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秋风阵阵,吹散了弥漫的硝烟。

肖白浪默默巡视战场。军营中,六千多军民,望向他的目光充满了崇敬。

肖白浪,以前仅仅被视为国师爷的影子,国师爷手下第一忠犬!此时,他却是统帅千军万马,与扬古利大军对垒的统帅。

因为,扬古利可是满清正黄旗的贝勒,并是满清皇族的额驸,地位至少相当于明廷的一位总兵官。

而能与扬古利这样级别的八旗兵名将对垒,肖白浪只要不死,注定会成为一位名动天下的名将......

独当一面指挥军队与鞑子万人大军对撼,这是他以前从没有想到过的荣誉。所以,他心中默默的感激国师爷的知遇之恩,而报答国师爷,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的打仗,杀鞑子、实战中练兵......

事实上,明廷的太监监军往往怯战,甚至高起潜之辈,认为这种行为保存了皇帝嫡系部队的实力,是“忠君爱国”的表现。

战争中保存实力是很可笑的行为,越是怯战的军队越是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遇到关键时刻,往往会被打的落花流水。真正要增强军队实力,只有不怕死,不断的打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明末整个北直隶和南直隶中央直接指挥的京营部队,总共有30万大军。三十万嫡系的京营部队大多数属于身强体健,看起来自然是威风凛凛,然而却因为缺乏训练和实战。沦为垃圾兵!

如果京营部队大力整顿,将三十万大军裁撤成15万。再将十五万大军轮番上阵作战,保持不断的实战练兵状态,五到十年之间。便是一只精锐部队。哪怕人数下降到五六万人,也比此时的三十万大军更有战斗力。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兵强马壮的唯一有效手段。

——没有精兵强将,打个十年战争,总会有的!

这个道理,肖图白给皇家新军的军官讲的透彻,也揭示了战争的一些比较客观规律。所以皇家新军的军官并不畏战,反而期待一次次残酷战争的洗礼。让皇家新军变成真正的狼虎之师!

“伤亡多少?”肖白浪问道。

“皇家新军有7人死亡,57人轻伤,11人重伤。民兵135人死亡,107人轻伤。38人重伤。”统计官员说道。

“被解救的难民人数多少,受伤人数多少?”

“一共1198名幸存者,受伤的有315人......但是,有百多人情绪有点偏激,对我军有敌视。认为我军残酷无情,给他们造成如何巨大的损失!”

“幼稚!”肖白浪嗤之以鼻。

“肖营长,我觉得你的态度很成问题.....争取群众,发动群众。这是我党重要的理论思想,你怎么能蔑视群众?哪怕群众一时糊涂。也能够通过教育,让他们觉悟吗!”军队中的统计官员。也是顾问党的政工人员。

皇家新军各级军事长官,与政工人员是平起平坐的!尤其是,遇到需要“上纲上线”的原则问题,政工人员更是能够指着军事长官的鼻子批评。

“好吧,我检讨,我投降!”肖白浪高举双手,表示投效道,“还是商量一点实际的问题吧。伤员尽快安排救治,我军阵亡将士的尸体进行火化,能辨认身份的,骨灰盒上写名字。不能辨认身份的,便按照失踪人口的名册,进行推测....”

“鞑子的一些尸体怎么办,还有之前一些难民的尸体?”

“焚烧,浇灌一些猛火油焚烧!”肖白浪交代说道。

猛火油也就是石油,在汉朝时候已经发现石油可燃,在晋朝时期便有人用石油照明。在宋元时期,石油因为在战场上是纵火利器,哪怕浇水也难以扑灭,而被称为猛火油。

明朝时期,军队中装备有一种利器叫做“猛火油柜”——以石油作为燃料,利用空气压缩原理,以水泵制造压力,喷射点燃的石油液体,进行连绵不断的喷射火焰。

天津沿海一带石油资源充沛。

哪怕陆上也不时发现一些油井。皇家新军自然会因地制宜,开采了一些“猛火油”应用于战场。

之前的战壕,被尸体填平了。皇家新军想要搬运战壕的尸体,肯定会遭到鞑子的出兵阻止。

直接用猛火油焚烧壕沟中的尸体,敌人也多半无能为力!

