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

崇祯十年。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Www.GuaNhuaju.cOm。年尾。

?再过三天便是过年。

??江南的松江府,码头上的工人柯三儿,原是准备到“皇家布庄”买三匹棉布,给自己妻子和女儿做几套新衣。

??皇家布庄的布,物廉价美,哪怕在松江府,也比当地的布匹更受欢迎。

??不过,柯三儿来到皇家布庄不远,却见到一批壮汉,拿着棍棒、火把,大声喝道:“无关人滚远一点!”

??柯三儿奇怪,问身边的一名老汉:“这是怎么了?”

??老汉说道:“天津人开的皇家布庄,棉布卖的太便宜了!松江府的棉布,一两银子两匹,他们的布卖一两银子三匹。触了众怒,那些布庄的老板,雇人砸他们的店呢!别想去买布了,谁敢买天津布,会被他们拳打脚踢的!”

??柯三儿不由叹息,嘀咕道;“这不是欺行霸市吗?”

??“嘘,小声点,别让他们听到了!”老汉提醒道。

??布庄门前。

??一名青年书生慷慨激昂说道:“这皇家布庄,是天津的大奸臣肖图白开的,与皇上毫无关系,却打着皇上旗号,在招摇撞骗!皇上恩宠他,睁一眼闭一眼,但是,我们这些忠义之士,却不能看着奸臣坏了我们皇上的名声!当今圣上是明君,登基不久,便未了不与民争利,而关停了松江府的官营作坊、布庄!我们松江府的商家,那个不叫好!为当今圣上的英明而喝彩!”

??“……自古以来,与民争利的莫不是大奸臣。北宋的蔡京童贯与民争利,闹的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同样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民争利,所以当今圣上上台,这等奸邪,就身死族灭!当今,肖图白虽不像魏阉一般嚣张,但是如果坐视他气焰嚣张。咱们的利益就会受损!别不说别的,咱松江府,一向靠着种棉花、织棉布而富甲天下!现如今,那个大奸臣肖图白,支持天津的棉布抢咱们的生意,夺咱们松江府人的饭碗,大家说该怎么办?”

??“砸皇家布庄,烧天津布!”

??“拒买天津布,将皇家布庄赶出松江府!”

??“松江人就买松江布。切不能因为天津布便宜,而给奸臣占便宜!”

??一时间。数百名青年书生、壮汉,慷慨激昂!

??“烧!”

??“将所有天津布都烧掉!”

??数名壮汉,将数千匹布堆积在空地上,火把扔向布堆!

??熊熊大火,在棉布烧成灰烬。

??同一时间,松江府中,十多处皇家布庄的零售店面,纷纷遭到了暴徒们砸毁、焚烧。而当地的官府、衙役们,或是“放假”。或是去乡下办差。松江府的府城中。官府基本上“选择性无视”这场暴动。

??接着,又有青年书生振臂高呼道:“烧掉天津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大奸臣肖图白,不但在天津开设‘皇家纺织’工坊,奴役数万人为其日以继夜的纺纱织布。就是在松江府,他们也开设了分厂。三四千名松江工匠,助纣为虐,为其做工!天津的作坊,咱们鞭长莫及。大奸臣开在松江府的作坊。你们说该怎么办?”

??“砸!应该砸掉!”

??“为肖图白做工的,都是狗腿子!”

??“松江人要有骨气,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一时之间,松江府的棉布作坊、布庄老板们,聚集了数千人,呼啸而来,冲击每一处皇家纺织公司的作坊。

??“你们不能这样!”、“还有没有王法了!”皇家纺织公司松江府的分号经理李运泽无助的争辩着。

??“王法?在松江府,在江南,我们就是王法!”一名青年书生,不屑的说道。

??更多人冷笑道:“告诉你!在朝大佬们替我们撑腰,在野我们有复社数千才子,数十万官绅是我们耳目。在天津,你们还能苟延残喘!在江南,这是我们的地盘,告诉你要老实一点!”

??江南历来是宗族豪强势力的重镇。明朝中期的海瑞,在江南地区当官,丈量土地、理清赋税,就发现地主豪强们隐瞒土地、非法圈占官田、民田非常普遍。就连退休的前首辅徐阶,也在松江府圈占几十万亩田地。徐阶当年对海瑞有恩,但是海瑞依然要坚持上书徐家的非法圈占土地问题,最终,却是不了了之。因为,徐阶的问题,是江南普遍存在的问题,朝廷没法子治他们。

??而明朝中期,张居正的改革也是抓小放大,对于庞大的利益集团暂时放过。对于中小的利益集团,进行分化瓦解。

??海瑞、张居正,这些清官或者改革家,落不到好下场,便是因为他们得罪了江南地区的利益集团。

??海瑞家庭贫困,身后也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因此没有遭到清算。张居正出身富豪世家,改革中得罪太多人,死后被抄家了。

??明朝中期,这些利益集团,还是以地域划分。比如齐党、楚党、浙党,后来一个不分区域。

??东林党出现后,因为其兼容并蓄不以地域划分派别,逐渐开始成为全国最大的利益集团代表。并且,齐楚浙党,在东林党的打压下,逐渐灰飞烟灭。后来,齐楚浙党的骨干纷纷投靠阉党,才能够得以幸存。

??“阉党”主要是一些什么人?并不是太监们结党,而是一部分弱势的文官,投靠太监得以在朝堂中站稳脚步!

