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文件与署名

“太平洋铁路的伟大勿庸置疑,这项工程的艰难也同样让人难以忘怀,而这其中689英里长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更是让人难以想象……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起初打算把联邦在押犯弄去监督劳动,从南部引进自由黑人,从墨西哥雇用短工,或把内战中俘获的南方叛军士兵充当工人,但是都不可行。在无计可施、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司四巨头之一、加州法官查尔斯.克劳克建议先雇用50名华工试试,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华工干得异乎寻常出色。接着他们又雇用了3000名华工,效果同样令人十分满意。本来持反对意见的利兰.斯坦福州长也改变了态度,他于1865年10月10日向当时美国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报告说:‘为了解决内华达山工程停滞的问题,我们雇用了一批中国工人,以劳工阶级而言,他们沉着而安静,此外,他们非常勤劳,热爱和平,耐力也比其他民族强得多。这些华人的学习能力令人惊讶,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未来铁路建设工作中所需要具有的专业技术,而且无论哪一种工作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另外,以工资而言,也是最经济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彼此的联系非常密切。虽然目前我们已雇用了千名以上的华工,但是我们仍打算以最优厚的条件,通过介绍业者的协助,再增加华工的人数。这是不同于奴隶制的雇用组织。’‘没有他们(中国人),要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这个伟大的国家工程的西段是不可能的。’‘这些华人安分守己,忍耐力强,节俭度日,比白人俭朴得多,并从不计较工资的高低’。到1869年,在铁路西段全线雇佣的筑路工人中五分之四以上是华工。”

“我们现在排斥华工,但我们无法否认华工在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过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壮举。克劳克曾经说过:‘我们已经完成了在美国铁路史上可算是最艰巨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之所以能这么快取得成功,应该归功于华工们的默默奉献。’在整个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华工的高强度、高风险劳动和他们所得的待遇是很不相称的。他们干的是险工,却与白种工人不同酬。白种工人每月35美元供食宿,华工26美元还不供食宿。不仅华工全部没有人身保险。而且铁路当局根本不承担对工人家属的义务。”

“华工们的工作极其危险,尤其是在1865年末到1866年初冬,气温达到历史最低点。早在10月就下起鹅毛大雪,接着的五个月,暴风雪几乎连续不断。地面冰冻如石,路轨和建设铁路全被埋没,上面覆盖冰雪深达15英尺。工程进度十分缓慢。在40英尺的地下挖掘隧道,3000多名工人接连数月生活在那里,活像鼹鼠,从工作区要通过距积雪地面很深的漆黑一团的地道,才能达到生活区。这种奇异可怕的生活经常遇到危险。随着山脊上积雪越来越厚,雪崩愈益频繁。雪崩前除了短暂的雷鸣般的隆隆声,没有任何征兆。霎时间,整群工人、整个营房,有时甚至是整个营地呼地一下全被卷走,摔入几英里外的冰雪峡谷,几个月后,工人的尸体才被发现。有时人们发现整组整组的工人被冻死,他们的双手依然紧紧握着镐头或铲子。”

“从1866年夏季开始,华工用一年多时间终于打通阻梗中央太平洋铁路线的塞拉岭长达百里的谗岩通道。奥斯卡.刘易斯对华工开凿这段艰险通道的英勇精神曾作了如下的客观描述:‘1866年整个夏季,‘克劳克的宝贝’……就是指华工,大约有6000人,云集在峡谷坡上。他们有的有条不紊地凿着炸开的乱石;有的头戴草帽,排着队,推着小推车,把一车车的碎石卸在峡谷坡地;有的用竹扁担挑着七十磅重的黑色炸药,小心翼翼地走在危险的羊肠小道上。喝上几口随身戴着盛在酒罐里的茶水,那酒罐是白人同行们弃之不再使用的。人们很快发现,中国人擅长做那些钻孔爆破等繁重艰巨的工作。那时,这些是工程的主要工作,因为消融了冰雪早已把山脊上的土壤冲刷一净。铺轨工人紧挨在筑路工人的后面。机车推着一串串平板车,车上满载着铁轨、木材、炸药、食物、饮料和更多的工人,向路轨的前端驶去。合恩角犹如一堵花岗岩石墙。它是这一年里最难攻克的难关。它的下部是垂直光滑深达1000英尺的悬崖峭壁。百折不挠的华工腰系绳索,身悬半空,用锤子和钢钎先凿出一条险峻的小道,然后再费劲地逐步向里扩展,开出一条行驶车辆的通道。三年以后,当横跨大陆的火车小心谨慎地贴着峭壁慢速向前时,旅客们透过车窗朝下望去,眼前一片茫茫,都十分惊讶。’”