政工人员见状道:“是个好办法!”

皇家新军作为一支新式军队,其体制除了追求战斗力之外,更会严格杜绝军阀化的可能。为了避免皇家新军内部军阀化和山头主义,皇家新军不断对士兵进行教育。接受了教育是士兵,便不会盲从军官。

士兵最主要效忠的还是皇家新军这个集体,以及顾问党人、大明帝国,而不可能效忠具体的军官。

除了这些措施之外,军队中还实行——党指挥枪、党支部建立在军队中。营级设立党支部书记、连队设立指导员。

这些政治工作者,平时负责给士兵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关怀士兵的生活。对于一些进步的士兵,则鼓励他们学习党的思想,争取成为党员。

政治工作者除了引导士兵的思想意识形态之外,还拥有统计战报,军功、损失、军情之类的职能。士兵的战功、升迁,掌控在政工人员手中,更增加了政工系统的权利。

军事指挥官,也只能去做指挥打仗,而不能将军队变成军官的私人军队。

而第二营的营长肖白浪虽然是党中央的常委之一。

但是由于肖白浪眼下负责皇家新军第二营军事和宝坻县民兵部队的指挥工作,党政工作还是由部队的党组织负责。肖白浪在军队中。也需要尊重政工人员。

政工人员,因为处理问题都是靠思想、政治,而政治手段不免显得温和,尽量避免暴力手段。

而之前的皇家新军的军事行动。对俘虏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使得这些人哪怕被解救了,心理上也不免仇视皇家新军,让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起来比较困难的。

也正是因此,政工人员不免对肖白浪有点意见。

不过,肖白浪是一名军事长官知晓“慈不掌兵”,他更是牢牢记住王启年的前车之鉴。虽然。肖白浪理解政工人员的想法,但是他却不后悔自己的之前的决策!

军官嘛!本职工作是追求胜利......

至于胜利之后,如何收拾烂摊子问题,留给政治工作人员去头疼吧!

——————————

满清军队和皇家新军之间。也进入了战场的间歇阶段。双方各自派出数百人的队伍,在前线战场中处理己方的尸体和伤员。

清兵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遇到轻伤者是带回去救治。但是遇到一些很难救治,哪怕救好也是残废的重伤员,鞑子的搜索人员。直接用刀子划破上重伤员的喉咙,让重伤员痛快的死掉。这是是避免过多的伤员带回军营,影响到全军的士气。

而皇家新军则不然,哪怕遇到了重伤员。也尽可能的抢救。事实上,皇家新军一直是非常重视军医的。哪怕是外出随军作战,也有30多名军医随行。

当然了。军医处理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伤势。遇到普通的外伤,皇家新军士兵以“国师白药”进行涂抹。普通的内出血、淤肿之类的,也具备神效。

“国师白药”主要的成分是“三七粉”。三七这种药材,中国明朝时期,才逐渐发现其医疗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之称为“金不换”,但是介绍的也不详细。而清朝《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主要介绍其补血的功效,将三七解释为补品。

而民国时期的“云南白药”是以三七作为最主要的成分,这才是将三七的地位,抬上了神坛。后世,最廉价的药田种植的人参只需几十元一斤,而最普通的三七粉的价值至少是2000一斤以上。三七在后世已经算是最名贵的中药材之一。

由于这“国师白药”的功效,使得很多的外伤,迅速的被治愈,也有效的降低了皇家新军和民兵伤兵的死亡率。

而大多数受伤的士兵,往往也是作战勇敢的士兵,这种士兵痊愈一个,重新归队之后,也是军队战斗力提升的保证。

等到皇家新军和民兵的伤员,皆是就回了营地中之后。皇家新军士兵,突然用车子推着几个大水桶,向壕沟冲去。

正在鞑子们愕然时,皇家新军战士,将一些液体,倾倒到战壕中。

“点火!”

