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

葛沽,郑家大院。( ·~ )

夜半十分,灯火通明。院中悬挂的是“猛火油灯”,而屋内燃烧的却是儿臂粗的蜡烛。

猛火油、蜡烛,皆是天津的特产。

由于天津石油化工业,产能狂飙猛进的发展。

蜡烛、沥青、猛火油等等产品,急需要市场消化。

沥青因为修路的需求,而早就是供不应求。但是,沥青这种产品,是赚不到多少利润的,仅仅是废物利用,用以销售赚钱。

真正准备用来盈利的,主要是蜡烛、猛火油等等产品。猛火油虽然有军事用途,但是天津一个月生产的猛火油,比之大明王朝一年的军事用途消耗还要庞大。所以,军队是消化不了那么多猛火油的。好在,猛火油也能够作为廉价的照明工具。

为了刺激蜡烛、猛火油的消费市场,天津特区政府也大力推广夜晚照明。

超过万名的学童,夜晚读书,促进了蜡烛的消费。让经济特区内需市场,年消费800多万只蜡烛。每只蜡烛5文钱来算,也足以支撑起4万两的市场规模。

而猛火油则是配合上玻璃制造的猛火油灯,由政府投资,在市区投入5000只猛火油灯,用于夜晚街道照明。

天津地区的猛火油,价格莫约10文钱一斤,2两猛火油以灯芯点燃,就足够燃烧大半夜。所以,路灯照明方面的开支,一年也不过是3000两银。这笔钱投入后。使得葛沽成为不夜城,繁荣了葛沽的夜市,进一步刺进了市场经济。与此同时,路灯也使得夜晚黑暗下的犯罪行为,减少了不少。

猛火油灯投放作为路灯后,不少的大户人家,也开始在自家的庭院中。【叶*】【*】安置猛火油灯。比之灯笼更省钱,也更明亮。

室内照明蜡烛,室外照明猛火油灯。若是在其他地区。则会被视为败家,但是,在“高产出、高消费”的经济特区——这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基本配置!

郑芝豹气度沉稳。立在院中,笑道:“阿忠,这段时日,辛苦你了!家里的生意,倒是发展的一日千里呢!”

那名叫做阿忠的汉,约有40出头,原本是一名落魄的海上商人。遇到南洋地区的海盗洗劫,被抛弃在荒岛。

郑芝豹恰好路过,将之从岛上救出。从此之后,这位商人成为了郑芝豹的私人管家——并且改名为“郑忠”。

郑忠此时已经是郑芝豹在天津商业上的全权代表。掌管着郑芝豹在创立的50多万两银的家业,同时也代理郑芝龙家族在天津的生意,被天津视为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大买办商人。

“老爷,这多亏您有眼力,认准了国师爷作为靠山。郑氏家族将来的前程。恐怕还是由您带领……”

“不!郑氏家族的家主,永远是我大哥。我的目标,仅仅是在天津,建立郑家的一个旁支。”郑芝豹微笑道。

郑家虽然在天津进货出货,做一些商品倒腾的生意。不过,郑家的主支。并未在天津投入大量固定的资产。

天津进行大量投资的,主要是郑芝豹私人。

而郑芝豹在天津的投资,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光是置办房产,投入了不到5万两银,此时已经增值到20余万两。与此同时,葛沽的平均房价,也飙升到了每平米6两银。

这种房产的疯狂涨价,并非是政府有意抬高房价,更非仅仅是商人囤积居奇。而是因为,源源不断涌入的新增人口,买房置地的刚性需求使然。

好在葛沽在市场上销售的房,仅仅是房地产总量的十分之一。另外,百分之九十的房产,皆是由政府掌握,廉价出租给普通市民,底层市民才未受到房价暴涨之苦。但是,整个特区稍微有能力的,皆是在攒钱买房,这本质上也促进了当地房价,源源不断上升。

葛沽房价的大幅度增长,除了人口涌入之外。最主要的是,这里提供高薪就业、社会福利、公平透明的规则。这些经济特区独有的优势,是大明其他地区根本找不到的。事实上,哪怕17世纪整个世界,也找不到像经济特区这么开明、有朝气的社会制度。

郑芝豹越发得意的是,自己眼光敏锐,居然在去年,房价较低的时间段,买入了葛沽黄金地段的房产物业。这才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居然增值了五六倍。

郑忠忽然道:“老爷,鄙人以为,炒房不如造房。如果别的地方造房,或者很难卖出高价,但是经济特区造出房,肯定能卖出高价。”

郑芝豹愕然:“造房?这是特区政府的生意!任何地方,都是官府最大,谁敢抢官府的利益?”

