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最长的一天(十)

关于文逵的设想,唐龙提出几个问题,一,如果曰军包围独力团,趁夜连夜发动攻击怎么办?毕竟以往曰军不喜欢夜战,是因为曰军占据装备优势,如今装备优势在独力团这边。二,如何能在最短时间里消灭江边的曰军?否则反应过来的曰军肯定不会让独力团轻轻松松的渡江。三,渡江工具如何解决?就是不算其他友军,独力团也有近三千人马,需要的船只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此,文逵回答说,如果曰军包围独力团后连夜发动攻击,那么独力团争取在利用防守大量杀伤曰军后就强行突围,同样可以得到夜幕掩护。至于如何能在最短时间里消灭江边的曰军,文逵表示独力团拥有一种大口径火炮,就是射程短了一点,不过在数量方面足够,也不需要太多人操作。至于渡江工具,独力团还拥有足够的橡皮艇,不需要为这个问题发愁。听了文逵的话,唐龙深深地看了文逵一眼,表示自己没什么问题了。只需要大家配合,做出一种力不能支的假象,就可以控制时间让曰军按时包围独力团。

随后大家基本没什么意见发表,毕竟这些人原先都是普通的低级军官甚至士兵,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打打杀杀还勉强胜任,指望他们有什么好点子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会议结束后文逵带领唐龙来到放辎重的地方,下关附近有一个一百多顶帐篷组成的区域,四周都是铁丝网,平时独力团领东西都是从这里拿,但大家谁也不清楚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有多少东西。

负责管理的辎重连连长带他们来到一个写着“特二”的帐篷,里面放的好像是一个个汽油桶,或许有人会猜到它们的身份,这是“没良心炮”吧?其实它们是“李文斯抛射炮”。

据记载在1947年秋季,解放军兵工厂开始生产“没良心炮”并批量供应前线。“没良心炮”又名飞雷筒,使用时为了吸收后坐力,需要将汽油桶埋入土中,将弹道大体上指向敌人阵地,在桶底装上黑火药或者低威力炸药为抛射药,抛射出去的炸药包威力和重型榴弹炮相差无几。这是一种低成本高威力的武器,对于缺少火炮的解放军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其实这并非是我国100%的原创发明,创始人可能是英国的一位上尉。

那是在一战的索姆河战役期间,英军遇到了德军挖的很牢固的战壕,使用手榴弹毫无作用,于是一位名叫李文斯的英军上尉就将两个油桶里装上易燃油料抛射到德军战壕,结果巨大的火焰让德军放弃了阵地。尝到了甜头的李文斯决定设计一款可以抛射的燃烧武器来代替货盘喷射器,于是“李文斯抛射炮”就诞生了。

李文斯抛射炮因其发明者而得名,从1916年开始到30年代中期,它一直是各国列强最主要的化学战武器之一。最初这种武器由粗大的通气管或大型油桶改造、焊接而成,弹丸则是装满易燃油料的3加仑油桶。使用时,抛射炮可以将弹丸投射出180多米,落地爆炸后内装油料可以被撒布在相当大的一块面积上引燃,综合效果超过了当时的喷火器。后来“李文斯抛射炮”是由3英尺长、口径203毫米的滑膛钢管制成的,底部封死。为了防止后坐力大导致炮身钻入地下,炮管的底部还装有圆形底座。使用时计算好目标位置,将炮身2/3以合适的角度埋入地下,并按照顺序装入抛射物,最后发射即可。李文斯抛射炮不仅使用燃、烧弹,还可以使用毒气弹、高爆弹等。从某种角度来说,李文斯抛射炮也可以算是简易版的大口径迫击炮。

在索姆河战役期间,李文斯抛射炮虽然射程很短,但照样消灭了德军的机枪火力。随后该抛射炮进行了多次改造,最终还使用了电控发射,射程也达到了1300米。低成本高威力的李文斯抛射炮迅速得到了各国的仿制,在英军里服役时间从一战到了二战初期。由于一战时期有大量的中国劳工赴欧,也许是见识过这类武器的概念和作用,所以沿用到了解放战场。

其实无论是李文斯抛射炮还是中国的“没良心炮”虽然都有精度差、射程短的毛病,但对敌人威慑的作用是远远大于它本身的威力的,就是在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旧在使用改进版的李文斯抛射炮,毕竟成本低嘛。

随后几人来到另外一个写着“甲三”的帐篷,里面放的是一艘艘橡皮艇,没充气的橡皮艇体积不大,帐篷里面堆的满满当当,辎重连连长告诉两人,完好无损的橡皮艇还有两百二十多条。

出了帐篷,文逵告诉唐龙,自己当初购买(兑换)了一共五百条橡皮艇,所以渡江工具基本足够使用(其实文逵随时可以兑换,只是找理由给唐龙)。看见了文逵准备的东西唐龙终于放下心来,只要有东西就好,他才不打算关心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有时候,做人要难得糊涂嘛。

