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梁惠王(下) (5)

面对齐宣王的问题,孟子的态度非常谨慎,谨慎到了模棱两可的程度,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儒家是反对战争的。,因此,孟子并没有明说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齐宣王出兵伐燕,只是说怎么样可以出兵,怎么样就不能出兵。不过,仔细琢磨的话,可以看出孟子其实是赞成齐宣王出兵伐燕的,因为根据燕国当时的情况来看,是满足孟子赞成出兵伐燕的条件的。

那么,还有什么证据可以明确的证明孟子这位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大儒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吗?《孟子》一书里的记载就是上述那样看,但在《战国策·燕策》的记载里,孟子当时直截了当地对齐宣王说道:“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可见,孟子确实是赞成齐宣王出兵伐燕的。

那么,一向主张仁义、反对战争的孟子为什么会赞成齐宣王讨伐燕国呢?这与孟子的一贯主张有矛盾吗?

其实,仔细分析下来,仁义和出兵伐燕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还是紧密相连的——出兵就是为了贯彻和捍卫仁义思想。孟子认为,燕国的百姓已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齐宣王出兵伐燕,就是拯救他们脱离苦海,就是在向他们布施仁义,就是在向他们施行仁政,就是在“保民”,相反,如果齐宣王不出兵伐燕,燕国的百姓仍然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自然是主张“仁政”和“保民”的孟子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孟子赞成齐宣王伐燕,符合他一贯的主张。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战争,相反,只要战争的目的是正义的,只要战争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欢迎,他就支持战争。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孟子看来,实行“仁政”和“保民”的思想是“体”,而战争是“用”,战争也只是用来推行“仁政”和用来“保民”的一种工具。孟子对于战争的这种权变思想,是以“民本”为基础和原则的。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然而,根据后来发生的情况看,齐宣王又让孟子失望了,因为他原本以为的一场“仁义”之战,一场“保民”之战,被齐宣王弄成了一场侵略战争和害民战争。这是孟子所没有预料到的。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1]曰:‘汤一征[2],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3]也。归市者[4]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5]其民,若时雨[6]降,民大悦。《书》曰:‘溪我后,后来其苏[7]。’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8]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9]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10],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11],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1]书:这里指《尚书·逸》篇。

[2]一征:初次征讨。

[3]云霓:指下雨的征兆。

[4]归市者:做生意的人。

[5]吊:安抚、慰问。

[6]时雨:及时雨。

[7]苏:复苏,这里当复活解释。

[8]拯:拯救。

[9]系累:用绳子捆绑。

[10]重器:贵重的宝器。

[11]旄倪:老人和小孩子。旄通“耄”,指十岁的老人。倪指小孩子。

【译文】

齐国讨伐燕国,取得了胜利。于是,其他几个诸侯国便商量说要起兵救助燕国。齐宣王便问孟子道:“其他几个诸侯都商议说要出兵攻打我,请问先生,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有人依靠着七十里大小的国土统一了天下,比方商汤就是这样,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拥有几千里国土的大国害怕其他国家的。《尚书》上说:‘商汤统一天下的战争是从讨伐葛开始的。’全天下的百姓都相信商汤的军队是为了除暴安良而来的,所以,当商军向东进发时,西夷的百姓就会抱怨;当商军向南进发时,北狄的百姓就会抱怨。他们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来讨伐呢?’百姓盼望商军到来的心情就像大旱时盼望那样迫切。商军到达以后,在市场上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在田里耕作的照常耕作,因为商军是为诛杀那些施行暴政的国君,并抚慰受害的百姓而来的。这就像是及时雨一样令百姓高兴。因此,《尚书》上说:‘等待我们的大王商汤来了,我们就能够得生了!’

