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

[ ~][ ~]

除了修建棱堡之外,肖图白也有意识的进行各种战备工作(神座 ww)比如,皇家军建立了多储备火药、铅弹的仓库

与此同时,对于工部崇祯八型鸟铳的订单,则是进一步增加要求工部将产量提升到每月生产3000把崇祯八型鸟铳

此时的皇家军每月的训练大约要磨损掉1000把火枪,这并非是枪管质量问题,相反枪管的质量已经属于17世纪的一流水平问题在于,皇家军每天都有30次以上的实弹训练一天的训练量,可以比得上大明神机营一年的训练量

而黑火药的残渣很多,对于枪管寿命影响巨大不像后世的无烟火药,残渣忽略不计,可以使得枪管寿命提高

实际训练中,一把崇祯8型的鸟铳枪管寿命是在1000发~1500发弹之间,还有一把逆天的神器,射出了3000多发弹,居然还没有炸膛

这让肖图白对于工部的工匠们,开始有了信心,知道在资金到位和严苛的验收下,工部的工匠们还是挺认真的以前工部之所以给给以偷工减料印象,这完全是因为朝廷拨给的经费不足导致

而在皇家军的30两一把的天价订单刺激下,实际生产中,只需要15两银的成本使得工部不但不亏本,反而赚钱为了笼络皇家军这个大客户,工部自然是有求必应不敢出现所谓的偷工减料了

不过,皇家军为了安全起见,火铳射出了950发弹之后,统统开始收入仓库中,进行报废处理

这些报废的火铳,大多数还能够拥有射击数百发的寿命,肖图白找机会看看,以后能不能将这些报废枪支废物利用,销售到海外市场

训练中耗费的火枪严重,再加上要给未来做战备处理所以才会要其余工部,每月要供应3000把崇祯八型鸟铳

除了火枪的订单之外,肖图白还重视士兵的防护装备所以,给士兵们订购了8斤重的棉甲,虽然不如八旗兵15斤重双层棉甲厚实,不过15斤棉甲是为了防弹

而8斤重量的棉甲,主要是用来防御弓箭的远程射击

事实上,棉甲对弓箭的防护比防弹性能强,8斤重棉甲至少要骑兵至少要在35米左右,才能够射穿

由于士兵本身背着18斤的鸟铳,再加上弹药、食物、工兵铲等等各种必备的军需品也有10斤,这些负重已经达到28斤再增加8斤棉甲的负重,则有36斤的负重

这样的负重情况下,已经很沉重了再重的话,就会影响行军作战能力

说句不客气的话,躲在要塞中兵,不能算是精锐只有敢于在敌人溃逃时,能够乘胜追击,扩大战斗成果,才是合格的士兵要达到精锐水平,那么则需要一天行军200里,进行奔袭作战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人类的体力、耐力,并不比马要差骑兵能做到几天之内奔袭千里,其实步兵完全也能够做到

问题是,那需要靠着强大的意志力,非绝对的精锐,绝对不能靠着一双足,一日两百里,五日千里的对异地展开奔袭

历史上,这种步行跋涉,千里奔袭军队出现过多次比如,宋太祖,就曾经率领步兵数日之内跋涉千里,对于燕云之地的北汉势力进行奔袭

明朝初年也能够做到步兵追着骑兵,一直追击数百里并歼灭骑兵的壮举

也就是说,骑兵对步兵最主要的优势——机动力其实不值一提,如果人类步兵达到真正的精锐层次,骑兵跑再快,步兵也能够在后面追赶

人类的爆发力不如马匹,但是人类的耐力远远过马匹的

马匹载人奔驰两个小时,就必须休息几个小时才能恢复体力但是人类可以做到10多个小时行军,稍微休息一下,又可继续行军或者投入战斗

不过,长途行军负重要求的比较低的,负重越多的部队,消耗的体能越大,越不能支持长途行军

肖图白对于皇家军未来的训练的要求是,在负重36斤的情况下,一日可以做到行军150里

——————————

澳门的何塞船长在崇祯九年五月初,再次来到天津,这一次来到了天津总共带来了5艘大船,可以说他全副家底都带来了

何塞船长带来了带来了大量的玻璃加工制品,以及各类的西方商品重要的是,何塞船长带来了肖图白向他预定的大量西方的书籍

玻璃制品在明朝并非鲜事物,甚至是玻璃镜片明朝其实也可以磨制事实上,在蒙古人西征之后,也将阿拉伯的一些玻璃工匠带入了中原,使得大明朝时期,有一定的玻璃制作能力

甚至磨制玻璃镜片,也开始逐渐的出现了至在明朝初年,已经有使用眼镜进行阅读的记录不过,明朝的眼镜仅仅是单镜片,一些老眼昏花的老年人,读文章的时候,手持镜片进行阅览文字

不过,问题是明朝生产的玻璃质量还是太差,大部分都是有色玻璃

而高质量的无色透明的玻璃,要么是采用昂贵的天然水晶,要么就是从西方进口无色透明玻璃

而无色透明的玻璃,也是欧洲商人向明朝倾销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

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方文明各有所长中国能够向西方倾销棉布、茶叶、纸张之类的产品,西方其实也可以向中国倾销钟表、玻璃之类的制品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玻璃技术,但是火药、指南针、纸张、印刷术、丝绸、纺车等等一系列影响累人文明发展的成果

事实上,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可是贪婪的从中国学会大量的先进技术,从而实现工业革命的技术积累

但是,中国也不能认为,自己科学技术,已经够用了比如,西方的玻璃制造、光学知识,就非常值得中国学习

除此之外,西方的一些数学、几何、逻辑之类的学术,也是工业革命爆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事实上,认为工业革命仅仅是欧洲人的,是极其狭隘的思想历史上的欧洲工业革命,是充分吸收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等各大不同文明的科技文化成果,最后欧洲人将各大文明的成果,集中在一起,从量变发生了之变,从而产生了伟大的工业革命

同样,肖图白想要在中国搞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自然也需要是集人类各大文明的成果与一炉,产生了璀璨无比的“化学反应”,培育出了前所未有的怪物......

第57章 建党(二)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181章 暗流(二)第103章 总督(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76章 买办(二)第70章 丰收(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78章 创刊(二)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57章 建党(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80章 虏变(二)第142章 胜了(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91章 镇压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8章 欲练兵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84章 独石口(二)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9章 皇家新军第59章 棱堡(一)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3章 计划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6章 拜年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17章 震动(一)第240章 问策(二)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265章 重农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47章 收容难民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54章 党报(一)第55章 党报(二)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54章 党报(一)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81章 虏变(三)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104章 总督(二)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04章 总督(二)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56章 建党(一)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
第57章 建党(二)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181章 暗流(二)第103章 总督(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76章 买办(二)第70章 丰收(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78章 创刊(二)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57章 建党(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80章 虏变(二)第142章 胜了(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191章 镇压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8章 欲练兵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84章 独石口(二)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9章 皇家新军第59章 棱堡(一)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3章 计划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6章 拜年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17章 震动(一)第240章 问策(二)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265章 重农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47章 收容难民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54章 党报(一)第55章 党报(二)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54章 党报(一)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81章 虏变(三)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104章 总督(二)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04章 总督(二)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56章 建党(一)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64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