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离娄(下) (1)

【原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1],卒于毕郢[2],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3]。先圣后圣,其揆[4]一也。”

【注释】

[1]岐周:位于岐山脚下的周朝旧邑。

[2]毕郢: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与咸阳之间。

[3]符节:古代使节或带兵将领持的表示身份或权利的东西,一般由玉石、金或铜做成,上面刻有文字。

[4]揆:尺度、道理。

【译文】

孟子说:“舜在诸冯出生,后来搬到负夏,最后死在鸣条,是东方边远地方的人。周文王在岐山出生,最后死在毕郢,是西方边远地方的人。东方和西方相距一千多里,年代相距一千多年,但他们得志后所推行的政策,就像符节一样吻合。所以说,先出世的圣贤和后出世的圣贤遵循的法度是一样的。”

【阐释】

很多研究《孟子》的人在读到这一章时,大都评论它是“圣人殊世,而合其道”,这当然是对的,但“圣人殊世”而“合其道”,应该指的是拥有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文化传统的一个国家而言,而且囊括的时间也仅有一千多年,地点也仅有一千多里。可是,全世界的上百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哲学家的思想、理论的主旨要义,也是虽“殊世”而“合其道”的,也就是说,是“虽殊途而同归”的。

这就是人类的共通点,也是孟子所说的“先圣后圣,其揆一也”的道理。

【原文】

子产[1]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2]济人于溱、洧[3]。

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4]成;十二月,舆梁[5]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6]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1]子产:名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的重臣。

[2]乘舆:子产乘坐的车驾。

[3]溱、洧:古水名,都在今河南省密县境内。

[4]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独木小桥。

[5]舆梁:能通车马的大桥。

[6]辟:开辟、排除,这里当“回避”解释。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政事的时候,曾经用自己的车驾搭载百姓渡过溱水和洧水。

孟子听说了这件事,评论说:“这只是小恩小惠的行为,并不是从政之道。如果子产能在十一月时修成供人行走的桥梁,在十二月时修成供车驾行走的桥梁,那么百姓就不会为渡河而发愁了。身居高位的人只要治理好政事,哪怕他出门需要人为他鸣锣开道都不过分,哪里还需要亲自帮助百姓渡河呢?如果他只是想以此讨得别人的欢心,那他的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

【阐释】

子产用自己的车驾帮助百姓过河,在百姓们看来,这是子产爱惜百姓之举,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美德,因此在当时传为佳话。但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子产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一些小恩小惠的行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子产的行为只是“治标”,而非“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小恩小惠能帮得了百姓一时,却帮不了百姓一世,而过河这种事情不是一辈子只过一次就完了。如果子产只帮一次,百姓很快就会发现子产只是在“作秀”;如果子产每次都帮,那么他就干不成别的事了。那么,子产该怎么办呢?孟子从政治家的身份出发,给子产支招,说子产应该架设桥梁,以便一劳永逸地解决百姓过河的烦恼。

孟子的意思很明显:政治家治理国家,应该从大局着眼,为所有的人着想,而不是用小恩小惠取悦一部分人。子产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三国时期的名相诸葛亮也说过“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这样的话,表达的意思和孟子的相同。不过,根据《三国演义》里的描述看,虽然诸葛亮懂得这个道理,但他自己却没有做到。《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日理万机,事无巨细,哪怕是一个士兵犯了杖责二十这样的军法,他都要亲自过问。结果,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因操劳过度死在了出征的军营里。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1],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2];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3]。”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4],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5]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注释】

[1]手足:手和脚。

[2]国人:犹言路人,无怨无德也。

[3]寇仇:盗匪和敌人。

[4]为旧君有服:指离职的大臣为原先的国君服孝。

[5]极:穷困,这里的意思是使其处境极端困难。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道:“国君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国君当腹心;国君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国君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国君把臣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国君当仇敌。”

齐宣王问道:“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下也应为过去的国君服孝。国君要怎样做才能使他们为他服孝呢?”

孟子回答道:“臣下有劝谏,国君接受;臣下有建议,国君听从.政治上的恩惠下达到百姓。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国君打发人送他出国境,并派人先到臣下要去的地方作一番安排布置,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就叫做三有礼,这样做了,臣下就会为他服孝。如今做臣下的,劝谏,国君不接受;建议,国君不听从。政治上的恩惠到不了百姓身上。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国君把他捆绑起来,还想方设法使他所去的地方穷困万分,离开的当天就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种情况叫做仇敌。君臣之间像仇敌一样,还有什么孝可服呢?”