轰!

冲天的火柱腾起......

猛火油在战壕中剧烈的燃烧,焚烧那些尸体!

“不好,明军想要焚烧壕沟中的尸体!”鞑子们见状,纷纷冒着枪林弹雨,准备上阵组织。

之前,鞑子不但浪费了3000名俘虏,更是耗费了1000多名鞑子兵的生命,才勉强用尸体在壕沟中填出了几道能策马踩过去的口子,怎么能让明军将那些尸体烧掉?

不过,猛火油哪怕是浇水也未必能扑灭,这年头想要猛火油所形成的火势是非常艰难的。看着鞑子们在火坑前面乱忙和,皇家新军和民兵们纷纷开怀大笑......

这时候算的大战的间歇期......

虽然,双方显得剑拔弩张,但是出奇的克制,并未迅速的爆发下一**战!

肖白浪不知道战斗会在什么时候重新爆发。

但是,他知道肯定是不远了,因为......鞑子阵营中,频繁的调兵动作,也纷纷映在肖白浪的望远镜视线中。

说到望远镜,这是1608年荷兰人所发明,而望远镜发明不久,便被耶稣会在中国立足的一件“敲门砖”送给大明朝廷。用以换取在大明传教的资格。

而明朝,收到了望远镜这种礼物之后,徐光启等等精通西学的官员,便又开始琢磨。大明本土制造磨制望眼镜。

在明末钦天监中,便已经有精通磨制望远镜镜片的工匠。并且,光学原理类的书籍,在大明境内,也有过出版。

当然了,西方的科学家们,已经除了思考之外,已经开始自己亲自动手搞发明了。明朝的士大夫们。虽然也乐意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现象和道理,但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搞科学实验,甚至用数学手段,去分析实验数据还是不成的!

中西方文化人的差距是。文艺复兴后的西方哲学家放下了架子,开始研究实学。中国的士大夫,依然是高高在上,不愿意放下架子,去钻研奇巧淫技!

磨制望远镜的技术。在17世纪着实的一项高科技,在西方能磨制玻璃镜片的技艺,也是很少一小撮工匠,以及一些天文科学家们所掌握。

而大明的钦天监每年不过生产几十件望远镜。大多数都用于天文研究,市场上是有价无市的。就连总兵一级的武将。也仅是少数非常得宠的,才被皇帝赐予望远镜。

在明末时期中国拥有少量的望远镜在天文、军事领域中使用。甚至还能少量制造望远镜。而到了康熙年间,由于文字狱的关系,钦天监的技术人才也受到打压,望远镜的技术也开始失传了。

直到乾隆年间,西方人再次献上望远镜,乾隆觉得稀奇,并取名为“千里镜”。

大明皇家新军部队,全军装备了超过100部望远镜。望远镜普及到班长级,连一些斥候也拥有望远镜。由此可见,皇家新军可谓浑身上下都装备了高科技。

阵地中被营救的一些难民,经过九死一生,终于逃至皇家新军的军营中,受到了安置之后,大多数人都露出了生的喜悦,也有一些人,因为亲友的丧生而嘤嘤哭泣。

甚至一些难民,情绪比较移动,对皇家新军发泄道:“杀人偿命!”、“刽子手!”、“猪狗不如啊,连百姓也杀......”

肖白浪冷冷看着这些乌合之众,不屑道:“在鞑子面前,他们怎么不叫、不闹?”

“你们畜生,有种杀鞑子去,怎么杀老百姓?”难民们依然露出了不依不挠的态度。

士兵们之前胜利的喜悦,也因为这些难民的怒声而被冲淡了。

终于,一些大胆的难民,甚至开始冲向皇家新军战士,抢夺皇家新军的武器,厮打皇家新军战士的身体。而皇家新军战士的思想教育,使得他们不能对百姓还手,他们伤痕累累的身体,被这些失去理智的难民们再次大伤。

一些年轻的战士,甚至因为伤口被殴打而撕裂,鲜血淋漓......

