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运筹帷幄

王翦见秦王政急欲发兵辽东忙劝道:“大王威武,大王圣明,燕军虽然兵败易城又弃蓟都,但燕国主军尽在辽东,而我军也是伤亡过半,我军再与辽东大军交战难分胜负,若是代王嘉再领兵袭我后方,我军腹背受敌,进退两难。”

众将官纷纷应和,大将李信手抚未痊愈的伤痛之处,又想到胞弟李尔惨死,恨不能立即踏平整个燕国手刃太子丹,遂道:“连燕军的虎狼之师和百剑联盟不过十日之间都全部歼灭,区区辽东老弱残兵又何以畏惧,大王应该趁胜追击攻下整个大燕。”

辛胜起身道:“李将军此言不妥,此番我军虽然夺下易城,然业已伤亡过半,余者也是人困马乏,若以疲乏之师再征战千里之外的辽东,能有几成胜数,而燕军后无退路,必将奋死一战,到时不但不能攻下辽东,反而还会被他们收复失蓟城和易城。更何况我王久离咸阳,君王在外都城内守空虚,时间日久,只恐怕列国将乘虚而入,是以臣以为大王应该早日班师回朝,方为上策。”

秦王政不语,许久才叹道:“想不到此番孤王亲征还是不能取得姬丹狗命。”

辛胜见秦王政不悦,思绪良久计上心来说道:“此番燕太子丹兵败易城,全因燕王喜未施援军,太子丹定然心存怨恨,太子丹再见燕王喜时,必因有一番责怪而激怒燕王喜。我军佯装进军辽东,责令燕王喜交出太子丹,作为退军条件,等燕王喜杀了太子丹,我军便撤至蓟城以示修好,去了燕国防备之心。而我军实则暗中出兵代城,代国灭亡后,我军再无后顾之忧,方可再进军辽东。”

众人纷纷附和,秦王政大悦,正要与众将官把酒共饮庆祝达成共识。王翦却不以为然忙说道:“虽然此番燕太子回到辽东必然会谴责燕王喜,其父子当会互生怨恨,但毕竟血浓于水,父子情深,燕王喜又怎么会轻易杀了太子丹?”秦王政举杯止住,又陷入了踌躇之中。

这时沉默许久的徐福起身走向秦王政问道:“大王年幼时,身处赵国可曾听说过赵国有位皓月公主?”

秦王政不明白此刻徐福何以会提及皓月公主,但一经提起,皓月公主幼时的花容月貌便似在秦王的眼前晃现,秦王政忍不住道“只恨当年孤王福薄缘浅,身处赵国十数载,却也只见过一面而已,公主的绝世容颜,真是上天采天地之精华孕育而成,此番孤王拿下代城必然将其迎回宫中,待他日一统天下后,孤王定要将她纳至三宫之内。”

徐福叹道:“大王有所不知,自赵三公子身故后,皓月公主便已被赵王迁遣送燕国做了人质,如今早已是身为他人之妻。”

秦王政气道:“原来她做了燕国太子妃,皓月公主秀外慧中,太子丹肯定会封她为太子妃,那又怎么样?待孤王进军辽东后,整个大燕国都是孤的一统之下,何况是燕国太子妃。”

“皓月公主高风亮节,虽然这么多年来太子丹多次委身求娶,公主却不慕太子身份显贵而宁死不从。”

秦王政注视徐福道:“却不知是哪位王孙公子动了皓月公主的凡心,本王倒要见识见识。”

“公主慕的当然不是那些身份显贵的王孙公子,她敬的是英雄,是心怀天下的救世英雄。”

“既如此,孤王更要结识他,他日我秦王宫殿的百官之列定有他的一席之位。”

“只怕大王再也无缘相见于他,为了天下一统大和,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有违太子丹嘱托,百剑联盟之希望…”

“你不用再说了,原来皓月公主所嫁之人正是秦天雨,世上也只有秦天雨才能配得上皓月公主,孤王今后再也不会有非分之想,只等今后入驻辽东后,再迎回皓月公主,孤王定会代秦天雨好生照顾她,至于姬丹狗贼使人刺杀秦天雨,孤王便是留他一天都不行。”

徐福又道“大王存有感恩秦天雨之心,太子丹早有耳闻,此番大王不论攻打辽东或者代城,他们都会以皓月公主当做人质,到时公主只恐怕凶多吉少。”

秦王政听后已明白徐福此刻为何会提及皓月公主心中更加不悦只道:“皓月公主虽然是秦天雨之妻,太子丹却不会认为,单凭一个公主就可以让我们退兵,更不会以她作为人质。先生竟然提及此事,莫非是心中另有良谋?”

徐福顿了会才道:“如今之计,只有以放赦太子丹,迎回皓月公主为条件,以休止两国兵戈,让燕王喜派人把公主送到咸阳,待公主处境安全后再做打算。”

王翦忽然明白喜道:“燕王喜既然不会杀掉太子丹,大王何不以为了迎回故人之妻而作为退兵辽东之说?”

秦王政哼道:“只是为了迎回故人之妻,而放下攻打辽东,会有人信吗?”

