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反扑

一支支火箭带着尖啸,喷着烟火,掠过天空,扎进清兵的阵列,爆炸弹、烟雾弹、毒烟弹、燃烧弹……打击持续不断,清军的阵列越来越见混乱。

而近处的厮杀更是激烈而残酷,围绕着明军设在小山头上的炮兵阵地,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天威炮、轰天炮曲射着爆炸弹,野战炮、佛朗机则直喷出大大小小的实心弹丸,布阵严谨的明军火枪兵起起伏伏,在军官声嘶力竭的喊叫声中,在一声声尖厉的哨声中,火枪持续不断地射击,烟雾火光弥漫不散。

“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现在的清军便是这样的打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两翼弓兵,冲阵的士兵更是一色的长枪大戟。

一边猛攻明军的炮兵阵地,一边向明军的战阵发动牵制性攻击,清军实在是恨透了山上的明军炮兵,控扼大路,如梗在喉,非拔除不足以改变局势。

但明军的火力太强了,大大小小的火炮数量众多,更有成建制的火箭部队,由远及近,由炮到枪,富有层次性的打击,令清军伤亡惨重,而进攻的序列不时脱节。

大炮怒吼,铳声爆豆,震耳欲聋的声响中,成千上万的弹丸,在浓重的白烟内,如同金属之雨,劈头盖脸向清兵扑去。爆炸弹更是猛烈,巨响声中,周围便是一片死伤。

人喊马嘶,在无数的血箭喷射中,清兵猛攻,败退,再攻,再败。无论是小山头上的炮兵阵地,还是数个明军的空心方阵,都如波涛中屹立不倒的巨礁,将冲击的大浪撞得粉碎。

觉罗俄尔哈咬牙切齿,心中也涌起一股悲凉。五十多岁的老将,从小兵步步晋升。可谓是身经百战,但在如此令人震撼的铁与火面前,他也预感到了失败的降临。

经历过当年松锦大战的俄尔哈不是不知道明军火器的厉害,当时面对明军的车阵推进,清军也是屡吃败仗,难以抵挡。只不过现在的明军,更比当时强大犀利数倍不止。而且,现在的形势也不是当时可比,想再重演一次松锦大胜。对俄尔哈来说,已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漫天疾飞的弹丸中,很多清兵当场被打成碎肉,更多的是人马皆是密密麻麻的血洞。阵前凄厉的嚎叫,连枪炮声都压不下去,无数浴血发狂的马匹,四下翻滚冲撞。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让俄尔哈的瞳孔骤然收缩,腾起的火光与硝烟中。碎铁与碎石横飞激射,清兵被炸得人仰马翻,一片的鬼哭狼嚎。

开花弹啊!俄尔哈已经咬破了嘴唇,一股咸腥在口中弥漫。明军的火力强大得令人目眩,摆出的呆阵却又让人无可奈何。要么硬碰硬地对战,要么在压迫下不断地后退。清军的选择实在太少了。

迂回绕袭,兵力是一个问题,更关键的是明军的战力,团级三千多人,结阵自守。便不是清军能够轻易吃掉的。这在山东与明军作战时,俄尔哈便有印象,且很深刻。这样计算的话,缺乏重火器的轻骑就算迂回成功,又如何能攻克倚城坚守的明军?

败而不溃,围而不逃。这样的打法正是清军所要极力避免的,拼人,就算是一换二,一换三,也绝不是区区满人所能承受的。而明军恰恰就是这样的打法。部队以团为单位,最小也是以总旗为单位活动,一旦被清军骑军穿插包围,便收缩结阵,放出联络烟火,拼死抵抗,绝不乞降。

烟雾弥漫,枪炮声轰鸣,耳边更充斥着战马受惊的嘶鸣声、士兵临死的惨叫声,还有身周众多发狂马匹到处乱跳。俄尔哈也拼命拉住自己的马缰,往日温顺的战马也变得狂暴。

明军的火箭倚仗着射程的优势,虽然准头很差,但却在持续不断攻击着清军的后阵。火光、烟雾、响声,使越来越多的战马发狂,战阵也越来越呈现出混乱的迹象。

阳光下,俄尔哈感觉到浑身燥热,呛人的硝烟味,混合刺鼻的血腥味,吸入肺中,是如此的难受。周旁腾起的烟雾,让身旁人等的脸孔也变得有点模糊,他们的神情或惊慌、恐惧,又或茫然呆立,又或咬牙切齿,却没一个人提出取胜的办法。

或许,根本就是必败之局吧?俄尔哈痛苦地摇了摇头。锦州兵力不足五万,能够死战的只有两万多满洲八旗。而这些人马还要分兵,娘娘宫南边的小凌河入海口,又称为东海口的要派兵驻守,防备明军的水师;再远一些的还有大凌河、辽河入海口,也要有兵防守,同样是担心明军水师在锦州侧后的登陆。再有义州方面,察哈尔部动向不明,却也紧急派出了一部人马防范西北方向的威胁。

