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返祖现象

三老爷听了才对来人放了心,也笑道:“我前儿还听内人说西昌府要来人的,真是巧,这以后就要各位多关照了”

菜也上桌了,关老四招呼三老爷,胡铁也起身倒酒,宋表弟不像三老爷对这种场面拘谨些,他可是吃饭间大声说笑又拍桌子的,整个气氛那是个热闹,中间胡铁下去做了几道菜,还真是西昌府那边的风味,味重大盘,不像京里的精致,但另一种风味,确实适合庄子里都是爷们饮酒的。

三老爷尝了几块也点头,他吃的偏淡,也就没多吃,只是陪着喝了几杯。

宋表弟又对着关老四说道:“正好今儿拜托关哥一个事,我德哥想找个铺子,最好在东大街附近的,急着要,关哥给打听打听”

关老四指着魏东笑道:“这你就问错人了,这个要问魏老弟才是,这可是他的范围之内的事了,以前你托我问的事,我也是找魏老弟打听的,今儿认识了,以后你有啥就直接找魏老弟就行了。

魏东拱手道:“客气,也是蒙各位朋友关照,给在下一个营生,以后有需要直接说,魏某一定鼎力相助”

宋表弟就把三老爷交代的说了,魏东对着三老爷说道:“我回去就给谢三爷问下,前儿听说有几个分了家的要卖铺子的,明儿就给谢三爷回话”

三老爷这才对着魏东拱下手说道:“那就谢了”

随即喝酒谈笑的,一顿饭结束,宋表弟对胡铁说道,过几日再通知他,胡铁抱拳道谢。

饭后回去的马车里,宋表弟还意犹未尽的说那关老四的事迹,三老爷对这没兴趣,说啥也没听进去,只是嗯啊的点点头,心里想那铺子的事。

铺子要是太太买,估计太太私房银子不够,但这是太太自己的营生,估计她不会要公中的,那再借给她?想想这媳妇问相公借银子,三老爷就想发笑,还真是没听说过,当初自己说借什么借,拿去用好了,太太还说你想的倒好,让我费心费力的给你谢家忙乎,我自己陪嫁银子的是给我自己忙乎,我忙乎的高兴,给你打理内宅都够费心了,还让我再费心费力的为你们几个爷服务的?我不能为自己活一把的?三老爷无法理解什么叫为自己活一把,反正再活也是在他三房活,怎么活随太太,自己带好儿子就行了。

要是苏氏知道老爷这么想,就会说他还真是志向伟大呀。

回去后的三老爷就说了那胡铁的事,苏氏也是感觉好巧,说等问了娘家再说。话刚落下,外面人就报说太太娘家侄子来了,在老爷书房,苏氏笑道:“正好问问他的,估计是带侄媳大哥来请安的”

<center></center>苏氏把旻山交给春草抱着,自己和三老爷去了外书房,里面的人见有人进来,都起身,苏哲东笑着说道:“姑母,侄子来给你请安了”

苏氏说道:“你是没事不来,有事才想起你这个姑母了”

苏哲东道:“姑母冤枉侄儿了,我到是想来,我娘总不让我打搅你,说我这个皮猴来了也是给姑母添乱的”

苏氏看他身边的丁氏的大哥,只是在侄子成亲时,他来京给妹子送嫁,婚礼上苏氏见过一次,他和丁氏长的不同,是个典型的中原人长相,丁家也就丁氏带有一点异域特点,其他的都没有,所以不知上几代有人娶了胡人女子才在丁氏这表现出来的。

苏哲东说完给三老爷拱手见礼,又介绍身旁的妻舅丁瑜说道:“姑父,这是我舅兄丁瑜,侄子成亲时就是舅兄老送亲的”

丁瑜笑着拱手也随着苏哲东道:“姑父”又对着苏氏道:“姑母”

三老爷点点头,苏氏笑道:“赶紧做,老三,招呼你舅兄坐下,尝尝我这的茶”

待人都坐下,下人上前给几位都倒了茶,苏哲东喝了口,说道:“姑母这茶我那也开始喝了,媳妇说是姑母给的,说是对身子好,如今是都换了这茶,今儿我舅兄也带来些西昌府那边的特产,也有些那边的稀罕物,给姑母尝尝,喜欢就对侄儿说,侄儿就托舅兄给捎来”

苏氏对丁瑜点头笑下,道:“来了就来了,还这么客气,一会让你姑父陪你好好喝两杯”

苏哲东大乐道:“我肯定是要尝尝姑母家的饭菜了,媳妇都说过几回了,如今姑母那有个好厨子,烧了一手好菜,今儿可是有口服了”

几人寒暄客道后,苏哲东又说道:“姑母,侄儿听媳妇说,姑母庄子需要个会西昌府那边的厨子,正好舅兄带来一人,就会烧些菜,今儿他出去了,改日带来给姑母见见,合适就拜托姑母了”

苏氏想起刚三老爷出去见的那人,就说道:“是不是叫胡铁的?”

丁瑜诧异的看了下苏氏,苏哲东更是惊讶的咦了一声后,说道:“怎么姑母知道?”