??阉党执政的年间,朝堂上非以纯粹以政治斗争为主,还部门延续了张居正改革路线。而崇祯上位后,帮助东林党人消灭了阉党。最终的结果是,皇帝仅能调动太监和京营,也很难驾驭京城以外的地方势力。皇权在大多数时候。根本没用,也仅在裁决党争胜负的时候,皇权才显得非常重要。

??真正到了地方,东林党人已经控制了全国方方面面。当然,东林党人独揽了朝政后,难以避免谈资论辈。年轻一代的文人,虽也处处模仿东林党,并且借助帮助东林党大佬办、谋划,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但是,现如今。独揽朝政的东林已经进入了老化阶段。年轻一代的文人,虽也是东林一脉,但却是纷纷热衷于结社。文社,是明朝末年涌现的新现象,以交流文化为幌子,本质上却是和同一时期西方的政党类似。

??17世纪开始涌现的,西方政党最早是以宗教信仰结盟的政治势力,最后逐渐演变为其他的政治诉求、政治纲领。

??中国的文社,同样以交流学术。但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文化交流。都带着政治目的。明朝文社的性质,打着交流文化为幌子,实际却是政治联盟。并且,文社出现不久,已经娴熟的从富商地主那里拉政治献金,用富人给他们的赞助,用以发展人脉、宣传学术和政治主张。

??相比于以东林学院为根基发展出来的东林党,这些文社,更接近于后世的在野政党。就差一个选举制度。明朝这些文社就可以变成真正的政党。

??明末最大的文社,莫过于东林复社。

??复社脱胎与东林,也以东林党一脉自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东林党人,皆已经是垂暮之年的老人。东林党人大多数,要么权倾朝野,要么是当世的宗师。

??复社的很多年轻人。却并不像他们东林前辈们权势滔天。相反,复社很多的才子们,虽人脉广阔,但是屡屡落第不中。则是常态。

??简单说,复社的年轻文人,虽自称东林党人,但是主要却是在野势力。因为在野,这些复社的年轻人,接触更多的商贾、官绅势力。而为了发展,复社接受大量的政治献金,自然是为这些江南的富商们办事。

??这一次,松江府的棉布作坊主和布庄的年尾打砸抢逆袭,便是由复社疏通关系,令官面上选择性无视。

??松江府,一座宅院。

??这是前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家宅。

??眼下周延儒正在与一名中年人对弈。黑白子围棋盘上,中年人黑子凌厉的下法,令周廷儒白子节节败退。

??“天如,你的锋芒太过于锋利,岂不知,木秀于林的道理?”周延儒皱眉说道,“不留半分余地的杀敌,树敌过多,晚年岂能能有好下场!”

??“老师太过谨慎。溥做事从来都是全力以赴,不考虑余地,只考虑胜败!胜,全盘通吃;败,身死而已!”中年人冷笑道。

??“为了松江府的这些商人,得罪了肖图白,值得吗?”

??“非常值得!肖某人这个人我看不懂,也不可能助我掌握权力,实现抱负!而江南的缙绅、商人,却是能为我所用的力量。自古以来,朝野斗争,不外乎党同伐异而已!”

??“猖狂!天如,你的性格一直这么猖狂,今后必受其害!”

??“哈哈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等我将对手们全部打倒,谁能害我?”

??中年人名叫做张溥,字天如,是江南地区最具声名的组织“复社”的领袖之一。

??复社前身,既活跃与政治,喜欢策动民间势力,来对抗朝堂势力。比如,魏忠贤执政时,阉党力量势大,在南方要求商人缴纳商税。

??张溥却是屡屡在南方策动市民抗税、抗法活动,配合在朝的东林党诸公的逆袭。最终,魏忠贤被诛,阉党式微,张溥等人窃取了巨大的名声。

??由于,张溥性格从来都是不择手段,为了达成政治目的,他可以杀人、放火、暴动、造谣。并且,张溥太过于享受操纵一切,认为他虽然在野,但是对于朝堂的操纵,不下于内阁的阁老。当然,明朝政治并未实现选举制,在野的力量虽大,却还还需在朝力量的支持。所以,张溥拜周延儒为师,并且积极策划,将周廷儒重新推上高台成为内阁大臣。

??而张溥为了控制周廷儒,更是手握周廷儒一堆的把柄。这种危险的阴谋家,任谁也不喜欢。历史上,周廷儒在张溥的帮助和策划下,刚刚重返朝堂,立即就令人用毒酒,毒杀了张溥。?

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73章 民心沸腾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24章 班师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8章 欲练兵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83章 暗流(四)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75章 粮商(一)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37章 探病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134章 布局(一)第124章 班师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62章 货币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49章 皇家布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63章 返航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179章 游街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145章 虏退(二)第31章 土化肥第183章 暗流(四)第180章 暗流(一)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86章 独石口(四)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4章 锦衣卫和东厂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67章 传教士(二)第86章 独石口(四)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178章 风俗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175章 买办(一)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78章 创刊(二)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83章 独石口(一)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86章 独石口(四)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47章 收容难民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46章 圣旨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
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73章 民心沸腾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24章 班师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8章 欲练兵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183章 暗流(四)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75章 粮商(一)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37章 探病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134章 布局(一)第124章 班师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62章 货币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49章 皇家布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63章 返航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179章 游街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145章 虏退(二)第31章 土化肥第183章 暗流(四)第180章 暗流(一)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86章 独石口(四)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4章 锦衣卫和东厂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67章 传教士(二)第86章 独石口(四)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178章 风俗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175章 买办(一)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78章 创刊(二)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83章 独石口(一)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86章 独石口(四)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47章 收容难民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46章 圣旨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