“1866年春天——铁路工程开始三年以后央太平洋铁路最后到达了高山区第一个主要的前哨地点,即分水岭。这是一个扶壁状的岩石,在它底层的周围,阿美利加河咆哮着穿过1000英尺深的峡谷奔流而去。这里没有迂回道路可循,唯一的通道就是越过一个由大石块和角石构成的半圆形横梁。人们用箩筐把华工吊下岩去,他们悬空凿石、钻眼,然后顺着绳索赶快攀登上来,炸药就在他们下面爆炸,炸后又继续下去凿石钻眼。这样,他们一寸一寸地在悬岩边沿开辟出一条岩石道,其宽度足以供人行走和手车通过,最后能够铺上八英尺宽的枕木。随着华工筑路队向前推进,工程列车紧紧跟随在后,车道极窄,火车的铁抓手和轴颈盖简直是悬空了。”“隧道的入口都被罕见的积雪掩埋了,华工的营帐也都埋在雪里。他们挖烟囱和通气坑,白天靠灯笼的光亮过活,大家冻得发抖,缩成一团,他们打通了从营房到隧道入口处的坑道。虽然所需的物料要用蒸汽起重机从40多英尺为冰雪覆盖的地面吊下去,而挖出的渣土要用同样的方法运走,这项工作还得继续进行。”

“1866年圣诞节,达切.弗拉特的《征信报》里有一篇报道说:‘一队华工昨晚被大雪掩埋了,在把他们挖出之前,五个人中已死去四个’筑路队的一部分劳动力越过落矶山的分水岭转移出来。把箱车、敞蓬车、机车、铁轨和枕木都装在雪橇里由马队和一长列华工拉着两根绳子越过顶峰,在雪地里艰苦地行进。填路的华工正在横越内华达州全线的一半路程的地段施工。在萨克拉门托和通往西斯科的铁路沿线堆积着大量筑路器材和设备。但是唐纳山峰仍巍然不动。……华工从隧道两头掘进,并在中央打出一个竖坑,然后向两个相反方向施工,他们就这样从四个工作面同时挖掘,一天24小时不停.轮流换班。打通这一隧道花了13个月,最后打通时,已经不是仲夏,而接近秋凉九月了。在铁轨还没有铺完时,冬天又来了。这第二个冬天的情况比头一年还糟。可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却没有失败。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华工筑路队天亮以前就开始干活,天黑以前,还就着艾木篝火发出的闪烁黄光继续工作。铁路工程按每天一英里这种无情的速度,月复一月地向前推进。到了1869年1月,中央太平洋铁路终于完全伸展到大盐湖盆地。很明显,华工这两年在山峰上进行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为萨克拉门托的小业主们,也就是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股东们赢得了时间。”

“我们都知道,为了建造中央太平洋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所面对的情况也更加恶劣于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所需要面对的。根据记录,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施工每隔100英里就要制服一座7000英尺的高山的阻隔,而联合太平洋铁路的施工则每隔500英里才碰上一座山势平缓的5000英尺高的山,到达黑山顶峰的50英里的距离内才升高2000英尺。这和中央公司遇见的20英里升高2000英尺相比,其坡度则不足为奇。所以《斯普林菲尔德共和报》编辑鲍尔斯指出,后者的铁路工程与前者‘对比之下,像是儿戏’。在塞拉岭开凿隧道的过程中,冬季经常发生雪崩,工地营蓬至少四次被雪崩冲落峡谷,死亡华工约有500至1000人之多。”

