺西百步,有一宅院,乃单先生府邸。单先生本是大家子弟,因惹上官司,弄得家境败落,无奈下迁往乡下居住,宅院因而闲置,衰败无人料理。

这一日天降大雪,路无行人,孔生偶尔路过单家门口,见一少年外出,丰都秀雅,文质彬彬。两人碰面,互打招呼,少年请孔生入府一叙,孔生慨然允诺。

来到府中,所过之地,屋宇俱不算宽广,处处悬着锦缎帷幔,来到一间大厅,墙壁上挂着许多古人书画,案头一本书册,名曰《琅嬛琐记》,略略翻阅,所记载的都是些稀奇怪事,闻所未闻。

两人一番寒暄,孔生先入为主,想当然以为少年是宅院主人,言语间并不打探少年家世来历。少年却是问东问西,详细盘明孔生一切资料,听说孔生漂泊无依,流浪在外,十分同情,劝道:“兄台才华横溢,为何不设帐收徒,教书为业?”

孔生道:“流落在外,恨无人推荐。”

少年道:“兄台若不嫌弃在下资质愚鲁,情愿拜您为师。”

孔生大喜,忙道:“师父不敢当,以朋友相称吧。”问少年“尊府为何老是上锁,大门紧闭?”

少年道:“此为单府,久旷无人居住。我本姓皇甫,家住陕西,因住宅被野火烧毁,无处安身,暂借此院落脚。”孔生恍然大悟,当晚二人谈笑甚欢,少年挽留孔生同榻共寝。

第二日清晨,孔生起床,其时天气寒冷,少年为人体贴,早已安排童子在室内燃起炭火。

不一会,书童进来禀报“老爷来了。”孔生慌忙迎接,只见一老叟走进屋中,鬓发雪白,向自己殷勤致谢“先生不嫌弃小儿顽劣,悉心教导学问,在下感激不尽。但小儿初学涂鸦,师生之礼不可轻废,盼以后勿要平辈论交。”语毕,命下人送上衣帽鞋袜,赠予孔生。一面摆酒设宴,请孔生共饮,席间桌椅杯碟,俱都奢华豪气,光彩夺目,好多物品孔生连名字都叫不出。

饭毕,老叟告辞离去,少年递上文章作业,内容都是些古诗古词,并无策论时艺,格式也不是社会上流行的八股文。孔生不解,忙问原因,少年笑道:“在下学文,不过为了修身养性,无意参加科举,谋取功名。”

黄昏时分,少年请孔生饮酒,说道:“今夕可一醉方休,明日便不能再喝了。”又对书童道:“出去看看,老爷有没有安寝?如果睡了,可唤香奴出来陪客。”

书童领命,过不多时,拿了一面琵琶进屋。再过一会,一名女子盈盈而至,红妆艳艳,美不可言。

少年对女子道:“弹一首曲子来听听。”少女点头答允,以象牙拨动琴弦,声音激扬哀烈,奏的是一曲《湘妃怨》,曲调别致,闻所未闻。

婢女弹完曲子,默默在一旁斟酒服侍,一直饮至三更,方才撤去酒席。

次日早起读书,少年聪慧,过目不忘,两三月后,便能作诗填词,文笔不俗,孔生连连赞叹。两人约定,每隔五天饮一次酒,凡有喝酒,必招香奴作陪。

这一晚酒酣耳热,孔生凝视香奴,目不转睛。少年会意,笑道:“香奴从小为老父收养,蒲柳之姿,算不得佳丽。孔兄单身一人,我日夜筹谋,必当为君觅一佳偶。

孔生道:“如果真有伴侣,一定要找香奴这样的。”

少年笑道:“孔兄真是少见多怪,世上佳丽无数,香奴算得什么?比她貌美的女子多的是。”

半年后,孔生与少年相约出游,走至门口,见府门紧闭,问道:“大白天的关什么门?”

