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乱起

这段时间,陈旭并没有出去,只是每日呆在桥府习文学字,研究兵法,对于天时的专研,也更加纯熟。

九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然而在众多农户脸上,却并没有看到笑容。罕见的大旱,席卷全国,粮食的产量又会严重减产。

这一日,天空格外晴朗,陈旭路过柴房时,居然见到一条水蛇盘踞在柴火堆上,使他大吃一惊。

“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难道要下雨了?千万不要下连阴雨!。”

若是在收获之时一直下雨,今年的下半季肯定又要颗粒无收了。

如此,又不知会有多少人饿死。

陈旭在庭院里细细观察着,见到有很多蚂蚁在搬家,心中一跳,喃喃自语:“真的要下雨?”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陈旭匆匆跑出桥府。

“千万不要下雨。”陈旭在心中暗暗祈祷着。

再过几天粮食就可以收获,虽说因为干旱减产严重,但是多少还能够收获一些,这些粮食,不知道能够拯救多少人的性命。

……

跑步到城外,陈旭细心观察,他看到河水中残留的鱼儿、泥鳅都开始往水面跳,心中一沉。

他继续走着,来到一片树林前。

这片树林有很多秋蝉,蝉儿断断续续的鸣叫着,声音无比动听,陈旭却感到它们的叫声如此刺耳。

抬头看着亮得有些过分天空,陈旭失魂落魄的说道:“泥鳅、鱼儿跃出水面,都象征着有大雨。”

“俗话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即将来临’,为什么要下大雨,为什么要下连阴雨?”

说到最后,陈旭对着天空,愤怒的嘶吼着。

真是祸不单行,如果连阴雨一下,陈旭简直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田地间,有一些农户在劳作,他们被干旱吓住了,无时无刻不希望快点下雨,听到旁边这个年轻人说要下大雨,而且还是连阴雨,都有些嗤之以鼻。

“小伙子,你看看天气,这么干燥,这么晴朗,可能会下雨吗?”

一位汉子摇着头对陈旭说道:“如果下雨就好喽,已经干旱了大半年了,再不下雨的话,连喝的水都快没了。”

见汉子如此言语,陈旭不由说道:“你又是否想过,果真下连阴雨时,田地里的庄稼岂不是要全部烂掉?”

“大半年都没下过哪怕是一场小雨,现在又怎么可能会下连阴雨?小伙子就不要瞎操心了。”

汉子以为陈旭想下雨想疯了,丢下这句话就不再理会他。

陈旭本来还想劝汉子不管庄稼熟不熟,现在就收割,但是见到汉子如此模样,便不再言语。

据他观察,大雨最多拖到晚上就会下起来,如今天色已经不早,就算他相信自己的话现在抢收,又能收割到多少庄稼?

陈旭不想淋雨,顾不上悲天悯人,急急忙忙向城中赶去。

刚到桥府,就碰见正要出门的桥宇,见他没带雨具就往外走,陈旭不由说道:“桥君,以我观之,大雨顷刻间便可落下,你若无重要事情,还是不要出门为好。”

桥宇愣了一下,看了看明亮的天空,不敢相信地说道:“下大雨?这怎么可能!”

“你若不信,先待在屋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可见分晓。”

陈旭见桥宇不信,又不愿眼睁睁地看着他淋雨,只得信誓旦旦的说道。

桥宇觉得,陈旭每日神神叨叨的学什么观看天时,完全是无稽之谈。

就算偶尔被他蒙对了,桥宇也不会相信。

天有不测风云,谁又敢保证自己预测的一定准确呢?

陈旭才开始也有这种想法,但是随着他了解得越多,越是觉得其中有规律可循。

若是将这门学问学到极致,甚至有可能比后世的天气预报还要准确。

毕竟,后世的天气预报,预测短期天气还行,预测一周的天气就会经常出错。

桥宇真心与陈旭相交,苦口婆心地劝道:“大郎啊,你也应该多学学其他东西,预测天气之事你若感兴趣,闲暇之时研究一下即可,这些东西,毕竟难登大雅之堂。”

“桥君美意,我岂不知?你所担心之事,我亦心知肚明,然天道虽无常,却有规律可循,认真感悟自然,即可天人合一,知天时之变化亦非难事。”

“你且信我一回,稍等片刻,是否下雨便见分晓。”

