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

易普拉欣的信很长,但文字内容只占了一小半,大多数是图纸:捷克ZB26轻机枪虽然在20世纪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著称,但对于这个时代的畸形科技树来说,实在是过于高大上了。所以,易普拉欣非常贴心的画了很多详细的结构图,并且各个部件的材料配比做了清晰的说明。

在这方面,易普拉欣没有留手:得益于穿越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所以他从来没有小看过中国人。你在图纸里动手脚,真当这个时代中国的科学家们看不出来么?若是此时得罪了中国,在印度那位完全指望不上的情况下,那真的是没有人能大规模援助他了。

而在朱由栋这边,在有了现成的图纸后不先上马轻机枪,反而要铁着头花几年的时间去研制冲锋枪,那当然是不可取的。所以他和徐光启迅速折返方山后,在又一次的枪械组会议上与诸多工程师做出决定:赵士祯带人先试着把轻机枪按照图纸做几挺出来进行测试,孙元化这边以轻机枪的图纸为借鉴,继续研发冲锋枪。

除了枪械,赛璐珞技术的到来,也意味着大明的工业生产将有一个极大的飞跃:没错,这是一种原始的塑料,存在着易燃、脆性偏大甚至搁置久了有自燃的危险等诸多问题。但,这是塑料啊,这个东西有了之后,大明的各种塑料产业可以预见到将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至于塑料的实用性?哎,后世哪个现代人身体内部没有大量的塑料微分子,虽说这是大范围的,迟早危及到种族存亡的环境污染。但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不就是因为塑料广泛进入了人类的方方面面了么?

朱由栋一点没有小看易普拉欣的意思:限于出身,无法登顶苏丹宝座的情况下,居然成为了权臣,光是这点就很了不起了。在给本方的技术中,也显得很大气,虽说这些技术肯定不是他掌握的最先进的技术,但其表现出来的诚意,完全不像日本的那位穿越者对暹罗时那种抠抠索索的小家子气。

总之这人情,欠的有点大了啊。

从方山学校出来时,太阳早就不见了。朱由栋打了一个哈欠:“徐先生今天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明天的国务会议上我们再商讨如何对奥斯曼进行援助的事情。”

“是,也请皇上保重身体,早些休息。”

对徐光启的这话,朱由栋微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

这会大概晚上七八点吧,回去了怎么可能休息呢?从万历四十一年开始的重建黄册工作,到现在已经是第八年了。新一轮的黄册统计即将在两年后完成——也就是说,最多从明年春节后,全国就要再次动起来,而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目前朝廷还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

倒不是说官员们办事不得力,而是大家这些年事情实在太多。军黄册是清理完了,但是那几百万军户的迁徙可是个超级大工程: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全部牵涉其中,都察院和刑部也忙得昏天暗地。

除了军户们要安置,随着海运的放开,逐利的商人们迅速的抛弃了漕运而转海运,运河两岸的漕工其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根据锦衣卫的情报,现在,运河两岸的闻香教、白莲教开始迅速兴盛起来了:毫无疑问,起义,呃,不,是造反的事情,估计也快了吧。

对这些教义都不能自圆其说的民间宗教,其战斗力基本是个渣渣,别说现在的新军了,就是大明以前的卫所兵,与其对战也不落下风。所以,朱由栋倒是不担心这些家伙能成什么事:在他看来,对脓疮的治疗,最好是等他自己烂了溃掉。

不管他这个皇帝多么勤政爱民,就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是无法做到全面社会保障的。加之目前大明新兴的资本家们都还在努力的进行原始积累。所以,大明国内的百姓肯定有相当一部分过得很贫苦——如此,民间宗教自然有他们的生存空间。禁了闻香教还会有闻臭教,没了白莲教一样会有青莲教。

在平时,这些民间宗教首领在民间是德高望重,他没造反,你直接去抓了杀了反而不美。倒是他真正竖旗反旗了,派出精锐,抓捕击杀其首脑,这时候舆论上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至于说跟着这些宗教首领造反的愚民?哎,历史本位面,人家崇祯帝都说过‘贼寇亦朕赤子’这样的话。总不能我这穿越者还不如崇祯帝吧?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参加造反队伍吼几嗓子,出出心里的怨气不行么?等到朝廷军队到了,骨干被抓后,这些家伙就散了,然后回家该干嘛干嘛,哪里不好了?

