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疑虑重重

随着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陆续恢复战斗力,帕特里奇也在考虑南下进军问题。

摆在帕特里奇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横在美日联军进军线路上的医巫闾山。在中国的众多山脉中,医巫闾山并不出名,也算不上雄伟,最高峰望海山的海拔高度只有八百多米,南北长度也不过一百多公里,但是北接阜新、南抵锦州,在一望无垠的辽东平原上,显得异常的突兀。

这条山脉,也是辽东平原的西界。

也就是说,不管美日联军北上攻打阜新、还是南下进占锦州,都得绕过医巫闾山,进入松岭之后,部队才能展开。

从现实影响来看,医巫闾山无异于将美日联军分成了南北两路。

暂且不说分兵行动的潜在威胁,仅仅将部队集中在一条线路上,不但无法充分发挥美日联军的兵力优势,还会形成孤军深入的态势。

如果只单路进攻,帕特里奇就不用等到七月初才考虑进攻行动。

既然要南北两路同时进军,就得考虑协同作战的问题。

彰武会战之后,帕特里奇花了很大的力气调整美日联军在辽东平原上的作战部署,重点扫荡了锦州市的黑山县与北镇县,主要打击对象就是敌后游击队。在此期间,帕特里奇也多次派遣美日联军进入医巫闾山,只是收效甚微。

除了地势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不便。

该地区的两条交通要道,一零二国道在医巫闾山的东面,阜锦高速则在西面,穿过医巫闾山的只有两条省道。虽然靠前部署的美军炮兵能够为进山扫荡的部队提供炮火支援,但是也会遭到部署在山区里的中国炮兵反击。

更重要的是,在炮战中,中国炮兵的优势非常明显。

不仅仅是中国炮兵拥有射程更远的火炮,还与地形有关。中国炮兵大多将火炮隐藏在山脉的西侧,在隘口设置炮兵阵地,打完了撤到设在反斜面的隐蔽点,使得美军的炮击没有任何效果。部署在平原上的美军炮兵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只能机动规避,不但安全得不到保障,作战效率也受到影响。

作战时,美军不得不用航空兵掩护炮兵。

结果就是,低飞的战斗机成了埋伏在山区里的野战防空系统的猎杀对象。

使用防区外弹药的话,轰炸效果又低得让人无法接受。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首先考虑的就是要不要占领医巫闾山。

虽然美日联军可以依托一零二国道与二零五省道,沿三零四省道与三零七省道进入医巫闾山,但是山区内只有几条没有贯通,而且通行能力非常差的县道,横贯南北的主要道路都在大凌河西岸。

如此一来,攻占医巫闾山就得占领大凌河西岸的主要道路。

问题是,如果占领了大凌河西岸的主要道路,等于包围了医巫闾山,剩下的任务就不是攻占,而是扫荡了。

更重要的是,为了攻占这些位于医巫闾山西面的公路,首先就得占领医巫闾山。

显然,这是一个死循环。

如果美日联军想在占领阜新与锦州之前打下医巫闾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强攻。

医巫闾山的面积并不大,算上西面的大凌河,也就两千多平方公里,可是要想攻占这一地区,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仅从占领角度来看,因为医巫闾山连接了阜新与锦州,美日联军至少需要动用三个师的兵力,还得出动一个主力师扫荡盘踞在山区里的中国军队。

美军不是没有山地部队,第十山地师就是最佳选择。

只是,现在这支部队正在福建与陈必时指挥的中国军队作战,打得还很艰难,根本无法派往东北战场。

用普通部队打山地战不是不可能,而是代价太大了。

在医巫闾山作战,主要面对的就是分散活动的中国军队。别说在山区里与正规军打游击战,就算在平原上与敌后游击队战斗,美日联军都吃了不少苦头,而游击队本身就更加擅长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作战。

根据在长白山的作战经验,美日联军要想攻占医巫闾山,至少得准备牺牲上万人。

更重要的是,这会分散美日联军的作战力量。

不管是在阜新、还是在锦州,中国军队的防御部署都很强大,攻打这两处地点的难度都非常大,如果再在医巫闾山分散兵力,主要方向上的进攻行动就会受到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绕过医巫闾山,把战线推到大凌河西岸之后,再用围困加扫荡的方式,对付残留在山区里的中国军队。

