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

渤海是典型的中国内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如同两支巨臂,将77284平方公里的渤海海域,完全纳入中国内水的范畴。整个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海港城市最多,经济最为繁荣的三大经济圈之一。渤海经济圈、长三江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这三大最繁荣的经济圈,在明朝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

相对于安逸的珠三角、长三角而言,渤海地区面对着野心勃勃的满清军事集团的威胁。而使得渤海地区注定不能全力发展经济,而要消耗大量军费开支用以对抗军事威胁。

鉴于当前的局势,天津经济特区采取,陆上多造棱堡,多储备大炮、弹药,以防御战为主。而在海上,则采取积极态势,消灭满清的水师和海岛上的据点,维护海上商路的安全。事实上,只要海上商路畅通,天津经济特区,每时每刻经济力量都在增长。而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特区的军事力量也是逐步的水涨船高。

用肖图白的话来说:“我们一天天的在发展,并且要让敌人一天天的被削弱。这种积小胜为大胜,不断能够给我军锻炼出优秀的官兵,为将来扫平天下、收复故土、开拓进取等等战略目标做准备。”

皇家新军已经通过多次战场锤炼,死伤大量的官兵,也锻炼出了优秀的骨干。在此进出上扩军,不会削弱军队战斗力,只会让军队在数量上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天津水师官兵。也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战斗,才能够获得肖图白的认可,为将来扩编为皇家海军,做出充分的准备。

为了达成用小规模战争来锻炼军队的战略目标,崇祯十年七月十六日,天津海防水师以4艘宝船舰队为主战力量,16艘400料座战船,50艘哨船。总兵力2700人,火炮数量237门,火铳1500只。投石机20台可以投射“猛火油罐”。

此时,天津水师的作战理念是以远距离攻击、火力覆盖攻击为主。而尽量避免接舷战,因为接舷战技术含量低、伤亡大。只适宜海盗使用,而不适宜近代化海军。尤其是,对于伤亡数据很敏感的肖图白,是非常反感浪费人命的战术。

浪费人命,战损抚恤倒是其次。主要是,浪费了苦心培养的海军人才,在海军人才的种子还未积累充分的作战经验。成长为军官之前,白白牺牲。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此刻,郑芝豹正在担任指挥舰的“汉沽号”宝船上,笑着说道:“这是我军阵容最强、火力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可惜,仅能在亚洲称雄,离欧罗巴海军强国还是有质的差距。据说欧罗巴最先进的战列舰上,一艘船上就有110多门火炮。如果集中10艘这样的战列舰,全军便拥有1000多门火炮,面对饱和的火力覆盖,接舷战根本就是送死。”

众军官深以为然。道:“真希望,天津水师早日能装备那种给力的战列舰!”

郑芝豹望着海上铺成方阵的舰队,道:“这就需要诸位多努力!让国师大人意识到,我们水师消灭鞑子的效率,并不逊色于陆军!”

“正是!”众水师官兵意气风发,“欧洲列国殖民,谁不是以水师开拓!当今的大航海殖民时代。陆军仅是守门犬!”

“那么先彻底征服渤海,再走向大洋,纵横四海!”郑芝豹豪气凛然,心中蓦然想到。自己的兄长仅满足于海上贸易,并且将贸易所赚利润,都在老家福建买了田产。而自己在家产上,远不如兄长,但是将来若是能征服四海,为大明子孙开拓殖民地。将来史书上的评价,一定会高于自己的兄长!

熊熊的火焰,在胸中燃烧!郑芝豹心中又浮现了国师大人的名言——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

“那么……就让我代表国师大人,传播‘真理’吧!”

———————

渤海,皇城岛。岛屿上,大约有1500居民,其中有800多名,是隶属清军旅顺尚可喜水师的官兵。剩下的,是被鞑子抓捕的奴隶。鞑子用抓捕的奴隶,在岛上捕鱼、种田,用以维持军队消耗。

渔民张大顺、张小顺兄弟,原本是天津渔民,但是途径皇城岛躲避暴风时,却被鞑子连船带人扣押在岛上,奴役他们进行捕捞。

脸上淤青的张小顺躺在一张草席上,道:“大顺哥,二鞑子太坏了,整天逼我们下海捕鱼。收获稍微少一点,就用鞭子抽人。更可气的是,他们只给咱们吃生鱼。我吃生鱼都快吐了,真怀念吃饭的日子!”

张大顺也显得情绪低落道:“船都被鞑子和二鞑子们看着呢!如果没有鞑子准许,靠近渔船半步,会被杀死的!”

“哎!鞑子们凶恶就是了,那些二鞑子们,怎么也这么坏,他们以前不也是大明人吗!”张小顺愤愤说道。

“哼!这些忘本的二鞑子!有朝一日,大明的王师来了,我定要揭发他们。让所有二鞑子都不得好死!”张大顺对于二鞑子露出了比真鞑子还要痛恨的心情。

毕竟,皇城岛上的真鞑子,也才有10多人,更多的是为虎作伥的二鞑子。

在真鞑子们面前,二鞑子们像狗一样谦卑。面对被奴役的渔民们,二鞑子们像狼一样凶恶!

正在张大顺、张小顺兄弟两人唉声叹气时。

“轰!”

忽然一阵巨响,在远处响起。

张小顺愕然道:“哥,大晴天打雷了?”

张大顺神色凝重道:“不是打雷!是炮!大炮的声音!”

