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撬动时局(三)

李自成攻破凤翔府城的消息一传到京师,京师犹如炸了锅一般。

包括朱由检和杨嗣昌在内,绝大多数朝臣都已经快要忘了李自成这个名字,他们万万想不到,李自成在沉寂了将近一年时间后,居然东山再起,而且这次来势凶猛,首战就攻破了府城!

朱由检非常懊恼,毕竟,当初鞑子入侵时,杨嗣昌、高起潜一再反对将洪承畴和孙传庭调至京师。后来,朱由检任命孙传庭为宣大总督时,孙传庭也以贼寇未灭为由,强烈要求回到陕西,不愿意赴宣大就任。

孙传庭执拗,丝毫不肯让步,朱由检一度大怒,差点将孙传庭下了诏狱。幸好杨嗣昌两方面做工作,发挥润滑油的本色,好歹说服孙传庭退让一步,至宣大就任。

孙传庭的屁股还未在宣大坐热,哪想到,他的话就得到了应验,朱由检除了懊恼,面子上也颇有点挂不住。

杨嗣昌得知李自成东山再起后,也是跌足长叹:“天不佑大明!”

原本,按照杨嗣昌的计划,去年秋税至京师后,就着力赈济河南、陕西两地,彻底铲除贼寇活动的土壤,力促两省安定。但多灾多难的大明显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皇太极犹如计算好了一般,派遣重兵入侵,秋税自然消耗一空,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赈济河南、陕西?

事实上,自孙传庭和洪承畴离开陕西之后,陕西的民变立即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只是由于贺人龙和刘国能的围剿,未酿成大的规模。

这半年来,杨嗣昌犹如坐在火山上一般,时刻担心着陕西这座活火山会突然爆发,在大明朝廷本已血淋淋的伤口上再撒盐。

“再忍耐个两个月,就是李自成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足为虑!”

杨嗣昌长吁短叹,心里在滴血。

可是,现在陕西遍地是饥民,李自成在乱民中的威望又高,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再想收回去,太难了!

该如何应对?杨嗣昌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绝妙的办法,只好将李绍翼叫来商议。

李绍翼早已知晓李自成之事,刚一见?一见到杨嗣昌,就马上叫嚷道:“杨阁老,陕西是个死结,没钱没粮,陕西就要乱,陕西真要乱了,朝廷就更没钱没粮!李自成从秦岭中冲了出来,我看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陕西恐怕难救了!”

杨嗣昌见李绍翼直接宣判了陕西的死刑,心里特不舒服。但转念一想,陕西现在确实如此,没钱、没粮、没兵的,拿什么去剿灭李自成?

不过,杨嗣昌身为首辅,即便真认为陕西不可救,也不能说出来,更何况,他并不认为陕西的局势坏到了这步田地:“若能重新将李自成驱赶至秦岭,或者一战成擒,陕西之乱自然消弭于无形!”

李绍翼苦笑道:“杨阁老,兵在何处?钱粮在何处?按说,朝廷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孙督师调回陕西,孙督师最善于无中生有、空手套白狼,只是……”

说到这里,李绍翼停住了话头,没有继续说下去。当初,孙传庭拿着朝廷给的六万两白银,只身前往陕西就任巡抚,不到半年,居然拉出了万余可战之兵,而且战斗力还非常强,一时传为佳话。

杨嗣昌当然明白李绍翼的意思:朝廷已经不可能将孙传庭重新调回陕西了。朱由检与孙传庭因陕西一事闹得鸡飞狗跳,若真提议将孙传庭调回陕西,置皇上的脸面于何处?

他头疼地抚摸着自己的额头,道:“说来说去,还是钱粮的问题。再给我两个月时间啊……”

杨嗣昌在那里哀叹,李绍翼也不接口,沉默半晌,突然说道:“现在是骑虎难下,想绥靖陕西,找不到办法;坐等两月之后,一则担心李自成势大不可制;二则,若杨阁老真对李自成攻破凤翔府无动于衷,恐怕皇上和那帮家伙的压力也难以承受……”

李绍翼咬了咬牙,面目狰狞地说道:“不如说服皇上,派遣熊文灿至陕西剿匪!”

杨嗣昌吓了一跳,本能地拒绝道:“绝不可行!这分明是把陕西送给林纯鸿!”

