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袁天罡

袁天纲年少时孤苦贫寒,但他爱读书,好学问,精通技艺,对相术深有研究,隋朝时赴洛阳任资官令。袁天纲初到洛阳时,在清化坊安顿下来,此时他以相术预测已是赫赫有名,许多人都来家里找。当时,杜淹、王珪、韦挺三个人来见袁天纲,请他给看相。袁天纲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纲。袁天纲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前程及结局后来验证都不出其所料。

大业末年,天下大乱,袁天纲返回故乡,依然卖卦为生。初唐重臣窦轨曾于这段时间客游德阳,此时他还很潦倒,而袁天纲恰好也在德阳,窦轨便请托袁天纲给自己看相,袁天纲说:“你前额到发际骨骼隆起,一直连到脑后的玉枕处,你的下巴浑圆肥大,下巴右侧隆起,而且明洁光亮,必定在梁州、益州大树功业。”窦轨说:“如果真如所说,能成就功业,我定不忘您指点过我的大恩大德。”

武德初年,窦轨果然发迹,他跟随唐高祖起兵反隋,因此立有战功,任为益州行台仆射,为不忘旧恩,于是向蜀道使詹俊赤举荐了袁天纲,并且很礼待他,遂被任为蜀郡火井县县令。袁天纲又对窦轨说:“您的骨法仍旧,和以前判断的一样。然而眼睛色红连着瞳仁,一说话就因浮躁而面色赤红,做了武将怕是要杀很多人啊,但愿你要时刻警戒自己。”不久,窦轨跟唐太宗征讨王世充、出击吐谷浑,他果然开始大开杀戒,对部下也很严苛,稍不满意便处斩,甚至连自己的外甥都没放过。武德九年(626年),窦轨因此事被撤职召回,将赴京城时,又来找袁天纲,问袁天纲说:“我还能得什么官?”。袁天纲回答:“脸上依然洋溢着佳人的福气,未见有退散,下巴右侧有光泽,更有喜色,去到京城必又承恩典,回来后仍在益州任职。”之后,窦轨果然又于这一年获任益州都督。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于贞观初年授任利州都督,全家于是随任迁住蜀中,袁天纲于这时遇见了武则天母亲杨氏,其时武则天尚年幼,袁天纲见到她母亲问:“夫人应该是生了贵子了。”于是给武元爽、武元庆看了相,他说:“官可三品,保家主也。”见了韩国夫人,又说:“此女显贵,可是克夫。”武则天年龄最小,由保姆抱过来给他看,谎称是男子,袁天纲观了她的相之后感到惊叹,预测说:“如果是女子,以后可为天子。”

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纲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袁天纲与李淳风跟从唐太宗出游,看见河中有两只分别为赤毛和黑毛的马。太宗要他们推算哪只马先入河。袁天纲占得离卦,离为火,便断言是火般赤毛的马先入水。李淳风则认为:遂木取火,应先见黑烟才见火,应该是黑毛的马先入河。结果李淳风猜对了。但他却谦称不是袁天纲,他就不能推算出烟和火的奥妙关系了。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从嶲州召回因受太子李建成牵连而被流放的杜淹、王珪、韦挺,从他们口中得知袁天纲是蜀地卜相方面的旷古奇才,于是下诏要袁天纲到长安晋见。唐太宗在九成宫显德殿召见了袁天纲,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汉朝严君平,术数大师),今朕得卿,他与你相比怎么样?”袁天纲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之后将袁天纲留居长安,以备垂询,袁天纲自此成为唐太宗的智囊。

贞观八年(635年),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叫他给岑文本看看相,袁天纲过目之后说:“印堂光滑平坦,眉毛长过眼睛,以后写文章出名。头有生骨但没有完全长成,直面来看,应该能做到三品官。可骨跟肉不对称,不是长寿的表现。”接着张行成和马周请他观相,袁天纲看了之后说:“马君伏犀贯脑,背有点驼,是显贵的表现。近古君臣相遇未有及公者。可面泽赤而耳无根,后骨没有隆起,寿不长也。而张君晚得官,但最后能当上宰相。他预测的,后来也都逐一应验了。房玄龄跟李审素也一同请求看相,房玄龄说:“李君恃才傲物。您先看看他会得什么官。”袁天罡回答说:“他能做上五品官,但我预测不了具体担任什么官职。”李审素因此也未再追问,又请袁天罡预测一下房玄龄的仕途,袁天纲回答说:“此人大富贵,您想要升任到五品官,即求此人。”李审素不相信,但房玄龄后为重臣宰相,而李审素位终起居舍人。到唐高宗继位,听说了袁天纲对他的预言,于是命令追赠五品官职给他,经房玄龄提议,赠为五品谏议大夫。此后,袁天纲预感继续在皇帝身边会有祸事发生,便请求允许他回到家乡,唐太宗准其奏请,委以火井县令回蜀郡赴任。高士廉曾问他:“君终作什么官呢?”袁天纲回答说:“到了今年夏四月,我寿命就耗尽了。”果然,袁天纲如期死于火井县令的任期上。袁天纲死后葬在邛崃白鹤山,坟墓虽已被盗毁,但遗迹尚存。