“鞑子们发神经开炮仗玩耍?”张小顺道。

“不,鞑子们的炮台上的火炮都是小炮。只能欺负咱渔民,根本不能打出这么响的声音!”张大顺在天津的时候,也是一名军事爱好者,参军虽然失败,但是却有幸进入到军营中,见识了各类型火炮发射的场景。因此,对于不同口径的火炮,发出的声音,比较敏感。

“难道是海盗?”

“海盗更不可能有这么大口径的火炮!”

“难道是大明王师来了?”

“对,肯定是王师!”

两兄弟开始兴奋起来!

于此同时。海岸上鞑子的军营、炮台。此时却陷入了一片火海中!

“该死!是明狗来了!”

“炮兵呢?还击!”

“上炮台,开火,炸死明狗!”

一片混乱中,炮台上100多名清军慌忙操着仅有的8门火炮还击。皇城岛上最大口径的火炮,还是毛文龙时代的4磅炮。

剩下的能够打出1磅弹药的土炮。这些火炮不但威力小,而且最远射程才1里多,根本不足以对3里外的大明水师产生威胁。

天津水师的官兵,最初看到鞑子开火,吓了一跳。

但是。很快便开始,敌人的火炮。多时在距离舰队1里多远的地方落水,激出一朵朵的水花。

“哈哈,加油,狗鞑子!炮弹射的不耐,比我小时候扔的石块,打的更远!”一名天津水师官兵,吹着口哨道。

“哟,鞑子的炮台!”

“漂亮,鞑子一门火炮自己炸膛了!”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炮战……

大明天津水师的12磅主炮。隔着3里向鞑子的炮台有规律的倾泻弹药。虽然,这个年代的火炮命中率是非常低下的。

但是,16门红衣大炮,火力覆盖形成的杀伤力,也不容低估!

轰!轰!轰!轰!……

“清理炮膛!”炮手们用毛刷和桐油,耍着炮膛,将残火药的残渣清理干净。

“准备弹药!”炮手们纷纷弹药装入了炮膛中。

“开炮!”火炮的后坐力。令舰艇巨震。炮弹已经被投射出去……

大明天津水师,连绵向岛上倾斜了200多颗12磅炮弹后,岛上的炮台死伤60多人,火炮除了被炸毁之外。更多是被抛弃在炮台上。

鞑子们意识到,明军的火炮射程比他们远了两倍多,炮战成为了一面倒的屠杀。

所以,岛上的清军放弃了炮台,而是登上了100多艘渔船、木排等等工具,疯狂的向天津水师舰队划来。

显然,鞑子们想要通过接舷战,来获得胜利!

“自取灭亡!”郑芝豹望远镜中看着鞑子们的愚蠢行为。

随着鞑子们的船只越来越近,天津水师的编队大口径舰炮熄火,换成了其余的小型舰炮杀伤敌军。

“轰!”血花四溅!

“轰!”残肢断臂!

“轰啪啦!”一艘渔船在砸穿,数名鞑子落水。

经过了二十多分钟艰难的冲刺,三十几艘渔船、木排,载着150多名“勇敢”的鞑子,冲到了天津水师100多米的距离。

郑芝豹摇头:“何必呢!何苦呢!像你们这么玩海战,既没有技术优势,又没有人数优势,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火炮已经停止了,但是1500名水手,举着火铳,开始轮射了!

“啪啪啪啪!”

“啊!”、“我的胸膛被打穿了!”、“救命!”、“我不想死!”……

火力交织!

鞑子们终于悔恨、绝望了……

这场不对称的作战,使得天津水师舰队,在登岛之前,消灭鞑子600余人主力。剩下少数的鞑子,分散在皇城岛上,已经不能构成威胁。

战事一面倒。

郑芝豹意气风发道:“登岛,清剿残匪!此外,派一艘快艇向天津发出捷报!”

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华丽作战,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消耗的弹药价值35万两白银。

但是,郑芝豹并不在意,肖图白也并不在意!

只要胜利,消耗的军费算得了什么!

而且,训练时期也需要耗损,直接将炮火轰向敌人,实战练兵起到的效果,比之日常训练更有效率。

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144章 虏退(一)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245章 长崎(一)第47章 收容难民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142章 胜了(二)第263章 返航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177章 年假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239章 问策(一)第239章 问策(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76章 粮商(二)第75章 粮商(一)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75章 粮商(一)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71章 丰收(二)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78章 风俗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86章 独石口(四)第47章 收容难民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145章 虏退(二)第254章 军火倾销第246章 长崎(二)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246章 长崎(二)第263章 返航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175章 买办(一)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103章 总督(一)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4章 锦衣卫和东厂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9章 皇家新军第183章 暗流(四)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124章 班师第76章 粮商(二)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
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144章 虏退(一)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245章 长崎(一)第47章 收容难民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142章 胜了(二)第263章 返航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177章 年假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239章 问策(一)第239章 问策(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76章 粮商(二)第75章 粮商(一)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75章 粮商(一)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71章 丰收(二)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78章 风俗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86章 独石口(四)第47章 收容难民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145章 虏退(二)第254章 军火倾销第246章 长崎(二)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246章 长崎(二)第263章 返航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175章 买办(一)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103章 总督(一)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4章 锦衣卫和东厂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9章 皇家新军第183章 暗流(四)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124章 班师第76章 粮商(二)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