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暗流(四)

天津卫城,一座粮油商店。老板化名叫做李恒天,但是认识他的人却知道他是原天津巡抚贺世寿的儿子贺中天。

在以前贺中天何等风光,仗着老子是天津巡抚的势头,巴结他的人多不胜数。但是遇到肖图白之后,贺中天的好运宣告终结。

崇祯八年末,贺中天与京城的一些纨绔子弟参与皇庄拍卖舞弊案,贿赂拍卖宦官,将良田以劣田的价格买入。事发后,一众纨绔皆被锦衣卫缉拿,或是其家长拿银子赎人,或是被送到监狱进行劳动改造。

贺世寿自诩清廉,拒绝出钱赎回其子。不过,在贺世寿死后,继任的天津巡抚杜三策,与总顾问衙门求情,提前释放了这贺中天。

不过,贺中天被释放后,其父已经亡,贺家已然家道中落。以前许多巴结贺中天的狗腿子,纷纷树倒猢狲散。贺中天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之所以落到这个下场,还是因为肖图白捣鬼。

如果不是肖图白,他也不会遭遇苦役。如果不是肖图白,其父贺世寿也不会被派到前线送死。是肖图白,令他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心怀仇恨的贺中天,并未遵从叔伯们的劝说回想读书,反而化名李恒天,潜伏在天津卫,伺机报复肖图白。

店中新任的天津巡抚杜三策穿着便服,与面容晒的黝黑的贺中天相对而坐,捧着香茗缀饮。

“贤侄,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可以回乡苦读,早日科举中榜,来日方长。为何还迟迟逗留天津,还化名经商?”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侄子必要将害死我父亲的奸臣肖图白弄死,才能化解心中之怨!”

“就此罢手吧,肖图白不是你能对付得了的!”

“事在人为,以前魏忠贤何等声势。不同样身死族灭?”

“好自为之吧......”

杜三策一声叹息,踏步离去。

“伯父慢走,小侄不送!”贺中天脸上露出微笑。

送走了天津巡抚杜三策后。贺中天面色一沉,对着一名壮汉道:“咸水沽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那名壮汉目光露出了精芒,冷笑道:“我的布置当然是滴水不漏。对方最多查到漕帮。但是漕帮内部何等复杂,就算漕帮内部的人,也难以搞清楚派系,他怎么可能将线索查到我头上。”

那名伙计也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巢丕昌的嫡亲侄子巢智信。巢丕昌投降变节后。其明面上田产、商铺、货物等等财产,皆是被天津当地的官府查封。

不过,巢家其暗中经营的走私渠道,损失却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巢丕昌的亲侄子巢智信,这些年在巢总兵的支持,早就成为了天津漕帮的龙头之一,这也是巢家最重要的走私渠道。

巢智信潜伏在天津,一方面为了报复肖图白。另外一方面巢智信知道自己叔叔投奔满清继续担任总兵。心中不免有效仿山东乱兵,在大明境内作乱后,率部投清,纷纷被赏以高官厚禄。

想那孔有德等人,在明军服役时期也不过是中层军官,投奔了满清也能够被封亲王。以及担任总兵职位。

巢智信觉得自己叔叔已是满清的总兵,自己再去投奔。巢家必能是满清境内,获得不逊色过去的权势。

而巢智信与贺中天混在一起。却是因为两者本身就熟悉,并且目标比较一致。再加上,巢智信的官面上的能量比较弱,却希望利用贺中天的门路,去办一些事情。

“听说,清廷攻朝鲜后,肖图白居然将他皇家新军的主力大部派到了朝鲜。而肖图白为了查清咸水沽的案子,更是离开葛沽军营,带着不过两百多人去了咸水沽。”贺中天微微一笑。

巢智信一愣道:“怎么?你现在就忍不住要动手?”

贺中天笑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你手中有大量的漕帮打手,利用得当。未必不能效仿孔有德,将天津搅乱,再杨帆出海,投奔大清!”

巢智信忽的问道:“你父死于清军之手,你不恨?”

