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坚城

一只白玉碗晶莹剔透,里面却只有一碗荞麦饭。

杨玉环见了,当即扁了嘴,道:“我不吃这个,口味艰涩难吞,吃了胸疼。”

放在以往,她吃的主食一直都是“清风饭”,即用水晶米、龙晴粉、龙脑末、牛酪浆调制好,口感糯、口道佳,自然是吃不惯这些,何况天天都是一样的荞麦,连些花样也没。

“贵妃见谅,膳房实在是没有别的。”张云容十分为难,“连圣人也只吃这个呢。”

“长安城真就没粮了吗?我不信。”

“说是,请圣人与贵妃为天下表率,想必粮食也是真捉襟见肘了。”张云容眼珠一转,劝道:“贵妃没见,连虢国夫人也瘦出细腰了。”

“休拿三姐与我比,她那是甘之如饴,支持她的情郎。”杨玉环拿着筷子搅动着碗里的荞麦,终究是不情不愿地吃起来,“我凭什么啊?”

“凭贵妃是后宫之主,共克时艰,守的是圣人的天下嘛。”

听到这句话,杨玉环沉默了,嚼着荞麦不作声了。

可她嘴上虽然没反驳,内心里显然并不认同这个理由,反而更加郁郁寡欢。

用过饭,依旧还能感受到饥饿,她看着铜镜,侧了个身,端详着自己纤薄的背,感到有些陌生。

“贵妃请躺着吧,下一顿饭该要等到明日,动得多,饿得快。”

“到三月了吗?”

“没呢,二月二十了。”

“回长安才一个多月吗?”杨玉环喃喃道,“我觉得像过了一年那么久。”

吃了一个月的粗粮,她依旧不太习惯,既感到饿,又觉得胸口像是被堵住了一般,在榻上翻来覆去,直到深夜犹难以入眠。

她不知想到了什么,干脆起身。只见守夜的宫娥坐在凳子上垂着脑袋睡着了。她干脆换上一身轻便的男袍,出了如今暂住的千秋殿,在太极宫中走动起来。

太极宫是大唐开国最初的宫殿,地势低洼潮湿。在高宗、武周朝,皇帝们就喜欢到大明宫去住了,李隆基则更喜欢由自己王府改修的兴庆宫,因此太极宫难免有种荒凉感。

中旬的月光明亮,宫城中却很冷清,不见了往日巡夜的宦官。向南一直到两仪门时,也不见那边有禁军守卫。这里是后寝与前朝区域的通道,以往便是连她也不能自由出入的。

隐隐地,能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了呼喊声,象征着动乱、杀伐。乱世之中,宫城反而像是一个忘了锁门的鸟笼。而她,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珍禽,有些好奇地想往笼子外看一眼。

两仪门是从里面栓上的,没有上锁,杨玉环对此有些惊喜,上前拉开门栓,探头看去,前方是太极殿。雄伟的殿宇坐落于空旷的广场中,显得无比寂寥。

可惜,继续往前,又是三道宫门,守卫森严。

杨玉环有些失望,驻足了一会便要回去,却见夜色中有一行人打着火把匆匆赶往承天门的城楼,她能认出为首者的身影是高力士,遂也跟了过去。

“什么人?!”

“是我。”

高力士正在忙着调度人手,听得动静回过头来,见是杨玉环,遂问道:“贵妃如何回来了?”

自从陈仓之变以后,他对杨玉环的态度似乎不像以往那般恭敬,却多了些许自己人之间的信任感。

“听到动静过来看看,出了何事?”

“城内出了动乱。”高力士并不避讳,道:“有人想趁夜出城投奔朔方。”

“为何要去投奔朔方?”

高力士叹道:“近来,城外有些不好的消息。”

杨玉环好奇道:“什么消息?”

