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赏赐风波

郡守府内,郡中官吏虽说一夜未睡,却也丝毫不见疲惫之色,个个脸色紧张地等待着。

自从陈旭带领一千兵马前去劫营,他们就开始坐立不安。

一千兵马虽然不多,相对于郡中兵马的总数而言,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若是劫营失败,不仅对于濮阳城的实力是个极大的打击,还会让城中兵马士气大降。若是黄巾军趁势夺城,濮阳城破之日不远矣。

“报!”

急促的声音响起,坐立不安的郡中官吏,皆是精神一震,纷纷涌到门口,将通讯兵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战况。

通讯兵被如此多的官吏围住,吃了一惊,连说话都开始哆嗦。

桥瑁听了半天都没听明白通讯兵在说什么,遣散众人,不悦地说道:“连说话都说不明白,军中怎么会选你当通讯兵?”

通讯兵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说话居然也变得清楚起来:“启禀诸位大人,陈将军劫营,大破贼军,斩首千余,焚烧黄巾军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而今正携大军凯旋而归。”

众人闻言,终于放下心来,不由击掌赞道:“壮哉文昭!”

桥宇亦是非常高兴,他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连忙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通讯兵不敢怠慢,急忙回答:“我军轻伤三百余人,重伤二十五人,战死一百六十三人。”

郡中官吏闻言,止住欢呼,脸上全都疑惑不已。

按说敌我伤亡几乎相差十倍,他们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既然劫营成功,就表明黄巾军没有防备,在敌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居然还伤亡这么多,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然而胜了毕竟是胜了,众人虽然有所疑虑,脸上依然是喜气洋洋。

黄巾军遭此大败,又没了粮草,对于濮阳城的威胁会下降很多。

……

今日,濮阳城东门大开,城内披红挂彩。东郡太守桥瑁,携郡中官吏出城迎接陈旭。

郡国府库已经空虚,很多迁入濮阳城的当地豪强,纷纷凑钱准备奖赏有功将士,抚恤死去的士卒。

陈旭早在出发前就跟桥瑁说过:“若要守住濮阳,必使将士用命;若要将士用命,有功士卒的赏赐决不能拖欠。”

“而今虽说郡国府库空虚,然士卒豪强家中财富却是甚多,桥君不妨向这些人借贷。须知,黄巾军仇视士族豪强,若是城破,这些人家中必定鸡犬不留。”

桥瑁听到陈旭的建议后,心中大喜。

他一直为郡中缺粮而担心,若是士族豪强能够出钱奖赏有功士卒,郡国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借些粮草。

须知,大汉国穷得是百姓,富得是士族豪强。

桥瑁召集士族豪强、濮阳富户以后,向众人说了自己借钱、借粮的意图。

才开始众人自是不愿,待桥宇出声说出一番话来,众人才开始慷慨解囊。

桥宇说:“黄巾贼寇,痛恨士族豪强,嫉妒富户。他们每到一处,犹如蝗虫过境,本地豪强富户皆惨遭屠戮,数代积蓄,被一抢而空。”

“濮阳城与尔等身家性命,已经是休戚相关。我父任东郡太守这些年,体恤爱民,深得百姓称赞。以黄巾军行事,纵然城破,我父子也能留得一命。却不知尔等尸首,何人能够帮忙收敛?”

桥宇的话说得比较重,才开始有很多人对他怒目而视,然而等他们细细思量以后,顿时感觉亡魂大冒。

以黄巾军的行事,濮阳城若是果真被破,他们这些人必定难逃屠戮。

相比而言,黄巾军虽是反贼,对于那些有名望,以及受百姓称赞的官吏,往往却是秋毫不犯。

桥氏虽然率军抵挡黄巾,以他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城破之时也不见得会丢掉性命。

而其他人下场会如何,却是不敢想象。

毕竟现在不同于后世的诸侯争霸,诸侯之间不管如何交战,他们都是代表的士族以及豪强的利益,哪怕破城,只要在场这些人改换旗帜,对方也不敢对他们逼迫过甚。

否则就是与天下士族、豪强为敌,得不到这些人的支持,诸侯欲要取天下,却是困难。

想通这些事情以后,这些人虽然肉痛不已,却是个个慷慨陈词:“郡国有难,我等怎可坐视不理?愿与濮阳共存亡。”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说法,但是这个道理众人却懂。

濮阳城如果真的被攻破,这些人的下场必定凄惨,他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不得不忍痛割肉。

想起仓库如今堆积如山的钱粮,桥瑁就感觉心情非常好,虽然他名义上是向这些人借的,但是却从未打算还过。

桥瑁虽然亦是士族,但是对于那些搜刮钱财,为祸乡里的士族却是没有一丝好感。好不容易能从这些国家的蛆虫身上,剜下一块肉来,他又怎会再吐出去?