【阐释】

在这一章里,孟子着重阐述了君臣关系。

在文章一开始,孟子就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几句话以磅礴的大气和雄辩的姿态深深地震撼了齐宣王,使得齐宣王不敢质疑和反驳孟子的话,也不敢胡乱说话,只是小心地问道:礼制规定说……

孟子指出,君臣之间的施予和回报应该是对等的。那么,具体是怎么对等的呢?如孟子所说,最高的恩义是“如视之以手足,则报之以腹心”,其次分别是犬马对等路人、土芥对等寇仇。这样对等下去,君臣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平等了。不过,正如“民贵君轻”的观点一样,如果“君臣对等”的观点也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怕是又要惹得这个动辄就处决几万名大臣的皇帝恼火了。至于齐宣王问的为旧君服不服丧的问题,孟子认为,也要视君臣之间是否做到了“三对等”而定。

其实,在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相比于后世,君臣之间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比较对等。也就是说,早期的儒家思想不是为国君的绝对权力服务的,相反,儒家思想处处制约国君的权力,只是效果并不好罢了。后来,国君的权力大增,后世的儒者们为虎作伥,才提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理论。大臣对国君绝对服从的“愚忠”思想是西汉中期产生的。当时,由于汉武帝设置内廷和外朝,皇帝加紧了对权利的控制,于是,大臣对国君的“愚忠”观念也开始抬头。在中央集权的背景下,汉武帝时期的儒者董仲舒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法”。董仲舒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的具体内容最早见于《礼纬》。汉代以后,封建统治者都把这一套奉为至宝,用以愚弄百姓,而另外不少开明的国君则将这些话视为积极的劝诫,在实践中尽力运用这一谋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

孟子“君臣对等”的观点与孔子所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思想完全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都没有把国君捧为神和绝对权威,也不提倡对国君的“愚忠”。相反,他们认为,即使君臣是对等的,那么在这对等关系中,也还应该是国君先敬臣,待臣如手足,才会得到臣下相应的视君如“腹心“的回报。这是颇具民主色彩的观点。

总体来说,这些都是孟子阐述君臣关系时的光辉的论点,是基于保持大臣人格尊严的平等思想的反映。

【原文】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译文】

孟子说:“如果国君讲仁德的话,那么全国上下就没有不讲仁德的人;如果国君重恩义的话,那么全国上下就没有不重恩义的人。”

【阐释】

关于孟子在这一章里阐述的观点,儒家多个人物都有与之相近的说法,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是德风,在下位的人是德草,风怎么刮,草就怎么摇摆。”荀子说:“标杆正的话,它的影子就正。底盘圆的话,水也是圆的;底盘方的话,水就是方的。”

国君是百姓仰慕的人,也是他们效仿的榜样,正如孟子所说,如果国君讲仁德的话,那么全国上下的百姓就都讲仁德了;如果国君重恩义的话,那么全国上下的百姓就都重恩义了。套用孔子的话最形象了:国君就像风,百姓就像草。如果天上刮的是仁德之风,那么地上的草也会被这仁德之风刮到讲仁德的地方去;如果天上刮的是恩义之风,那么地上的草也会被恩义之风刮到讲恩义的地方去。

说到底,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和荀子,他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即国君应该先正自己,然后再正百姓。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百姓都很重视领导人的个人品质。

【原文】

孟子曰:“中[1]也养[2]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3]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注释】

[1]中:指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这里指品德良好的人。

[2]养:培养、教育。

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7章 离娄(上) (1)第1章 前 言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45章 尽心(下) (1)第32章 万章(上)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27章 离娄(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4章 尽心(上) (4)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38章 告子(下) (2)第44章 尽心(上)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46章 尽心(下) (2)第29章 离娄(下)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40章 告子(下) (4)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33章 万章(下) (1)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32章 万章(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2章 尽心(上) (2)第46章 尽心(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47章 尽心(下) (3)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43章 尽心(上) (3)第40章 告子(下) (4)第1章 前 言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42章 尽心(上) (2)第30章 离娄(下) (2)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32章 万章(上) (2)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章 前 言第29章 离娄(下) (1)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29章 离娄(下) (1)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29章 离娄(下) (1)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34章 万章(下) (2)第42章 尽心(上) (2)第39章 告子(下) (3)第28章 离娄(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6章 尽心(下) (2)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41章 尽心(上)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3章 尽心(上) (3)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0章 离娄(下) (2)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44章 尽心(上) (4)第1章 前 言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32章 万章(上) (2)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
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7章 离娄(上) (1)第1章 前 言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45章 尽心(下) (1)第32章 万章(上)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27章 离娄(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4章 尽心(上) (4)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38章 告子(下) (2)第44章 尽心(上)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46章 尽心(下) (2)第29章 离娄(下)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40章 告子(下) (4)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33章 万章(下) (1)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32章 万章(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2章 尽心(上) (2)第46章 尽心(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47章 尽心(下) (3)第15章 公孙丑(上) (4)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43章 尽心(上) (3)第40章 告子(下) (4)第1章 前 言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42章 尽心(上) (2)第30章 离娄(下) (2)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1章 尽心(上) (1)第32章 万章(上) (2)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13章 公孙丑(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章 前 言第29章 离娄(下) (1)第19章 公孙丑(下) (4)第29章 离娄(下) (1)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29章 离娄(下) (1)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34章 万章(下) (2)第42章 尽心(上) (2)第39章 告子(下) (3)第28章 离娄(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6章 尽心(下) (2)第17章 公孙丑(下)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41章 尽心(上)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18章 公孙丑(下) (3)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3章 尽心(上) (3)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0章 离娄(下) (2)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44章 尽心(上) (4)第1章 前 言第16章 公孙丑(下) (1)第32章 万章(上) (2)第12章 公孙丑(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