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夏玉出嫁

转眼就到月底了,曾瑞祥带着子福回来了,原来是给夏玉送嫁,子晴还以为是正常休假呢。老房那边这些天一直也没来人,子晴都忙忘了二姑要出嫁的事。

十来天没见子福,子晴一直跟在他后面,问东问西的,连曾瑞祥都有些吃醋了,笑道:“这孩子,怎么我回来都不见她这么粘我?跟她大哥比跟她爹还亲。”

沈氏笑着回了一句:“你一年才在家呆几天,孩子们能认识你就不错了。”

曾瑞祥听了暗自有些神伤,这些年确实苦了沈氏,拉了沈氏的手陪笑,心中暗自做了一个决定。

子晴才知道原来她爹爹不是在县城的私塾教书,是在官学,这官学是政府出资办的,是本县学子经过考核有一定的基础才可以进去的,大哥因为爹爹在那教学,可以免费上学,但是食宿自理,但是一年花费并不比乡下少。

如果子福通过了秀才,就可以到安州府办的官学就读了。不过,子福说安州府有一个白鹭书院也很有名,那里的师资不次于州府官学,有不少外地学子慕名而来。相对的,束脩也不便宜。总之,要不是曾瑞祥在县里的官学教书,子福一年还要再交四两银子的束脩,难怪穷人家的孩子都上不起学。

第二日吃过早饭,一家子都到老房那边,家里已经来了不少客人,春玉一家前一天就来了,村里请来的厨师已经开始忙碌了,说晚上是酒席正餐,大概有二十桌,原来这边的红喜事是吃两顿。

田氏这边的姐妹兄弟不少,老爷子这边的两个姐姐,那个姐姐虽然没了,可是还有个儿子,萧家一大家以及嫁出去的女儿,老爷子的姑家姨家等等,子晴好多没听说过的亲戚都来了。子晴才知道老爷子有个姨嫁入地主家了,不过姨已经没了,来的是她儿子儿媳,穿戴自是和一般的村人不同,不过也只是略强一些。

因有村里的专门负责灶房的人在忙,这样一来,周氏和沈氏就不用进灶房了,陪着田氏招待客人,子福抱着子喜,子晴去找萧秀水,后房的厅堂也摆好了八桌。

子晴找秀水问明白了,原来不是萧家要搬走,而是秀水的大哥定了三月初八成亲,已经在城里买房子了,成亲后就搬去城里,也不要家里的财产,估计是萧老头的遗产他准备独吞了。谁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秀水的二哥一看这情形,跟他娘要了点银子自己跑出去闯荡了。

“老姑公没了,不用守孝吗?”。子晴一直有这疑问。

“过了两个新年了,他们说可以借一个,我也不懂,反正他也不小了,都十九了。”原来是这样。

子晴见秀水的神情蔫蔫的,陪着说了好些话,直到酒席开始。

正宴说是申时三刻开始,村里的妇人又端着自己的碗进来了,两个厅堂还是摆不下,在后房的木板房又摆了几桌,子晴见每家都随礼了,田氏在门口收礼,子福在一旁登记。

子晴偷着问沈氏,怎么自家做上梁酒村人就不随礼?原来本地风俗,娶亲上梁不随礼,白事、嫁女随礼,不过村民的礼都很薄,无非是两条毛巾,或是一个木盆,亲近一点的人家就给一块布料,多数是手巾,子晴估计得有百八十条了,够夏玉用很多年了。

沈氏一听就笑了,说:“这手巾不会全给你二姑带走,你阿婆还要用来回礼呢,谁家嫁女再给回去,很可能这手巾转一圈还是会回到自己手里。”

子晴想到现代送礼的月饼白酒饮料等转一圈又回到自己家,敢情古今一理。

子晴到夏玉房里看看嫁妆,也不知田氏什么时候给做的家具,两个红箱子,一个衣柜,衣柜上面还雕着几棵大白菜,漆成绿绿的,子晴知道这是有大财的意思。还有两个木盆、两个小马桶,一个妆奁,都是红色的,四床盖被,被面是红缎面,包被是细白棉布,四床垫被。

夏玉穿上新的大红棉袄出来见了女客,男客都在后房。秋玉拿了个蒲团跟着,见到比她年长的亲戚都要跪拜,本家的堂嫂和女长辈也如此,村民除外。春玉拿一个托盘跟着,被跪拜的人就放一个红包,上面好像都有名字,看来是早有准备。子晴发现二姑的红棉袄印的是许多铜板和卍字,而且在棉袄的正前方和正后方还各缝上了一个真铜板,箱子上摆了双绣鞋也是大红的缎面,绣的是并蒂莲花。

饭后,家里的亲戚和近支族人的女眷都留下,说要哭嫁,请了三婆婆来主哭,子晴纳闷,哭嫁不是应该上花轿前哭吗?怎么还要提前一天啊?