贺中天脸上露出狰狞之色道:“两国交战,我并不恨大清。真正害死我父的,还是国内的奸臣。如果不是肖图白这个大奸臣,我父亲一个天津巡抚,如何能被派到前线?”

巢智信见状微微满意,道:“我可以调动的只有500多人,皆是我叔叔留给我的心腹。个个皆是身经百战的精兵。”

原来巢丕昌相对比统兵,更大的兴趣放在做生意敛财。因此,天津镇中的最精锐的心腹人马,多是被调出了军队,派到了私人的走私渠道中做买卖,这也是天津镇全军战力低下的根源。

巢智信负责帮其叔做生意,在漕帮这条线上发展。眼下已然是天津一段码头的龙头之一,而且一些老一辈龙头虽然德高望重,却因为手下不如巢智信心腹那么敢打敢杀,因此纷纷不敢与巢智信争锋。如果充分动员天津漕帮,巢智信至少能够调遣五千多名漕帮的打手。如果这股势力,徒然发难,对近在咫尺的咸水沽偷袭.......

“贺兄弟,我的人准备的差不多了,你筹措的兵器呢?”巢智信问道。

漕帮的帮众也并非人人是打手,目前巢智信能武装的,也只有他心腹的500多人。剩下的普通帮众和外围帮众,根本没有兵器。

贺中天淡然说道:“这些天,我便是利用做生意为掩护。至少弄了2000多件兵器,连红衣大炮也有3门!”

“红衣大炮?”巢智信呼吸急促。

12磅炮弹的红衣大炮,明廷和清廷,两大军事机器每年只能铸造几十门而已。明末的崇祯年间,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监制火炮,十多年时间才给崇祯皇帝制造了500多门红衣大炮,便不断受到封赏重用。尤其可见,红衣大炮的稀缺。

明末的战争中,普通的小型火炮根本不稀罕。随便一场大型的战役,往往便会动用成千上万门的火炮。比如,萨尔浒战役,清军俘获的大小火炮就超过数千门。而大凌河战役,清军缴获明军小型火炮,更是超过万门。由此可见,小型火炮这玩意,在大型战役上,是属于常规的资源。

也只有野战、防御中,小型火炮能够发挥威力。真正的攻城战役中,大口径的红衣大炮才是关键。

但是红衣大炮这种军国利器。明、清两国加起来,一年产量不超过100门。整个欧洲加起来,一年的产量也不会超过500门。

而贺中天居然有本事弄到了红衣大炮!

“我有一位朋友在京师神机营,皇上准备迁都。京师的红衣大炮中,只带走一些新的。至于铸造超过30年的火炮,直接报废。我是以每门3000两的代价将这些‘报废火炮’弄到手!”贺中天轻描淡写说道。

巢智信不由高看一眼道:“有红衣大炮的话,攻打咸水沽的把握更大一些。”

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183章 暗流(四)第263章 返航第21章 渔政、造船、海权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34章 阴谋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179章 游街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82章 暗流(三)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24章 班师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54章 党报(一)第75章 粮商(一)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245章 长崎(一)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79章 虏变(一)第239章 问策(一)第54章 党报(一)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72章 丰收(三)第141章 胜了(一)第67章 传教士(二)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81章 虏变(三)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4章 总督(二)第54章 党报(一)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86章 独石口(四)第43章 新军医院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178章 风俗第240章 问策(二)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36章 送别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01章 与虎谋皮(三)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43章 新军医院
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183章 暗流(四)第263章 返航第21章 渔政、造船、海权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34章 阴谋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179章 游街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82章 暗流(三)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24章 班师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54章 党报(一)第75章 粮商(一)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245章 长崎(一)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79章 虏变(一)第239章 问策(一)第54章 党报(一)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72章 丰收(三)第141章 胜了(一)第67章 传教士(二)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81章 虏变(三)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4章 总督(二)第54章 党报(一)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86章 独石口(四)第43章 新军医院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178章 风俗第240章 问策(二)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36章 送别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01章 与虎谋皮(三)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43章 新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