少年道:“家父担心交游过多,分散精力,所以关门谢客。”孔生听闻解释,点点头,并不怀疑。

这一日夏天,天气炎热,孔生偶染疾病,胸口肿起蜜.桃大小一块脓包,过了一宿,脓包疯长,已有碗口大小,痛苦呻吟,难受非常。少年日夜照料,寝食俱废。安慰孔生道:“先生不用担心,我有一小妹,名娇娜,善治百病。已快马派人去请她前来,等妹妹驾临,包管手到病除。”

说话间童儿来报“娇娜姑娘到,姨娘到,松姑娘到。”

只听得门外脚步声细碎,走进来三名女子,中间一名少女,十三四岁年纪,娇波流慧,细柳生姿,正是娇娜。左边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成熟妩媚,那是少年姨娘;右边一名女子十七八岁,姿容绝色,却是松姑娘。

少年引着妹妹娇娜来到床边,孔生一见少女容颜,神魂颠倒,连呻吟声也忘了。少年嘱咐妹妹“这位孔兄是我老师,情同骨肉,你好好替他医病,莫要怠慢了。”

娇娜含羞点头,轻舒长袖,伸出纤纤玉手替孔生把脉,手掌接触,孔生只觉少女气息如兰,不由得目瞪口呆。

娇娜笑道:“哥哥,你这位朋友心跳迅速,病得不轻。不过你放心,病情虽重,还有救。但他肤块凝结,要想治疗,非伐皮削肉不可。”一面说话,一面褪下手臂金镯,徐徐箍住孔生患处,只见脓包尖端突出寸许,高出镯外,剩余部分被金镯紧紧束缚。

娇娜左手固定金镯,右手拿出一柄薄如纸的小刀,在脓包根部轻轻切割,只一下,紫血流溢,沾染床席。孔生痴痴瞧着少女,贪恋美色,刀割肌肤,亦半点不觉疼痛。

很快,腐肉切除,娇娜命仆人送来清水,细心替孔生清洗伤口,又从口中吐出一枚红丸,玻璃弹大小,紧贴伤口缓缓旋转,只转得一圈,孔生手臂肌肤有如热火蒸腾,再转一圈,伤口处习习发痒,第三圈转完,遍体清凉,沁入骨髓。

娇娜收起红丸,说道:“病情痊愈了。”转身出门离去。孔生从床上一跃而起,只觉身轻体健,精神犹胜往昔,想要跟娇娜道一声谢,但少女芳踪渺渺,又去哪里寻找?

从此后,孔生日日思念娇娜,茶饭不思,少年瞧在眼里,笑道:“哥哥不用单相思,弟弟已为你物色了一位良配。”

孔生问“是哪家姑娘?”

少年道:“说起来这位姑娘你也见过,她是我亲戚。”

孔生凝思良久,叹气道:“不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少年笑道:“家父仰慕哥哥才华,有心与您结成婚姻。但我只有一名妹妹,年龄太小。我姨娘有一爱女,名阿松,年方十八,容貌绝代,如果不信,松表姐眼下正在园亭赏花,你可以前去一探究竟。”

孔生沉吟道:“我想起来了,上次替我看病,一共来了三位女子,这位松表姐,想必就是松姑娘。”

少年道:“不错,就是她。”

孔生眉开眼笑:“好,我这就去瞧瞧松表姐。”走到园亭,果然见到阿松与娇娜一块有说有笑,细细凝视,松姑娘峨眉秀足,容貌之美,实不在娇娜之下,而且正值妙龄,比之尚在发育中的娇娜,更多了几分成熟韵味。

孔生大喜,忙托少年撮合。少年一口答允,第二天前来回复“大功告成,今晚便成亲。”

是夜,鼓乐齐奏,孔生迎娶松姑娘过门,只见妻子飘飘出尘,似月中嫦娥,不由得骨酥筋麻,洞房一番云雨,更是鸾凤和谐,美妙销魂。

这一日,少年对孔生道:“蒙哥哥教授学问,此恩此德,无日或忘。近闻单公子从乡下归来,理当将宅院物归原主。往后你我各奔东西,不知何日才得再见。”

孔生问“贤弟欲归何处?”

少年道:“一路往西,走到哪是哪。”

孔生道:“我跟你一起走吧。”

少年笑道:“哥哥乃有家有妻之人,怎能跟着小弟四处漂泊?况且哥哥家中尚有老母需要照顾,切不可义气行事。”

孔生心想少年说得在理,便不再言语。

过一会,皇甫老先生引着松姑娘前来,少年手执孔生右手,另一只手拉住松姑娘,说道:“哥哥,我表姐就交给你了,好好待她。”

皇甫老先生不喜多言,拿出百两黄金赠予孔生,说道:“去吧。”

少年道:“我送送大哥。”目视孔生,嘱咐道:“请哥哥闭眼勿动,我送大哥夫妇回家。”