这样西抽西调,在松锦的清军便只有不到四万,与当面明军作战,非但火力大大处于劣势,就连兵力也有所不足。被明军这么步步为营地逼迫过来,立时便显出吃力的迹象。

“轰”的一声巨响,爆炸近在咫尺,俄尔哈竭尽全力,才使惊跳的战马暂时安稳。烟雾散去,黑色的弹坑旁或卧或倒地是死伤的清兵,而甲喇中强悍的勇士克塔捂着脸,在地上翻滚嚎叫,血不断地从指缝中流出,弹片击瞎了他的眼睛。

就这么成了废人?俄尔哈似乎还不相信,那可是马甲啊,马上步下搏杀技能出众,弓箭射得也精准无比,就这么倒下去了?

枪炮声似乎稀疏了一些,攻打山头的清军丢下无数的尸体伤兵,狼狈地退了下来。从阵地前一直延伸里许的距离,都是明军的打击范围,败兵踏过尸体,绕过弹坑,茫然麻木地向着章京大纛旗会聚。

不能再打下去了!俄尔哈虽然极为痛苦,但也意识到这次反扑松山的行动算是彻底失败了。继续强行作战,只能是让更多的士兵死伤,却没有取得一点取得成功的希望。

鸣金的锣声响了起来,战场上的清军如蒙大赦,纷纷后撤,多呆一刻也不愿意。明军没有追击,收拢着伤兵,维持着阵形的完整。经此一战,付出的伤亡不小,但松山却是彻底稳固了,清军只能是退过女儿河,坚守最后一个堡垒——锦州。(未完待续。。)

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10章 胜利的意义第30章 无题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99章 军歌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01章 铁脚板和轰天炮第55章 土官表忠诚第19章 蛊神之誓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47章 齐集元江第63章 求助他国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43章 兵出大理,晋王退让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203章 总攻(三)第102章 轰击第53章 变革的缩影第92章 举棋不定第56章 拒诏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0章 慷慨陈词第203章 总攻(三)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5章 正妃虚悬第138章 广国公第31章 段氏遗族第72章 攻守结合第137章 李晋王第257章 会见十三勋,明末失政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114章 赤膊狂杀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117章 筹划反攻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35章 得子,变局第124章 授课第60章 归藩之议第134章 汉化土司楔子第143章 移外充内,以内实外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8章 紧急商议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9章 蛊神之誓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247章 兵至衡阳,说客第73章 瘟病的担忧第104章 报应第155章 无题第84章 失败之源第131章 诸事繁杂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第53章 变革的缩影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26章 火力致胜,英国心思第81章 书院第6章 无题第61章 以人换人,死战到底第121章 西北大战略第71章 局部——大局第89章 胜利第89章 胜利第57章 远方的厚望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67章 排除万难第32章 慧眼识珠善拢络第180章 府内烦心事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9章 援军?援军?第9章 决战第49章 烽火燎原第83章 水西之变第18章 紧急商议第75章 恬然自乐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32章 赐名白族第141章 宗室留守与假黄铖第203章 总攻(三)第67章 排除万难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236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107章 拥立,会晤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4章 封赏,台湾第90章 光复京师第124章 随想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
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10章 胜利的意义第30章 无题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99章 军歌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01章 铁脚板和轰天炮第55章 土官表忠诚第19章 蛊神之誓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47章 齐集元江第63章 求助他国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43章 兵出大理,晋王退让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203章 总攻(三)第102章 轰击第53章 变革的缩影第92章 举棋不定第56章 拒诏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0章 慷慨陈词第203章 总攻(三)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5章 正妃虚悬第138章 广国公第31章 段氏遗族第72章 攻守结合第137章 李晋王第257章 会见十三勋,明末失政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114章 赤膊狂杀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117章 筹划反攻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35章 得子,变局第124章 授课第60章 归藩之议第134章 汉化土司楔子第143章 移外充内,以内实外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8章 紧急商议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9章 蛊神之誓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247章 兵至衡阳,说客第73章 瘟病的担忧第104章 报应第155章 无题第84章 失败之源第131章 诸事繁杂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第53章 变革的缩影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26章 火力致胜,英国心思第81章 书院第6章 无题第61章 以人换人,死战到底第121章 西北大战略第71章 局部——大局第89章 胜利第89章 胜利第57章 远方的厚望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67章 排除万难第32章 慧眼识珠善拢络第180章 府内烦心事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9章 援军?援军?第9章 决战第49章 烽火燎原第83章 水西之变第18章 紧急商议第75章 恬然自乐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32章 赐名白族第141章 宗室留守与假黄铖第203章 总攻(三)第67章 排除万难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236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107章 拥立,会晤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4章 封赏,台湾第90章 光复京师第124章 随想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