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三问

身份既然已经被张既挑明,文昭自然不会再藏着掖着,反而仗着自己的身份,开始向张既问计。

“前番不好明言,如今再次求问先生,吾若是想要清平四海,重振汉室,当如何行事”

张既深深看了文昭一眼,若有所指的说道:“大将军果真想要振兴汉室么”

文昭微微一愣,悄悄观察了一下张既的表情,这才一脸正气的说道:“吾既然身为大汉子民,自当以振兴汉室为己任。”

现在尚且不知道张既对于汉室,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思,故此文昭可不敢流露出反心。虽然觉得别扭,他仍旧装作一副大义凛然,忠于汉室的模样。

张既却只是静静看着陈旭,也不答话,直到将文昭看得脸色微红,才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来,推开房门走到了庭院之内,文昭亦是急忙起身跟了出去。

张既目光放在一个大树上,文昭抬头看去,才发现这个大树已经完全枯萎了,树身亦是千疮百孔。

右手指着前面这颗枯树,张既说道:“大树已经干枯,根也已经烂了。这四年以来,我每日都为它除虫、浇水。”

“可事到如今,它仍旧没有丝毫起色,反而使照顾他的人厌倦了。”

“不仅是照顾它的人,这个庭院之中,哪怕是几位下人,看到这颗枯树也感觉十分厌恶。”

“现在的它既不能遮风挡雨,也不能结出果子,反而枯黄、干瘦,招惹虫蚁,让人看起来心中烦闷。”

“故此,常有人劝我将其砍掉,扔在火里烧掉,而后在此地重新植上一棵树。”

“可是我仍旧顾念这棵树往日之辉煌,想起曾经在它的树荫下乘凉,想起曾经吃过它结出的甜美果实,享受过它的恩惠。是以,吾心中不忍用其他树取而代之。”

“不知对于此事,大将军可有什么建议”

文昭心中一震,当即明白了张既的心意,急忙说道:“树已枯死,纵然先生对此树期望再高,它也不能再度复生。”

“若是强行将其留在此地,反而会使得院中其余人,连带对先生一起感到不满。”

“既然如此,先生不如就听从下人建议,将此树伐了,仍在火里烧掉,再植上一棵健康而又生机勃勃的树苗。”

“他日,这颗树苗未必不能长成另外一颗参天大树。它所结出来的果实,甚至会更加甜美;它能遮挡的阳光、大风,甚至也会更加严密。”

听见文昭的这番话,张既笑了,笑得非常灿烂。他知道,文昭听懂了自己的意思。

枯烂的大树,就好似现在已经日薄西山的大汉王朝;新生的树苗,就好像另一个欣欣的帝国。

至于下人们厌倦了这个枯树,想要植上另外一棵树,也可以说是陈旭麾下文武的心愿。

张既知道文昭初次与自己相见,摸不清自己到底是否愚忠汉室,这才左右言他,没有推心置腹。

张既打的这个比喻,也就是告诉文昭:看,我也知道大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

他如此作为,其实也是在表明心迹,让文昭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好与他畅谈天下大事。

文昭亦是极其聪慧之人,知道现在不是弄虚作假的时候,故此也表明了自己,对于汉室有取而代之的心意。

这一次,不仅张既在看着文昭发笑,文昭亦是盯着张既,眼含笑意。这一刻,两人颇有君臣相宜,心有灵犀,如鱼得水的感觉。

笑过之后,文昭再次敛容问道:“吾往常在家中栽了几棵树,最为看重中间那颗强壮的树苗。”

“然而,那个树苗旁边其他的树,经常与这个树苗争夺阳光、水分,使其不能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却该如何是好”

张既答道:“大将军可以留下远处的树苗,好为那颗强壮的树苗遮挡狂风。却将附近其他的树,一颗颗砍掉。”

“待强壮的树苗更加强壮,不再畏惧狂风之时,再去砍伐远方的树苗不迟。”

文昭这是变相向张既询问,该如何应对其余诸侯。

张既答得亦是十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文昭听见张既的一番话,当即躬身作揖,道:“先生之言,使吾茅塞顿开,吾欲和先生抵足而眠,彻夜长谈,不知先生是否愿意”

张既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随后,两人相携进入内室,脱掉鞋子上了床榻,开始畅谈天下大势。