“现在,燕国国君虐待燕国的百姓,大王的军队前去讨伐他,燕国的百姓以为大王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里拯救出来,所以端饭提酒夹道欢迎大王的军队,但是大王却杀戮他们的父兄,捉拿他们的儿女,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财产,这怎么能让他们高兴呢?其他的诸侯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起来,打败燕国以后,齐国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在这样的形势下,大王还不施行仁政,这必然会使其他诸侯出兵攻打大王。请大王赶快发布命令,令齐军放回燕国的俘虏,停止掠夺燕国的财产,再和燕国民众商议,给他们另立一个国君,然后从燕国的领土上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做的话,还来得及制止各诸侯国的起兵。”

【阐释】

齐宣王讨伐燕国,并命令齐军占领了燕国,这自然激起了其他各诸侯国国君的嫉妒,于是他们纷纷计划要讨伐齐国。齐宣王无计可施,只好找来孟子询问对策。

结果,孟子还是延续以往跟齐宣王讲道理的风格,并不直接回答齐宣王最关心的问题,而是又谈起他的那个万变不离其宗的话题——百姓的心理动向。初看上去,这些好像解决不了齐宣王当前所面临的危机,但孟子认为,正是民心向背左右着齐宣王的危机,因此解决危机也要从民心向背上入手。

孟子认为,起初,燕国的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从心底盼望有人能救他们脱离苦海,当齐军可以顺利的占领燕国,就是因为燕国的百姓希望齐宣王充当“救世主”的角色。可是,后来的事实表明,齐宣王并不想当“救世主”,他更愿意当个侵略者,带给燕国百姓双重的苦难。这时候,燕国百姓的心理也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欢迎和支持齐军了。齐宣王失去了民心,陷入被动。

不过,这显然不是其他诸侯国决计出兵讨伐齐国的原因,对于他们而言,燕国百姓的民心向背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任由齐国就这样吞并燕国,再次壮大实力。因此,只要迫使齐军退出燕国,放弃占领燕国,一切就结束了。

在这个危急关头,多说无益,要紧的是要想个对策出来。孟子给齐宣王提的建议是,齐军迅速撤出燕国领土,就跟没有占领过燕国一样。这时,有人不禁想起了孟子之前赞成齐宣王出兵伐燕的事,于是笑称“进也孟子,退也孟子”,其实,这并不能说孟子反复无常,因为无论是进还是退,孟子的依据都是唯一的,就是以民心为准绳,民心希望进就进,民心希望退就退。

由此可见,民心向背也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之一,不论是论述内政问题,还是论述外交问题,民心向背都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原文】

邹与鲁拱[1]。

穆公[2]问曰:“吾有司[3]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4]其长上[5]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6]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7]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8]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9]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释】

[1]拱:通“哄”,争吵、冲突。

[2]穆公:即邹穆公,邹国的国君。

[3]有司:这里代指官员。

[4]疾视:怒视。

[5]长上:长官、官员。

[6]转:这里指弃尸。

[7]几:接近、几乎。

[8]上慢:指官员怠慢职责。

[9]尤:以……为过失,责怪、归罪。

【译文】

邹国和鲁国发生了军事冲突。

邹穆公问孟子道:“在与鲁国的冲突中,我死了三十三个大臣,而百姓们却没有一个人肯为他们效力和牺牲。我想杀这些可恶的百姓吧,又觉得不能杀那么多;不杀他们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官员被杀而不去营救的行为又实在让人觉得可气。请问先生,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在遇到灾荒的年月,大王的百姓困苦不堪,年老的和体弱的都被饿死在山沟里,年轻的和健壮的有好几千人都四处逃难去了,但是,大王的粮仓里却堆满了粮食,国库里也堆满了财宝;大王的那些大臣们也不把百姓的悲惨遭遇报告给您,这既是对大王的欺瞒和不敬,更是对百姓的漠视和残害。曾子曾经说过:‘要小心啊,要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到头来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百姓复仇的时候了。在百姓们饥寒交迫的时候,官员们不关心和救济他们,所以现在他们才会看着官员们被杀死而无动于衷。请大王不要归罪于百姓吧,只要大王施行仁政,百姓自然会亲近他们的长官,也会愿意为他们而牺牲。”