“一些谣言。”

高力士并不细说谣言的内容,登上了承天门。

杨玉环竟也不追问,借机跟着登上城头,承天门南边就是皇城,完全不同于太极宫的冷清,灯火通明,官员们来来回回,竟是夜里也没歇着。

更远处,有火光隐现,想必就是动乱的方向。她既觉得那动乱很近,又觉得它很远。

渐渐地,火光缓缓熄了下去,有整齐的脚步声往皇城这边而来,之后,一队禁军赶到了城门下。

“城上可是高将军?!北平郡王已平定动乱,命末将呈圣人处置。”

高力士遂亲自核验了牌符,下令开宫门放他们入内。

杨玉环见此一幕,眼神渐亮。因为她留意到,如今宫城宵禁反而是松驰了的。

以往长安宵禁极为严格,尤其是宫城,夜里哪怕持着圣旨,也得让好几个衙署一同核验,再请出宫门钥匙。如今反而是“事急从便”了。

却见高力士脚步有些急促地迎向来人,与之到一边细谈,杨玉环心中好奇,跟了过去,能听到他们的轻声对答。

“消息可都是真的?”

“北平郡王还在细查消息来源,李亨很可能是在灵武称帝了。”

高力士警惕地回头看了一眼,神色忧虑,喃喃道:“若如此,城中人心跌宕,只怕会更难以固守了啊。”

他见到杨玉环过来,又移了几步,与来人小声说了几句,让他再去见薛白。

之后,他向杨玉环行了一礼,道:“请贵妃回宫安歇吧。”

“我要见薛白。”

“有何事,贵妃吩咐老奴便可。”

杨玉环若直接与高力士说她吃不惯荞麦饭,很可能高力士便想办法替她找一些珍馐美味来了。

可她要的似乎又不是这些,大概是觉得会闹的孩子有奶吃,这次的态度十分强硬。

“与高将军商谈能如何?最后都是他拿主意。我方才都听到了,李亨称帝,那便是否认了我们的圣人,这般大事,我若不来,你们还瞒着我,你我三人原本是……”

“贵妃噤声。”

高力士无奈地点点头,道:“老奴安排便是。”

~~

这是一个被严控的长安城,全无往日的繁盛景象。

笔直的街道上,每个十字路口都点着篝火。每一个门洞都被用木条封起来,以免夜色中有细作躲藏,街口的守卫只要一眼,就能直直望到长街另一头。

士兵们不时纵马从街道上奔过,却甚少能看到行人。整齐如菜畦的各个坊内,大部分百姓们都被集中安置着,口粮定量发放,伤病集中处理。

宵禁虽松驰,反而处处体现着另一种严格。

杨玉环带着斗签,裹着脸,跟着一队士卒到了西市大营。才到辕门,一抬头,就看到上面挂着一排排血淋淋的人头。

她吃了一惊,想要问,却又不敢。再往内走,只见营中有不少人被押着,像是在清查、审讯着什么。

哪怕她不管政事,也知道在这守卫长安的关键时刻,这般整肃内部,绝不是什么好事。

很快,她到了被征用为帅衙的西市署前,带她来的兵士便上前禀道:“奉骠骑大将军高力士之命,来见北平郡王!”

自薛白以皇孙身份被册封以来,权力、声望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杨玉环等了好一会也不得入内。

她倒是看到有百余士卒正席地坐在篝火边用饭,用的虽然都是破旧的瓦盆,里面装的却是香喷喷的稻米,还配着烤肉。

“不是说城中无粮吗?他们吃的好多啊。”她不由问了一句,想到自己近来每天都饿在榻上不敢乱跑。

“军中规矩,杀敌立功,自有犒赏。他们碗里的饭,都是用敌将的人头换来的。”

又过了一会,杨玉环才得以入内,却见薛白穿着沾血的盔甲正在看卷宗。

见是她来,薛白不动声色,屏退了左右,方才问道:“怎么了?”