“住手!”肖白浪显得非常愤怒。令民兵刀盾兵,上前将少数对皇家新军战士动手的难民重新捆绑起来。

“这些难民,情绪不稳,很难控制!为了避免战争中不会遭遇不必要的麻烦,必须将他们集中关起来。”肖白浪淡然对军官们吩咐道。

难民们一个个嚎啕大哭道:“专门欺负咱老百姓啊!”、“打不过鞑子,专门对咱老百姓动手!”

半晌上,还是钱钟庄的村民仗义执言,道:“你们还要不要脸了?”村民们指着阵地前堆积如山的鞑子尸体,道:“皇家新军打不过鞑子吗?杀的鞑子不够多吗?你看睁眼睛看吧!仅仅不到一个时辰的大战,便让鞑子抛下上千具尸体,有那只军队能做到?”

“在战场上殴打军人,无论那一国的军队,都是杀头重罪!面对鞑子,你们敢胡搅蛮缠吗?而看看我们的皇家新军战士,哪怕被你们殴打的遍体鳞伤,还手了吗?没有!皇家新军非常克制,将你们当做百姓、当做人,而你们自己却将自己当做猪狗不如的畜生.....”

“我们钱钟庄的子弟,与皇家新军一道浴血奋战。奋战的结果是,我们哪怕战死沙场,也会有鞑子给咱们陪葬,而你们要么是被鞑子杀戮,要么就是被当做炮灰,最好的结果不外乎是成为奴隶......事后没有勇气对鞑子报仇,只敢对自己人发泄不满,你们是废物,我钱钟庄男儿看不起你们!”

在钱钟庄的百姓舆论的支持下,皇家新军的战士们,纷纷重新抬起头来,感觉到欣慰。至少,钱钟庄的村民,能够理解他们......

事实上,钱钟庄的百姓觉悟高,这也是因为钱钟庄大量子弟参加了民兵。民兵的训练,虽然主要是以冷兵器的战斗为主,不过也是会教授知识文化,以及各种皇家新军提倡的大义、思想。

而钱钟庄的子弟兵们,在民兵中接受了教育之后,回家也不免向家人宣传皇家新军的这些先进思想。而饱受鞑子的蹂躏,钱钟庄百姓的思想觉悟甚至比葛沽的百姓更高。

肖白浪令人将难民集中关在几座结实庄园中,令30民兵和100名钱钟庄的壮丁帮忙看守,以防这些难民出现异动。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钱钟庄的子弟兵,便是因为知晓了大义,所以可使!而这些难民,还是需要教育,让他们知之!

第68章 传教士(三)第118章 震动(二)第169章 皮岛海战(四)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182章 暗流(三)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79章 虏变(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74章 赤字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142章 胜了(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59章 棱堡(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46章 长崎(二)第26章 拜年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67章 传教士(二)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70章 丰收(一)第11章 射击训练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43章 新军医院第59章 棱堡(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233章 烟草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62章 货币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72章 丰收(三)第71章 丰收(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246章 长崎(二)第142章 胜了(二)第11章 射击训练第263章 返航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77章 年假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70章 丰收(一)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103章 总督(一)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144章 虏退(一)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124章 班师第162章 货币第73章 民心沸腾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141章 胜了(一)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175章 买办(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80章 虏变(二)第85章 独石口(三)
第68章 传教士(三)第118章 震动(二)第169章 皮岛海战(四)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182章 暗流(三)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79章 虏变(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74章 赤字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142章 胜了(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59章 棱堡(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46章 长崎(二)第26章 拜年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67章 传教士(二)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70章 丰收(一)第11章 射击训练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43章 新军医院第59章 棱堡(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233章 烟草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62章 货币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72章 丰收(三)第71章 丰收(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246章 长崎(二)第142章 胜了(二)第11章 射击训练第263章 返航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77章 年假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70章 丰收(一)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103章 总督(一)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144章 虏退(一)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124章 班师第162章 货币第73章 民心沸腾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141章 胜了(一)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175章 买办(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80章 虏变(二)第85章 独石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