此时他又不禁佩服起自己的伯父,桥玄的眼光果真毒辣,一下就看出了陈旭的才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路上灰尘大作,放眼望去,只见一杆‘陈’字大旗随风飘扬。

桥瑁心中一喜,谓众人言:“快随我前去迎接文昭。”

桥瑁如今真心把陈旭当做自家后辈,不然也不会亲切的喊陈旭的字,而是该说‘迎接陈将军’了。

虽然陈旭只是义军首领,当不得‘将军’的称呼,然而为了好听,很多官职达不到‘将军’的武将,往往也会被人称作‘将军’。

凯旋而归地郡国士卒,看到太守亲自率人出城迎接,一个个昂首挺胸,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

这场胜利,对于久未经过战事的东郡来说,无异于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胜利。

特别是在黄巾军侵掠州郡,大破官兵的这个关头,这场胜利,更是拥有非凡的意义。

校场上,八百多名劫营的士卒昂然而立,个个面露希冀之色。

桥瑁站在台上,高声念到:“义军首领陈旭,率军大破黄巾,赏百金,绢十匹,两石强弓一张,良马一匹。”

如今的大汉官职,特别是能领兵的实权官职,桥瑁虽是东郡太守,亦不能随意封赏。

然而陈旭毕竟立下功劳,若不封赏,于理不合,所以就在其他方面补偿陈旭。

郡中对于陈旭的赏赐不可谓不重,百金相当于9600钱,倒也不多,然而绢十匹,至少也值一万多钱。

陈旭上阵之前,虽然用的是两石强弓,但毕竟是郡国所有,而今赏赐给他,以后就成为他的私人物品。虽说弓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两石强弓却是价值不菲。

更为重要的赏赐是那匹好马,一匹好马千金难求,至少也值二十万钱以上。

封赏完毕陈旭以后,桥瑁继续念道:“陈静率兵烧毁敌军粮草,赏百金,绢十匹,记大功一件。”

“陈虎奋勇杀敌,斩杀贼人十余人,赏五十金,绢五匹。”

“其余士卒,杀敌一人者,赏钱五千。”

“战死者,抚恤金一万钱。”

……

郡中对于士卒的赏赐,可谓是非常之少。桥瑁刚刚将赏赐结果报出来,士卒们一片哗然。

杀敌一人,才赏五千钱;战死的抚恤也只有一万钱。

现在战乱四起,就连最便宜的粟米,一石也要400钱,一家五口即使省吃俭用,加上其他方面的消耗,一万钱也不够一年所用。

而这些钱财,却是士卒们拿命换来的。

要知道,黄巾起义以前,杀一个贼人,就可以到官府领赏五万钱;活捉的话,甚至可以得到十万赏钱。

相比而言,如今士卒们杀敌所得的赏钱,何其稀少?

陈旭看到帐下士卒个个义愤填膺,暗道不好,连忙出声问道:“郡守大人,士卒赏赐为何如此之少?”

此时陈旭也顾不上其他了,若是不为士卒讨个说法,他在军中必将威望大跌,以后还如何能够领军。

桥瑁苦笑一声,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郡中府库钱粮本就所剩无几,杀敌一人赏五千钱,你们如今斩首一千,就要拿出五百万钱,如此赏赐,若是全歼卜己,光赏钱就要花去七千五百万钱。”

“虽说官府向郡中士族、豪强借了很多钱粮,但是这样赏赐本就捉襟见肘,若是赏赐再多一些,郡中根本无法支撑啊。”

陈旭这时才发现自己失算了,他没想到打仗居然如此耗费钱财。

若是按照黄巾起义以前杀贼领赏的算法,一颗首级五万钱,杀敌一万,光是赏钱就要花去五亿钱。再加上粮草、甲胄消耗,战后抚恤,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时他才明白,为何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居然消耗掉大汉帝国数代积累的财富,惹得天怒人怨,义军四起。若非汉武帝下罪己诏,恐怕大汉帝国早就亡国了。