【阐释】

这一章实际上说的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孟子认为,百姓看到国家干部战死而不救虽然是理无可恕的,但也情有可原。为什么呢?根源还是出在国家干部身上。作为国家干部,在灾荒年月和兵荒马乱时节,看到百姓饿死或乞讨时,却麻木不仁,见死不救,久而久之,百姓自然是心生怨言,产生报复心理,那么,看着国家干部战死,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因为官与民之间的感情已经被国家干部伤害透顶了。同样,话说回来.如果在平日里,这些国家干部们能施行仁政,关心百姓,当他们遇到危险了,百姓一定会鼎力相救的。自己手下的官员如此,邹穆公有什么可埋怨百姓的呢?

在这一章里,还提到了“出乎尔者,反乎尔者”这一句名言,后来逐渐演变成“出尔反尔”,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言行前后矛盾和反复无常。其实,这句话的原意接近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孟子的回答,既显示出其睿智的机锋,又不失理直气壮和义正词严,既当邹穆公的面揭露和驳斥了不顾百姓疾苦死活的国家干部,又为百姓讨回了公道,时至今日,读来仍能感到回荡在天地间的一股凛然正气。

【原文】

滕文公[1]问曰:“滕,小国也,间[2]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3]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4]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

[1]滕文公:滕国国君。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滕县境内。

[2]间:介于……之间。

[3]池:护城河。

[4]效:效力、效命。

【译文】

滕文公问孟子道:“我的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夹在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之间。请问先生,我是归顺齐国好呢,还是归顺楚国好?”

孟子回答道:“到底应该归顺谁我也不好说,如果您一定要我出个主意、提点建议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得深深的,城墙修筑的尽量高大而坚固,当敌人来攻打时,动员百姓们一起坚守城池。如果百姓们宁愿献出生命也不弃守逃命的话,做到了这样,那么大王就大有可为了。”

【阐释】

这是孟子第二次路过滕国时,滕文公请教孟子的问题。

第35章 告子(上)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45章 尽心(下) (1)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42章 尽心(上) (2)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46章 尽心(下)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46章 尽心(下) (2)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46章 尽心(下) (2)第28章 离娄(上)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47章 尽心(下) (3)第27章 离娄(上)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36章 告子(上)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46章 尽心(下) (2)第1章 前 言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44章 尽心(上) (4)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30章 离娄(下) (2)第28章 离娄(上) (2)第43章 尽心(上) (3)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27章 离娄(上) (1)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42章 尽心(上) (2)第46章 尽心(下) (2)第31章 万章(上) (1)第41章 尽心(上) (1)第38章 告子(下) (2)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27章 离娄(上)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44章 尽心(上) (4)第31章 万章(上) (1)第30章 离娄(下) (2)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39章 告子(下)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44章 尽心(上) (4)第27章 离娄(上) (1)第36章 告子(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29章 离娄(下) (1)第41章 尽心(上)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34章 万章(下) (2)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7章 离娄(上) (1)第42章 尽心(上) (2)第33章 万章(下) (1)
第35章 告子(上)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45章 尽心(下) (1)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42章 尽心(上) (2)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46章 尽心(下)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46章 尽心(下) (2)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46章 尽心(下) (2)第28章 离娄(上)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47章 尽心(下) (3)第27章 离娄(上)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36章 告子(上)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46章 尽心(下) (2)第1章 前 言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44章 尽心(上) (4)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30章 离娄(下) (2)第28章 离娄(上) (2)第43章 尽心(上) (3)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27章 离娄(上) (1)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42章 尽心(上) (2)第46章 尽心(下) (2)第31章 万章(上) (1)第41章 尽心(上) (1)第38章 告子(下) (2)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27章 离娄(上)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44章 尽心(上) (4)第31章 万章(上) (1)第30章 离娄(下) (2)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39章 告子(下)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44章 尽心(上) (4)第27章 离娄(上) (1)第36章 告子(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29章 离娄(下) (1)第41章 尽心(上)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34章 万章(下) (2)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7章 离娄(上) (1)第42章 尽心(上) (2)第33章 万章(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