“我受不了了。”杨玉环道:“我困在深宫里像是在坐牢,每日吃难以下咽的东西,盯着一个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人,你答应过我,你会让我走……”

她说着,忽然停了下来,因为她看到薛白揉了揉额头,不再掩饰他的情绪,他显然心情很不好,气场仿佛暴雨之前沉重的乌云。

“再等等,等击败了叛军。”他淡淡道。

这次,杨玉环却是显出了她从未在薛白面前有过的倔强一面,道:“我今日出了宫,就没想再回去。”

以往两人关系一直颇为不错,互利互惠,此时薛白不由有些讶然,打量了她一眼,感受到了她隐隐的一丝敌意。

“眼下还不是时候。”薛白道:“再熬一熬,你是贵妃,这些年来享尽荣华,如今便当是回报长安城,可好?”

“你已经利用完我了,成了皇孙,封了北平郡王,何不放过我?”

薛白没有回答,而是看了杨玉环一眼,观察着她眼神里的痛苦,思考着原本鲜活明艳的女子,为何有了枯萎的迹象?

他想到了她说的牡丹凋落的故事,意识到她正在一点点地枯萎。

杨玉环又道:“世人若信你带回的是圣人,有高力士在,足矣;而若世人不信,多一个我,又能证明什么?李亨都登基称帝了,你我这般自欺欺人,有什么用?也许我该唤皇孙李倩,伱若想达成你的野心,不如请庆王也登基称帝,杨家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你是怪我一直瞒着你此事吗?”

“我有何资格怪你?”杨玉环对薛白那一点隐隐约约的敌意开始愈浓,“北平郡王声威隆重,而我是个祸国殃民的祸水。”

这莫名其妙的胡搅蛮缠,使得气氛愈发不融洽。

薛白站起身,走近几步,道:“你出了宫能去哪?兵荒马乱,你连长安都出不了,去哪都只会更糟。你只怕是闲的,知不知道这乱世之中普通人面对的是怎样的命运?”

杨玉环似乎从没想过他会是这样的回答,眼眸愈发黯淡,没说话。

她显然也不知自己能去哪里。

薛白道:“试问今日整个长安,什么都不做便有口粮供应的有几人?有多少人受伤了、生病了,连伤药都敷不上。如今你还能在深宫里娇生惯养,又有何不足?”

杨玉环目光看去,火光映着薛白的脸庞,依旧英挺坚毅。可与以前似乎又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如今是皇孙李倩了,不是她那个义弟薛白。

名义上,她是属于他的皇祖父的妃子,两人之间原本若有若无的一丝嬉笑怒骂的情绪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严肃,相处起来便十分的硌人。

杨玉环摇摇头,转身似打算回宫,目光瞥见了兵器架上挂着的佩刀,鬼使神差地,她伸手将它解了下来。

然后,她拔刀出鞘,毫不犹豫地往自己脖颈上抹去。

她想到了少女时在家中庭院看牡丹的情形,忽然,一阵风吹来,原本娇艳的牡丹瞬间坠落,留下一地绚丽的花瓣。少女时期的她只觉得遗憾、不解,如今她才明白,枯萎地活着才是最痛苦的,她宁愿在最美的时候死去。

“咣啷!”

刀划破雪白的肌肤,溢出血的瞬间,薛白猛扑上前,将它打落在地。

“你做什么?”

他搂着杨玉环,摁着她的伤口,向外面要奔进来的兵士喝道:“没事,不必进来!”

之后,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手掌,观察着她脖颈处的伤口,稍松了一口气。

此时他的眉头是紧皱着,因为他还很忙,并不想为杨玉环耽误太多的时间。

哪怕她美得倾国倾城,曾经引得无数人为之倾倒。可眼前,天下危亡,社稷倾颓,他根本没心思去呵护这么一个娇贵的女子。

“我,没用了。”

泪水从杨玉环眼里流淌出来,她倚在薛白怀里看着他,哭道:“宫中有高力士、陈玄礼,你并不需要我的。过去,三郎最宠我之时,我尚且不喜欢干政……我这人,只喜欢唱歌、跳舞,可现在没人想要歌舞了,他们都说,是歌舞害了大唐……”

“不是,错的不是歌舞。是当权者的骄固与自私,是阶层的僵固、制度的腐化,与歌舞无关。”

“世人都骂我,我仅有的这些,音律,舞蹈,美貌,成了罪孽。其实,连你也嫌我娇生惯养,颠覆了你们李氏社稷,不是吗?”