第一百十二十七章使徒传道(四)第九十四章秦王扫六合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捕第八十一章三国分晋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鸡岭(三)第四十八章大会万仙阵(二)第一百零四章汉武帝(二)第一百五十八紧箍儿咒第一百七十九章国王归位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一百五十八紧箍儿咒第九十四章秦王扫六合第六十五章东周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马懿第一百三十七中隆中对第一百三十六章道教发展(二)第二百零九章李元昊(二)第五章羊与蛇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一百四十二章菩提达摩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七十八章官封弼马温第一百三十四章蔡伦造纸第一百零四章汉武帝(二)第二百章会昌灭佛第二百零九章教会分裂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八十三章孙膑与庞涓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艺复兴第六章盘古儿女第一百八十一章猴王战红孩儿第一百零三章汉武帝第一百零一章看管蟠桃园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六十三章大卫(三)第五十四章兵临朝歌(三)第一百七十六章宝林寺第二百零五章朱熹第一百七十三章宝象国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十三章五帝第五十四章兵临朝歌(三)第八章菩提现世第一百零九章大圣战小圣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三)第九十四章秦王扫六合第二百一十五章马可·波罗第二十四章哪吒闹东海(二)第一百六十四章路遇黄风怪第五十四章兵临朝歌(三)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五十八紧箍儿咒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杨坚第一百四十五章兰陵王第四十九章大会万仙阵(三)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马忆心猿第一百六十八章五庄观第八十六章西门豹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马懿第五十一章本元了恩怨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一百四十四章孝文帝第七章盘古儿女(二)第一百三十四章蔡伦造纸第一百九十二章李靖父子降妖第十二章轩辕黄帝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赵佶第十五章夏第十六章少康复国第一百三十七中隆中对第一百五十四章江流儿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随西第一百七十六章宝林寺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艺复兴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马忆心猿第二百零六章杨延昭第一百二十四章使徒传道第四十五章齐聚诛仙阵第一百零六章杂记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艺复兴第五章羊与蛇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五十九章白龙马第一百二十四章使徒传道第一百九十三章终到灵山第一百二十章荣入圣城第二百一十六章张三丰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
第一百十二十七章使徒传道(四)第九十四章秦王扫六合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捕第八十一章三国分晋第四十三章孔宣兵阻金鸡岭(三)第四十八章大会万仙阵(二)第一百零四章汉武帝(二)第一百五十八紧箍儿咒第一百七十九章国王归位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一百五十八紧箍儿咒第九十四章秦王扫六合第六十五章东周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马懿第一百三十七中隆中对第一百三十六章道教发展(二)第二百零九章李元昊(二)第五章羊与蛇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一百四十二章菩提达摩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七十八章官封弼马温第一百三十四章蔡伦造纸第一百零四章汉武帝(二)第二百章会昌灭佛第二百零九章教会分裂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八十三章孙膑与庞涓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艺复兴第六章盘古儿女第一百八十一章猴王战红孩儿第一百零三章汉武帝第一百零一章看管蟠桃园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六十三章大卫(三)第五十四章兵临朝歌(三)第一百七十六章宝林寺第二百零五章朱熹第一百七十三章宝象国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十三章五帝第五十四章兵临朝歌(三)第八章菩提现世第一百零九章大圣战小圣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三)第九十四章秦王扫六合第二百一十五章马可·波罗第二十四章哪吒闹东海(二)第一百六十四章路遇黄风怪第五十四章兵临朝歌(三)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五十八紧箍儿咒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杨坚第一百四十五章兰陵王第四十九章大会万仙阵(三)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马忆心猿第一百六十八章五庄观第八十六章西门豹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马懿第五十一章本元了恩怨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一百四十四章孝文帝第七章盘古儿女(二)第一百三十四章蔡伦造纸第一百九十二章李靖父子降妖第十二章轩辕黄帝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赵佶第十五章夏第十六章少康复国第一百三十七中隆中对第一百五十四章江流儿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随西第一百七十六章宝林寺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艺复兴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马忆心猿第二百零六章杨延昭第一百二十四章使徒传道第四十五章齐聚诛仙阵第一百零六章杂记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艺复兴第五章羊与蛇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五十九章白龙马第一百二十四章使徒传道第一百九十三章终到灵山第一百二十章荣入圣城第二百一十六章张三丰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