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句天津民间顺口溜,已经充分概括了天津的山川地理形势。

天津濒临大海,内陆江河水网密集,有漕运、海运带来繁荣的商业,更是北方产盐重镇和军事重镇。

万历三大征的抗倭援朝战争中,天津城外建成了葛沽兵营,以供全国各地增援天津的两万士兵居住。

抗倭战争结束后,两万外地士兵陆续返乡,葛沽兵营也逐渐废弃。

天启年间,东阁大学士徐光启发现葛沽一带荒地多、地价贱,于是先后买地2000亩,进行屯田实验。

徐光启实验发现,天津葛沽一带的盐碱地改造很容易,从附近的淡水河流中引水灌溉,头两年浇粪施肥,其后几年无需施肥,土地也不会再盐碱化了。

于是,徐光启将屯田经验,写成了奏折,希望朝廷能够在天津进行更大范围的屯田。历史上,到崇祯十二年时,天津巡抚李继贞开始在葛沽,大兴屯田,新开垦出了几十万亩的良田。

当然了,现在的葛沽还是处处荒废,既没有大兴屯田,也不见大军云集的盛况。

肖图白奉旨练兵不久,天津兵备道大笔一挥,将葛沽兵营拨给了皇家新军。连带着周围十多万亩的无主荒地,也划拨到了皇家新军的名下。

这就是朝廷天然的优势,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在封建朝代的无主荒地,都是皇帝的,皇帝委托地方政府进行管理。

天津的无主荒地,主要是由天津兵备道和天津巡抚衙门两大机构分管。

兵备道管理的荒地,主要是军事屯田,或者是其他军事用途的土地。天津巡抚管理的荒地,可以由地方政府卖给愿意垦荒的地主,又或者是天津巡抚衙门自己出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天下有主的10亿亩耕地,换算成面积的话,也才有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明朝末年国土面积至少还有650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将近90%的未经过开发的土地资源,都是属于皇帝的。

这些土地中如果投入资金大力开发,至少还能够继续开垦上亿亩新增耕地。此外,不能作为耕地的荒地,还能够探矿。

探出了矿产后,进行开采,收益未必比耕地耕地。哪怕是没有矿产资源,也不要紧。只要是土地,合理开发总是能够创造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以明朝的经济开发水平下,也只有农业用地,开发的比较充分。至于绝大多数土地,经济效益根本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肖图白巡视了划拨到新军名下的荒地后,满意的发现,几公里外便是有河流,只需挖几里长的沟渠,便可以将荒地全部灌溉成为耕田。大明第一农业水利专家徐光启果然有先见之明!

十多万亩的荒地,按照徐光启当年的经营方略,雇佣两三千人进行施肥,大多数都可以改造成为良田。

对此,肖图白非常高兴,特意从总顾问衙门拨款2万两白银给天津兵备道,让天津兵备道将这笔钱,与军饷一道发给当地的卫所官兵。

天津卫的官兵,虽然不是肖图白直接的下属,但是总归也是大明的士兵。

明年,满清鞑子十万大军入关,光靠着新练的3000皇家新军,并不能够给肖图白带来安全感。

而天津当地的官兵虽然废柴,但是至少有三万人,更有几十门大炮,只要不是出现汉奸在内部献城,满清十万骑兵,攻破天津城的可能性不大。

————————

巡视了荒地之后,肖图白又来看葛沽兵营,整个兵营占地有5平方公里左右,占地面积广阔,周围更有不少的险要地势,可以据守。

葛沽兵营虽然荒废了几十年,但是建筑还保留的完好,稍微修补即可居住。如果现在新建,至少要几十万两白银的人工费用。

为了牢牢抓住皇家新军的兵权。肖图白更是直接搬到天津,住在了葛沽兵营中,每天与士兵一道进行训练。

新军的训练并不复杂,不外乎是队列、行军、体能、技能、文化五大项目。队列训练,肖图白向军官讲解队列基本动作。

之后军官按照标准动作教导士兵,将士兵训练到队列动作整齐划一。

皇家新军的队列基本动作包括,立正、稍息、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前看、向后转)、步法(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集合、解散。

这些动作,在后世中小学生体育课上都有教授。按照以前体育课上的队列训练方式,教导士兵即可。

至于现代军训中,更复杂的卧倒、卧倒、起立、跃进、匍匐前进、滚进之类的动作。肖图白认为没有训练的必要。

因为,而明末处于冷兵器、热兵器交替阶段,无需规避许多威力庞大的现代热武器。

原本以为队列训练,应该比较困难。

但是肖图白发现,比想象中要顺利。记忆中,清末民国时期的将领练兵笔记中都记载,由于士兵不识字,连左右都分不清。为了让士兵分清左右,于是中**官想出土办法,将士兵一脚穿草鞋,一脚穿布鞋,将“向左向右转”,变成了“草鞋布鞋转”,如此的土办法,才让近代士兵练成了转法。

而皇家新军的队列训练,居然有80%的明朝时期分得清左右,而一半的士兵粗通文墨。这样的素质,高的令人惊讶!

