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

bookmark

目送左军离开,陈佑带着亲卫迅速赶到朱雀门,此时南平文武大臣正依次通过角门入宫。

见到陈佑,刚刚走过城门的南平大司马突然停下来招呼道:“将明啊,今天是你负责王宫守卫?”

陈佑已经从之前的文书中得知大司马姓庞名典,是原身父亲的老上司。原身父亲逝世之后,主要是庞典在官场上照应着原身,把他推上这宫卫右军将军的位置。

有了这样的关系,当庞典招呼陈佑时,陈佑立马小步快跑上前,整理甲胄之后郑重一揖:“晚辈拜见大司马,还请大司马恕我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无妨!”庞典不在意地说道,“王事为重。”

说着,他朝路边走几步,免得挡住其他官员。

仔细打量陈佑之后,庞典略带欣慰道:“不错,是一个将军的样子!这气态同合清倒是有几分相像了!”

合清是陈佑父亲陈元朗的字,此时提到,陈佑不免一副感伤混合着感激的神情道:“先父气宇,岂是我这不肖子所能比的,且小子能有今日地位,全靠大司马照看提拔。”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我提拔你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此事就不必再说。”庞典说着,朝王宫内拱手道:“且擢你任这宫卫左军将军,也是王上点头的。眼下国运多艰,你可要忠心报国才是!”

说到最后,庞典的语气已经有些意味深长了。

陈佑心头一跳,脸色严肃起来,也朝王宫内拱手道:“大司马放心,末将定誓死保卫王上!”

“嗯。”庞典用力拍了拍陈佑的肩膀,“好好干!”

庞典离开之后,陈佑脸色严肃地站在原地好久没动。

直到王宫深处传来朝会开始的钟声,一直静静站在数米外的刘河才轻轻喊了一声:“将军?”

陈佑仿佛才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吐出,然后摆手道:“没事。走,去巡视一下宫里的守卫。”

整个南平王宫分为两部分,用一条环形的人工河隔开,沿河种满了常青树以遮挡视线。被人工河环绕的是南平王及妃嫔生活的地方,人工河之外和宫墙这一片是南平王处理政务、召开朝会的地方。

内外以四座拱桥相连,拱桥两端平常都有太监把守,除了宦官和宫女之外,其他人必须有南平王或者南平王后的旨意才能入内。

而宫卫军所负责的,就是人工河外这一片区域的守卫工作。

这一片区域总体面积加在一起,大概只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房屋比较多,北部则是少见房屋。

陈佑一边走,一边观察一路上的地形。

他准备到时候控制住南平王,死守王宫等待周军进城。

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他不知道宫卫右军里有多少人会跟着自己走!如果人数太少的话,是不可能沿着宫墙据守的,必须退入人工河,依桥而战。

同时,发动之后,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南平王的寝宫,生擒南平王。这样才有对峙的本钱。

然而,陈佑隔着人工河眺望对岸,对岸那一片区域也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十多个小院,没进去过根本不知道南平王住在哪个院子里!

重点还是人手!

陈佑移开目光,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同时搜寻所有的院子,就能很快找到南平王。

想到这里,他招手示意刘河过来,然后低声吩咐道:“你这两天下去试探一下,看有多少人会跟着我们。”

这试探的当然不可能是底层的大头兵,而是那些联络上下的都、队主官,只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哪怕校尉不同意,这一营人也能被陈佑掌控在手里。

扣除校尉们的亲兵,整个右军总共一百个队,每个队二十人。而王宫只需要一千人就能守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半的队正愿意听从陈佑的命令,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刘河自然也能想通这个道理,当下点头应下。

在王宫内巡查一圈没发现什么疏漏之处后,陈佑便来到白虎门内的一间屋子里休息。

听到他的脚步声,早一段时间就在屋内闲聊的周、吴两位校尉连忙站起来:“将军!”

陈佑双手虚压:“不用多礼,坐吧!”

说着,他自己走到主位坐下,自用宦官奉上茶水糕点。

至于刘河,则趁着这个机会去试探那些底层军官的想法。

这间屋子是专门供宫卫军这些将校休息的,原先只是单纯的一间屋子,后来前任南平王调拨了几个小宦官负责此处的茶水扫洒之类的杂活,也算是收买人心的福利了。

房间内一时间安静下来,陈佑也不理会两个下属,自顾自端起茶盏细细品味。

五代时期点茶法已经出现了,不过那都是文人雅士的宴饮中所流行的,现在服侍他们的这些宦官还不会这么高深的技巧。

至于茶叶,茶盏里的都是滤过的茶水,看不出来是什么茶叶。不过想来也知道给他们喝的不可能是什么珍品。

陈佑在这老神在在的细品茶水,坐在下首的周敞则是坐立不安。

昨晚他将赵普送到陈佑府外就回家了,之后提心吊胆地一直等到半夜也没见赵普回来,不免让他心里浮想联翩。要不是此时周军围城,他甚至都想潜逃了!

好在赵普虽然没回来,但也没人来逮捕自己。今天早上看到陈佑,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一时之间摸不清楚陈佑的想法,搞得他心里难受得紧。

有心试探一下,但旁边还有一个人在。

周敞看了一眼陈佑,又看看坐在他对面的吴校尉,与其在这里坐立不安,不如出去转转。

正要开口,却见陈佑将茶盏盖上放到桌上。

“啪嗒”一声响,周敞一个激灵,端正坐好。

陈佑看了一眼两个神情严肃的下属,心里暗暗点头。

原身担任这宫卫右军将军还不到一年,虽然还没能收拢五校尉,但最起码建立起了威信。这样一来,也方便自己做一些准备。

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三百六十一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枣交相加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二百八十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九章城头观兵反意坚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二百六十四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国庶民哭君第十九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该旁生心思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七十二章帝王问询意难测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八)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仪镇内议投周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五百十五章 诸相公议治江南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三)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五百四十七章 旧日情谊存几许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第748章 敢请长缨安军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一)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四十二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变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驾非监国第七十四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一)
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三百六十一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枣交相加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二百八十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九章城头观兵反意坚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二百六十四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国庶民哭君第十九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该旁生心思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七十二章帝王问询意难测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八)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仪镇内议投周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五百十五章 诸相公议治江南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三)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五百四十七章 旧日情谊存几许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第748章 敢请长缨安军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一)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四十二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变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驾非监国第七十四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