“没有。”薛白道:“我只是……”

他想说,他希望杨玉环更坚强、独立一些,在这危急存亡之秋,能少一些娇气,多为社稷做些什么。

之前,他总觉得这要求是理所当然的,在这长安城,无数人挣扎于贫贱、危险、痛苦之时,她享受着锦衣玉食,那在苦难来临之时,她本该多担待些。直到此时,他才忽然发现她不会,她没有这个能力。

一直以来,她就因为她的美貌,被觊觎、被抢争、被供养,不曾选择过自己的人生。从寿王妃到杨太真,再到杨贵妃,她从来都只是一个战利品,由当权者决定命运。当这一切分崩离析了,她的美貌不再珍贵,他却希望她立即就拥有坚韧的品格。

一时半会的,她适应不了。

“我肯定活不下去。”杨玉环紧紧攥着薛白的胳膊,以哀求的口吻道:“你一次次救我,没用的。是我没用,像一朵换了个花盆就养不活的花。我这种祸水,就只适合活在盛世,乱世不需要歌舞……你就让我死吧,我不想活到人老色衰,遭人嫌弃。”

“你知道,我的志向是什么吗?”

“知道,你想当皇帝。”

杨玉环平平淡淡地就把这句话说了出来,在她眼里,皇帝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薛白却是摇了摇头,道:“不是。”

“我不信。”

“真的,或者说不仅是。”薛白道:“皇帝只是我实现抱负的途径,我想要兴复大唐,延续盛世,我要让它比以前更强盛,一直强盛下去。”

杨玉环抬头看着他,仿佛能从那一双明亮的眼眸中,看到他的憧憬,她不由愣住了。

“盛世会再来的,你很快可以歌舞,依旧会是最光彩夺目的人。”薛白又道,“不会有人再骂你是祸水,我们坚持平定战乱,为的就是过好日子。”

他说着,已拿来伤药与裹布,处置着杨玉环的伤口。

“太久了。”

“不会,我不能让叛乱一直持续下去。”

“你还年轻,故而这么说。”杨玉环道:“我已经老了,不想被人嫌恶地度过这些年……”

“不老。”

薛白低着头,擦拭了伤口旁的血迹,观察着伤口,扶着她的肩,用裹布在她的脖颈上缠了两圈,随口道:“真不老,看着比我还小些。”

“胡说。”

杨玉环不信他的话,但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却也因薛白这句话而烟消云散了。

她一生都在被人关注着、呵护着,今日突然发作,或许正是因这么长时间以来再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上的关怀,如同娇贵的牡丹没了阳光雨露。

怨气一散,她再说话,就恢复了以往的亲近之意,道:“我就是没用,贵妃称号在你这里无用,肚子饿了也不能杀敌换粮。”

“唱歌跳舞也行的。”

“给你舞?”杨玉环冷哼道,“皇孙胆子倒不小。”

她其实对薛白这个皇孙身份是有些怀疑的,方才顾不上说,此时有心试探,遂准备以这名义打压他。

“不是,歌舞也有激励士气的作用,如军中有破阵乐、剑器舞。”

“你当我是随便舞给旁人看的吗?”

“教导也可,梨园弟子、教坊,总不能这般散了。待空了,你可编排些庄重、振奋的舞蹈。哦,最好是能证明圣人在长安……”

薛白想到了便随口说了,旋即便做了安排,让人告知李十一娘明日去见杨玉环。也许,如此一来,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以及梨园技艺也不至于因战乱而没落下去。

对于薛白而言,此事不算太紧迫,他只安排一句罢了。对于杨玉环来说,她却感到十分新奇,迫不及待想要离开宫城,迎接新的生活。

“请贵妃回宫吧。”

“不叫我‘阿姐’了?”杨玉环问道。

“也可以叫,各论各的才是大唐风气。”

“我问你,你这皇孙身份,是真的是假的?”