“由于中央太平洋公司在内华达山的地势和地质上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工程一进入山岳地带的希斯可车站后曾一度停顿。主要问题是必须在内华达山的岩石中,挖出一条长达1659英尺的隧道.而穿越内华达山的隧道共15个,全长共达6213英尺,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工作,工程雇用了大量华人苦力。1866年冬天到1867年初,由于降雪过多,造成以华人苦力为主的约1.3万名的工作队成员全被困在内华达上东侧斜面的杜拉基溪畔的帐篷中,而千辛万苦运到工地现场的粮食,常因雪崩而随帐篷一起被埋在雪地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866年12月,在内华达山西侧的工作的华工全部遭到雪难,担内华达山顶的隧道工程仍继续前进。”

“雪崩频繁发生,在工程中丧生的华工越来越多,华工在密不通风的积雪中挖洞早烟囱,再挖一个抽取空气的洞,靠着微弱照明的灯笼。在这种情况下,华工们还是在大雪中挖出了一条横向的隧道。”

“克劳克在后来提到:对着隧道中央,从上面投下一根气管,让两组工人人员顺着中央通气管而下,其中一组是从内华达山的矿山高薪聘来的英格兰掘岩专家,另一组是华人。这两组同时由隧道中央向东、西两侧挖掘,每周测量双方所挖的距离,结果总是华工的进度超前。……内华达山西侧的斜坡有一个危险的断崖,令人望而生畏,故而被称为陆上的‘合恩角’,那是1866年春所碰到的一个难题,当时工程将要进行到达奇.福特拉了,山顶全是难以开凿的花岗岩,而且谷底的断崖也深达1000英尺……通往山顶的坡度是那样的陡峭,以至于货车马车无法通行,所有的东西都得用手推车推着走。挑着扁担的华工一天须以人力搬运500桶黑色炸药,至于其他的东西,如粮食和水就更不用说了。……铁锤、凿子和绳子是当时唯一能够用来凿岩的工具。凿岩的时候首先在花岗岩的缝隙里插入铁桩,将绳子结在它的上面。其中一条绳子结在华工身上,另一条绳子用来悬吊装有黑色火药的竹笼,以便爆破岩石,这样就不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故。……克劳克兄弟中的老大乔治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在美国铁路史上克算是最艰巨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之所以能这么快取得成功,应该归功于华工们的默默奉献。”

“华工们的默默奉献”

“1877年2月27日,美国国会两院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提出报告书,报告书的前言说:‘加利福尼亚和太平洋沿岸的资源,曾经由于得到中国人民的廉价劳动力,而获致比没有这一因素更为迅速的发展。就物质繁荣而论,太平洋岸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受惠者,因为有了中国劳工而大获其利。’‘成千上万的华工来到了合众国。谁都不能说这个国家没有从他们的劳动中得到好处。在建设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铁路中,他们是主要的出力者。’‘如果没有他们,本来是没有人干的。’”

“没有华工,那本来就是没有人干的。……我们排斥华人,欺压华人,说他们抢去了我们的工作,可这些证明了什么?证明了华人所做的工作其实根本就是无数的白人连做都不愿意去做的工作,既然我们连做也不愿意去做,那他们又抢了我们什么?”

“我们都很明白,这其实不过就是一场政治上的欺骗,一场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包括几乎所有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方面的人物,从大人物到小人物,从高层到基层全体都包含在内的欺骗活动,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转嫁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转嫁到一群在美利坚合众国没有任何发言权的华工们的身上。”

“我不想对此说什么。我只想让你们知道,你们所信任的,通过投票所选举出来的那些人们,用你们给予他们的信任愚弄了你们,让你们……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们,把不满和仇恨加诸到了一群对美利坚合众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无辜群体头上。”

“我对此感到悲哀同时,我也要质问那些人,那群掌握着美国社会权利的人们:你们控制着这个国家,可你们却不愿意为这个国家所出现的问题负责,既然如此,你们还有什么资格继续享有人民赋予你们的权力?——科罗拉多州代理州长、丹佛市市长、华工俘虏迈尔斯.夏洛特于旧金山”

……

“这个还没有发表在什么报刊上吧?”

“他们说还没有,因为署名的人数还不够。”

“……”

“亲爱的,你有什么打算?”

