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射击训练

队列、跑步训练,持续了周ig魔神转生最新章节。

两个排300新军,军容方面比之前要端正多了,军官高喊“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等等号令时,士兵的动作已经基本做到整齐划。

这时候,皇家新军又开始学习武器使用ljilgxi乱晋龙啸。

在肖图白的建军思路是“排队枪毙”,所以新军盘采用鸟铳作为武器。当然了,用的是火绳枪鸟铳,而不是自来火鸟铳(燧发枪)!

燧发枪在欧洲也才刚刚出现,明朝在崇祯年间,也开始研发出了燧发枪,不过由于技术上还不稳定,所以未在军队中推广。

所以,皇家新军采用火绳枪作为武器。

火绳枪的技术,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而是发源于欧洲,后来被荷兰人、葡萄牙人传到日本。明朝中期,与葡萄牙、日本海盗作战,获得了大量火绳枪,并俘虏了些制作火绳枪的工匠,进行了仿制。在仿制成功后,迅速被明朝正规军采用。而到了明朝后期,已经脱离了纯粹的模仿,而是发展出了拥有中国特色的鸟铳。

中西方火绳枪此时各有优劣。

中国鸟铳如同艺术品,能够瞄的更准,射击更精确。如果用来打猎,鸟铳的效率更高。而西方的火绳枪,则是枪管口径大,装的弹药多,射出的子弹威力更大,能够打穿铠甲。

当然了,鸟铳的缺点其实也是很明显——枪管太薄,比西方的火枪更容易炸膛。

这大缺点,使得明朝的很多士兵宁可去使用技术很落后的三眼铳,也不愿意使用先进的鸟铳。

鸟铳容易炸膛,除了是因为枪管细之外,与钢铁冶炼环节,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宋朝以前,中国的钢铁冶炼是以木炭为燃料。木炭含硫少,所以练出来的钢铁质量比较高。但是,到了明朝时期,木炭资源大规模减少,钢铁冶炼迫不得已采用煤炭作为燃料。在没有掌握煤炭炼焦技术之前,煤炭中含有太多的硫,使得明朝的钢铁质量变脆了。

至于弄出炼焦技术,改进钢铁生产质量,那是项很大的工程,肖图白也没有空idg神是大专生。

所以,肖图白直接将以每杆鸟铳的造价提高到30两,让工部设计生产枪管更粗、更结实的新式鸟铳!

新式鸟铳,被肖图白明明为“崇祯8型”。

明朝普通的鸟铳,重量10斤左右,般有两百发子弹的寿命。但是,在明末普遍存在偷工减料下,鸟铳重量只有六七斤,般射出几十发子弹就会报废。使用明末的那种劣质鸟铳,士兵随时会担心枪管爆炸,对于士气是有严重损害的。

而“崇祯8型”鸟铳,重量则是达到了18斤,特点是傻大黑粗,不容易炸膛。最远射程达到250米,有效杀伤射程80米,在50米内能够射穿镶嵌铁片的双层棉甲(明军和鞑子装备棉甲为主,其中鞑子套双层棉甲充当防弹衣,明朝传统的鸟铳不容易射穿。)

在威力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而火器专家肖白浪排长试过了新枪后表示,“崇祯8型”鸟铳,至少能够射出超过千发子弹以上才会报废!枪管寿命也相当长!

虽然样品质量很高,不过肖图白担心实际投产之后,达不到样品的质量。为此,肖图白令懂火器的士兵严格验收。

不合格鸟铳,直接退回返工!

在新式鸟铳还批量出厂之前,皇家新军暂时用葡萄牙人的火绳枪代替训练。

明朝中后期,经常从澳门葡萄牙人那里购买大炮,葡萄牙火枪属于赠品。所以,兵部的军械库中,倒还是有五百多只葡萄牙火枪。

肖图白爽快的给兵部5000两银子,便将这些火绳枪打包带走。

之后,皇家新军的士兵,便在前神机营军官肖白浪的教导下,练习火绳枪的射击要领igyigxigli自古英雄出少林最新章节。

明朝对于火绳枪的射击训练,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教程。据火器专家赵士桢的著作中记载。

明朝士兵的火绳枪射击,可分为以下步骤:

1、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

2、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

3、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

4、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

5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

6、准备完毕,射手处于听命待发状态。

7、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瞄准发射。

这七个步骤,中西方差异不大。

不过,明朝的火枪手分钟只能射出发子弹。训练不足的菜鸟,第发子弹射出后,便会陷入手忙脚乱,几分钟也不能射出第二发。

而欧洲精锐的火枪手,分钟之内能够射出两三发子弹。

之所以,明朝火枪手的射速比欧洲射的慢,是因为明朝火枪手习惯瞄准后再射击。

而欧洲此时玩的是排枪齐射,重视的是子弹的密度,以及发射的速度,而不重视瞄准射击。

肖图白也是准备玩“排队枪毙”战术,追求的是射速,也不会要求瞄准wgyijii网游之守护骑士。经过两三天的实弹训练后,士兵熟悉了火绳枪的射击流程。尤其是出身神机营的老兵,更已经能够熟极而流的射击。

于是,肖图白开始让士兵进行排枪射击训练。

个人射击训练时,拆分成为七个步骤。

肖图白规定,在战场上火枪士兵的集体战斗指令,就三条:

1、准备(士兵用清理枪管,装好弹药。)

2、举枪(士兵平举火枪。)

3、射击(扣扳机,令火绳点燃弹药。)

三条战斗指令,讲究的是集体齐射,每个士兵的动作,都要求标准、规范。整个团队所士兵的动作越规范,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就越强。

在排队枪毙时代,最重要的是纪律、团结,个人勇武没有点用处。

如果,将枪手训练的能够冒着敌人如雨的子弹和炮击,踏步前进,看到身边战友个个的倒毙,依然丝毫不受影响。这时候,才是排队枪毙时代的合格军人。

可以说,在排队枪毙时代,军队才配称得上“战争机器”。在战争机器面前,封建军队是不堪击的。

关键是,战争机器除了需要有技术、后勤之外,更重要的是——执行力!排队枪毙时代,命令发出后,哪怕所有人都认为是愚蠢、送死的命令,也能够被丝不苟的执行,这才是排队枪毙时代强国军队的素质!

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78章 创刊(二)第103章 总督(一)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36章 送别第78章 创刊(二)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124章 班师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67章 传教士(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44章 剿匪、劳动力、国家资本主义第54章 党报(一)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26章 拜年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233章 烟草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41章 胜了(一)第57章 建党(二)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152章 迁都之议(二)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241章 问策(三)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174章 赤字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162章 货币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71章 丰收(二)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240章 问策(二)第263章 返航第31章 土化肥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37章 探病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68章 科技、经济、内政(二)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120章 震动(四)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37章 探病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54章 党报(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136章 送别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144章 虏退(一)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91章 镇压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
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78章 创刊(二)第103章 总督(一)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36章 送别第78章 创刊(二)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124章 班师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67章 传教士(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44章 剿匪、劳动力、国家资本主义第54章 党报(一)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26章 拜年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233章 烟草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41章 胜了(一)第57章 建党(二)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152章 迁都之议(二)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241章 问策(三)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174章 赤字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162章 货币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71章 丰收(二)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240章 问策(二)第263章 返航第31章 土化肥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37章 探病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68章 科技、经济、内政(二)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120章 震动(四)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37章 探病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54章 党报(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136章 送别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144章 虏退(一)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191章 镇压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