孔生依言闭眼,只觉身子腾起,轻飘飘升至半空,耳旁风声呼呼作响,半盏茶后,脚踏实地,耳听得少年轻声道:“到了。”

孔生睁眼,果然回归故里,这才明白少年一家老小,俱都身怀异术,绝不是普通凡人。

孔生推门进府,母亲喜出望外,又见儿媳漂亮非常,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孔生回头观望,少年早已飘然遁去。

松姑娘与丈夫生活定居,贤良孝顺,远近闻名,人人夸赞。

后来孔生考中进士,去延安当官,带着娇妻一起上任。不久松姑娘生下一名男孩,取名小宦。

再后来,孔生因仗义直言,得罪了御史行台,罢官在家。这一日出郊狩猎,路遇一翩翩美少年,面容熟悉,仔细一瞧,竟是皇甫公子。

故人见面,俱是喜不自禁。少年邀请孔生到家一叙,至一村庄,林木丛生,浓荫蔽日。推开宅院,金碧辉煌,俨然是豪门贵族。孔生问起娇娜近况,少年道:“妹子已经嫁人了。”

孔生怅然,住了一宿,告辞离去。第二天带着妻儿再次登门造访,娇娜已收到讯息,前来迎接。表姐妹见面,少不了嘻嘻闹闹。娇娜抱起松姑娘儿子小宦,轻轻逗玩,笑道:“姐姐乱吾种矣。”(乱了家族血缘。)

孔生上前拜谢治病恩德,娇娜笑道:“几年不见,姐夫显贵了。创口愈合,没忘记疼吧?”说话间娇娜老公吴郎亦出来拜见。

住了一夜,孔生辞别回家。

这一日少年满面忧愁,对孔生道:“天降灾祸,请大哥救命。”

孔生变色道:“怎么回事?”

少年不语,出门而去,不久带着妹妹娇娜等一家老小入厅,跪倒在地,孔生大骇,忙问缘故。

少年道:“事已至此,不能再隐瞒。我非人类,乃狐妖也。今有雷霆之劫,大哥若肯以身赴难,则一门大小性命有救。不然,请大哥抱子离去,免受连累。”

孔生慨然道:“你当我是什么人?不用多说,我誓与贤弟同生共死。你要我怎么帮忙?”

少年拿出一柄佩剑,道:“请大哥执此剑立于庭院,任凭雷霆轰击,不可挪动。”

孔生点头,出门仗剑挺立,果见天空中黑云翻滚,回视所住府邸,不见门户砖瓦,只剩下一座狐狸洞穴,穴口巨大,深不见底。正错愕间,霹雳一声巨震,地动山摇,急雨狂风乱刮,老树拔根吹断。

孔生目眩耳聋,却毫不畏惧,巍巍屹立,岿然不动。忽然间黑云浓雾中现出一狰狞神仙,尖嘴利爪,探手入穴,抓住一名女子,哈哈大笑。

孔生见女子衣着身材十分眼熟,凝神一瞧,正是娇娜,急得连连跳脚,一跃而起,手中剑猛挥,刺中鬼仙要害,那鬼仙吃痛,不得已放开娇娜,恨恨去了。

就在此时,天空中雷声轰鸣,一道闪电疾速劈落,正中孔生,立马将其劈死。

俄尔云收雨散,天气放晴,娇娜悠悠醒转,见孔生毙命身侧,哭道:“孔郎为我而死,我不能独活。”

这时松姑娘,少年等人都从洞穴爬出。娇娜请表姐手托丈夫头颅,以金簪拨开孔生牙齿,手捏其双颊,用舌头将一颗红丸送进孔生口中,嘴对嘴进行呼吸。

连吹得几口气,红丸落入肚内,格格作响,过不多时,孔生呻吟睁眼,如梦初醒。

劫后余生,一家团圆。孔生以洞穴幽深不适合居住,请众人跟自己一起回家。众人齐声称赞,都说这个主意很好。只有娇娜闷闷不乐。

孔生请娇娜与老公吴郎一起,同至家乡,但又担心吴郎父母舍不得放人。正争论间,有吴府奴仆来报“大事不好,天降雷劫,吴公子一门老幼,尽皆遇难。”娇娜闻言脸色大变,顿足悲伤,嘤嘤哭泣,众人劝了好久,才渐渐平静。