陈旭知道桥宇不爱兵事,对于自己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天道’之中,亦是颇有微词,为了使他相信,不惜搬出‘天人合一’来说事。

桥宇听完陈旭的说法,有些愕然地问道:“你所说的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说法来自于庄子,后来被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然而不同的学说,对于‘天人合一’亦是有着不同的解说。

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此外,禅宗、道家对于‘天人合一’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那种学说都有些唯心论,并无陈旭所说的感悟自然就可以‘天人合一’。

对于‘天人合一’,陈旭亦是有些一知半解。

听桥宇的口气,陈旭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脸微微一红,忙不迭的向桥宇询问。

桥宇也不藏私,将他知道的东西一一道来。

简单的来说,儒家以为人性中有道德;禅宗以为人性中有佛性;道家以为人性中有自然。但是因为种种后天的欲望、规章制度,使人蒙蔽了道德、佛性、自然。

只有不被外界的欲望蒙蔽、打破枷锁,才能使人真正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

桥宇说了半天,让陈旭有些头昏脑涨。似乎看出了陈旭还没有听明白,桥宇也不愿再多解释,走出桥府就要离开。

陈旭见状,有些焦急,正在考虑如何留下桥宇时,只见雨点开始降落,越来越急,没一会儿,就变成了倾盆大雨。

“怎么会这样?”

桥宇慌忙跑回来,抖了抖身上的雨水,不可思议的看着陈旭,他没想到还真被陈旭说中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不可谓不大。

“咳咳,你现在知道我没说谎了吧?”

桥宇的惊讶模样,让陈旭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但是想起即将颗粒无收的百姓,他又有些黯然。

走到门口,陈旭眺望远方,轻声说道:“这场大雨,很有可能会持续很久,我只希望被连阴雨波及的地方不要太广。”

“会下连阴雨?”

桥宇这次不认为陈旭在瞎说了,开始为自家庄园田地的收成担心。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如果陈旭是蒙到现在会下大雨的,也未免太过太过巧合?桥宇此时,第一次对于学习天时有了兴趣。

大雨已经连续下了半个多月,桥玄的身体越发不济,他现在糊涂的时间远远多于清醒的时间。

桥玄大儿子乔羽早亡,小儿子被贼人杀死,结发妻子也在六年前去世。现在诺大的一个桥府,若非陈旭与典韦搬了过来,就只剩下他和福伯两人。

桥宇还要打理自家庄园,连续一年大旱,收获时节又连续下雨,他自己现在也都有些焦头烂额。

好在桥玄并非蛮不讲理之人,现在从桥宇庄园那边叫过来的仆人,桥玄不再拒绝。

方才桥玄清醒了一次,又把陈旭叫了过去,没说多少话就开始糊涂起来,陈旭侍候在床边,等他睡去之后才悄然离开。

下雨天,除了读书便无事可做,就是练武也无法施展开来。

典韦这段时间简直快被憋坏了,总是一人坐到院中的亭子里发呆,偶尔还会唉声叹气。

陈旭过来找典韦,突然看到亭子的顶上居然有蜘蛛在结网,细细看来,还不止一只。

当下大喜过望,对典韦说道:“兄长,这场大雨就要停了!”

蜘蛛对于天气要远远敏感于人类,长时间的下雨使得它们无法捕食,如果它们在连阴雨的天气之下开始结网,就说明雨要停住了。

典韦眼睛一亮,满脸喜色地问道:“此话当真?”

“当真!”

