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粮商(二)

奴隶贸易并不仅仅是西方的现象,只要一个国家拥有繁荣的商业,法律上并未禁止奴隶贸易,那么贩卖奴隶,自然是成为了一项再正常不过的贸易了。

比如,美国建国之前的首批开拓者“五月花号”,其实不过是一批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在欧洲被排挤的清教徒,在欧洲境内实在混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凑钱买船去海外殖民,与此同时,他们还购买了一些破产的白人充当奴隶,与他们一起去殖民。欧洲人不但捕捉黑人,有色人种作为奴隶,也经常将欧洲人变成奴隶。

而明末的中国,商人也喜欢乘人之危,用粮食换取破产者卖身为奴。这种贸易,也需要白纸黑字的合约。当然了,绝大多数的奴隶契约是比较残忍的终生制的,甚至子孙后代也是奴隶的那种合约。

普通的男子劳动力,折算20两银子一个。不讲究样貌的女子,15两一名。相貌清秀少女50两一个。男童10两银子一个,女童15两银子一个

谈到了人口贸易,那商人开始得意洋洋的讲述他几年前的经历,那时候,还是小商人的他用一石粮食,在陕西,从一个母亲之中,买了她手中的两个闺女,一个男童。

事后,商人又将廉价买来的那两闺女用5两银子打扮了一番,在京城卖出了100多两银子,男童养了几年则成为了能够下地做活的童工。

将岸忍不住低估一声:“你做这样逼人卖儿卖女的生意,不觉得缺德?”

那商人笑道:“大人,我可是一名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的生意人,从不会逼迫人卖儿卖女。但是,那妇人生养太多,不卖儿卖女,全家都会饿死。卖掉了儿女之后,她和丈夫,以及剩下的儿女,能活下去!功过相抵,不能说做善事,但也不能说是罪大恶极吧?”

将岸摇头,感觉这商人虽然谈不上是恶人,但也算得上为富不仁吧。交谈几句,话不投机,但是将岸却表示接受对方以奴隶付款。

虽然,葛沽眼下各行各业并不缺人,但是为了长远发展着想,劳动力自然是越多越好。与此同时,葛沽男女比例也是失衡的。

眼下葛沽的男子有37万人,女子仅有2万人。为了平衡人口中的男女比例,也是需要引进更多人口。

于此同时,将岸每天学习经济学理论,自然是知道——“劳动力创造价值”,这一根本的原理。

虽然,购买这些奴隶是用等价的粮食交换的,但是顾问党人并不像商人那买刻薄。于此同时,顾问党人也反对终生制奴隶契约,更反对子孙后代为奴的反动契约。

一旦被葛沽买下的奴隶,均能够通过劳动,为自己赎身之后,子孙后代同样是自由民。

事实上,剥削奴隶一时爽,但是长久而言极大的束缚了人口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购买奴隶让其通过劳动给自己赎身,再用支付工钱的方式雇佣,反而更有效率。

听闻将岸接受奴隶抵钱,商人殷勤介绍道:“大人,小人在河间府建个了庄子,庄子很小只有两万亩地,却养着5000多名奴隶。这次小人应支付的货款是25万两银子,小人愿意用这批奴隶抵债。”

“小人在天津庄子里面就有1000多奴隶!”

“鄙人也有700多奴隶,女奴数量不少,原本是准备卖到江南的上等货”

商人们争相的彰显,自己的实力。

为了利益,他们可以将国人当做货物贩卖。

为了利益,大明的商人也贩卖粮草、铁器给鞑子。同时为鞑子销赃的,也正是大明的一些商人。

将岸忽然想到了国师大人《资本论》中的描述——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在过去对于这种描述,将岸感触还不深。但是,此时将岸越发感觉,这似乎是一本预言书,揭示了未来资本的发展,会带来什么。

事实上,这些天津的粮食商人还算比较有底线的了,毕竟他们从事的奴隶贩卖,都是签署合同,属于法律允许的范畴。

真正已经失去底线的是山西商人,其中以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等等山西商人为例。明末时期,这些山西商人是特许在九边地区,以及蒙古等地进行贸易。其中,给明朝边军贩运军粮,应该是他们的主业。因此,明政府给予他们大量的政策优惠。

不过,这些山西商人一面因为大明官府的政策赚取了大量利润,却为了赚更多暴利而私通鞑子。崇祯年间,鞑子数次入关杀人放火,屠杀百万子民。山西商人一面向鞑子卖军粮、物资,一面帮鞑子销赃筹款。

在晋商的支持下,满清鞑子历次入关都能够获得准确的情报。所以,屡次获得了胜利。而鞑子在崇祯17年间,大约屠了150多座县城,屠杀的人口数量五六百万之多,包括山西商人的家乡,也屡次遭到鞑子屠杀。

但是,为了赚钱,山西商人毫无廉耻的与屠杀其家乡的鞑子合作。到了清朝时期,山西商人转眼之间,又变成了清朝的皇商。

比起吴三桂之类后期迫不得已投降的军人来说。这批商人汉奸程度显然是更深重的多。可以说,没有山西商人做“带路党”,鞑子别说统治中原,就是连入塞抢劫行动,也不会像历史上那么顺利。

第83章 独石口(一)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219章 整风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71章 丰收(二)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104章 总督(二)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71章 丰收(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34章 阴谋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34章 布局(一)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04章 总督(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39章 问策(一)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118章 震动(二)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103章 总督(一)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19章 整风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66章 传教士(一)第56章 建党(一)第49章 皇家布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82章 暗流(三)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73章 民心沸腾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71章 丰收(二)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74章 赤字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145章 虏退(二)第134章 布局(一)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182章 暗流(三)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49章 皇家布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31章 土化肥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120章 震动(四)第144章 虏退(一)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161章 自由民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
第83章 独石口(一)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219章 整风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71章 丰收(二)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104章 总督(二)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71章 丰收(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34章 阴谋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34章 布局(一)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04章 总督(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39章 问策(一)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118章 震动(二)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103章 总督(一)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19章 整风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66章 传教士(一)第56章 建党(一)第49章 皇家布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82章 暗流(三)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73章 民心沸腾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71章 丰收(二)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74章 赤字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145章 虏退(二)第134章 布局(一)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182章 暗流(三)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49章 皇家布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31章 土化肥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120章 震动(四)第144章 虏退(一)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161章 自由民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