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久则生变

在韩山的大喝下,这个炮组的炮手们连忙把发射后炮身震的后退的火炮推上前,完成复位后炮手开始用炮刷清理炮膛!

于此同时,韩山也是吩咐着装填手略微加大了药炮的分量,等炮弹重新装填完毕并完成瞄准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一分半钟。≧小,..o

这时间对于一门火炮的射速来说实际非常漫长了,训练有素的炮组在爆发射速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分钟发射两发甚至三发炮弹,当然了爆发射速这种事实战中做的不错,因为这会极大的损害火炮的寿命,此外对炮兵的体力消耗也非常大,命中精度也会大大下降。

所以除非战况非常紧急,一般炮组不会爆发射速的,而是采用长时间的匀速射击,大约每分钟约一发。

而韩山手底下的这个炮组现在大约花费了一分半钟才完整重新装填准备,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的这个炮组训练还有所欠缺,暂时无法和国外那些训练了多年的炮手们相比,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和自由射击的命令有关。

余胜军今天就没打算过直接攻城,只是动用火炮进行炮击而已,所以对火炮的速射要求不高,所以这些炮兵们也是悠着慢慢来,放缓射速的同时以追求更高的命中精度。

经过射击的校对后,韩山再一次下令开炮。

而这一次发射出去的炮弹没有辜负韩山的期望,这枚炮弹没有打中城墙中下部分,也没有直接飞过城头,而是击中了城墙上的城垛上,直接把城垛打出了一个缺口。

被炮弹击碎的碎石片到处横飞,竟然是把附近的一门小刀会起义军的火炮砸中,横飞的碎石把炮组成员横扫一空,其效果丝毫不亚于榴弹炮的准确命中。

当韩山指挥的这门火炮成功杀伤了十余名起义军士兵后,不远处的另外一门火炮也是准确的命中了小刀会布置在城头上,还没有来得及开炮的一门火炮,巨大的实心球炮弹直接击中了该门火炮,距离的撞击力之际把该炮的炮架打烂,并杀伤了多名炮组成员。

于此同时,另外几门火炮则是持续对城门楼进行炮击,城门楼是一个比城垛更好的攻击目标,一开始那里还有着好几个看上去地位不低的小刀会起义军将领在,但是遭到炮击后很快就是消失了,几门火炮轮番轰击,很快就是把木结构的城门楼给摧毁。

又是半个小时后,多轮火炮对上海西门的城门进行炮击,不用多久,那两扇城门就是被轰稀巴烂。

在林哲的望远镜中,城门被轰开后,大量的小刀会起义军出现在城门后,然后直接用木头、沙石等直接把城门的缺口给堵住了。

看到这些,林哲就知道,自己后续攻城的时候,这走城门是肯定行不通的话,人家根本就没指望用城门守,而是直接把城门用沙石给堵了。

要想攻进城去,最有效同时也是唯一的办法还是得靠爬城墙!

但是如果士兵直接用云梯爬城墙的话,恐怕会遭到敌军大量的伤亡啊,毕竟上了城头后己方的士兵就会陷入和敌军肉搏的境地,就算自家的士兵拼刺刀不差,但是这肉搏起来也是会受到不小的伤亡的。

而过多的伤亡一直都是林哲所避免的。

对于这种情况,很少对战略战术提出自己意见的毕余同难得充当了一次幕僚这个角色,他建议林哲:“可以造一种和城墙等高或者略高的移动高台,士兵们登上高后就可以直接在城墙三百步外对城头之敌进行压制性射击!”

这个建议并没有说直接去爬城墙,而是说要抵消敌军的城墙高度优势,而是让士兵们站在高台上对城头之敌进行压制性射击,其核心还是要发挥出己方的火力优势。

听闻这个建议后,林哲觉得可行,这上海城内贼军上万,人家又是死守着不出来和他林哲打野战,至于林哲自己又是害怕部队遭受过大的伤亡而直接爬墙攻城,这僵持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毕余同的这个建议施行的难度也不大,不就是建造几个移动高台吗,这难不倒余胜军而且也花不了几天时间。

所以对上海县城后炮击了一上午后,林哲就是让付林阳的炮兵部队自由作战,也就是说不再强行要求炮兵部队对贼军进行炮击,而是炮兵部队觉得什么时候适合了就什么时候打。

同时是直接在城外大约千米的距离构筑新的营地以及防御工事,以缩小后续攻城的出发距离。

此外余胜军还派出了人马向周边地区征召民夫丁壮,木料等物资,用以打造攻城用的移动高台。

从租界里跑出来观战的苏松太道员吴健彰听闻余胜军要造移动高台,当即表示愿意提供一切便利。

吴健彰原本还以为余胜军要拖延一段时间后才会攻城呢,没想到仅仅是炮击了一天后,林哲就说要造高台,这造高台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攻城。