帕特里奇,只要美日联军能够打到大凌河西岸,罗耀武就会把部署在医巫闾山的主力部队撤走,最多留下敌后游击队。

原因也很简单,罗耀武手里的主力部队本来就不多,守卫防线尚且吃力,也就没有可能拿来打游击战。

事实已经证明,用正规军打游击战并不划算,不然罗耀武不会组织那么多敌后游击队。

这下,问题回到了正面战场上,既进军阜新与锦州。

虽然在作战策划阶段,就连众多美军参谋都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攻打一处地点,而不是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发起大规模进攻,但是帕特里奇始终认为,如果只打一处地方,很难撕开中国军队的防线。

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不存在谁对谁的问题。

从美日联军的作战能力上看,就算日本大力增兵,使日军规模迅速恢复到七十万,美军也及时完成休整与补充,各战斗部队均恢复了战斗力,但是日军新增部队的战斗力肯定远不如之前,美日联军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降低。

彰武会战,中国军队体现出了强大在战役决战能力。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罗耀武回归产生的结果,而且彰武会战之后,中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也严重降低,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凭借庞大的人力资源,加上花数个月构筑的战略防线,中国军队仍然具有较强的实力。

在此情况下,分兵两路必然降低美日联军的突击能力。

从战略进攻上讲,美日联军集中兵力攻打锦州,不在阜新耗费太多力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问题是,不打阜新,美日联军能够集中兵力攻打锦州吗?

暂且不说医巫闾山西面的公路线对中国军队战场机动提供的便利条件,让中国军队能在阜新与锦州之间随意调配兵力,从而使美军强攻锦州变得更加艰难。从战略局面上看,因为阜新在北面,正对着美日联军进攻锦州必须经过的一零二国道,如果不能打下阜新,美日联军的后方就不安全。

也就是说,在美日联军攻打锦州的时候,中国军队很有可能从阜新杀出。

这一点,连那些坚持单线进攻的美军参谋都不能否认。

彰武会战,美日联军惨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军在康平被围,美军没能及时回援,最终导致日军十三个师团全军覆没。

如果单独攻打锦州,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单独攻打阜新呢?

帕特里奇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这种战术,主要是阜新是内陆城市,就算有较为发达的道路交通,也因为处在山区边缘,不管是南下与西进都会受到大山阻挡,对下一步进军行动非常不利。

再说了,单独打下阜新后,还是得南下攻打锦州。

在帕特里奇的坚持下,美日联军最终做出了南北两路同时进军的决定。

问题是,重点在哪?

如果完全按照帕特里奇的观点,美日联军将从盘锦出发,沿京哈高速、三零八省道、以及三零五与一零二国道攻打锦州,背面从彰武与黑山攻打阜新只是佯攻,不会投入多少主力部队。

也就在帕特里奇准备按这一计划部署军队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全面调动让他犹豫了。

罗耀武没有把主力留在锦州,而是全部派往阜新!

这家伙到底想干嘛?

如果不是罗耀武,帕特里奇还不会担心,可是打了这么多仗,他非常清楚,罗耀武的每一个举动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

诱敌深入?

果真如此的话,罗耀武就太被动了,与他的一贯作战方式完全不一样。

帕特里奇只能,罗耀武也死守锦州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把主力集中在北面,准备在美日联军强攻锦州的时候,从阜新出发,攻击美日联军的侧翼。如果能在黑山与彰武取得突破,中国军队就有可能切断美日联军的后勤补给通道。

因为美军船只还无法安全进入辽东湾,也就无法将物资送往港口,所以只要后勤保障线受到威胁,美日联军不但难以打下锦州,能否从中国军队的包围圈里逃出来都是问题。

很明显,罗耀武想打大规模会战,以锦州为依托,重点打击美日联军的有生力量。

别说再丢掉十多个日军师团,就算再损失几万人,只要没能打下锦州,美日联军南下进军战略就会受到影响,至少日军不会继续支持帕特里奇的作战行动。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考虑调整作战部署。

锦州一定得打,而且还得打下来,只是北面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因此有必要在攻打锦州之前,在阜新方向上与中国军队好好打上一场,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为攻占锦州创造有利局面!