丈夫死去,娇娜孤苦无依,只得跟哥哥一起,前往孔生老家居住。从此孔生夫妻二人与娇娜兄妹隐居故里,闲时喝酒下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过得几年,小宦长成少年,容貌俊秀,但身上暗藏狐妖气息,上街游走,人人都知他是狐妖后代。

第73回 阿宝第194章 张阿端第300章 鬼妻第341章 邑人第304章 医术第138回 宫梦弼第20回 雹神第374章 布商第224章 大力将军第183章 木雕美人第111回 鸲鹆第109回 商三官第303章 藏虱第120回 狐妾第291章 商妇第85回 巧娘(二)第388章 蚰蜒第121回 雷曹第252章 大人第385章 衢州三怪第240章 刘亮采第151回 秀才驱怪第56回 水莽草第379章 三生第58回 凤阳士人第195章 武孝廉第386章 拆楼人第5回 瞳人语第253章 向杲第384章 某甲第375章 彭二挣第438章 小翠(二)第74回 吴令第355章 红毛毡第100回 黄九郎第451章 崔猛(一)第61回 祝翁第157回 辛十四娘(一)第406章 杜小雷第243章 乱离二则第248章 雷公第311章 象第365章 杨大洪第212章 龙肉第26回 娇娜第95回 李伯言第309章 禽侠第357章 太医第437章 小翠(一)第374章 布商第80章 江中第16回 犬奸第18回 长清僧第395章 汪可受第150回 妾杖击贼第245章 菱角第440章 局诈(一)第115回 小二第191章 狮子第448章 梦狼第268章 邵女(二)第50回 海公子第84回 巧娘(一)第112回 谕鬼第166章 鼠戏第46回 董生第401章 韦公子第84回 巧娘(一)第87回 鲁公女第258章 冷生第354章 绩女第304章 医术第167章 泥书生第108回 连城第373章 真生第377章 牛同人第298章 放蝶第371章 王货郎第204章 柳氏子第337章 辽阳军第337章 辽阳军第257章 聂政第293章 役鬼第310章 鸿第151回 秀才驱怪第346章 张不量第138回 宫梦弼第248章 雷公第268章 邵女(二)第193章 土偶第310章 鸿第96回 汤公第409章 李八缸第341章 邑人第406章 杜小雷第285章 禄数第25回 狐嫁女第451章 崔猛(一)第263章 戏缢第287章 冤狱
第73回 阿宝第194章 张阿端第300章 鬼妻第341章 邑人第304章 医术第138回 宫梦弼第20回 雹神第374章 布商第224章 大力将军第183章 木雕美人第111回 鸲鹆第109回 商三官第303章 藏虱第120回 狐妾第291章 商妇第85回 巧娘(二)第388章 蚰蜒第121回 雷曹第252章 大人第385章 衢州三怪第240章 刘亮采第151回 秀才驱怪第56回 水莽草第379章 三生第58回 凤阳士人第195章 武孝廉第386章 拆楼人第5回 瞳人语第253章 向杲第384章 某甲第375章 彭二挣第438章 小翠(二)第74回 吴令第355章 红毛毡第100回 黄九郎第451章 崔猛(一)第61回 祝翁第157回 辛十四娘(一)第406章 杜小雷第243章 乱离二则第248章 雷公第311章 象第365章 杨大洪第212章 龙肉第26回 娇娜第95回 李伯言第309章 禽侠第357章 太医第437章 小翠(一)第374章 布商第80章 江中第16回 犬奸第18回 长清僧第395章 汪可受第150回 妾杖击贼第245章 菱角第440章 局诈(一)第115回 小二第191章 狮子第448章 梦狼第268章 邵女(二)第50回 海公子第84回 巧娘(一)第112回 谕鬼第166章 鼠戏第46回 董生第401章 韦公子第84回 巧娘(一)第87回 鲁公女第258章 冷生第354章 绩女第304章 医术第167章 泥书生第108回 连城第373章 真生第377章 牛同人第298章 放蝶第371章 王货郎第204章 柳氏子第337章 辽阳军第337章 辽阳军第257章 聂政第293章 役鬼第310章 鸿第151回 秀才驱怪第346章 张不量第138回 宫梦弼第248章 雷公第268章 邵女(二)第193章 土偶第310章 鸿第96回 汤公第409章 李八缸第341章 邑人第406章 杜小雷第285章 禄数第25回 狐嫁女第451章 崔猛(一)第263章 戏缢第287章 冤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