众臣被问的一时无语,少许辛胜道:“微臣入驻邯郸时有耳闻,赵国皓月公主清丽脱俗貌美无双,大王若不提是为故人迎接公主,而只说是迎接公主,必定引人遐想,误以为大王是为一己之私而退兵,这样方可去了燕国的疑虑,只是那可要委屈我王了。”

秦王政思绪良久,只得叹道:“既能救得了公主,又可以去燕王防范之心,孤王被人误解又怎么样?何不立即传令使者前往辽东迎接皓月公主。”

徐福大喜躬身直呼王上英明,众人也一起举起盏斛齐颂秦王英明。秦王政开怀畅饮,数巡过后众军散去唯留大将军王翦,辛胜,李信三人继续讨论如何进军代国之事。

易城一战,十五万燕军全军覆没,秦军虽然也是伤亡过半,但燕王喜胆小怕事,早已丢下蓟都逃往辽东襄平城。一月后,秦王政已回驾咸阳,秦大将王翦率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入侵燕都蓟城。

太子丹与数百位随军策马北向辽东,至辽东境界早已脱离秦军追赶,太子丹想到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已占领了蓟都,心中更气,改车骑马,不停的策马吆喝,铁蹄奔跃,冰雪飞溅,来到襄平城门下,太子丹与众亲随身身形憔悴,十分狼狈。

城门守将见一群骑兵到来忙加强防范,既不放太子丹等人进城。太子丹气不打一处挥手向那头领打去骂道:“混账东西,连本太子都敢阻拦。”守城头领定睛一看,见果真是太子丹吓得忙跪下请罪。

太子丹顾不得梳洗换衣直奔辽东行宫,见燕王喜与梁尚雄姬召等文臣武将正商讨应对秦军继续北上之策。

只见燕王喜居中上座,文武两班左右而立,皆低首不语。太子丹仗剑上前站立中央,正要怒指燕王喜,却见右班最首位居然坐着代王赵嘉。

太子丹强忍心中怒火,见代王赵嘉起身向燕王喜道:“王叔休要沉迷不定,正所谓胜负乃兵家常事,当年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在吴国受辱三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志复国,终于反败为胜成为列国霸主。秦燕之战,燕军虽然兵败易水,然中军主力仍在,素闻大燕百姓精通武术骑射英勇善战,而且妇孺皆兵举国同心,何故王叔却未曾一战便轻言开城投降。”

燕王喜叹道:“我大燕子民虽然英勇爱国,奈何秦军却有铜车铁马,连箭弓弩,又有大将王翦,辛胜,李信,蒙武,蒙恬,王卉等能臣大将,其行兵布阵全令我军无可防懈,若不趁早降秦,我大燕可能连一草一木都要尽毁在秦人之手。”

“秦军最厉害的不是铜车铁马,连箭弓弩,也不是因为他们有王翦辛胜李信等战将,是因为他们的王。秦王政英勇无惧,亲临战场振奋军心,哪像你这般胆小弱懦,易城失守倒罢,连蓟都都不攻自破,秦军居然不费一兵一卒便已占领蓟都。哈哈哈,我大燕有你为王,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人,秦王政却之不恭啊,哈哈哈...”

代王嘉见太子丹怒责燕王喜心中大喜,又道:“其实王叔所虑极是,秦军兵临易水,大燕军民死伤无数,秦王定会一鼓作气攻下蓟都,王叔为保百姓不受荼毒才不得放弃蓟都。秦军的铜车箭弩确实令人胆寒心怯,不过易城一战秦军也伤亡过半,原有的二十万之师,所剩兵将不过十二万左右,秦军若是继续北上辽东,赵嘉定然举全国兵力与王叔前后夹击秦军,倘若秦军转攻我代城,还望王叔的辽东大军能一举南下,同样夹击秦军,定叫秦军全军覆没,此番不论秦王政是继续征战燕国,还是入侵我代国,只要燕代联手定叫秦军兵败无回。”

燕王喜心中主意不定,眼望群臣,梁尚雄正要发话,太子丹却拔剑指向代王嘉狂笑道:“哈哈哈…你怕了,我听说秦军不进军辽东,反而要转攻代城了,你现在知道怕了,回头来求我大燕,想当初秦军兵临易水,代王已经允诺派援兵与我大燕联手攻秦,可是事到危急之刻,却未见代王的一兵一卒,若不是代王失信,我易城怎么会轻易失守,十五万燕军怎么会全军覆没?”