第89章 战略胜利第73章 进军大连第180章 坦克大战第174章 积极进攻第33章 阴差阳错第154章 冤家碰头第98章 破釜沉舟第67章 志在必得第42章 意外结果第53章 大战将即第51章 重于泰山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11章 官复原职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29章 再遇少校第175章 中线失守第144章 现实难题第8章 蓄势待发第141章 拼死突围第6章 重大发现第28章 一气呵成第40章 以退为进第186章 几近绝望第5章 两种声音第165章 用兵难题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65章 穷凶极恶第189章 反击方法第26章 大势所趋第147章 战火重燃第49章 大兵压境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193章 北上准备第107章 转移重点第37章 南守北攻第74章 稳操胜券第15章 以退为进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47章 城市游击第33章 野外决战第76章 如狼似虎第72章 心理较量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20章 大举推进第41章 大敌将至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7章 自投罗网第28章 军事管制第39章 迂回得逞第72章 心理较量第22章 绝对射杀第54章 空降一师第83章 量力而为第24章 大难不死第119章 照打不误第20章 火力打击第112章 最优选择第69章 生死之外第177章 唐山反击第87章 面授机宜第139章 举世震惊第34章 寻求突破第76章 峰回路转第62章 围攻丹东第97章 前后反差第42章 时不待人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16章 主动退却第56章 城市鏖战第51章 回国述职第7章 漏网之鱼第84章 托人带信第40章 以退为进第118章 款待贵宾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32章 严防死守第39章 迂回得逞第90章 兵力紧缺第133章 全面开花第22章 骑虎难下第56章 开辟战线第197章 瞒天过海第46章 举步维艰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40章 战场降温第84章 托人带信第141章 拼死突围第23章 发动群众第48章 国境防线第138章 拖延时间第84章 托人带信第19章 先南后北第144章 现实难题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116章 前沿挑衅第1章 战略契机第18章 围点打援第154章 冤家碰头
第89章 战略胜利第73章 进军大连第180章 坦克大战第174章 积极进攻第33章 阴差阳错第154章 冤家碰头第98章 破釜沉舟第67章 志在必得第42章 意外结果第53章 大战将即第51章 重于泰山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11章 官复原职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29章 再遇少校第175章 中线失守第144章 现实难题第8章 蓄势待发第141章 拼死突围第6章 重大发现第28章 一气呵成第40章 以退为进第186章 几近绝望第5章 两种声音第165章 用兵难题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65章 穷凶极恶第189章 反击方法第26章 大势所趋第147章 战火重燃第49章 大兵压境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193章 北上准备第107章 转移重点第37章 南守北攻第74章 稳操胜券第15章 以退为进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47章 城市游击第33章 野外决战第76章 如狼似虎第72章 心理较量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20章 大举推进第41章 大敌将至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7章 自投罗网第28章 军事管制第39章 迂回得逞第72章 心理较量第22章 绝对射杀第54章 空降一师第83章 量力而为第24章 大难不死第119章 照打不误第20章 火力打击第112章 最优选择第69章 生死之外第177章 唐山反击第87章 面授机宜第139章 举世震惊第34章 寻求突破第76章 峰回路转第62章 围攻丹东第97章 前后反差第42章 时不待人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16章 主动退却第56章 城市鏖战第51章 回国述职第7章 漏网之鱼第84章 托人带信第40章 以退为进第118章 款待贵宾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32章 严防死守第39章 迂回得逞第90章 兵力紧缺第133章 全面开花第22章 骑虎难下第56章 开辟战线第197章 瞒天过海第46章 举步维艰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40章 战场降温第84章 托人带信第141章 拼死突围第23章 发动群众第48章 国境防线第138章 拖延时间第84章 托人带信第19章 先南后北第144章 现实难题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116章 前沿挑衅第1章 战略契机第18章 围点打援第154章 冤家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