“自是真的。”

杨玉环见一时试探不出,转身要出去,忽想到可以诈一诈他,又道:“可你也生不出子嗣来,谋得帝位又有何用?”

薛白似被噎住了,想了想,道:“方才说了,为的是兴复大唐,延续盛世。”

“就不怕我告知东宫,你野心……”

此时,外面已有了脚步声,守卫道:“北平郡王,颜相、王将军来了。”

颜真卿与王难得过来一直是不通禀的,已径直往里走来了。

薛白看了眼杨玉环,想到以她的身份,终究是不便的,指了指里间,让她到进去。

“怕什么。”杨玉环无声地讥了他一句,拿着斗笠转入里间,却是薛白歇息之处。

很快,她便听到颜真卿说话,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忧虑之色。

“都审过了,消息是真的,忠王确是在灵武称帝了,改年号为‘至德’,召告天下,责殿下与你弑君。”

“阴谋家之言,不可信。”薛白竟是语态轻松,道:“圣人在长安,他如此行径,与公然谋反无异。西北边军反而不会再轻易听从他。”

王难得道:“我担心的是叛军以及勤王兵马的反应。”

“是啊。”颜真卿道,“一旦消息传开,叛军便知朔方军不会来援,长安城中亦是人心摇动。”

“若让叛军认为,这是我们传出的假消息,故意让他们放松警惕呢?”

“何意?”

“依旧还是原来的计划,但这次,叛军已经认为我们不会有援兵。于是全力围攻长安,这时候,秦岭忽然出现了李亨的兵马,崔干佑会怎么想?他必会认为中计了,反而会更重视。”

杨玉环在里间听着,但其实听不懂这些。

她反而是意外地发现,薛白的声音十分从容不迫,全然没有方才与自己说话时的焦虑。可见,他是擅长在人前掩藏自己的不安的。

“但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兵马出现在秦岭了。”

“有。”薛白道:“莫忘了,我曾随王忠嗣征伐过南诏。蜀郡不仅是杨国忠的地盘,也有我的部将……”

时间一点点过去。

里间,杨玉环已经趴在小案边睡去。

薛白、颜真卿、王难得却还在地图前指点着。

“叛乱发生了这么久,他们必然已从蜀郡前来勤王。我们眼下要做的,得派人突围传递消息,让蜀郡兵马抵达时,假扮成大股西北边军,引诱叛军主力西进。”

“崔干佑未必好骗啊。”

“试试,我们务必要继续与李亨联络。”

“还有一个问题,叛军主力即使西进,战线依旧不长,以他们骑兵的行进能力。我们安排在南边这支兵马依然不足以拿下潼关。”

“此时,便要切断洛阳与潼关的联络了,你们猜,怎么做?”

王难得道:“还用猜吗?只能是从河东出兵,也缺不了这一路兵力的配合。可说来,郭子仪、李光弼如今还未回师,莫不是被召到朔方去了?”

颜真卿反而稍松了一口气,指了指薛白道:“王将军莫忘了他是从何处回来了,河东没消息,反而是最好的消息。”

