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鱼龙白服

小吃还是正餐,点心而非果腹,原本就是一种闲暇中的享受。----特别是南京夫子庙的小吃,更是演绎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夫子庙的小吃,“色、香、味、形、具”式式精湛,要模样有模样,要滋味有滋味,更有一种让人感受诗一般遐思和联想的情趣,让人馋涎欲滴。

金灿灿,黄澄澄,绿油油,白花花,如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甜滋滋,咸味味,酸渍渍,辣乎乎,似磊落人生,百味俱全。荤素果菜,随心所欲,春夏秋冬,各领。

而夫子庙的特色还在于灵活生动的经营方式,不仅有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张灯结彩的“老淮扬”,鳞次栉比排列着的是香气四溢、现做现吃的小吃摊,灯光下的动人笑靥,民歌式的招徕吆喝,为沉浸在灯影浆声中的迷幻秦淮带来了温馨和欢乐。

魁光阁上,朱永兴慢慢品着雨花茶,不时拈起颗五香豆扔进嘴里。桌对面恭谨地坐着不久前从缅甸回来的郑昭仁,以及户部尚书易成。

公主柔儿打扮得精雕玉琢,故作文静地坐在旁边的一张桌上,一大堆小吃摆了半个桌面,陪坐陪吃的是女官段琬儿和杨金等三四个女护卫。

外围的几张桌旁坐着朱永兴的御前侍卫,都是便装打扮,将朱永兴和小公主隔开保护。

虽然没有净街包楼,但气氛自是与往常不同,朱永兴倒是想象平民一样,安步当车,在熙攘的闹市中感受一下,可身份使然,如今这般已经是简而又简的微服出行了。

今天一来是顺着柔儿的心意。带她出来玩耍;二来是想找个宽松些的环境,提点一下郑家出身的几个人。

当初建立并扶植商团,朱永兴是想使其成为能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抗衡的对手,遏制这两个主要国家在亚洲的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

从目前来看,商团的运作还是很成功的。首先得益于货源的倾斜,比英、荷等国能得到更多的茶、丝、棉、瓷等商品;其次是明朝的重新崛起。并控制了南海沿线的主要港口;最后则是商品交易所的快捷方便,使得流通次数增加很多。

有一利则有一弊。在商团日益壮大的同时,朱永兴开始担心它成为一个畸形的怪兽。在商言商,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奉公守法,赚多少利益,那是他们的本事。但官商勾结,则是绝不允许的。

现在商团的首脑人物有几个,可势力最大的。话语权最重的还是郑家。而与郑家有渊源的易成和郑昭仁,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即将履任国安部侍郎,都是重要的位置。对此,朱永兴既要重用他们的才能,又要警诫他们不得以权谋私。

“商团此次捐资百万,于国有大功。日后呢,在婆罗洲的渗透发展还需要他们出力——”朱永兴宠爱地摸了摸柔儿的头发。她正乖巧地端来一盘千层油糕。

停顿了一下,易成和郑昭仁都凝神听着。他们其实也多少能猜到一些其中的究竟。圣上对明朝之前的弊端曾多有贬斥,他俩都已是高官,再与商团有所勾连,可是不智。

“但商界是商界,若与官员勾结,岂不是要重蹈本朝之覆辙?”朱永兴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正当经营,自有法律保障;唯利是图、触犯国法,亦由有司问罪。日后王公大臣亦可能入股商团,股红算是一笔收入,也减轻国家负担。所以。朕虽有股份在商团,然却从不过问、干涉其商务活动,便是想作个榜样,免得那些人要插手其间,营私舞弊。”

“万——,龙爷可设一单独机构,集中管理王公大臣的入股资金,这样便可避免他们直接与商团拉上关系。”易成思索了一下,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见他之前也是想过此事的。

朱永兴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好,出钱的只管出钱,经营的只管经营,中间设个屏障,便能避免不少暗地里的手脚。嗯——”他将目光转向郑昭仁,“国安部下设两位侍郎,一主管国内,一主管海外,你意属哪个?”

“回龙爷,我想管国内。”郑昭仁觉得商团日后在海外的发展将是重点,便想避开这个敏感区域。

“避嫌吗?”朱永兴微微一笑,说道:“只要心中明白,做事清白,又有什么可怕的?莫要因为出身的关系而畏首畏尾,朕是相信你们的,想必你们也不会令朕失望。”

“我等定谨守本分,万不敢妄为。”易成赶忙答道。

“嗯,你们都是聪明人,多余的话也不要朕提点了。”朱永兴将盘子向中间推了推,笑道:“来,尝尝,味道不错。”

话不用说得太透,这便是面对聪明人的好处。朱永兴尽到本分,也就不用太过担心。毕竟有监察部门在,又正在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法令条文,比如财产公示、举报有奖等来限制官员的胡作非为。

楼梯上一阵脚步声,张川天和孙女在两个下人的陪同下,走上了楼。

“你这丫头,要把爷爷这老骨头累散嘛?”张川天找了个桌子,一屁股坐下,喘着粗气抱怨着。

“可我要自己逛,您又不放心。”张施华娇嗔着,伸手给爷爷拿捏着肩膀。

“他们也人生地不熟的。”张川天看了下人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张施华目光一扫,立刻隔着两张桌看向了柔儿那里,狠狠吸了吸鼻子,香气扑鼻的包子,余味浓郁的黄桥烧饼,人见人爱的“什色点心………

“哎,可真笨哪!”张施华气得一跺脚,转向下人吩咐道:“我去看看那张桌上的吃食,然后你们去一一买来。”说着,她迈步便走,一下子便触动了侍卫们的戒备圈,几道不善的目光顿时投注过来。

张川天到底是见多识广,气氛一变,他立刻感觉到不对,忙阻止孙女,“阿华,别乱动。”

