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

皇家新军以完胜姿态,全歼了两千多人的匪军,匪首林三枪被流弹击毙。战后捕获了900多名俘虏,这些俘虏虽然一半以上带伤,大多数都是可以康复。只是其中100多人已经因为受到的刺激太大,成为了疯子。

不过,每一个大明子民,都是珍贵的劳动力。这批俘虏中,除了疯人会被集中关入疯人院治疗之外。其余人治好伤势之后,将会在葛沽镇进行为期三年的劳动改造。三年期满,可以成为民户。

至于,奸*淫妇女、残杀妇孺老人的罪人,将会杀无赦。乱世用重典,肖图白要用杀一批罪大恶极者,来震慑更多心存恶念却没有付诸行动的人。

而此次战役,皇家新军付出的伤亡也是微乎其微的。

只有三名士兵鸟铳炸膛,被灼伤、炸伤。还有十多人是与敌人扭打,受了一点轻伤。这些伤势都不太重,经过处理之后,受伤的士兵很快都能够复原。

最不幸是战士刘莘,因为追击敌人的过程中不慎跌倒,胸口撞在一杆敌人遗落的竹枪上,造成了意外身亡。

士兵刘莘虽然不是死在敌人手中,但是却是追击敌人过程中意外身亡,所以依然被评为“烈士”。

对于牺牲的“烈士”,皇家新军补偿100个月的军饷,而刘莘的家里还有父母以及弟兄姐妹6人,还能够享受烈属待遇,家人有病可以找军队的军医去治,逢年过节部队都会给他们家庭送上食品新衣。

对于烈士刘莘的牺牲,肖图白更是在部队为其开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有文工团女兵演技哀乐,3000名士兵鸣枪为战友送别,部队中刘梓的领导、战友们,都念诵了追悼词。

之后,文工团女兵又开始集体唱《驼铃》: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战斗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

当听到女兵们演唱这首哀伤的音乐时,赶来参加追悼会的刘莘的父母、兄弟们更是发出了痛不欲生的悲哭。

对此,肖图白代表部队,安慰道:“您们的儿子刘莘,是一名聪明、勤奋,积极向上的战士。他的战友、上级,平时对他的表现,都非常赞赏。而在这次战斗中,刘莘表现的也非常英勇,牺牲前说,‘如果我死,换来国家安定,换来百姓安居,死得其所,唯一有愧的是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于这样一位英雄士兵的牺牲,我们整个皇家新军3000官兵,都感觉到无比的悲伤。同时,更愧对您们这对英雄的父母”

刘母泪珠不断下落道:“国师大人您严重了,小儿生前就在家说,‘报效国家,马革裹尸’是他的夙愿。能够为护卫家乡父老牺牲,死得其所。”

刘父更是坚定道:“咱刘家有四子,小儿为国精忠,还有三儿。大人,再手下我家老二吧,他会以老三作为榜样,做一名好兵!”

此时一名酷似刘莘的青年,跪拜于地,道:“大人,吾弟遗愿未了,吾替之完成。有朝一日,平定了天下动荡,以慰其在天之灵!”

肖图白见状,便破格收下了这位名叫刘旗的汉子。与刘莘一般,刘旗是一名庄稼汉,多年劳动使得其体力、耐力都不凡,更难得的是,他居然粗通文墨。只要在军伍中熟悉队列、火枪等等技能,很快又是一名合格战士。

这场追悼会,最主要的意义不在于刘家人的对于军队的支持。

而让士兵们充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去清楚的了解烈士家庭的待遇,是非常丰厚的。哪怕不幸为国捐躯了,皇家新军也会让其家人衣食无忧。

这样便消除了士兵很多的顾虑,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更专注于战斗,而不至于担心战死后家属的生活问题。

事实上,大明的另外一只英雄部队“白杆兵”,便是采取了类似的作法。白杆兵的根据地是四川石柱县,而秦良玉的家族更是大明朝廷所封石柱县的世袭土司,年轻时候的秦良玉就喜欢与父母兄弟们一起农闲召集农村青年们进行练兵演武,所以石柱县的大多数青年都拥有了不俗的军事素质。

而秦良玉不但懂练兵打仗,更懂得发展生产和经济。在后世石柱县无疑属于贫困县,但是明末秦良玉所领导的石柱县不但农业发达,更有盛产“蜀锦”之类纺织产品,在四川属于非常富裕的一个县。所以,石柱县给予白杆兵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后勤基础。所有伤残的白杆兵,都能够得到赡养。而白杆兵死后,其家庭成员,都能衣食无忧。

也正是因此,白杆兵这支军队能够战斗了40多年,经历大小战斗超过万次,斩首超过10万具,长期保持常胜姿态。

一直到,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罗汝才联军趁着白杆兵主力外出作战时,趁机攻破了石柱县,并在白杆兵的家乡石柱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紧急回援的白杆兵不敌联军,黯然退出四川,继续向南明效忠。

此后,白杆兵失去了石柱县这个后勤基地,得不到人力物力补充,一直在走下坡路。最终这支为大明王朝战斗了40多年的英雄部队,遗憾的随着大明的覆灭而长眠。

肖图白深深知道,支撑白杆兵持续战斗的基础,除了是对国家民族的忠义之外,更主要的是,所有白杆兵战士家庭在石柱县都能过上好日子,而一名白杆兵战死,家人能够获得抚养、照顾。

而大明大多数的军队,死后抚恤也是非常微薄,让英雄家庭既流血又受苦流泪。这样一来,你有什么资格让那些战士去送死?

肖图白的皇家新军中,采取的措施,与白杆兵类似,也只有通过这样的细节上的关怀,才能够激发战士的士气与激情!

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73章 民心沸腾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240章 问策(二)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134章 布局(一)第84章 独石口(二)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83章 暗流(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46章 圣旨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83章 独石口(一)第57章 建党(二)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160章 宝坻县令的求援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41章 胜了(一)第152章 迁都之议(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86章 独石口(四)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136章 送别第70章 丰收(一)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68章 传教士(三)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33章 烟草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79章 虏变(一)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98章 情报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245章 长崎(一)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9章 皇家新军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01章 香水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84章 独石口(二)第215章 新宝船舰队(二)第80章 虏变(二)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119章 震动(三)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67章 传教士(二)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78章 创刊(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142章 胜了(二)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卫国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33章 烟草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9章 皇家新军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76章 买办(二)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60章 宝坻县令的求援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33章 烟草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
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73章 民心沸腾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240章 问策(二)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134章 布局(一)第84章 独石口(二)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83章 暗流(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46章 圣旨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83章 独石口(一)第57章 建党(二)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160章 宝坻县令的求援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41章 胜了(一)第152章 迁都之议(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86章 独石口(四)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136章 送别第70章 丰收(一)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68章 传教士(三)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33章 烟草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79章 虏变(一)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98章 情报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245章 长崎(一)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9章 皇家新军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01章 香水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84章 独石口(二)第215章 新宝船舰队(二)第80章 虏变(二)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119章 震动(三)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67章 传教士(二)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78章 创刊(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142章 胜了(二)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卫国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33章 烟草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9章 皇家新军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76章 买办(二)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60章 宝坻县令的求援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33章 烟草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