第498章 国运未竭244.第241章 点燃183.第180章 贪心44.第44章 信任271.第267章 聪明误120.第120章 寻合作第471章 郡王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83.第83章 策论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第401章 摆棋第10章 人脉第391章 忤逆不孝50.第50章 坐实第424章 自欺欺人第430章 私兵196.第193章 初奏第400章 调动131.第128章 皆大欢喜第375章 私怨105.第105章 局外人128.第125章 敌友第351章 灵关道第427章 传檄78.第78章 租庸调第499章 黄台瓜辞219.第216章 掩盖的真相第382章 同宗第448章 驱狼吞虎148.第145章 继任者208.第205章 攀附裙带168.第165章 风花雪月第474章 坚城第443章 梦游通天宫240.第237章 大胆动手321.第313章 道姑64.第64章 上元夜106.第106章 东宫喜宴第423章 怂恿第393章 下一步152.第149章 点火第436章 都在努力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第477章 长安的反击266.第264章 定罪274.第270章 归不归第489章 将晴第424章 自欺欺人第342章 眼光218.第215章 刘氏吉主第378章 或重于泰山290.第284章 招摇撞骗95.第95章 谗言296.第290章 师徒第346章 川西高原340.第332章 鱼目混珠101.第101章 接洽242.第239章 地头蛇301.第295章 担责265.第263章 审判第420章 人如狗240.第237章 大胆动手88.第88章 师徒第401章 摆棋193.第190章 吏部试232.第229章 援手第372章 彭娥第462章 忠与逆第2章 大祸临门第360章 捷报55.第55章 落地生根307.第301章 遮羞布52.第52章 赠礼124.第122章 道宫180.第177章 揭榜316.第309章 迎宾307.第301章 遮羞布42.第42章 纨绔178.第175章 科举试283.十月总结、活动预告(感谢月票金主“捏吗”)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107.第107章 怪圈191.第188章 戏曲135.第132章 以快打快209.第206章 出阙118.第118章 人情第397章 小团体第410章 塞上燕脂凝夜紫232.第229章 援手95.第95章 谗言168.第165章 风花雪月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第468章 玩火自焚282.第278章 脉络第456章 挟天子第343章 谱写第427章 传檄第390章 心证34.第34章 价高者得287.第282章 华锦之下
第498章 国运未竭244.第241章 点燃183.第180章 贪心44.第44章 信任271.第267章 聪明误120.第120章 寻合作第471章 郡王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83.第83章 策论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第401章 摆棋第10章 人脉第391章 忤逆不孝50.第50章 坐实第424章 自欺欺人第430章 私兵196.第193章 初奏第400章 调动131.第128章 皆大欢喜第375章 私怨105.第105章 局外人128.第125章 敌友第351章 灵关道第427章 传檄78.第78章 租庸调第499章 黄台瓜辞219.第216章 掩盖的真相第382章 同宗第448章 驱狼吞虎148.第145章 继任者208.第205章 攀附裙带168.第165章 风花雪月第474章 坚城第443章 梦游通天宫240.第237章 大胆动手321.第313章 道姑64.第64章 上元夜106.第106章 东宫喜宴第423章 怂恿第393章 下一步152.第149章 点火第436章 都在努力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第477章 长安的反击266.第264章 定罪274.第270章 归不归第489章 将晴第424章 自欺欺人第342章 眼光218.第215章 刘氏吉主第378章 或重于泰山290.第284章 招摇撞骗95.第95章 谗言296.第290章 师徒第346章 川西高原340.第332章 鱼目混珠101.第101章 接洽242.第239章 地头蛇301.第295章 担责265.第263章 审判第420章 人如狗240.第237章 大胆动手88.第88章 师徒第401章 摆棋193.第190章 吏部试232.第229章 援手第372章 彭娥第462章 忠与逆第2章 大祸临门第360章 捷报55.第55章 落地生根307.第301章 遮羞布52.第52章 赠礼124.第122章 道宫180.第177章 揭榜316.第309章 迎宾307.第301章 遮羞布42.第42章 纨绔178.第175章 科举试283.十月总结、活动预告(感谢月票金主“捏吗”)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107.第107章 怪圈191.第188章 戏曲135.第132章 以快打快209.第206章 出阙118.第118章 人情第397章 小团体第410章 塞上燕脂凝夜紫232.第229章 援手95.第95章 谗言168.第165章 风花雪月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第468章 玩火自焚282.第278章 脉络第456章 挟天子第343章 谱写第427章 传檄第390章 心证34.第34章 价高者得287.第282章 华锦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