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

一个有良知的人考虑别人多过于考虑自己,他不会因为一些短浅的私利而违背自己的良知。他懂得事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该做的,就算是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也不会去做。虔诚守护良知的人,让世人敬重,如屈原、孟子、陶渊明、文天祥等,一世英名照汗青;抛掉良知的人,受世人唾骂,如秦桧、严嵩、慈禧、汪精卫等,遗臭万年遭唾弃。

良知,是无愧人生的底色。谁爱遗臭万年,想必只有那些没有良知、贪婪无耻之辈,而大多数人都想保持清白的良心,屹立于天地间,问心无愧地过完此生,以求无憾。

品德构成你的良知,使你明白事理,而非只根据法律或行为守则去判断是非。正直、诚实、勇敢、公正、慷慨等品德,在我们面临重要抉择之时便成了首要因素。如果你习惯从生活小事修养自己的品德,将来就有能力塑造应付大事的毅力。才能不足恃,唯有道德的力量战无不胜。对任何领域而言,道德是获胜的首要因素,光有能力无法形成力量,将高尚的道德品质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才能显出成效。

许多人认为,成功靠天资、能力、人缘,历史却教导我们:从长远来看,“真正的自我”比“人家眼中的我”更为重要。古今中外所有关于成功和自我奋斗的故事,都着眼于当事人的德行。人生以德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满足。

如果一个人在忙碌的时候,能坚持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仁慈的胸怀,并坚持去发展自己各种高尚的情趣,那么这个人就可以成为自己渴望中的样子。反之,如果对自己不纯洁、可鄙甚至是恶毒的想法不加控制的话,那么自己的灵魂就会被这些想法扭曲。

5.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当人意识到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时候,我们该干的不是为此而苦恼。相反,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命运可能的终点,从而更要激发自己过好每一天的信念,不浪费时间,不蹉跎岁月,不瞎忙,不白忙,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拓展生活的厚度。

生和死是一对孪生兄弟。死对他的哥哥眷恋不已,生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可是,生却讨厌他的这个弟弟。尤其使他扫兴的是,往往在他举杯畅饮的时候,死突然出现了,把他满斟的酒杯碰落在地,摔得粉碎。“你这个冤家,当初母亲既然生我,又何必生你,既然生你,又何必生我!”生绝望地喊道。“好哥哥,别这么说。没有我,你岂不寂寞?”死心平气和地说。“永远不!”“可是你想想,如果没有我和你竞争,你的享乐有何滋味?如果没有我和你同台演出,你的戏剧岂能精彩?如果没有我给你灵感,你心中怎会涌出美的诗歌,眼前怎会展现美的图画?”“我宁可寂寞,也不愿见到你!”“好哥哥,这可办不到。母亲怕你寂寞,才让我陪伴你。我这个孝子怎能不从母命?”于是,忍无可忍的生来到大自然母亲面前,请求她把可恶的弟弟带走,别让他再纠缠自己。然而,大自然是一位大智大慧的母亲,绝不迁就儿子的任性。生只好服从母亲的安排,但并不领会如此安排的好意,所以对死始终怀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怨恨心情。

生是人生的起点,死是人生的终点,许多时候,死是容易的,活着却很艰难。从起点到终点,犹如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生命之美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哲人说,生命不止一次。读不懂生命的人,认为他的生命只是一次,读懂生命的人,感叹他生涯浮沉,九死一生。活得无悔,便不会怨恨死了。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人生苦短之后,就要好好地珍惜自己转瞬即逝的生命,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充斥着自私、阴暗、虚伪这些负面的东西。一旦我们把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永远无法满足的。相反,如果能够抵挡物质的诱惑,追求内心的富足,则能够坦然、平和地面对人生,积聚更多的慧根。这样,即使到了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坦然地去接受,也能够让自己从容地面对死亡。

生命从起点到终点,就是一次多么自然的过程。没有死的悲伤就没有生的喜悦,洞悉了生与死的本质,就不会为终究要死去而坐立不安,只会为生存的每一天喝彩、叫好。

6.别对死亡充满畏惧

死亡的不可抗力和未知性让人感受到恐惧,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因为害怕死亡而让每一天都充满恐惧感,从而走向极端——或过分重视自己的,如服用大量的药物、负担过重的锻炼等,想以的青春来延长自己的寿命;或过度耗损自己的,每天纸醉金迷、酒池肉林,认为反正人都会死,不如享受此刻。这两种都是忙碌于生命的行为,无论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消极,终归都是空虚。

生死相对,同时相成,生命中不能缺少死亡这一环,虽然死亡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但人人都怕死。平常人惧怕死亡,是因为不知道人死之后要去向何处。然而,死也是我们要承担的人生义务之一,在因果循环中,生命过程中的苦与乐、逆与顺、成与败、得与失、寿与夭、健康平安与多灾多难,都应该面对并接受。人生的兜兜转转,犹如树叶的轮回,循环往复间,没有永生,也没有消亡。每段生命的开始意味着过去的陨落,每段生命的结束又昭示着下一个未来。生死从来不由人,甚至连佛祖也无法改变。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生怕风把蜡烛吹灭了。但是,佛陀训斥他的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佛陀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佛陀接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失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了哪里,他去了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不论是人的死亡,还是佛的死亡,都如灯灭一般,但即使灯灭了,也并非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光依然在闪烁,蜡烛的意义在于其燃烧的过程。生生死死,且由他去,不要执著于如何永生,也不要总惦记着人究竟如何做才能在死后上达四方乐土,这都是虚无缥缈、无踪可觅的乌有,最好趁生命还在时,多做善事,认真修行。面对死亡,要有如落叶归根的自然;要有如空山圆月的明净。缠绕心灵的那条生死线,只有自己才解得开。

7.看透生死,活出精彩人生

生与死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大转折,有生必有死,有得必有失,生死是人生必经的旅程,不要把死看做是终结。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天天再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虚华富贵有所舍不得,疲惫于一些让自己感觉痛苦的急躁和忙碌行为。其实,我们可以活得更开心一点、快乐一些。

人来到世上是偶然的,走向死亡却是必然的。人生除了生与死能引起几声欢呼、几阵哭泣外,健康活在世上的人很少会想到死亡。因而生活中常可见到一些人,成则轻狂骄妄、得意忘形,败则一蹶不振、沮丧绝望,对得失锱铢必较,对成败患得患失,对诱惑欲壑难填,无论大事小事,整天烦恼、忧愁、痛苦、懊丧,甚至去猜忌、争斗、相互陷害。不识人生之轻重、不辨生命之真谛,真可谓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科尔和马克一起去医院看病,他们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科尔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马克也如此表示。

结果出来了,科尔得的是鼻癌,马克长的是鼻息肉,科尔留下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马克却住了下来,科尔的计划是:去一趟埃及和希腊,以金字塔为背影拍一张照片,在希腊参观一下苏格拉底雕像;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

他在这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剩下的愿望。”科尔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埃及和希腊。现在科尔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夙愿。

有一天,马克在报上看到科尔写的一篇有关生命的散文,于是打电话去问科尔的病情。科尔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

马克没有回答。他早把自己亲口说的去埃及和希腊的事放在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而走得快的人,看透了生死,反而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而走得慢的人,总是想着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仍然没有完成,忙忙碌碌地度过了自己平庸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一种悲哀。

因此,当你得意或失意的时候,请站在生命的制高点上,叩问生死,思考人生。有了看透生死的勇气,才能顺应自然、重生乐生,选择超越自我的人生观,创造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

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1)前言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前言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前言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
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1)前言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前言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前言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2)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3章 换种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第2章 当下是唯一的真实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宽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