代王嘉被问的无言以对,沉思良久才道:“太子兄勿怒,正所谓唇亡齿寒,小王何尝不想与太子兄联手抗秦,只因秦军未临易城时,小王听得密报,秦军攻燕是假,灭代是真,代城弹丸之地举国之兵不过五万,秦军兵过燕代交界处,小王哪敢开城出兵,若是早知秦军直攻易城,小王岂不会出兵援战。”

太子丹更气大声道:“秦军攻我易城时,我派韩通将军两次向代王求援,代王仍然无动于衷,哼,说好两军联盟,事到临头只求自保,此番秦军要攻打代城了,你有脸来求我大燕了。”

燕王喜弱懦怕事,太子丹却英勇善战,代王赵嘉求救燕王出兵时,燕王喜犹豫不决,此番见太子丹驾到,代王嘉本如见曙光,心中窃喜,却未料太子丹气恨代军易城失约,不肯出兵,反被被太子丹问的无言回对。

少时,代王嘉计上心来也哈哈大笑:“太子兄心中有气,原是应该,想当初我大赵国地广兵强,位居列国之首,到如今却只剩下代城一带城池,代城保与不保,赵国已然灭亡,反观大燕还有半数疆土仍在,辽东屯军不下十五万,若是你我都开城投降,谁的损失更大,还望太子兄细细思量,王叔更是慎重后行。若战,我代军敢为先锋,燕军若降,我代军就算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也要誓与秦军抗战到底。”

燕王喜经代王嘉一说心道:“秦王政若攻下代城再无后顾之忧,不出明年定会一举攻下我辽东,到时本王再无退路,莫说王位不保,只恐怕性命都难以保全,若是出战,一旦兵败只恐怕眼下便要送命。”燕王喜正自叹息犹豫,忽有传报秦国使者求见,燕王喜犯疑:秦国派使者前来莫不是来劝我开城投降,然后再合力歼灭代国?燕秦两国刚刚会战易城,秦军也是伤亡惨重,我辽东大军尚有十五万大军,又岂能不战而降,看来还是答应联手代王嘉方为上策。又想到秦王攻城都是派兵将直接攻打,很少派使者劝降,此番秦使者觐见,莫非别有他意,想到此急忙宣秦国使者觐见。

第九十三章 四大高手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十九章 风陵客栈第一百零三章 十年逃亡第四十七章 三剑归一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七十三章 满腹疑云第一百三十九章 午夜惊魂第三章 剑压群雄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辩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九十七章 阿谀奉承第一百六十六章 难舍难分第四十三章 锋芒初露第十二章 听雨楼台第九章 奇货可居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网打尽第三十一章 秦王亲征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一百四十章 幽灵谷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二十七章 梦断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守墓英雄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围第八十章 绝地求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诚心诚意第七十三章 满腹疑云第一百二十四章 兰摧玉折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七十章 天下大事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二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八十二章 快乐无争第一百六十五章 绝望到底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四十八章 忠义王府第八十二章 快乐无争第七十一章 彩云设防第十一章 喜怒哀乐第一百二十八章 守墓英雄第二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一百六十二章 声名鹊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问路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阳之盟第一百三十四章 铁血大旗第一百六十四章 言而有信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鹰主人第一百二十一 快剑无情第九十七章 阿谀奉承第三十八章 三国议和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辩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辩第八十六章 沙丘之谋第一百二十六章 传剑授业第一百三十八章 冷战到底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三十四章 为国捐躯第九十六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一百六十九章 彻夜难眠第六十九章 居有定所第四章 百剑盟主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四十一章 皓月当空第三十九章 各有图谋第八十章 绝地求生第四章 百剑盟主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一百五十五章 临海寄语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一百零三章 十年逃亡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八十三章 夜半歌声第三十二章 兵败临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二十四章 长河落日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心十足第二十四章 长河落日第十章 月夜琴声第九十三章 四大高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十八章 易水桥头第一百零七章 逃生剑法第二十三章 约法三章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谜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
第九十三章 四大高手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十九章 风陵客栈第一百零三章 十年逃亡第四十七章 三剑归一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七十三章 满腹疑云第一百三十九章 午夜惊魂第三章 剑压群雄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辩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九十七章 阿谀奉承第一百六十六章 难舍难分第四十三章 锋芒初露第十二章 听雨楼台第九章 奇货可居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网打尽第三十一章 秦王亲征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一百四十章 幽灵谷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二十七章 梦断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守墓英雄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围第八十章 绝地求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诚心诚意第七十三章 满腹疑云第一百二十四章 兰摧玉折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七十章 天下大事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二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八十二章 快乐无争第一百六十五章 绝望到底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四十八章 忠义王府第八十二章 快乐无争第七十一章 彩云设防第十一章 喜怒哀乐第一百二十八章 守墓英雄第二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一百六十二章 声名鹊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问路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阳之盟第一百三十四章 铁血大旗第一百六十四章 言而有信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鹰主人第一百二十一 快剑无情第九十七章 阿谀奉承第三十八章 三国议和第五十八章 天降陨星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辩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辩第八十六章 沙丘之谋第一百二十六章 传剑授业第一百三十八章 冷战到底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三十四章 为国捐躯第九十六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一百六十九章 彻夜难眠第六十九章 居有定所第四章 百剑盟主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四十一章 皓月当空第三十九章 各有图谋第八十章 绝地求生第四章 百剑盟主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一百五十五章 临海寄语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一百零三章 十年逃亡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八十三章 夜半歌声第三十二章 兵败临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二十四章 长河落日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心十足第二十四章 长河落日第十章 月夜琴声第九十三章 四大高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十八章 易水桥头第一百零七章 逃生剑法第二十三章 约法三章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谜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