“我不知道。”

旧金山,可以俯瞰海湾的“贵族之丘”上,一座豪华的宅邸内,一名大约五十岁上下的白人男子叹息着看向了窗外,那里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华人。

“爸爸,那些中国人为什么要让你签署这份文件?”一个十一二岁模样的小小少年走了过来,白白嫩嫩的脸上满是愤慨,“他们这样做是非法的,我要去控告他们。”

“是的,他们是非法的,宝贝,”看到自己的孩子,男子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伸手把少年揽到了怀里,让他站到桌前,“可是,纵然我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有违法律,可我们却必须承认,他们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有什么原因?这里是美国,我们是美国人,他们是外国人,他们这根本就是侵略”少年挥舞着拳头,义愤填赝。

“侵略?”男子露出了一脸的苦笑,“这或许可以称得上是侵略。可是,如果上升到这样的程度,这个问题就更不好解决了。而且,我们也会变得非常危险。”

“爸爸,你干嘛不调集人手把他们打走?”少年又转头看着自己的父亲问道。

“你爸爸已经这么做过了,可问题是,我们打败了,宝贝。”一直站在父子俩身边的母亲也苦笑起来,“而且,中国人的数目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有好几万人”

“好几万?那又怎么样,我记得爸爸说过,旧金山有十几万白人呢。”少年说道。

“有些事情并不能只算数目上的对比。”男子笑了笑,又把少年推到了他**那边,“好了,宝贝,你该去休息了。”

“可我根本就不累。”少年摇着头,似乎是有些落寞的意思:“好几天没上课了,我连家庭作业都没有。”

“我可以给你布置……”

“不要”

“呵呵……”

少年的表现让他的父母都忍不住轻笑起来,原本屋里沉重的气氛也减轻了不少。不过,最终,少年还是被送上了楼,男子和他的太太也依旧盯着摆在桌子上的那份稿件发愁不己。

“如果参予了署名,会得罪很多人。”良久,母亲说道。

“可如果不署名,我们都会有危险,尤其是小利兰,我可不想让他受到任何一点儿伤害。”父亲道。

“那你……”

“签吧反正,这上面说的其实也都没有错。”

父亲叹了口气,拿起笔在稿件的末尾署上了自己的职务和名字:前加州州长,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利兰.斯坦福(小利兰.斯坦福大学创始人)。