苏氏就笑着把三老爷今儿出去见了那人的事说了,苏哲东听完也拍手笑道:“那可真是巧了,这人就是舅兄带来的,因为在西昌府有点事,就跟着舅兄上京,来后说京里有个朋友,今儿就出去了,谁知这么凑巧的,都说到姑母这了”

苏氏问道:“这胡铁和丁家有什么关联?你知道,我那是个做饭食的地方,不可靠的人我不放心用”

苏哲东说道:“这个姑母放心,说起来也算丁家人,是媳妇的堂叔,只不过当初因为长相就被送给姓胡的人家了,这丁家不知祖上哪个娶了胡人,总会有长的相似胡人的出生,就拿媳妇来说,别说岳父岳母,就是上两辈都是中原人,可就是媳妇长的有点像,你看舅兄就没那长相,也是当初岳父母心善,才留下来自己养了,有的父母古板的,生下来不是溺死就是送人了,当初那胡铁就是那样被父亲嫌弃送了胡家,还好胡家多年前受了丁家的恩惠,还把胡铁当亲子养大了”

苏氏听了真是无语,愚昧的古人,这叫返祖现象好不好?

苏氏以前听了丁氏说过丁家这奇异的遗传,还遗憾祖母怎么没有遗传到这种现象,要不自己也可以像丁氏一样五官立体点,不像现在就像整容前的韩国人。如今想想还是顶着那张摔扁一样的脸,也好过一出生就会有被摁死的机会要好。

876 团聚050 夫妻相处579 奇人175 各想各的147 亲家母的奉承583 演戏226 软脚虾417 挨打325 我的最爱呀890 苦命的闺女781 三字经188 放榜362 谁是花谁是草752 何名?690 听水阁763 新年新气象391 姑侄837 哗然795 意外260 美姨娘的故事704 花烛夜美251 古人思维373 百合轩887 老爷做的对593 福气370 成了780 小题大做391 姑侄853 舅为大560 傻人有傻福上架感言174 孵蛋的母鸡729 出痘224 苏氏大收获896 暗藏主意475 老少斗嘴804 人世心077 宴会 二059 夫妻的温情464 称呼403 上门女婿呀028 老国公 老世子754 着急537 想岔了286 返祖现象298 芥末615 哄614 神似647 可怜人595 儿子的孝敬347 盘算375 潜伏032 自我反思430 紫菀397 教训二太太192 遗传学的重要性391 姑侄416 断后125 宋十三娘子要定亲595 儿子的孝敬890 苦命的闺女419 京兆府869 不易过多184 没那个本事就别瞎逼噌噌196 组织头头916 太夫人的果断319 身在福中要知福700 幸亏孟焦分开嘹131 打架父子兵327 老牛吃干草682 内|秀101 洪水猛兽066 哄死人不偿命215 窝囊的侯爷239 弃婴294 赞赏与娇宠426 六奶奶生子320 婆婆的心思544 明白104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452 宋表弟的念想276 三房的事我做主702 发癔症486 秦国夫人862 你对我的情意我明白816 抱错儿子了?570 怼850 戳子370 成了280 借口817 有家不想归611 送礼558 姜仪芳396 偷跑的妾480 双胞胎051 棒槌的道理914 活的久一点824 从和258 两眼冒绿光474 姑祖母
876 团聚050 夫妻相处579 奇人175 各想各的147 亲家母的奉承583 演戏226 软脚虾417 挨打325 我的最爱呀890 苦命的闺女781 三字经188 放榜362 谁是花谁是草752 何名?690 听水阁763 新年新气象391 姑侄837 哗然795 意外260 美姨娘的故事704 花烛夜美251 古人思维373 百合轩887 老爷做的对593 福气370 成了780 小题大做391 姑侄853 舅为大560 傻人有傻福上架感言174 孵蛋的母鸡729 出痘224 苏氏大收获896 暗藏主意475 老少斗嘴804 人世心077 宴会 二059 夫妻的温情464 称呼403 上门女婿呀028 老国公 老世子754 着急537 想岔了286 返祖现象298 芥末615 哄614 神似647 可怜人595 儿子的孝敬347 盘算375 潜伏032 自我反思430 紫菀397 教训二太太192 遗传学的重要性391 姑侄416 断后125 宋十三娘子要定亲595 儿子的孝敬890 苦命的闺女419 京兆府869 不易过多184 没那个本事就别瞎逼噌噌196 组织头头916 太夫人的果断319 身在福中要知福700 幸亏孟焦分开嘹131 打架父子兵327 老牛吃干草682 内|秀101 洪水猛兽066 哄死人不偿命215 窝囊的侯爷239 弃婴294 赞赏与娇宠426 六奶奶生子320 婆婆的心思544 明白104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452 宋表弟的念想276 三房的事我做主702 发癔症486 秦国夫人862 你对我的情意我明白816 抱错儿子了?570 怼850 戳子370 成了280 借口817 有家不想归611 送礼558 姜仪芳396 偷跑的妾480 双胞胎051 棒槌的道理914 活的久一点824 从和258 两眼冒绿光474 姑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