李绍翼对杨嗣昌的反应早有所料,一点也不失望,只是冷静地说道:“杨阁老,先听学生把话说完,再看看是否可行。熊文灿与林纯鸿合作倒是轻车熟路,这点在河南时就已经表露无遗。幸亏孙督师当机立断,将张献忠彻底剿灭,斩断了林纯鸿挟制熊文灿的手。如果学生所料不差,熊文灿至陕西后,手中无兵、无钱、无粮,必然向林纯鸿求救。”

这些话,杨嗣昌自然赞同,频频点头。

李绍翼接着说道:“按照林纯鸿的性格,肉不在嘴边,都要拼命捞食,现在肉已经摆在了他的嘴边,自然会竭尽全力出兵!陕西的根本问题实质不是贼寇,而是天灾,荆州军就是再善战,将陕西境内的贼寇剿得一个不剩,那又有何用?还不是要拿出大量的钱粮进行赈济,方才能最终将陕西吞入口中。”

杨嗣昌道:“林纯鸿从来不做无把握之事,若他真的出兵陕西,证明他拿得出钱粮!”

李绍翼摇了摇头,道:“学生认为,他很可能真的拿不出来!”

杨嗣昌愕然,问道:“这是何故?”

李绍翼道:“荆州的财政,近期本就很紧张,就算林纯鸿长袖善舞,筹集了打仗和赈济的钱粮,可要是东南方向、辽东鞑子出了变故,他怎么办?”

杨嗣昌眼睛突然瞪得大大的,脸上现出一片潮红。

李绍翼接着说道:“林纯鸿的摊子铺得可不是一般的大!东面,与江南豪族斗得难分难解,虽一时占了上风,最后结果如何,殊难意料。而且,杨阁老早已得知,郑芝龙最近恐怕也有大动作,这个动作,必然瞄准林纯鸿无疑!”

“至于北面,黄渤和盛坤山在朔州肆意拉拢蒙古人,皇太极要是能忍得住,那还真是奇怪了!荆州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所以,学生认为,派熊文灿至陕西,能够极大地牵扯林纯鸿的精力,这与阁老的战略暗合,还请阁老深思!”

杨嗣昌眉头皱得紧紧的,也不说话。

李绍翼以为杨嗣昌还未下决断,慨然道:“杨阁老,有得必有失,陕西目前于朝廷来说,就是一烫手山芋,还不如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到林纯鸿手中。失一需要用无数钱粮去填补的陕西,为大明朝廷整理财政争取时间,何乐而不为?”

杨嗣昌叹息道:“你说得有理,只是,皇上和朝议那关,如何过?”

李绍翼道:“江南之朝臣,若真有眼光,必然看出杨阁老背后的深意。现在江南东林党和复社被林纯鸿压得喘不过气来,急需转移林纯鸿的视线,有这么好的机会消耗林纯鸿的实力,相信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至于皇上那里,主要是面子上挂不住,不过,熊文灿说到底还是朝廷之臣,又没有公开声言放弃陕西,相信皇上会答应的。皇上对阁老信任有加,还请阁老劝劝皇上……”

wωω● TTKΛN● c o

杨嗣昌苦笑道:“也只能如此了……能把今年给熬过去,明年回旋的空间会大得多……”

且说杨嗣昌和李绍翼细细筹划一番,决定由杨嗣昌首先与皇上通个气,伺机说服皇上,然后再公开至朝堂上。

杨嗣昌刚准备进宫,结果接连收到了两份奏章,一份乃杨一仁所上,一份乃工部侍郎薛仁礼所上。两份奏章皆出奇地一致,认为陕西贼乱愈演愈烈,宜立即派熊文灿至陕西坐镇,剿灭贼乱。

杨一仁,自然代表着林纯鸿的态度。至于薛仁礼,本就是东林一脉,老家更是在江南吴江。

杨嗣昌万万想不到荆州和江南的意见居然出奇地一致,一时心里居然没了底!

薛仁礼提议由熊文灿至陕西,这点不奇怪。最让人吃惊的,居然是林纯鸿也支持熊文灿至陕西,难道林纯鸿真的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试图在陕西大展拳脚?