可想而知,一旦大量移动高台造出来后,余胜军就会发起正式的攻城行动。

恨不得明天就夺回上海城的吴健彰自然是需要支持林哲的行动,不用林哲开口,他自己就是派人送来了大量的木料以及木匠。

同时也是对林哲说,说他已经和洋人进行交涉,准备雇佣数艘洋人的船只加入他的船队,近几日就能够进入黄浦江,届时能够从黄浦江之上对上海城发起进攻,以配合余胜军对上海城的进攻。

对于吴健彰的主动配合,林哲自然是欣然笑纳,他也知道吴健彰现在是麻烦缠身,急需要夺回上海来保住官帽子,而余胜军自己也是想要打下上海城从而夺去大量的战利品。

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林哲和江苏的官员,尤其是这个吴健彰是有着共同的利益,有着共同的目标。

余胜军暂时停止了攻城,但是付林阳的炮兵却是没有停下炮击,往往是不分白天晚上,时不时的打几炮,用以骚扰城内敌军。

其中更是重diǎn关注了小刀会部署在城头上的火炮,炮击当天就是打掉了他们五门火炮,接下来的第二天和第三天,付林阳的炮兵又是成功的摧毁了小刀会起义军剩余的多门火炮。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付林阳的望远镜中,已经是看不到敌军在城头上部署的火炮了,有可能是被自己打光了,也有可能剩下的都隐藏了起来,至于真相如何就要等到以后才知道了。

在这几天里,余胜军也是遭到了小刀会的一次反击,约五百名小刀会起义军在后半夜出城,试图夜袭余胜军的营地,但是在余胜军营地的数百米外就是被发现。

最后在其他余胜军士兵还没有来得及起床并参战情况下,值守的两个步兵连就是直接把这股小刀会起义军给打退了。

第二天天亮后,余胜军方面才知道,昨夜他们至少打死了一百多名小刀会起义军,至于他们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昨夜被打死的这些小刀会起义军的尸体都还留在营地外头呢。

听到这个消息,林哲不以为意,而石琅翼则是直接露出了不屑:“就这些废物也想要对我们夜袭?还真当自己是三头六臂啊!”

石琅翼的不屑是有理由的,这年头夜袭不是那么好打的。

更何况余胜军的营地驻扎向来完整而严密的,当初在泗安的时候林成庭率领六千太平军正规军都没这个胆量对余胜军的营地发起夜袭,刘丽川手底下的这些土匪流氓军队竟然也敢这么玩,这不自己找死吗?

要是小刀会起义军来多几次夜袭,估计不用余胜军主动攻城,他们自己都会直接崩溃了!

余胜军对上海县城发起持续性的骚扰炮击,并且逐一摧毁了上海城内的火炮,至少在西城门这边是看不到小刀会火炮的踪迹了,小刀会那边则是发起了一次不成功的夜袭。

余胜军搜罗的那些木匠、民夫们正在没日没夜的赶制高台车。

时间一天天过去的时候,林哲也是接到了消息,一直在太仓和苏州两地折腾的许乃钊终于是率领清军赶往上海了。

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许乃钊不知道是因为真不敢和小刀会起义军打,还是说抱着既然出了钱雇佣余胜军,就让余胜军去打的想法,在余胜军从青浦打到嘉定,再打宝山、上海的时候,许乃钊空有三千兵力,但愣是躲在太仓和昆山那边不肯出来。

一直等到林哲率领余胜军开始攻打上海后,才是慢腾腾的朝着上海而来,而且行军速度也极慢。

然而林哲却是知道,这许乃钊的三千兵力就算再慢,估计也用不了几天功夫就能抵达上海,如果让许乃钊到了上海后再攻城,这破城后缴获的战利品归谁?

万一到时候许乃钊要和自己分战利品的话,自己给还是不给?

再者,要是到时候许乃钊以朝廷名义要求索回那些原来在上海道台府库、江海关里的存银,自己给还是不给?

给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给的话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到时候要是和许乃钊、吴健彰他们彻底闹翻脸,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没什么好处。

想到这里,林哲就知道,这上海不能继续拖下去了,等到许乃钊也到了上海后,恐怕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

久则生变!

林哲想到这里就是把许鹏安叫了进来:“那些移动高台造的什么样了?”

第635章 李平桐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52章 上海乱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668章 布拉镇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68章 十万两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15章 公然敲诈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1章 余姚林家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48章 厘金初显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289章 惨胜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233章 中华门第170章 整编扩军会议第92章 抽十杀一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348章 对策第520章 夏威夷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343章 侯客室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34章 危机!第441章 铁甲舰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59章 炮击上海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88章 中英谈判
第635章 李平桐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52章 上海乱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668章 布拉镇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68章 十万两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15章 公然敲诈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1章 余姚林家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48章 厘金初显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289章 惨胜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233章 中华门第170章 整编扩军会议第92章 抽十杀一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348章 对策第520章 夏威夷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343章 侯客室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34章 危机!第441章 铁甲舰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59章 炮击上海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88章 中英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