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虏变(一)

锦衣卫指挥使司。

“骆大人,《党报》送来了!”

“知道了!”

骆养性不以为意的将《党报》拿在手中。

事实上,作为全国最大的特务机关,锦衣卫消息来源,是全国任何一个机构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邸报》上刊登的新闻内容,都远不如锦衣卫内部的情报来源丰富。更何况创建不久的《党报》?

不过,骆养性身为顾问党人,《党报》自然是要看的。

骆养性草草的翻阅内容,一直翻到了军事板,《鞑子的野心》这篇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因为,这篇文章中,预测鞑子今年六月左右,会有第三次入塞军事行动。这文章的分析,有理有据不像胡编乱造,更关键的是,文风怎么看着像国师爷所创作的?

事实上,能够刊登在《党报》第一期的文章,哪怕不是肖图白所写,也多半获得了肖图白的认可。

国师爷可是谪仙人下凡,能够预料未来天机的存在。能被国师爷认可的预测,很有可能就真会发生。

骆养性冷汗连连,道:“这个月以来,辽西的最新情报有哪些,本官要过目!”

一名校尉不断的翻阅文件道:“有一篇情报,建虏今年四月,改国名为清。四月尾,鞑子有2万满八旗军,由阿济格率领,进了蒙古草原,去向不明”

“还有一份情报,年初八旗兵伐朝鲜。朝鲜国度被围,朝鲜仁宗被迫国王签下城下之盟,变成满清藩属之国,与我大明断绝关系。与此同时,朝鲜国王将太子送去鞑子的盛京作为人质,换取鞑子退兵。”

“还有,蒙古人各部,开始尊皇太极为整个蒙古的可汗,满清对蒙古实行八旗化改编”

“什么”骆养性脸上冷汗连连。

自万历四十四年,李成梁家的仆人**哈赤公然叛明,自命为天命汗,建立后金。以八旗制度为军民体制,将辽西等等大明故土据为己有。此后,大明北方就难以获得安宁。

所谓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哈赤学自大明朝的军户制度。这种军户制,在建立初期时,战斗力暴强,不过,随着时间延续逐步颓废。

八旗制度初建的效果,是军事动员能力强悍。使得当时不足30万人口的满洲八旗,已经能够凑出两三万军队,再加上收编的蒙汉军队,使得其总兵力可以超过五万。

不过,**哈赤便是用五万多的军队,在萨尔浒战役中击败了大明朝十万多远征讨伐的军队后,野心膨胀发动宁远之战。而宁远之战中,关宁军据城而守,以逸待劳,以炮击八旗兵,并有弹片击伤**哈赤,导致**哈赤兵败身亡。

而皇太极登基继承了**哈赤的汗位之后,心知从关宁军防线强攻,并不能够比**哈赤做的更好。

在大明崇祯二年,皇太极想到一个大胆之极的计划——从蒙古草原绕行万里,只需攻破长城的几个缺口,便可以直扑到繁华却防卫虚弱的山西、直隶、山东等地。

在崇祯二年和七年,皇太极曾经亲自率军,做出了两次万里奔袭的军事行动,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掠夺了大量的物资,更通过杀戮,削弱了大明北方各省的经济、军事力量。

而皇太极之所以敢于弃辽西老家安全于不顾,率领八旗兵主力万里奔袭大明,主要是在崇祯年间,在辽地牵制满清的军事力量逐渐的消失了。

大明在辽地牵制力量,一个关宁军,一是皮岛上的东江镇。

皮岛上的东江镇原是毛文龙所建,时常还能够进入满清境内,打打游击、野战,袭扰的效果非常明显。天启年间,毛文龙就受到褒奖,甚至皇帝赐予他尚方宝剑。毛文龙喜欢杀戮,喜欢抢劫,不过杀戮、抢劫的都是在鞑子领土内进行,何尝不是有效的破坏鞑子的人口和生产。

但是,毛文龙的这种手段却惹起内残外忍的儒家子弟的不满。儒家子弟往往喜欢,对自己人刻薄,对于敌人却无比的仁慈。

崇祯年间,关宁军的督师袁崇焕,忽然提出要巡视皮岛,观看皮岛军事演习。毛文龙积极的欢迎袁崇焕参观。结果,袁崇焕一上岸便令人抓了毛文龙,将之斩杀。此后,对东江镇经过不断的清洗,使得东江镇元气大伤。只能在岛上苟延残喘,而不能发动对八旗的游击、偷袭战役。

除了,被袁崇焕弄残废掉的东江镇之外。

wWW⊙тTk án⊙c ○

大明牵制八旗的力量,还有朝鲜和蒙古。当然了,蒙古的部落往往是墙头草,今天给大明卖命,明天又可能投靠鞑子。

立场比较坚定配合大明的,主要是朝鲜国。朝鲜李氏王朝,建立200多年,历代国王皆是由大明皇帝册封。而朝鲜王室为强化与大明皇室之间的关系,200多年派出数百位公主到大明和亲,也算是大明朝的亲戚之邦了。

而在万历年的抗倭援朝之战,朝鲜对于大明的向心力,已经膨胀到极点。在满洲的鞑子叛明之后,朝鲜积极派遣了大量军队,配合宗主国明军作战。

奈何,朝鲜国虽有抗清之志,但是30多年之间,先后损失了280万人口和20多万军队。朝鲜国都也是数次被满清攻破。

朝鲜第一次被满清围攻国度时,被迫签署“兄弟之国”,既是兄弟之国,便不能配合大明攻伐满清了。

而朝鲜被迫签署兄弟之国协议后,依然心向大明,不断求大明派兵入朝,帮助朝鲜抵御满清。而满清也以朝鲜心向大明为由,继续攻打朝鲜,迫使朝鲜国王签署了“藩属之国”的协议,将太子送到满清做人质。

朝鲜也不再能够起到牵制满清的效果。

此时,八旗第一猛将阿济格率领的不明数量的军队,进入了蒙古草原,不明去向

骆养性心中颤抖,想道:“阿济格说不准,真的是效仿皇太极,重演崇祯二年和七年的两次虏变”

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77章 年假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48章 银荒第181章 暗流(二)第120章 震动(四)第81章 虏变(三)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68章 传教士(三)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57章 建党(二)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9章 皇家新军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268章 科技、经济、内政(二)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80章 暗流(一)第162章 货币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98章 情报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31章 土化肥第49章 皇家布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142章 胜了(二)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45章 虏退(二)第118章 震动(二)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8章 欲练兵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60章 宝坻县令的求援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60章 棱堡(二)第177章 年假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17章 震动(一)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1章 渔政、造船、海权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91章 镇压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62章 货币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34章 阴谋第47章 收容难民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47章 收容难民
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77章 年假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48章 银荒第181章 暗流(二)第120章 震动(四)第81章 虏变(三)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68章 传教士(三)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57章 建党(二)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9章 皇家新军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268章 科技、经济、内政(二)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80章 暗流(一)第162章 货币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98章 情报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31章 土化肥第49章 皇家布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142章 胜了(二)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45章 虏退(二)第118章 震动(二)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8章 欲练兵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60章 宝坻县令的求援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60章 棱堡(二)第177章 年假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17章 震动(一)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1章 渔政、造船、海权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91章 镇压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62章 货币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34章 阴谋第47章 收容难民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47章 收容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