杨嗣昌又把大明的局势前前后后思索一番,终觉得林纯鸿有过度使用力量之嫌,遂坚定信心,入宫觐见朱由检。

熊文灿万万想不到,他在朝堂上低调、明哲保身,这次居然被不由自主地推向了漩涡的中心。

熊文灿高居庙堂之后,日子过得并不舒心。朝堂上,无论是皇上,还是朝臣,都认为他是林纯鸿的人,无论他说什么,都没有人听,反而还时时处处防着他有什么诡计。不得已,他只好三缄其口,不肯多说一句话。

至于林纯鸿那边,有什么事情,多是吩咐杨一仁与包哲东去完成,就像遗忘了他一般。

他就像鸟兽大战中的蝙蝠一般,谁都懒得理会他。

这对心高气傲的熊文灿来说,完全无法忍受。

这次他终于等到了机会,欣喜之下,冷笑出声:“陕西就陕西,总好过在朝堂上受气。能成为荆州的一方总督,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101章 总兵邓玘第522章 困兽第205章 应对之策(二)第155章 告身失窃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594章 江南的诉求第637章 源头活水第447章 炮灰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50章 初识白杆第508章 压力(一)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206章 侯恂下狱第227章 安南郑梉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299章 庄园备战第7章 玉汝于成第162章 辕门立柱第596章 妥协与坚持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160章 急转直下第168章 牛刀小试第218章 勇悍与气节第471章 掳掠第179章 纳妾风波(四)第29章 惠王分羹第1章 垂髫小儿第88章 纷争又起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425章 顾虑第536章 雷霆决战(一)第657章 灭国之战(二)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516章 隐忍(四)第166章 围三缺一第468章 互动第71章 兵甲初备第497章 围而不攻第641章 两家商号(四)第589章 西北剧变(四)第482章 借债风波(四)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64章 东林党人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373章 打算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350章 风云变幻第343章 少一个吹枕边风的第80章 初战告捷第95章 攻打官庄第649章 东南变局(二)第608章 左右开弓第518章 江陵侯第142章 林郑合流第696章 复辽大计第209章 喘息之机第293章 异地结果第491章 收编第443章 封锁广东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俩第204章 应对之策(一)第312章 龙虎军的异动第565章 圈地第407章 惊闻第400章 交锋第457章 盛京第416章 冲动第218章 勇悍与气节第426章 入彀第220章 海鱼保鲜第414章 算计第58章 大厦将倾第619章 粮草困局第396章 最后一战第375章 求名不求实第638章 两家商号(一)第145章 京营惨败第548章 山雨欲来第584章 行知学刊第471章 掳掠第505章 殉国第580章 撬动时局(六)第257章 步骑对决第679章 孟买七岛第239章 兵连祸结第231章 俘获快艇第530章 乱战第38章 惠王出手第342章 海派进荆第365章 搅动时局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618章 嚣张探矿第133章 瞬息万变第307章 峰回路转第85章 嫌隙渐生第257章 步骑对决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47章 诈降之计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
第101章 总兵邓玘第522章 困兽第205章 应对之策(二)第155章 告身失窃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594章 江南的诉求第637章 源头活水第447章 炮灰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50章 初识白杆第508章 压力(一)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206章 侯恂下狱第227章 安南郑梉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299章 庄园备战第7章 玉汝于成第162章 辕门立柱第596章 妥协与坚持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160章 急转直下第168章 牛刀小试第218章 勇悍与气节第471章 掳掠第179章 纳妾风波(四)第29章 惠王分羹第1章 垂髫小儿第88章 纷争又起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425章 顾虑第536章 雷霆决战(一)第657章 灭国之战(二)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516章 隐忍(四)第166章 围三缺一第468章 互动第71章 兵甲初备第497章 围而不攻第641章 两家商号(四)第589章 西北剧变(四)第482章 借债风波(四)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64章 东林党人第105章 思南归顺(一)第373章 打算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350章 风云变幻第343章 少一个吹枕边风的第80章 初战告捷第95章 攻打官庄第649章 东南变局(二)第608章 左右开弓第518章 江陵侯第142章 林郑合流第696章 复辽大计第209章 喘息之机第293章 异地结果第491章 收编第443章 封锁广东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俩第204章 应对之策(一)第312章 龙虎军的异动第565章 圈地第407章 惊闻第400章 交锋第457章 盛京第416章 冲动第218章 勇悍与气节第426章 入彀第220章 海鱼保鲜第414章 算计第58章 大厦将倾第619章 粮草困局第396章 最后一战第375章 求名不求实第638章 两家商号(一)第145章 京营惨败第548章 山雨欲来第584章 行知学刊第471章 掳掠第505章 殉国第580章 撬动时局(六)第257章 步骑对决第679章 孟买七岛第239章 兵连祸结第231章 俘获快艇第530章 乱战第38章 惠王出手第342章 海派进荆第365章 搅动时局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618章 嚣张探矿第133章 瞬息万变第307章 峰回路转第85章 嫌隙渐生第257章 步骑对决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47章 诈降之计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