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试行天下

第七十三章 试行天下

朱祁镇也知道钱皇后是什么想法。

祖宗有能力,但是下一带未必有能力了。

就好像是滕国公孟家,孟瑛一去,就山河日下了,显然滕国公倒不是说无能,但是显然震慑不住滕国公派系内外,不过数年之间,滕国公一派就已经被瓜分殆尽了。

而现任滕国公不过是一个闲职而已。

这样的情况,并非滕国公一个人。是很有普遍性的。

而且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才越发想有盘外招来保住自己的权位,与政治版图,自然想到了与皇室联姻。

朱祁镇虽然不愿意,但也知道,与这些人联姻,女儿一辈子平安富贵倒是有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朱祁镇身为皇帝难道不能让女儿平安富贵?

满心不愿意,又找不到更好的选择,只好叹息一声,说道:“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当夜,朱祁镇在坤宁宫留宿。

只是后宫的事情,不过是朱祁镇大事之余的一个点缀而已。

将四子分封之事敲定之后,又与礼部户部商议一下礼仪经费什么的,约定选一个良辰吉日,就送几个儿子一并出京。

此一去,很可能一辈子就不能回来了。

朱祁镇心中不是没有唏嘘,但是他很快收敛心神,将事情转到了眼前之事。

这一日,有十几个翰林庶吉士站在朱祁镇面前。

朱祁镇一一看过,这都是这两届进士的佼佼者。

有彭教,罗璟,李东阳,焦芳,罗伦,程敏政,陆简,商良臣等等。、

这里面有坚决支持朱祁镇新法的,如李东阳,程敏政,商良臣。李东阳与程敏政就不用说了,商良臣乃是 商辂之子。

除却这三个人之外,也有坚持反对的,如罗伦,都是理学忠实信徒,也是听过吴与弼讲学的,最激烈的反对者之一。

当然了,大部分人都不会轻易表明自己的态度。

朱祁镇之所以支持的反对的都选。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

其实很多,在朱祁镇压力之下,还敢坚持反对意见的人,大部分人的品行反而不坏。朱祁镇也不怕他们弄虚做假。

朱祁镇始终相信,比起而今勉勉强强,漏洞百出的赋税体系,一条鞭法,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最现实的选择。

只有让下面人看看现实,才会让很多人放弃反对。

而且一条鞭法,也不是完美无缺。

毕竟朱祁镇的一条鞭法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还是不一样的,一样的不过是财政思想,一样的主体思想,不同的人来写,就能写出不同的文章。

而今也是如此,张居正是对大明各地巡抚变革的一种总结,而朱祁镇却从上向下的推行,出发点不一样,具体章程也会有所差异。

朱祁镇说道:“你们都是大明的人才,将来大明如何就要看你们了,此去地方,一条鞭法可行不可行,如果不可行,当如何才能减轻百姓负担。总要有一个说法的。”

“说一件事情不可行,是很容易的,但天下百姓水深火热之中,朕并不想听你们来说,什么不行,而想听你们说什么可行。”

朱祁镇的目光最后落在罗伦身上。

罗伦脸色不变,似乎不知道朱祁镇暗点的就是他。而是与众人一并说道:“臣等知道。”

朱祁镇说道:“怀恩。”

怀恩立即出列,身后有十几个小太监,每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木盘,木盘之上有一个印章。并不大,看上去却是银质。

朱祁镇一挥手。这些小太监将木盘捧到了十几个庶吉士之前。

这些人一一拿起来。却见下面有篆文八个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朱祁镇说道:“这些个印章,能让你们的奏疏越过通政司直入大内,有什么可以直接上奏,不要辜负了朝野上下的期望。”

十几个庶吉士一并行礼说道:“是。”

朱祁镇一挥手,让他们下去了。看着他们出去之后,朱祁镇心中暗道:“未来的大明首辅,估计就要从这些人之中产生了。”

不过,朱祁镇随即轻轻一笑,暗道:“大体是要留给儿子用了。”

朱祁镇随即要处理眼前的奏疏了。

天下从来不是无事。

而在朝廷内外动荡的时候,每一件事情就更显得特别了。

今年看年景,没有什么水旱之灾,当然了,仅仅能看见眼前。今后会有什么事情鬼才知道。但是依然有一件事情,让朱祁镇非常烦心。

正统三十二年,三月,辽东广宁地震,四月宣府地震。

京城一度传出京城要有大地震的传闻,搞得人心惶惶的。朱祁镇虽然各种辟谣。但是他心中也是有些担心的。

在他看来,广宁与宣府都是在一个地震带上,很可能波及到北京。

他传了风水师询问一二。

各种专业术语,让朱祁镇也未必明白。

但是他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北京这个城市的选址,决计不是乱选的,即便有大地震,损失也不会大的。

这些风水之术,虽然神神叨叨的,但并非没有道理的。

毕竟在他印象之中,北京并没有什么大地震。

只是,地震是地震,但是出现这变法之余,就不单单是地震了,被人引申为天象示警,大明根基不稳等等解读。

这种舆论风潮,让朱祁镇不得不多花心思应对。

这十几个进士出去之后,自然各有各的去处。

可以说能列位其间的庶吉士,不是前三甲出身,都是各有后台。

李东阳却见了刘定之。

李东阳的科名虽然不是前三甲,但也是二甲第一。也就是天下第四名,这名次说明,他比前三甲不差多少,或许差的就是一点点运气。

刘定之曾经当过大兴知县,当时李东阳都是有名的神童,甚至一度传到了朱祁镇的耳朵之中。历史上李东阳很受英宗待见,英宗还抱过李东阳的,似乎中国从古到今都有神童情节。

但是而今的朱祁镇却没有这个想法。

他不过嘉奖一二,就没有了。

他这个有忙不完的事情,哪里有心思去管什么神童不神童的。

不过他的嘉奖乃是刘定之送到李东阳府上的,这一分香火情也算是结下来了。

当然了,这一点浅薄的交情,如果没有刘定之而今身居高位,李东阳二甲第一,根本不可能继续下去。

或者说,当年那一段香火情,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

真正让他们走在一起的,其实是而今的政治地位与政见相合。

文渊阁值房之中,刘定之说道:“你去的地方,已经定下来的,是福建宁化县。”

李东阳听了,微微皱眉说道:“汀州府宁化县?”

刘定之说道:“你是我的人,有人阴你一把也很正常,这地方可是一个苦地方,要不我给你换换?”

汀州府宁化县可真是穷山沟之中,在福建与江西交接附近,武夷山中,与当初邓茂七起事的地方并不远。

山险民刁。可不是一个好地方。

将一条鞭法的试点放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其中针对的意思很明显。

“不用,不如此,如何显露吾辈身手?”李东阳说道。

刘定之点点头说道:“好,你有这个想法,我就放心了,去了之后,放手去做,有事的我给你兜着。”

果然刘定之刚刚那一句话,其实就是试探李东阳的。

刘定之深刻的明白,朱祁镇选拔大臣的标准,就是从府县之中选拔上来的。越是艰难的地方,越能出头,才能被皇帝看在眼中。

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十一章 开海三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九十章 少府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务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十一章 孙氏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七十章 诸子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九十四年,徐有贞的日本任务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八章 千秋万寿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会昌伯爵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风云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三十九章 钦州黄氏之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网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
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十一章 开海三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九十章 少府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务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十一章 孙氏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七十章 诸子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九十四年,徐有贞的日本任务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八章 千秋万寿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会昌伯爵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风云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三十九章 钦州黄氏之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网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