肖图白好奇的询问是不是整个大明的士兵,都有这样的素质?

排长肖白浪笑着道:“大人,咱新军的军饷这么高,北直隶很多的小旗、总旗的,宁可跳槽到皇家新军做小卒......”

这就难怪了!

军官整体的素质,一般是超过普通士兵的。如果,明朝的普通士兵,都能够有这等素质,那还不逆天了?

“操!”肖图白不由嘀咕一声。

事后,肖图白特意统计,第一批的300名新军中,居然有249人当过兵,而更有139人当过军官带过兵。

得悉了真相后,肖图白开始注意那些真正的新兵,令他失望的是,54名纯粹的新兵中,有32人是分不清左右的。

为了让这32人不拖后腿,肖图白提倡老兵帮助新兵,以老带新,提高集体素质。所以,这32名拖后腿的新兵,在结束队列训练后,也在战友、军官的帮助下,继续练习“向左转、向右转”以及其他的队列动作。

新兵训练期间,队列训练比较密集。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用枯燥无比的队列训练,来让士兵养成行令禁止的习惯。

而除了队列训练之外,新兵训练中还有越野跑步训练。越野跑步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既锻炼了体能,又锻炼了行军。

每天清晨和傍晚,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肖图白都会与士兵一道,坚持10里越野跑步。

由于天津卫城,周长9里多,所以越野10里训练,绕着天津城墙跑一圈即可。

十里越野跑完,军官点名,士兵报数。要求人数完整,队形编制大体上不乱。

早上十里,傍晚十里!

一天跑步行军二十里,这些运动量,其实并不大,关键是每天坚持跑,以及营养要跟上来。

在明朝末年,大多数的士兵,勉强吃点粗粮,很少能够吃上肉,那样的伙食水平,会造成营养不良。如果在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情况下每天坚持早晚越野跑10里,那么用不了多久,士兵就会因为体能崩溃,暴毙而死。

而皇家新军每天三餐顿顿有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则会不断的强健士兵的筋骨、肌肉!

可以说,坚持个半年时间,如此吃喝、训练,新兵光是力气、体能,也将比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超出一大截。

事实上,古代的武术高手们,奥秘除了技击训练之外,也非常重视补充营养。

比如,一些民间比较穷的底层练武者秘而不传的大力丸,其实主要成分是从河里抓来的泥鳅、黄鳝,用这种肉食来补充营养,使得他们的身体健壮。仗着强健的体魄,古代的练武之人与营养不良的普通人打斗,往往能够一个人打败一群人。

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141章 胜了(一)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31章 土化肥第75章 粮商(一)第70章 丰收(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263章 返航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26章 拜年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77章 创刊(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119章 震动(三)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77章 创刊(一)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124章 班师第215章 新宝船舰队(二)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120章 震动(四)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104章 总督(二)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11章 射击训练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二)第246章 长崎(二)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135章 布局(二)第70章 丰收(一)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04章 总督(二)第239章 问策(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17章 震动(一)第178章 风俗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42章 胜了(二)第174章 赤字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239章 问策(一)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175章 买办(一)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37章 探病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183章 暗流(四)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
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141章 胜了(一)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31章 土化肥第75章 粮商(一)第70章 丰收(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263章 返航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26章 拜年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77章 创刊(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15章 皇庄拍卖舞弊案第119章 震动(三)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77章 创刊(一)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124章 班师第215章 新宝船舰队(二)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120章 震动(四)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104章 总督(二)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11章 射击训练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二)第246章 长崎(二)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135章 布局(二)第70章 丰收(一)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04章 总督(二)第239章 问策(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17章 震动(一)第178章 风俗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42章 胜了(二)第174章 赤字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239章 问策(一)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175章 买办(一)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37章 探病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183章 暗流(四)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