陈旭用力点点头,开心地说道。

得到肯定答复,典韦欢呼起来,脸上纯真的笑容宛如孩童一般。

现在桥府之中的人,对于陈旭判断天时的能力,全都信任无比。陈旭既然说雨会停,就一定会停。

不出陈旭所言,当天晚上雨果然停掉,典韦能够到庭院里习武,自然高兴不已。

很多第一季颗粒无收的农户,靠着以往的积蓄,寒冷不敢添衣,饥饿不忍就食,好不容易挺到现在。

大雨,却彻底毁掉了他们最后的一丝生存希望。

连绵半个多月的大雨,不仅淹坏了庄稼,还冲毁了很多百姓的房屋。

大汉帝国,一群更大的流民潮开始形成,那些因为大雨儿颗粒无收的农户,他们衣衫褴褛、无家可归,淳朴的脸上剩下的只是绝望。

很多尸体躺在野外,苍蝇胡乱飞舞。

虽说秋日天气渐渐寒冷,但是时间久了,尸体还是会腐烂,在无人掩埋的情况之下,各地居然开始大规模爆发瘟疫。

一时间,一场比饥荒更大的灾难出现,不分年龄老幼,亦不分贫穷富贵,整个大汉帝国都陷入恐惧与动荡之中。

陈旭在给陈家村写了一封信之后,强烈建议桥府中人躲到桥宇的庄上。

那里比较偏僻,人也很少,只要好好预防,瘟疫也无法传播到那里去。

与此同时,许多头抹黄巾的太平教徒,他们不畏生死,高呼着‘苍天何在,百姓何辜’的口号,四处散符救人。

众多心生绝望的流民,居然在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无数人加入太平教。

第277章 张裕第511章 关平认主第769章 吴懿第561章 欲试文昭第375章 形势逆转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637章 冲突第27章 乱起第688章 追击第136章 赵云兄妹第623章 逃命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45章 连战连捷第811章 灭族第841章 不违初心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498章 各为其主第401章 调虎离山第245章 大捷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800章 继承第81章 董卓第571章 文昭领兵第229章 交易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620章 追与逃第84章 水淹第92章 离去第910章 单骑入吴营第456章 中伏第1002章 郭嘉请降第696章 挽歌第558章 法正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07章 于夫罗第707章 洪水滚滚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53章 反攻第98章 黄巾不死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982章 子杀父第945章 连战连捷第593章 程昱进谏第847章 诸侯尽离去第353章 乌龙第572章 超级云梯第188章 依附第898章 试探第395章 困境第607章 新丰见闻第864章 孙策之死(上)第693章 血染疆场第815章 瘟疫风波第63章 不负将军第593章 程昱进谏第87章 择婿第1009章 天下一统第566章 刘袁之战第345章 面圣第369章 粮草被劫第769章 诡异第528章 安置第214章 苦衷第267章 捷报第403章 民心所归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545章 高干战死第943章 水军初战第779章 下战书第876章 死士入荆州第308章 换粮第510章 切磋第580章 抉择第21章 相邀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337章 绝路第662章 操纵舆论第580章 抉择第358章 临阵第230章 郭嘉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143章 两军对垒第863章 神仙眷侣第987章 少年入长安第301章 反应第646章 李儒发威第10章 陈静的疯狂第927章 会盟酸枣第603章 孙尚香第486章 授课第713章 邓芝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973章 郭嘉见吴王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728章 算计高览
第277章 张裕第511章 关平认主第769章 吴懿第561章 欲试文昭第375章 形势逆转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637章 冲突第27章 乱起第688章 追击第136章 赵云兄妹第623章 逃命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45章 连战连捷第811章 灭族第841章 不违初心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498章 各为其主第401章 调虎离山第245章 大捷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800章 继承第81章 董卓第571章 文昭领兵第229章 交易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620章 追与逃第84章 水淹第92章 离去第910章 单骑入吴营第456章 中伏第1002章 郭嘉请降第696章 挽歌第558章 法正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07章 于夫罗第707章 洪水滚滚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53章 反攻第98章 黄巾不死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982章 子杀父第945章 连战连捷第593章 程昱进谏第847章 诸侯尽离去第353章 乌龙第572章 超级云梯第188章 依附第898章 试探第395章 困境第607章 新丰见闻第864章 孙策之死(上)第693章 血染疆场第815章 瘟疫风波第63章 不负将军第593章 程昱进谏第87章 择婿第1009章 天下一统第566章 刘袁之战第345章 面圣第369章 粮草被劫第769章 诡异第528章 安置第214章 苦衷第267章 捷报第403章 民心所归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545章 高干战死第943章 水军初战第779章 下战书第876章 死士入荆州第308章 换粮第510章 切磋第580章 抉择第21章 相邀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337章 绝路第662章 操纵舆论第580章 抉择第358章 临阵第230章 郭嘉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143章 两军对垒第863章 神仙眷侣第987章 少年入长安第301章 反应第646章 李儒发威第10章 陈静的疯狂第927章 会盟酸枣第603章 孙尚香第486章 授课第713章 邓芝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973章 郭嘉见吴王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728章 算计高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