上到诸侯之间的事情,下到政治、民生、屯田、律法、修桥、徭役,无所不谈。没过多久,两人居然已经错过了晚饭。

直到典韦差人送来饭食,文昭才猛然惊醒。只不过,他将饭食放在床的旁边,仍旧孜孜不倦的向张既请教。

张既亦是感觉文昭乃一代雄主,胸怀天下,故此也没有去理会饭食,继续与文昭高谈阔论。

两人从天明时分聊至夜幕降临,就连屋中的油灯都因为油烧干而熄灭了,他们仍旧在黑暗之中,交谈甚欢。

文昭很久没有与人谈论这么多话了,今日只感觉胸中有无数话题,都想要与张既聊一聊。

他也发现张既十分博学,不管是政务还是兵事,都非常精通,说起来哪怕文昭这个沙场宿将听见,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哦哦哦。”

就在两人忘我交谈之时,鸡鸣之声再次响起,文昭抬头观看,才发现天色不知何时,已经有了蒙蒙亮光。

他叹道:“与先生交谈,真是终日不倦啊。”

张既亦是叹道:“只恨逢大将军太迟矣。”

шшш★тt kǎn★C○

文昭抓住了张既的手,凝重的说道:“吾有生之年,真的很难清平四海,一统天下么”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已经被文昭问了三次。

只有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战争的残酷,才知道称霸天下的困难。特别是现在,除了刘璋以外,其余诸侯都并非庸碌之辈。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文昭于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可谓是无比困难。

故此,他才三次恳切的向张既,询问了相同的一句话。

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742章 四面环敌第88章 矛盾论第496章 家宴第575章 游说阎圃第346章 以陈代汉第670章 计赚徐晃第407章 两军对阵第395章 困境第679章 该当何罪第908章 巨大牺牲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819章 进封秦公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116章 很年轻第65章 哗变第279章 水师第978章 联军崩溃第1000章 天旋地转第710章 阴雨将至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727章 始末第742章 四面环敌第211章 归心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215章 并州平定第11章 讹诈第317章 谋关中第705章 田丰设计第892章 陷阵营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445章 太学招生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81章 连斩数将第879章 酷吏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251章 祭奠第916章 诸葛离去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67章 不可敌第707章 洪水滚滚第99章 复夺广宗第56章 折辱第934章 弃城突围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10章 陈静的疯狂第155章 丁原吕布第112章 骑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3章 以死胁迫第33章 离间第21章 相邀第260章 分歧第809章 屠杀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694章 连失两城第833章 欲擒刘备第43章 黄巾退兵第882章 袁绍身死第627章 葫芦谷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392章 刘备告密第516章 再审第66章 攻破濮阳第456章 中伏第313章 兖州之变第964章 战局骤变第235章 鲍信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690章 援军断后第489章 纠结第757章 针尖麦芒第270章 交锋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534章 忧虑第180章 劫营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891章 挥兵南下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565章 密谋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579章 马腾降陈第494章 关平第690章 援军断后第822章 齐聚江东第821章 诸葛亮第19章 名扬州郡第389章 杀贵妃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90章 狩猎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516章 再审第481章 春耕第665章 稷下晨报第36章 赏赐风波
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742章 四面环敌第88章 矛盾论第496章 家宴第575章 游说阎圃第346章 以陈代汉第670章 计赚徐晃第407章 两军对阵第395章 困境第679章 该当何罪第908章 巨大牺牲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819章 进封秦公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116章 很年轻第65章 哗变第279章 水师第978章 联军崩溃第1000章 天旋地转第710章 阴雨将至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727章 始末第742章 四面环敌第211章 归心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215章 并州平定第11章 讹诈第317章 谋关中第705章 田丰设计第892章 陷阵营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445章 太学招生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81章 连斩数将第879章 酷吏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251章 祭奠第916章 诸葛离去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67章 不可敌第707章 洪水滚滚第99章 复夺广宗第56章 折辱第934章 弃城突围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10章 陈静的疯狂第155章 丁原吕布第112章 骑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3章 以死胁迫第33章 离间第21章 相邀第260章 分歧第809章 屠杀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694章 连失两城第833章 欲擒刘备第43章 黄巾退兵第882章 袁绍身死第627章 葫芦谷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392章 刘备告密第516章 再审第66章 攻破濮阳第456章 中伏第313章 兖州之变第964章 战局骤变第235章 鲍信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690章 援军断后第489章 纠结第757章 针尖麦芒第270章 交锋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534章 忧虑第180章 劫营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891章 挥兵南下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565章 密谋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579章 马腾降陈第494章 关平第690章 援军断后第822章 齐聚江东第821章 诸葛亮第19章 名扬州郡第389章 杀贵妃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90章 狩猎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516章 再审第481章 春耕第665章 稷下晨报第36章 赏赐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