总之,一个好皇帝,应该是外残内忍:对外部敌人,各种阴谋诡计,甚至发动战争,怎么残酷怎么来。对内部的百姓,还是应该忍耐再忍耐。

但是要等对方造反后,迅雷般的抓捕、击杀其首脑。事先的情报工作就要做足。这些,是他这个皇帝必须事先知晓并且全局把控的。

此外,这会儿已经十一月了,各地乡试陆续完成,举子们也都走在了进京的路上。而在朱由栋的计划里,明年的会试上,他就要试探性的提出科举改革方案了。

明代的士子比起历史本位面上我大清的士子要开明很多,其实际工作能力也强上不少。但无论如何,这些家伙终究还是只四书五经教育出来的,和汉唐士子文职转军职,军职转文职可以随意自由切换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在这个国家因为生产力的急速提高而日新月异的现实下,现有的传统教育和考试,已经无法为国家提供足够多的,高素质的官员了。

从五年多前的丙辰科开始,方山学子已经有两批十七人通过考取进士而出仕。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新加坡知州李嘉。

通过这些年的实际工作,经过系统而全面学习的方山系官员,其执政能力,普遍强于普通士子。这一点,在吏部的历次考核中,表现得非常清楚。

现在,方山学校的规模已经扩大到全校九个年级,近三万学生的规模。据闻今年在全国各地的乡试中,有超过两百名举人都有在方山学校学习的经历。

所以,这个时候抛出科举改革的方案,时机已经成熟了。

当然,科举是平民百姓做官的主要途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多数人内心还是想做官的国家,科举改革,必须慎之又慎。朱由栋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把相关方案做得更完善。明年的会试上,只是吹风,看看反应。

除了国内本土,海外州以及其他藩属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说,现在海外的仰光州倒是严厉禁毒了。但是据洪承畴的报告,罂粟种植已经在缅甸扩散了:不光是缅族在种,就是以前对大明表现得极为恭顺的孟族、掸族都在种——财帛动人心啊。

说真的,由于仰光港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对缅甸全国的吸金能力也越来越强。缅甸的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本能的想要更多的钱去购买仰光港上的东西,而罂粟种植毫无疑问比种粮食来钱来得快多了。

嗯,这倒是一个通过禁毒把缅甸彻底收入囊中的好时机。但是,现在还有马尼拉城焦灼不下的战事啊......

哎,皇帝,哪里是那么好当的。虽说朱由栋已经很注意不揽权,很多事情都是只拍板。但现在大明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以至于经常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执政者必须对国家的方方面面都有极高的了解和掌控度。而这,说白了,就是对朱由栋的执政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天可怜见,我穿越前就是个上班看病人,下班打游戏的普通人啊。

“方正化。”

“奴婢在。”

“我们回乾清宫吧,回去了之后,你先派人去跟皇后和贵妃说一声,今晚朕就在乾清宫独寝,坤宁宫什么的朕就不去了。”

“......”稍稍皱眉后,方正化也只有无奈的答应了一声:“遵旨。”

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七三一章 贵在调动敌人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二四七章 准备整顿盐政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二十七章 原始资本积累(二)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一四六章 曹文诏的家信第五五九章 克伦威尔论战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六九九章 进入电力时代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六三九章 事了准备回家第九十四章 国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满四千加更)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一六三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义联盟(二)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二零二章 紧要无过人财第一六八章 所谓的七大恨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报完胜(一)第六一五章 岂曰大明无炮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四零零章 王师登陆仁川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财政(一)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亚大陆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六三零章 朱由栋的决心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萨尔浒(六)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六四九章 政委们的威力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练甩锅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势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辖木邦(二)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六九六章 海军的新武器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二一六章 对法战前准备(一)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四十二章 打脸就要打痛(三)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
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七三一章 贵在调动敌人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二四七章 准备整顿盐政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二十七章 原始资本积累(二)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一四六章 曹文诏的家信第五五九章 克伦威尔论战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六九九章 进入电力时代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六三九章 事了准备回家第九十四章 国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满四千加更)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一六三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义联盟(二)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二零二章 紧要无过人财第一六八章 所谓的七大恨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报完胜(一)第六一五章 岂曰大明无炮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四零零章 王师登陆仁川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财政(一)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亚大陆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六三零章 朱由栋的决心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萨尔浒(六)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六四九章 政委们的威力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练甩锅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势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辖木邦(二)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六九六章 海军的新武器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二一六章 对法战前准备(一)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四十二章 打脸就要打痛(三)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