既然有了新的打算,独力团开始渐渐收缩防线,这个收缩防线自然是有一定技巧的,既不能太早收缩太近,让曰军的火力可以威胁渡江的人群,也不能太快或者太慢,更不能有规律让曰军发现独力团是故意收缩,否则对后面的行动产生影响。

独力团的行动很快让步兵第38联队联队长助川静三大佐发现了,他兴冲冲的向步兵第30旅团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报告说“将军阁下,支那军终于支持不住了,开始收缩防线,刚刚过去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占领了三条支那军防线,前进了大约一千米”佐佐木到一高兴的说道“吆西,加快速度,天黑前一定要把支那军包围起来,防止支那军趁夜色掩护偷渡长江”

助川静三大佐忍不住叫苦道“旅团长阁下,支那军的抵抗依旧非常强烈,我的部队已经伤亡有五、六百人了。。。”佐佐木到一少将明白他的想法,他既想要求支援又不想把功劳让给别人。考虑了一下他说道“这样吧,我再从步兵第33联队抽调一个大队归你指挥,不过天黑前你一定要把支那军包围起来,明白了吗?”助川静三大佐大声回答道“嗨!天黑前我一定把支那军包围起来,否则任凭旅团长阁下处置。”

第40章 残兵第28章 炮击第20章决策第56章 炮火覆盖第3章 教堂第41章 赠枪第22章 离开第20章决策第25章 送礼第80章 最长的一天(十)第36章 击落第81章 最长的一天(十一)第27章 移动第55章 抢救第39章 致命威胁第42章  受气第71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49章 撤退第5章 招兵第53章 唐龙第58章 炮台弟31章 救人第51章 混乱第17章 人选第65章 空袭第5章 招兵第36章 击落第37章 轰炸第43章 升级第77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39章 致命威胁第14章 决定第39章 致命威胁第19章 计划第53章 唐龙第36章 击落第86章 最长的一天(十六)第6章 争论第44章 激战第2章 重生第33章 糊涂第50章 突围第49章 撤退第69章 军使第79章 最长的一天(九)第50章 突围第64章 调查第87章 最长的一天(十七)第15章 选择第19章 计划第7章 失望第84章 最长的一天(十四)第47章 突破第90章 最长的一天(二十)第84章 最长的一天(十四)第77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33章 糊涂第71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86章 最长的一天(十六)第20章决策第83章 最长的一天(十三)第70章 斥责第68章 死间第69章 军使第34章 坦克第55章 抢救第68章 死间第29章 偶遇第16章 自荐第15章 选择第52章 准备渡江第72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32章 雨花台第17章 人选第64章 调查第70章 斥责第47章 突破第29章 偶遇第22章 离开第39章 致命威胁第27章 移动第76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36章 击落第19章 计划第6章 争论第15章 选择第35章 防空第23章 打响第25章 送礼第39章 致命威胁第81章 最长的一天(十一)第70章 斥责第87章 最长的一天(十七)第23章 打响第70章 斥责第61章 后撤第69章 军使第70章 斥责
第40章 残兵第28章 炮击第20章决策第56章 炮火覆盖第3章 教堂第41章 赠枪第22章 离开第20章决策第25章 送礼第80章 最长的一天(十)第36章 击落第81章 最长的一天(十一)第27章 移动第55章 抢救第39章 致命威胁第42章  受气第71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49章 撤退第5章 招兵第53章 唐龙第58章 炮台弟31章 救人第51章 混乱第17章 人选第65章 空袭第5章 招兵第36章 击落第37章 轰炸第43章 升级第77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39章 致命威胁第14章 决定第39章 致命威胁第19章 计划第53章 唐龙第36章 击落第86章 最长的一天(十六)第6章 争论第44章 激战第2章 重生第33章 糊涂第50章 突围第49章 撤退第69章 军使第79章 最长的一天(九)第50章 突围第64章 调查第87章 最长的一天(十七)第15章 选择第19章 计划第7章 失望第84章 最长的一天(十四)第47章 突破第90章 最长的一天(二十)第84章 最长的一天(十四)第77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33章 糊涂第71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86章 最长的一天(十六)第20章决策第83章 最长的一天(十三)第70章 斥责第68章 死间第69章 军使第34章 坦克第55章 抢救第68章 死间第29章 偶遇第16章 自荐第15章 选择第52章 准备渡江第72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32章 雨花台第17章 人选第64章 调查第70章 斥责第47章 突破第29章 偶遇第22章 离开第39章 致命威胁第27章 移动第76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36章 击落第19章 计划第6章 争论第15章 选择第35章 防空第23章 打响第25章 送礼第39章 致命威胁第81章 最长的一天(十一)第70章 斥责第87章 最长的一天(十七)第23章 打响第70章 斥责第61章 后撤第69章 军使第70章 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