这时他也明白了孙子兵法中为何说:兵贵速不贵久。

不是将士们无法打持久战,而是没有哪个国家打得起持久战,一场战争下来,每天消耗的钱粮都是天文数字。

后三国时代,诸葛亮七出岐山,姜维九伐中原。他们两个每次空耗国力,却无功而返,怪不得蜀国国力强于东吴,却会最先亡国。

不仅是陈旭,就连那些没读过书的士卒,也明白七千五百万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若果真全歼卜己,郡中消耗的钱粮,甚至是好几个七千五百万。

一时间,校场之上鸦雀无声无声。

第464章 屠夫段颎第859章 班师回朝第773章 破剑阁第287章 厚葬之第536章 兵临陈留第302章 戏志才第304章 曹嵩第879章 酷吏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957章 斗阵(下)第627章 葫芦谷第637章 冲突第218章 陈宫献策第508章 出巡第513章 隐情第688章 追击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853章 陈骏第935章 初战虎牢第482章 羌人报复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376章 奇迹第970章 攻破蓟县第166章 历史真相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911章 劝诸葛第687章 进退维谷第477章 反目第751章 叛徒第858章 大战落幕第956章 斗阵(中)第181章 追杀第191章 名将来投第968章 不好预感第423章 袁术之死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916章 诸葛离去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246章 追击第426章 田丰论道第925章 改名第565章 密谋第762章 迷路第729章 直扑常山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241章 杀意第1005章 回家第601章 鲁肃(下)第387章 围杀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637章 冲突第547章 渡河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250章 抢功第1002章 郭嘉请降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667章 秦宓献计第217章 大才来投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30章 郭嘉谋吕布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95章 冲突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1007章 托孤第145章 回马枪第786章 噩耗第399章 密信第923章 对策第449章 说客第288章 欲杀人第121章 战第543章 反常举动第111章 民心第487章 临江仙第286章 剑道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661章 血色蒲坂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161章 斩赤龙第608章 盗窃案第980章 火烧山谷第496章 家宴第880章 当街袭杀第878章 方攸论儒道第303章 志才遗计第882章 袁绍身死第517章 蛛丝马迹第280章 司马懿第277章 张裕第510章 切磋第913章 冲冠为红颜第133章 四方来投第452章 杨定之谋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747章 快来了第946章 各有算计
第464章 屠夫段颎第859章 班师回朝第773章 破剑阁第287章 厚葬之第536章 兵临陈留第302章 戏志才第304章 曹嵩第879章 酷吏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957章 斗阵(下)第627章 葫芦谷第637章 冲突第218章 陈宫献策第508章 出巡第513章 隐情第688章 追击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853章 陈骏第935章 初战虎牢第482章 羌人报复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376章 奇迹第970章 攻破蓟县第166章 历史真相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911章 劝诸葛第687章 进退维谷第477章 反目第751章 叛徒第858章 大战落幕第956章 斗阵(中)第181章 追杀第191章 名将来投第968章 不好预感第423章 袁术之死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916章 诸葛离去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246章 追击第426章 田丰论道第925章 改名第565章 密谋第762章 迷路第729章 直扑常山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241章 杀意第1005章 回家第601章 鲁肃(下)第387章 围杀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637章 冲突第547章 渡河第177章 人间炼狱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250章 抢功第1002章 郭嘉请降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667章 秦宓献计第217章 大才来投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30章 郭嘉谋吕布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95章 冲突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1007章 托孤第145章 回马枪第786章 噩耗第399章 密信第923章 对策第449章 说客第288章 欲杀人第121章 战第543章 反常举动第111章 民心第487章 临江仙第286章 剑道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661章 血色蒲坂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161章 斩赤龙第608章 盗窃案第980章 火烧山谷第496章 家宴第880章 当街袭杀第878章 方攸论儒道第303章 志才遗计第882章 袁绍身死第517章 蛛丝马迹第280章 司马懿第277章 张裕第510章 切磋第913章 冲冠为红颜第133章 四方来投第452章 杨定之谋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747章 快来了第946章 各有算计