“怎么了?”张施华只盯着桌上众多的吃食,浑没注意到异样,爷爷一叫,她不由得抬头细瞅,顿时与段琬儿对上了目光。

“你,你——”张施华微皱秀眉,仔细思索。

她与段琬儿见过一面,那是朱永兴为了以示仁厚和重视,自己这边宴请商团首脑和华侨,女眷那边也由龙儿代表招待了一番。其中段琬儿作为女官,自然是要在其间张罗。

“大人——”张施华终于想起来了,不由得吃惊地瞪圆了眼睛,有些忙乱地要行礼。

嘘!段琬儿赶忙伸出食指竖在唇边,然后轻轻招了招手,示意张施华过来。

“勿要声张!”段琬儿低声说道:“妹妹喜欢这吃食,便坐下同用,要有别的想吃的,我去叫人买来。”

“这——”张施华一时不知该不该答应,毕竟她是一介平民,人家可是皇宫内的女官。

“客气什么,快坐。”段琬儿伸手拉了她一把,笑着把“什色点心”推过来,“这个好吃,荤素兼备,甜咸宜人,妹妹尽管品尝。”

张施华有些扭捏地拿过一块,小口小口地吃着,只觉得这女官和蔼可亲,估计是偷着跑出来解馋,不欲声张。

柔儿从朱永兴那桌献完殷勤又跑了回来,见到座位上多了一人,有些诧异,乌溜溜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张施华。

“咦?”张施华眼睛瞪得更圆,这女孩虽然装扮不同了,可在宫内的宴席上却是见过的,是,是公主。她想要站起,段琬儿已经伸手放在了她的肩膀上。

“嘘!”柔儿与段琬儿一般的动作,坐回到座位上,指出手指点了点,象个小大人儿似的调皮一笑,“我认得你,那天你是最好看的,还送了几块宝石,其中那个,那个父皇说叫金刚石,能划玻璃呢!”

张施华笑得局促紧张,低声说道:“回公主殿下,只要您喜欢,草民愿意再献。”

“不要,不要。”柔儿晃着小脑袋,一本正经地说道:“父皇知道了会生气,再说我也不喜欢什么宝石。你倒是说说,在海外有什么好玩儿的,比如可爱的小动物。”

张施华想了想,说道:“回殿下,婆罗洲有一种很小很小的松鼠,有一种很大很大的飞蛾,还有十分滑稽可笑的长鼻猴……”

“长鼻猴?是长着大象鼻子的猴子吗?”柔儿立刻有了兴趣,想象着这两种动物的结合体。

“没那么长,只是这么长……”

啊,哦,柔儿听得入神,不时提问,张施华作着讲解,紧张的情绪慢慢缓解下来。

张川天早已经意识到不对,因为他认出了另一位高官——户部尚书易成。捐资输饷必然会与户部打交道,虽然只有一两面,但他记得清楚。六部九卿这等大人物,竟然没坐到主位上,态度似乎还恭谨异常。那他对面坐的那位——张川天几乎不敢想,偷偷地打量着戴着墨镜的这位贵人。嗯,确实是很象的,张川天的心脏剧烈跳了起来。。

第14章 篡改圣旨?第75章 恬然自乐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46章 火枪之威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71章 惨烈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133章 立威第84章 抢滩登陆第26章 初涉杀场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27章 攻势与牵制第52章 血战厮杀第36章 领悟第21章 登陆山东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69章 软实力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5章 被误导了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24章 海外助力第25章 山东攻略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86章 轻视,放松第91章 军队建设第122章 改变的开始第98章 我认得你第87章 水西局势第110章 宗室临阵第160章 广州战役(六)第62章 幸存者的打击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195章 无题第98章 以南养北第138章 反扑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149章 再战新会(二)第130章 无题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变第140章 战局急转第130章 人力优势,有女舒心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77章 意外之功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112章 女考生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70章 瞻前顾后第13章 宗室留守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9章 破城第3章 安沛入瓮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17章 意外之难第147章 隐晦密信,纠结于心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44章 讲武会二第20章 急躁,伏击第30章 无题第99章 定都之虑,拍卖逆产第115章 术业有专攻第235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102章 退守宁锦第20章 紧锣密鼓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71章 惨烈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227章 天下新布局第145章 妥协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89章 胜利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81章 书院第149章 再战新会(二)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157章 广州战役(三)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147章 一战定辽?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第165章 大胜之后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69章 勋章,土地第12章 命运的安排
第14章 篡改圣旨?第75章 恬然自乐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46章 火枪之威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71章 惨烈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133章 立威第84章 抢滩登陆第26章 初涉杀场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27章 攻势与牵制第52章 血战厮杀第36章 领悟第21章 登陆山东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69章 软实力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5章 被误导了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24章 海外助力第25章 山东攻略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86章 轻视,放松第91章 军队建设第122章 改变的开始第98章 我认得你第87章 水西局势第110章 宗室临阵第160章 广州战役(六)第62章 幸存者的打击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195章 无题第98章 以南养北第138章 反扑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149章 再战新会(二)第130章 无题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变第140章 战局急转第130章 人力优势,有女舒心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77章 意外之功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112章 女考生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70章 瞻前顾后第13章 宗室留守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9章 破城第3章 安沛入瓮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17章 意外之难第147章 隐晦密信,纠结于心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44章 讲武会二第20章 急躁,伏击第30章 无题第99章 定都之虑,拍卖逆产第115章 术业有专攻第235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102章 退守宁锦第20章 紧锣密鼓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71章 惨烈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32章 广西之变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227章 天下新布局第145章 妥协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89章 胜利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81章 书院第149章 再战新会(二)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157章 广州战役(三)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147章 一战定辽?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第165章 大胜之后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69章 勋章,土地第12章 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