“老爷,前不久咸水沽特区政府,已经对民间开放了房产的投资开发和销售的项目,鄙人觉得里面拥有大利可图,建议及早的组建房地产公司,参与进去。”

郑忠拿着一份咸水沽特区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文件,以及土地拍卖会宣传文书,笑道:“咸水沽的政府,投入大量资本,建设道路、城市等等基础设施,并且投入教育、卫生、医疗、市政等等一系列项目,大量的城市福利,这已经能够吸引大量有钱人前来定居。”

“更何况,政府投入大量工业项目,使得底层的泥腿,一年也能够赚十多两银的薪水,更吸引无数的泥腿蜂拥而至。大量居民移民来了,住房肯定是刚性需求。我觉得,咸水沽那边的房产,迟早也会像葛沽一般大涨!”

郑芝豹沉吟问道:“房地产公司是怎么回事?”

郑忠连忙解释道:“咸水沽那边的政府,先是铸城、规划好主干道路。将城市规划成一块块的社区、街道。而社区、街道具体的建设,政府并不准备大包大揽。而是将土地拍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拿到地皮之后,要按照政府规定的规划,去将土地开发成工厂、商铺、办公楼、住宅等等建筑。建好之后,开发商无论是出售还是出租,政府皆不干涉。当然,建成时,政府要派人来验收,不能达标的,不准出售!”

“什么叫做达标?”郑芝豹皱眉道。

郑忠笑道:“就是不能出现偷工减料和豆腐渣工程。如果不能通过验收,那么只能血本无归,推到重建了!”

郑芝豹眉头舒展,道:“做生意,信誉为本嘛!我老郑家,还从未做过偷工减料的行为。这个房产公司,我要大力参与!”

郑忠说道:“老爷,地产公司要组建,要越快越好。咸水沽那边放出消息,3月1日就准备拍卖几块土地,大约有600多亩,拍卖的底价是100两银一亩。我打听出来了,这第一批土地,准备是建商铺。现在葛沽是商铺年租金,1平米都达到1两银。要是有个100亩的商铺,如果出租年租金不会少于五万两。”

“行!葛沽这边的房产、生意,可以脱手售出,筹措30万两参与咸水沽的地产开发。至于拿地,你尽管与喊价,1000两银一亩,也在所不惜!”郑芝豹流出了一丝豪迈气息。

郑忠流露出一丝振奋,道:“老爷,在下必然不负重托!”

两人的筹划中,“天豹房地产公司”宣告成立。

在天津特区成立不久,就涌起了公司热、股份制热。这些制度的创新,也大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咸水沽房地产开发,所引爆的地产热。这事实上,也引起了无数商贾的关注。但是,能像郑芝豹这样决心不计一切代价拿下土地,则是非常罕见的。

这倒不是因为,郑芝豹拥有后世地产商的思维,而是因为他的资本来的容易,海上倒腾一趟商品,几十万两银便赚到手了。但是,海上的生意虽然暴利,风险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郑家的对手们的暗算,或者是海外他国政府的政策变动,皆能够影响到郑家的商业利益。

比如,南洋地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郑家哪怕与他们做生意,也如履薄冰,生怕洋鬼忽然暗算。

所以,海上高风险赚取的资本,终究皆是投入到陆地上。田产、房产等等各种能够传承的资产,才是郑家投资的主要项目。

比如郑芝龙便将海上赚取的绝大多数的利润,用于在福建购置百万亩良田,使得他迎来了富甲八闽的名声。

而郑芝龙在福建购置的百万亩良田,属于郑氏宗族准备孙后代继承的祖产。作为郑家的弟,郑芝豹的后人虽然也能够享受到福建家族产业方面的利益。但是,再过几代,继承者皆是郑芝龙一脉,其余的分支逐渐衰败,这也是大多数宗族传承的必然结果。

作为旁支的郑芝豹,显然也要为他这一支的孙后代,谋划一条出路。在天津特区大肆的买房置地,以及投资经营实业,是郑芝豹为孙计的一种手段。(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77章 创刊(一)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201章 香水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81章 虏变(三)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142章 胜了(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60章 棱堡(二)第79章 虏变(一)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36章 送别第75章 粮商(一)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174章 赤字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54章 党报(一)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263章 返航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34章 阴谋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161章 自由民第79章 虏变(一)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119章 震动(三)第144章 虏退(一)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98章 情报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104章 总督(二)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169章 皮岛海战(四)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194章 南北朝鲜
第77章 创刊(一)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201章 香水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81章 虏变(三)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142章 胜了(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60章 棱堡(二)第79章 虏变(一)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36章 送别第75章 粮商(一)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174章 赤字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54章 党报(一)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263章 返航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34章 阴谋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161章 自由民第79章 虏变(一)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119章 震动(三)第144章 虏退(一)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98章 情报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104章 总督(二)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169章 皮岛海战(四)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194章 南北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