这时所有的未嫁女和平一辈的都在房中陪着夏玉,长辈则陪着田氏坐在田氏的房中,一会儿,就听见呜咽声传来,那是田氏的,接着立刻就听见三婆婆唱到:“女儿要出嫁,娘来嘱咐几句话: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四要心细贤,茶饭要均匀,火烛要小心;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扫,贵客来到家,殷勤来递茶;六要学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贪玩多,日后穷了靠哪个。”歌词就是母亲在女儿临行前点点滴滴的叮咛与嘱咐。

三婆婆唱一句,夏玉接一句,“知道了。”三婆婆唱完这个,又接着细数这些年的养育之恩,数一句,夏玉接一句,什么“一尺五寸把儿养”,什么“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子晴也不知道唱了多久,不知三婆婆喝水没?正想着,谁知这边有人代唱了,是春玉代夏玉开口了:“我的爹呀我的娘,一个柑子十二瓣,爹娘女儿要分散;一根竹子十二节,逢年过节要来接;一个鸡蛋没散黄,女儿今后日子长;一口水缸三道箍,兄弟姐妹莫生疏。”然后也是细数爹娘的养育之恩,子晴只见大姑一边哭一边鼻涕眼泪往外甩,满屋子的呜咽声传来,还真是被感染了,笑不出来。

也不知到几点了,终于结束了,一家人赶紧回家睡觉,说明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过来。这哭嫁子晴再也不想听了,太压抑了。

第71章 卖灯笼十一李瀚提亲一百六十九章 老爷子做寿一二小孩子大烦恼第481章 失望第143章 秋玉被拒第212章 康平撵人第281章 相继产女第240章 书睿周岁第371章 威吓第211章 送礼第25章 来客(二)第74章 争吵第一百二十七 无妄之灾第463章 小翊的眼泪第473章 紧急回乡第257章 说出实情第207章 看望秀水第438章 文家有请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241章 康平释疑第99章 提亲被拒第242章 一场好戏第482章 回京第205章 夏玉的苦恼第一百九十七 做寿后续第283章 再遇夏家二十五嫣然拜师第四百八十八 听者有意第329章 青原一行第483章 泼妇子晴第366章 子福进京第138章 康平置产一百六十九章 老爷子做寿一第81章 人仗狗势二十九万里追妻第60章 回门第235章 两个小广东三十六李翊迎娶第236章 生日礼物第87章 满月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149章 老爷子求情第32章 喜事第62章 端倪第254章 番薯片第384章 因祸得福第427章 相似的历史第378章 兄妹翻脸第134章 鸡血石第335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七十四 添妆第53章 除夕(一)第345章 生女嫣然第269章 无心插柳第162章 十年光阴二十六田氏走了第231章 周氏办酒(二)第286章 夏家来访第46章 制作家具(一)第234章 骗婚挨揍第496章 嫣然拜年第460章 夏家来信第64章 买山第188章 逃离八李翊的难题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118章 痘疹第444章 林家短工第120章 子晴定亲十九李翊娶小第56章 元宵(一)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70章 灯笼第259章 装第二百三十七二 人世界二十分一第53章 除夕(一)第189章 归家第213章 年底盘账第397章 秋玉大闹第381章 特殊的礼物第149章 老爷子求情第45章 小帐房第327章 姐妹同喜第353章 闲话田氏第74章 争吵二十五嫣然拜师第406章 解惑第38章 一席三礼第464章 李瀚上门第275章 疑虑第331章 谣言第431章 救命之“恩”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团聚第313章 子喜的提议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一百一十四二 年之后第265章 兄弟决裂(一)第29章 子福生日
第71章 卖灯笼十一李瀚提亲一百六十九章 老爷子做寿一二小孩子大烦恼第481章 失望第143章 秋玉被拒第212章 康平撵人第281章 相继产女第240章 书睿周岁第371章 威吓第211章 送礼第25章 来客(二)第74章 争吵第一百二十七 无妄之灾第463章 小翊的眼泪第473章 紧急回乡第257章 说出实情第207章 看望秀水第438章 文家有请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241章 康平释疑第99章 提亲被拒第242章 一场好戏第482章 回京第205章 夏玉的苦恼第一百九十七 做寿后续第283章 再遇夏家二十五嫣然拜师第四百八十八 听者有意第329章 青原一行第483章 泼妇子晴第366章 子福进京第138章 康平置产一百六十九章 老爷子做寿一第81章 人仗狗势二十九万里追妻第60章 回门第235章 两个小广东三十六李翊迎娶第236章 生日礼物第87章 满月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149章 老爷子求情第32章 喜事第62章 端倪第254章 番薯片第384章 因祸得福第427章 相似的历史第378章 兄妹翻脸第134章 鸡血石第335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七十四 添妆第53章 除夕(一)第345章 生女嫣然第269章 无心插柳第162章 十年光阴二十六田氏走了第231章 周氏办酒(二)第286章 夏家来访第46章 制作家具(一)第234章 骗婚挨揍第496章 嫣然拜年第460章 夏家来信第64章 买山第188章 逃离八李翊的难题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118章 痘疹第444章 林家短工第120章 子晴定亲十九李翊娶小第56章 元宵(一)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70章 灯笼第259章 装第二百三十七二 人世界二十分一第53章 除夕(一)第189章 归家第213章 年底盘账第397章 秋玉大闹第381章 特殊的礼物第149章 老爷子求情第45章 小帐房第327章 姐妹同喜第353章 闲话田氏第74章 争吵二十五嫣然拜师第406章 解惑第38章 一席三礼第464章 李瀚上门第275章 疑虑第331章 谣言第431章 救命之“恩”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团聚第313章 子喜的提议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一百一十四二 年之后第265章 兄弟决裂(一)第29章 子福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