第124章 突围的办法第261章 为了不值钱的汽油第304章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第303章 阻击第10章 你出来第223章 跑了第370章 全权代表兼远东地区总司令第382章 万一第149章 以总统的名义请求第233章 剿灭之前先给武器第5章 分裂了?第115章 得让美国人愿意跟咱们和解第138章 动手,杀他个人仰马翻第199章 故技重演—战壕爆破第311章 女人的问题第198章 老李活得不易第133章 吃饱喝足好杀人第129章 除了咱们,谁还能救他们?第192章 我们要走了第283章 你想揍谁?第135章 你放心,我会杀光你们州长全家!第350章 再邀日军第140章 州长死了第2章 叔叔的梦想第344章 钱的威力第280章 温哥华租界第162章 一巴掌抽在白人脸上第23章 外面到处都是白人第259章 大不了跟法国人打一仗第365章 老李,造反吧!第145章 骑兵团团长第38章 害怕第260章 摩根与洛克菲勒第55章 盖蒙牧场第263章 总统要出气第84--85章 遛人第162章 一巴掌抽在白人脸上第332章 弱者,满天下都是敌人第320章 政变第118章 内讧第125章 没子弹了?第156章 愿意安息吗?第269 无辜的美利坚第91--92章 跟白人谈判第86章 官位兑换第51章 中国大使发来封电报第279章 对加拿大190万平方公里的恐吓第258章 英国驻西雅图总领事第109-110章 久经训练第16章 跑…跑了!第53章 你们自己挑起的战争第8章 市长的脸上有点儿青紫第220章 大反攻第315章 南满铁路第168章 送给唐人街500条枪第235章 三巨头的围剿!第296章 日本,山权权兵卫第223章 跑了第349章 让伊藤博文来唐州作官?-第155章 一个决定导致的“可怕”后果第240章 红色兵团加入美国第227章 目标华盛顿第126章 财富的震撼力量第285章 红色兵团的暗手第211章 我来当老大怎么样?第274章 想要脱离加拿大的政府第82--83章 法官需要工作第102章 2/2你在欺骗我们!第37章 我们去“打猎”第301章 哥伦比亚的心思第38章 害怕第382章 万一第68-69章 先打断两条腿怎么样第46章 信第292章 受训团的第一个任务第200章 战壕困敌第259章 大不了跟法国人打一仗第322章 接舰第91--92章 跟白人谈判第278章 该收拾麦克唐纳了第336章 杀手锏第376章 背后真意第370章 全权代表兼远东地区总司令第211章 我来当老大怎么样?第311章 女人的问题第87--88章 少校你得援救我们第174章 发电报把州里的头面人物都叫来第303章 阻击第50章 市长你好……动手!第224章 欧洲的目光第354章 为你而来第131章 第一道堑壕第321章 后果第359章 做皇帝的顾问?第179章 有一支传说中的军队第54章 更怨谁?第382章 万一第153章 截断太平洋铁路第281章 左宗棠的要求第198章 老李活得不易
第124章 突围的办法第261章 为了不值钱的汽油第304章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第303章 阻击第10章 你出来第223章 跑了第370章 全权代表兼远东地区总司令第382章 万一第149章 以总统的名义请求第233章 剿灭之前先给武器第5章 分裂了?第115章 得让美国人愿意跟咱们和解第138章 动手,杀他个人仰马翻第199章 故技重演—战壕爆破第311章 女人的问题第198章 老李活得不易第133章 吃饱喝足好杀人第129章 除了咱们,谁还能救他们?第192章 我们要走了第283章 你想揍谁?第135章 你放心,我会杀光你们州长全家!第350章 再邀日军第140章 州长死了第2章 叔叔的梦想第344章 钱的威力第280章 温哥华租界第162章 一巴掌抽在白人脸上第23章 外面到处都是白人第259章 大不了跟法国人打一仗第365章 老李,造反吧!第145章 骑兵团团长第38章 害怕第260章 摩根与洛克菲勒第55章 盖蒙牧场第263章 总统要出气第84--85章 遛人第162章 一巴掌抽在白人脸上第332章 弱者,满天下都是敌人第320章 政变第118章 内讧第125章 没子弹了?第156章 愿意安息吗?第269 无辜的美利坚第91--92章 跟白人谈判第86章 官位兑换第51章 中国大使发来封电报第279章 对加拿大190万平方公里的恐吓第258章 英国驻西雅图总领事第109-110章 久经训练第16章 跑…跑了!第53章 你们自己挑起的战争第8章 市长的脸上有点儿青紫第220章 大反攻第315章 南满铁路第168章 送给唐人街500条枪第235章 三巨头的围剿!第296章 日本,山权权兵卫第223章 跑了第349章 让伊藤博文来唐州作官?-第155章 一个决定导致的“可怕”后果第240章 红色兵团加入美国第227章 目标华盛顿第126章 财富的震撼力量第285章 红色兵团的暗手第211章 我来当老大怎么样?第274章 想要脱离加拿大的政府第82--83章 法官需要工作第102章 2/2你在欺骗我们!第37章 我们去“打猎”第301章 哥伦比亚的心思第38章 害怕第382章 万一第68-69章 先打断两条腿怎么样第46章 信第292章 受训团的第一个任务第200章 战壕困敌第259章 大不了跟法国人打一仗第322章 接舰第91--92章 跟白人谈判第278章 该收拾麦克唐纳了第336章 杀手锏第376章 背后真意第370章 全权代表兼远东地区总司令第211章 我来当老大怎么样?第311章 女人的问题第87--88章 少校你得援救我们第174章 发电报把州里的头面人物都叫来第303章 阻击第50章 市长你好……动手!第224章 欧洲的目光第354章 为你而来第131章 第一道堑壕第321章 后果第359章 做皇帝的顾问?第179章 有一支传说中的军队第54章 更怨谁?第382章 万一第153章 截断太平洋铁路第281章 左宗棠的要求第198章 老李活得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